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响堂山石窟艺术的独特性与原创性

时间:2024-06-18

徐健

【摘 要】中国古代石窟艺术有许多都非常独特,而且都具有自己的原创性。河北南北响堂山石窟艺术是中国艺术的代表,也是中国古代艺术的重要一站。响堂山石窟的艺术内容主要以佛教思想与佛教文化为主,其中的石窟造像即是响堂山石窟艺术中北齐时期佛教文化的代表。本文从响堂山石窟艺术的独特性和原创性出发,从这两方面对响堂山石窟艺术进行主要分析。a

【关键词】响堂山;石窟艺术;独特性;原创性

中图分类号:K87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01-0116-02

中国是一个艺术博大精深的大国,石窟艺术也是中国传承佛教的一种重要方式。本文主要介绍在繁盛期响堂山石窟艺术表现出的独特性和原创性,来彰显古代石窟艺术的美,以及中国石窟艺术的发展历史。

一、响堂山石窟艺术的独特性

响堂山石窟艺术的发展与响堂山石窟的地理位置有非常大的关系,响堂山是位于太行山东麓的一支山脉,位于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响堂山石窟便位于此,山上有二石,形状像鼓,南北相对。相传,山上石鼓长鸣,鸣则不乱,这使响堂山得名。而石窟创立在响堂山这一特殊的奇山更为石窟增添了艺术的独特性,响堂山石窟艺术的独特性表现在具有文化特色,而且具有时代特征。北齐时期,佛教的地位举足轻重,高洋皇帝将响堂山石窟艺术发扬壮大,使其在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的同时也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之后的隋、唐、宋、元、明等均相继仿效。响堂山石窟主要包括南北两部分,石窟中的大小佛像就有四千三百多尊,响堂山石窟反映了我国历史中北朝晚期的佛教雕刻艺术。随着时代的推移,政治风向也随之改变,响堂山石窟艺术的人物造型发生了一系列改变,已经创造出自己独特的人物、造型、风格,不像北魏时期的人物小骨清像,北齐时以宽扁鼓胸,身躯粗壮,造型丰满,淳厚壮实,佛像身上的衣服也由宽衣博带改为敷搭双扁,双领平行下垂样式,也为唐朝丰肥浓丽,热烈放姿的造型风格奠定了基础。

响堂山石窟占据了中国石窟艺术的重要位置,虽然其规模不大,但是卻反映了最早时期的中西文化的结合。分析和研究响堂山石窟艺术,对于我国发展石窟艺术具有重大借鉴意义。响堂山石窟是我国重点文物保护对象,南北响堂山两处相距15公里,它的得名有很多说法,一种说法中讲到,若有人在石窟的群山腰上来回走动,便可以发出铿锵回音,这是响堂山石窟闻名远扬的独特性。响堂山石窟的独特性在于响堂山石窟的佛教造像的艺术风格,响堂山石窟不仅是佛教的文化传承产物,还作为佛教教徒宗教活动场所存在。响堂山石窟融合了雕塑、绘画以及建筑等艺术形式,承载着佛教艺术的精髓。石窟艺术的成长伴随着佛教艺术在中国的传入与发展,石窟艺术的发展规律也伴随着佛教的发展而逐渐演变。响堂山石窟作为北齐最大的石窟艺术雕塑宝库必有其独特之处,石窟中的绘画、雕像以及建筑的独特在于其创作技艺以传统的技艺为基础,同时借鉴了印度石窟寺佛教的创作技艺,将其与魏晋时期的手法相结合,创造出了有我国独特民族风格以及时代画风的艺术。在石窟的形制、造型以及装饰纹样等方面都具备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具有自己鲜明的时代特点和艺术特点。

