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8
郭香文
(常州市歌舞团 江苏 常州 213000)
众所周知,《十面埋伏》是我国灿烂文化宝库中一首不可多得的优秀音乐作品之一、是著名的琵琶传统大套武曲。它是根据公元前202年楚汉相争时,决战垓下,刘邦用十面埋伏的阵法击败楚军这一历史事实而创作的。乐曲以刘邦的汉军为歌颂对象,尽力刻画了汉军得胜之师的威武雄姿和奋勇杀敌的英雄气概。
《十面埋伏》经过历史的长河,留传下来的版本有十几种之多,我弹奏的《十面埋伏》是选用了汪派传谱李廷松的演奏谱,同时借鉴了刘德海先生提出的“重传统而不拘泥于传统”这一思想,注重音乐本身的东西,来感染他人,尽力表达一种纯音乐的动机,展示人生的张力,人生的力度,而这种张力和力度的表现是发自内心的。在弹《十面埋伏》时,力求表达一种群体的意识(军队的群体化,小战、大战的群体化,呐喊的群体化)。在完整表达《十面埋伏》这一战争历史故事的同时,更着重刻画人性的张力和力度,在展示给听众完整的故事的同时,更着重刻画战争留给人们的残酷性。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四根弦的琵琶能表现出这么重大的历史战争体裁,使天地动容,慷慨悲歌,是其它乐器无法比拟的。
《十面埋伏》采用了我国传统戏曲及章回小说写实的手法,按故事情节的发展而构成,共分十三段,三大部分,但目前的演奏很少有人将十三个分段一贯到底,均以节本演奏为多,通常将第三部分的五个分段全部省略,到第二部分“大战、呐喊”结束,则乐曲全部结束。另外,在第一部分中也有省略,如“列营”中的“放炮”、“点将”、“走队”,如今的节本演奏已普遍,这主要是从演出效果来考虑的。下面我就具体介绍一下我是怎样弹奏《十面埋伏》的。
(一)“列营”:是本曲的引子,反映了决战前汉军在该下选发屯兵地形,数十万人马军营垒垒,角鼓声声,旌旗密布,炮声隆隆的壮阔宏伟的场面。
(二)“擂鼓”:节奏由慢到快造成紧张的战斗气氛,在这里我运用了戏曲打击乐[急急风]的效果来演奏,使之更加有层次感。
(三)“号角”:深沉的四度音进行,演奏的要有古号角的特色,注意不要弹得过重,使用紧密的双弦滚,使其发出雄壮浑厚富有激励军心的号角之声。
(四)“吹打”:音乐很像我们戏曲传统吹打乐的曲牌。这段乐曲是本曲的主题乐段,以后各段音乐大都根据这段旋律作变奏或摘取部分素材加工发展而成。
(五)“走队”:描述军营将官接到命令后,召集军卒,排列队形、整队出发。
(一)“埋伏”:各队人马在离开营寨之后奔向垓下待战。本段小标题是“埋伏”,说明奔向垓下这一活动,不是正面作战,不能让楚军知道,而是静悄悄的活动,是偷偷地埋伏下来,所听到的只是长音“5”开始由慢渐快,由远渐近的急促的脚步声。
(二)“小战”:由音型短顿组合而成,配有右手组合指法,节奏要稳、律动性要强,扼要地表现了某些战争的场面,一个回合又一个回合的厮杀,刀枪相击,矛盾相撞,通过轮指和运用琵琶特有的碰弦、煞弦等手法,来表现两军小战的情景。
(三)“大战”:大战是本曲的主要乐段之一。先用“夹扫”空弦表示在奔驰中的马蹄声,运用弦数变化,使音响效果丰富,把激战的整个战场反映出来,由于这样的马蹄声前后反复的次数比较多,将各个不同内容的前后乐句融洽连接起来,更能恰当地反映出动荡激烈的场面。随即出现了短暂的安静,用颗粒较强的长轮,奏出张良吹萧,凄凉的楚歌声四起,预示着楚霸王项羽悲惨的命运即将来临。
(四)“呐喊”:是全曲的高潮乐段。描写了万马奔腾的场面,反映了激战时杀喊之声震天。在指法上由并弦、推、拉、吟、长轮、长滚等组成,此时,左右手的负担都较重,指法的难度也较高。
“传号收兵”:楚汉经过了一场激战,胜败已分,汉军布置的十面埋伏大战,彻底击败了以善战著称的楚军。
琵琶曲《十面埋伏》采用了我国传统的大型套取的结构形式,在欣赏曲子优美的同时,更能感受到《十面埋伏》的音乐内容与结构的千变万化,就如同回到当时战争的场面,一幕幕浮现眼前。生动的叙述了这一场战争的历程。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