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激励机制对策研究

时间:2024-06-18

武香萍 李鹏 黄艳永

【摘 要】我国教育部就大学生创新创业作出了一系列通知,推出了國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促进高等学校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增强高校学生创新能力和在创新基础上创业能力,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高水平创新人才,从而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这样一来,高校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尤为重要,目前很多高校都缺少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激励活动,建立合适大学生创新创业激励机制是一个很好解决该现象方法。

【关键词】创新;创业;激励机制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8)15-0241-01

通过大学生实习发现,随着经济和社会不断发展,经济全球化和激烈竞争使得现在企业面临复杂外部环境,从事工作毕业生必须具备适应大环境和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企业需要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管理创新、营销创新,而创新源泉来自于创新创业人才。这更加验证了高职院校中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激励机制必要性。激励机制是指通过系统化规章制度,调动被激励者积极性。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变化,高职院校制度改革深化,越来越需要高职院校采取创新创业激励机制,对于培养新时代创新创业型人才和社会国家平稳发展有极其重要意义。

一、微观激励和宏观激励相互结合的机制

高职院校在实施政策措施过程中,为激励创新创业提供相应资源,为学生从事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给予大力支持。为日后从事创业学生们找出自信,通过逐渐成熟机制激励学生,配合职业院校创业人才培养,形成一个良性体系。只有把微观激励和宏观激相互结合,才能够更好挖掘学生创新创业潜力。

(一)对优异创新创业研究成果大学生设立创业学分

在微观激励方面,在创新创业课程中积极表现、有创新想法和表现积极学生增加学分。在课程教学方面也可以进行一些改革,把具有教育背景的企业家们对创业教师培训,对教师队伍实践经验是一种补充。高职院校可以邀请成功创业者到校定期讲课,也为老师们提供进企业交流机会,教师队伍有实践经验后,对创新创业学术理论研究具有促进作用,可以启发更多职业学校学生开放创业思维和拓展视野。在澳大利亚,进行创新创业培训就是具有高等教育背景的企业家们,为学生传授第一手创业资讯。

(二)创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浓厚氛围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口号,影响着全国的创业氛围,在创新创业洪流中,具有创新创业的校园文化直接影响着在校学生,是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创造能力推进器。在校创业文化中需要把机会平等的思想和学生创业者紧密联系到一起,促成激励创业机制。在校大学生成功的创客数不胜数,大学时代的比尔盖茨、戴尔、乔布斯等都是大学时代创业,现在已是创业者的模范人物和崇拜的企业家。我国高职院校应当努力营造出这样创业氛围,树立一个创新创业价值观念。

(三)建立创新创业的专项经费和贷款

在创新创业实践过程中,充足资金保障是创业基本条件,不论是创业初期还是企业成长任何一个阶段,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蓝皮书调查报告中,有接近四成大学生因为缺少创业启动资金而放弃了创业梦想。在国外创新创业教育资金来源分为以下几种:一、学校创新创业基金,学校重视学生创业项目孵化全过程。二、创业贷款,美国创业贷款分为直接贷款、担保贷款和协调贷款,多样开放贷款形式为创新创业提供了有利的金融市场平台。三、市场主导资金投入,学校得到企业资金支持,由私人企业出资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支持,企业成立创业基金会,通过创意比赛、商业计划书比赛等形式资助学校学生完成创业项目。

(四)建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的实践激励机制

高职院校学生理论知识学习相对薄弱,在创新创业过程中把理论和实践结合是促进激励机制完善重点,丹麦每一个学院建立有模拟公司,日本在孩童阶段就重视培养强大的心理素质和创业意识,美国学校重视学生创业经历并资助其完成创业项目,这都是对创新创业激励机制。在美国巴布森学院的大学生创业实践课程,教师把学生分成若干组,从创业团队组建,以团队形式贷款作为启动资金,在学期内通过创业项目进行还款,所赚取钱投入到创业基金会或慈善事业。高职院校应当在引导学生创新创业学习同时,不断完善学生模拟实训基地和一系列创业教学体系。

二、奖励和惩罚相互结合激励的机制

高职院校学生创业热情不高,不是因为学生懒惰,而是缺少激励措施,让学生主动去创业。在麦格雷戈理论中,人并非天生懒惰,在特定情况下愿意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挖掘自身创造性和潜力,需要采取激励的措施。激励学生创业兴趣,让学生在精神上、心理素质和人际交往能力得到提升,增加耐挫力,不断得到周围人肯定,不断实现自我价值。对不远发挥自身创业能力的学生,对其相应的惩罚措施。借助奖励和惩罚相互结合激励的机制,不断激发高职学生创新创业热情。

参考文献:

[1]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创新、创业与企业管理[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7.

[2]杜永红、梁林蒙、杨彩霞、王君、边伟、罗正荣.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基于互联网+视角[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