响堂山石窟艺术有很多显著方面,以石窟的形制为例,形制指的是石窟建筑的规模大小以及建筑风格,应用于石窟这种建筑空间中便形成了石窟形制。响堂山石窟艺术的独特性展现在不同类型的石窟,具有不同的建筑空间、形式和特点,石窟的类型根据古代时期对于宗教活动以及生活需求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存在即合理,石窟的形成自然有其特定的原因。通过石窟形态的不同我们可以感受到不同的宗教文化内涵,我们也可以通过不同时代背景下的宗教文化来追溯佛教石窟的产生原因以及其发展的规律和特征。通过这种独特的方式来彰显深厚的民族气息和时代画风意义。

二、响堂山石窟艺术的原创性

响堂山石窟之所以声名远扬,是因为响堂山石窟艺术的雕塑雕刻技术都是史无前例的。响堂山石窟动物类装饰纹样就有很多种样式。龙纹是响堂山石窟艺术的重要题材,因为龙是中国传统装饰内容之一,在佛教装饰中是中国化的代表。所以,响堂山石窟将龙纹放入雕塑中,更加凸显中国化特色。在这里的龙纹装饰主要应用在门拱、窟口等处,其中南响堂华严洞龙纹装饰较为写真。响堂山的龙纹装饰千变万化,位置也各不相同,有的在门楣处,雕刻龙的上半,龙头中间加上火焰宝珠纹龙和忍冬纹,气势恢宏,变化万千。通过卷草优美的波浪型花纹表示火焰,衬托出龙的刚强;而有的两柱上分别盘踞着一条龙,龙身由柱盘旋直上,于楣底处交颈,两龙头部相交;有的于佛像两侧绘制单独龙纹,龙纹左右对称。响堂山的龙纹有其独特的艺术特点,龙的造型往往苍劲有力,生动形象,气势恢宏,龙身矫健生动。以北响堂中大佛动诸佛背光处的龙纹为例,此处绘制了七条神态各异的龙,龙纹张力十足,似穿壁而出,活力饱满,气势烜赫。因其位置原因,龙纹若隐若现,充满了表现力,显示了北齐时期的高超雕塑艺术。

响堂山石窟中的狮子花纹是以狮子作为题材的装饰花纹。位置主要分布在正壁祭坛的两侧。北朝时期是佛教发展的初期阶段,狮子的形式尚为简单。南北响堂山中华阳洞中的狮子花纹以蹲踞式的形态存在,狮子的颈鬓呈上扬状,体态丰满,整体线条流畅简洁,寥寥几笔便勾勒出了轮廓分明的外形。雕刻的手法意在写实,赋予了狮子造型足够的真实性。柱础兽作为响堂山石窟中装饰的重要题材之一,也具有狮子的特征。它主要雕刻在北响堂山的中心柱的四角,主要起装饰作用。

火焰纹是以火焰为主题的装饰纹样。火焰,又称佛光,是指佛像头部和背面所显示的光芒,用来衬托佛的尊严和生命,是由古印度艺术发展而来。在我国早期的背光中,火焰纹是主要的装饰题材。响堂山窟中佛像的背光,菩萨的头光等,均用火焰作为主要的装饰图案。火焰的形态十分丰富,大都以连接状的三瓣叶或者波浪纹路描绘火焰来进行淡化转折,而自由转折往往是通过夸张火焰的飘逸程度实现。位于响堂山石窟中背光处的火焰纹路构成形式较为连续,纹路简洁,火焰内部平静稳定,火焰纹路较为大气。响堂山中的火焰装饰纹在我国的火焰纹的发展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在响堂山石窟中,很难看到龙门云岗石窟中的线状火焰纹,而是以宽大的、叶状的形态为主的,三个不同变化形式为一组纹路的火焰纹,这是响堂山石窟中北齐时期雕刻火焰纹装饰样的一个新特征。endprint

