时间:2024-06-18
史瑞杰
【摘 要】中国画主要依靠线条的运用和把握呈现出来,每个人的心性和修养不同所表现出来的线也是不同的,所以中国画中线成了画家真实的情感和心性的載体,是欣赏着流露真实情感的可靠途径。在山水画的发展过程中,线更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山水画;线语言;运用
中图分类号:J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14-0152-01
中国画作为视觉艺术和空间艺术,能运用点、线、面等各种手段,构成一定的艺术形象,使人在审美欣赏过程中,通过联想,将凝固的画面还原为活动的情景和事物发展的过程,从而感受到作品所具有的审美价值。
一、中国画用线的变化和发展
(一)战国时期。在战国《人物龙凤帛画》中就已确立,且那时的线条有一种天真雅拙的情趣。时经汉、魏直至中唐前,画山水、人物、花鸟、禽兽画法基本上没什么区别,用线都是用圆形、弧行的中锋线条,用笔较慢,压力比较均匀,呈现出细劲的没有粗细浓淡变化的状态。
(二)五代时期。到了中唐以后出现了有顿头的线条,落笔重,落笔处很是自然,山石的单一线条变得更加的丰富。显示出对线条力度和节奏的追求。五代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和李公麟《五马图》中人物衣褶的用线,有时起笔用力比较重,顿一下然后中锋用笔,有时候压力在中段行笔稍快。
(三)唐时期。山水画较人物画用线变化更明显,李昭道的《明皇幸蜀图》,李思训的《江帆楼阁图》多以线勾勒出山石的体积,最后在加上青绿的表现手法,显示出了中国山水画线条运用的进一步发展。
(四)南宋时期。到了南宋时期中国山水画用线方式,变得更加的明显,李唐是这一时期的先行者,他开创了“大斧劈”皴,所画石质坚硬,石块转折处劲硬,树干用重墨勾勒,松针也用线穿插,房屋的搭建以及水波的表达,仍是用线条塑造,充分显示了线的造型能力和艺术魅力。马远和夏圭都是师法李唐,有“马一角,夏半边”之称,画面中在继承了李唐的画风中仍然将线语言的优势继续发挥着,在《寒江独钓图》中能够明显的看出,一叶偏舟漂浮江面,渔翁独坐垂钓,四周几笔微波,将线的造型能力发挥到了极致,他对线语言的理解已经到了很高的高度。
(五)北宋时期。北宋米芾父子“米点”用笔,是自称一派,他提出“信笔作之”。他的代表作《云山图》能够清晰的看出一种江南山水的特点。而他提出的信笔,即要求艺术创作不受拘束,下笔自然。开创了米点皴,用点的堆叠,来表达山石的造型,更好地展现了江南山水的而他的朦胧气象,更强调写意性。
(六)元代时期。元代文人画兴起,提出了“逸笔草草,不求形似”的理论,这理论的提出直接影响后面绘画,这以后写意画迅速发展起来,注重书写性,并在书法线条的结构、韵律、节奏的丰富性中得到启发。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中,将披麻皴的使用发挥到了极致,披麻皴是线皴的代表皴法,画中长短披麻的结合生动的表现了富春山的质感,使这张作品成为了中国第一山水画,可见线性语言的表现力是多么巨大。
(七)明清时期。明清两代对线的运用更加洒脱奔放,。沈周的《东庄图》将细笔画法跟粗笔画法结合起来,用笔圆厚,充满了线性思维,用书法的用笔,将层叠渐进的空间意识体现出来,坡岸的转折处方折有力,将线的力量展现的淋漓尽致,用线表达空间和体积。《庐山高图》是属于“细沈”的代表作,用笔细如牛毛,以短披麻为主,通过线皴充分的反应了山体的内部结构,融合了王蒙的解锁皴、董源、巨然的短披麻皴,笔法稳健细谨。
渐江的《黄山图》山石结构明显,笔笔刚直,力透纸背,少皴多染,整幅画结构严谨,层次分明,笔墨简练,块面关系明朗颇有设计构成感。将线的语言充分的发挥在画面中,又用线把山石的结构撑起来,块面感特别强,给人清晰明朗的画面的关系。
二、线在中国画中的重要性
线是中国画艺术的精髓,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它讲求质感,追求墨韵,讲究情趣,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众多中国画家的思想情感。
中国画的线有着自身的传统理论体系,千百年来一直纵横贯穿着中国画的发展。画家以线的发展和创新为最高目标,而欣赏者也通过线来体会作品的精神内涵。
中国画的线具有造型功能。山的轮廓、石的皴法、树的姿态、水的流向等都离不开线,从而使“骨”的力量无处不在。它不仅有节奏、阴阳的变化,而且具有造型、传神的审美功能。它促进了中国绘画事业的发展。中国山水画每一次变革、每一次发展都是皴的变革和线的发展。纵观历史,我们清醒地看到,皴离不开线,皴的变化就是线的变化,线不断推进着中国画向前发展。
线是中国画的基础,也是衡量中国画优劣的基本标准。许多形象性和意象性都是从笔墨和线之中表现、反映出来的。所以我们要加强对线的理解,增加自己的文化修养内涵。
参考文献:
[1]陈传席.中国山水画史[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88.
[2]宗白华.美学与意境[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8.
[3]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陈龙海.中国线性艺术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5]洪再新.中国美术史[M].北京:中国美术出版社,2000.
[6]王伯敏.中国绘画史[M].上海:上海美术人民出版社,1982.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