联珠纹常常被用在宫殿的浮雕上,南北朝时期,古建筑中带状的构件表面,如门楣处经常用辅助纹路和卷草纹路以联珠纹装饰。或者在反地砖等方圆形状的构件表面中以莲花纹做装饰。响堂山石窟中的联珠纹包括大联珠和小联珠。大联珠是大联珠圈排而成,最早出现在云岗石窟中,之后被响堂山石窟继承。大联珠纹一般刻在洞中的甬道,大联珠纹路有其自己的特点。窟门甬道的边缘用两条平行的线框住,中间部分依次排列大圆圈的珠子,珠子的表面也有一定要求,需要其做到表面光滑无太多修饰,用珠子排列成修饰图案的边。南响堂华阳洞甬道中用的便是大联珠纹路。小联珠纹路用的是呈椭圆形的珠圈,珠圈的中间部分以两点小联珠的样式装饰,圆珠的表面呈凸起状,且每个珠圈用小联珠做分割状,珠圈之间不相连接,北响堂的可经洞中正主佛台是连珠纹。小联珠纹是响堂山石窟独有的纹样特色,其形式在中国石窟纹式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

响堂山石窟刻经、书法也是非常有名,非常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在我国石窟历史中最大规模的摩崖石刻即是在响堂山石窟时期出现的,许多著名的文献中也存在很多关于响堂山石窟的刻经,刻经的出现伴随着佛教在中国的兴起,由于当时佛教的传入,中国皇帝处于抵制状态,因此佛教徒开始以刻经作为其传教的起始,并展开了摩崖刻经,即我国历史上最大面积的石窟刻经的先例。它是我国使用时间最长的刻经,刻经时间持续有一千多年,这种刻经方式将佛教精神以另一种形式加以传播,在世界佛教史上也均出现过这种现象,但是响堂山的石窟刻经可谓是内容最为丰富完整的。刻经使用的字体为隶书,这一特点也反映了北齐时期以隶书作为主要书体的文化特点。南北朝时,佛经翻译也主要以隶书为主,依靠写经形式来带动刻经,在人群中引发模仿崇拜的风潮,隶书也逐渐在南北朝时期以艺术形式出现。刻经用的字体大都以隶书和汉书为基础,汲取了部分南北朝书派的楷书,形成了具有北齐特色的隶书写经体,响堂山石窟刻经,以楷书和隶书为意象,笔法方中存圆,且笔势较为温婉,切实体现了楷书和篆体相结合的文化特征。在响堂山石窟刻经中经常出现一些不常见的俗字,这种俗字的写刻手法与近代的简体汉字形式相同,具有巨大的历史价值。响堂山刻经中刀刀精炼,有一种读之忘归,欲罢不能的意境,许多文人雅士,都齐聚此地,学习刻经的手法,进而彰显了刻经的魅力。响堂山石窟的刻经,刻经手法备受人推崇,其作为我国书法艺术研究的重要资料存在。

三、结束语

响堂山石窟艺术史是宣扬宗教,倡导宗教信仰的场所,石窟中的建筑、雕塑以及壁画是人们供奉的对象,也承载了当时的佛教艺术。将响堂山石窟艺术的独特性和原创性展现在石窟雕塑、佛像、刻经各不相同的雕塑紋样之中。其中石窟中的雕塑反映了那个时代的雕塑水平,人们的审美追求,也给后人提供了丰富的材料来体会当时的社会信仰以及世俗生活,从多个角度反映了人们的政治活动、经济状况以及文化艺术追求。石窟艺术也是珍贵的历史遗迹,它为现代生活提供了一面镜子,反映古时期人们真实的社会生活。石窟中存在的大量佛像大都是根据民间流传的佛教故事创作,体现了当时的社会生活,为研究当时的社会历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石窟中,各类装饰纹样的不断改变,使响堂山石窟成为具有独特的南北朝装饰纹样的新风格石窟。通过对响堂山石窟艺术的全面分析,响堂山石窟艺术与中国特色相融合,将外来文化有机地与中国传统艺术融为一体,很大程度上发扬了中国文化。

参考文献:

[1]郝良真.响堂山石窟的雕刻艺术与古代磁州窑的装饰[J].收藏家,2015(10):65-68.

[2]达微佳.故宫博物院藏河北响堂山石窟北齐石畏兽考[J].故宫博物院院刊,2015(3):104-110.

[3]刘征,郑振峰.响堂山石窟文字保留古文字现象[J].河南社会科学,2017(3):13-22.endprint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