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8
贾潇晴
【摘 要】关于《我在故宫修文物》纪录片的热播,促使更多的学者来研究这一领域潜在的视听媒体语言,以及蕴藉深厚的艺术风格。《我在故宫修文物》虽然力图以IP电影的营销和推广手段去提高热度,并拉高票房和排片,但经岁月无常所积累形成内伤的市场显然不给其一个生存机会,依旧按照既定的规则敷衍了事这类看着便不赚钱的作品,更让路演也变成了一件心有余而力不足的事情。抛开这些种种桎梏不说,电影在电视剧版前身的基础上,通过剧情拼接和大量剪辑减少了纪录片固有的大篇幅旁白,更是通过年轻的视角去审视和窥探每一件文物背后的故事。
【关键词】修文物;纪录片;视听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08-0116-01
一、关于《修文物》的主要内容
用一种年轻的视角望进古老故宫深处,通过文物修复的历史源流、“庙堂”与“江湖”的互动,近距离展示了稀世珍宝的“复活”技术、文物修复师的日常生活与修身哲学。文物修复技艺的薪火相传,人与物的相互陶冶、丰润与传承,呈现“文物医生”和他们的“文物复活术”的故事。
二、关于《修文物》在B站的爆红,大家这样说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在央视《朗读者》节目中谈到“没想到的是《我在故宫修文物》能在年轻一代人中这么火,导致今年报考故宫博物院的人数剧增,大家都想来故宫修文物”。
百度CEO李彦宏在最近的文化产业峰会上提到了《修文物》的“爆款”事件,并用了“反差萌”来形容它和B站的化学反应,“文化产业的从业者要重新思考平台,一个意想不到的市场很可能就潜藏在你觉得‘不可能的地方。”B站COO李旎在谈到为什么年轻用户愿意关注纪录片时表示:“B站的用户非常年轻,25岁以下占主流,‘90后用户占比90%以上,让纪录片文化在B站有了天然的土壤;其次是真实,年轻用户并不只喜欢幻想的东西,真实的东西一样喜欢;第三是B站的特殊氛围,可以边看边交流,获得的知识增值和情感放大都是数倍的。”
三、关于《修文物》中的匠人精神
“匠人精神”在如今这个快餐化、娱乐化、功利化的21世纪已经显得弥足珍贵。《修文物》这部纪录片正是将严肃的工匠精神进行拆解,赋予它浓厚的人情味,在厚重的历史气息里,与现代风格或者说现代科技悄然融合,正如片中所提到的“文物是穿越古今与千百年前进行对话的特殊职业和生命体验”。此片也是穿越千百年的心灵交流。
纪录片记录着这群有意思的人,还有他们手中的代代传承。如今早已见不到的师徒制,依然存在于故宫。老一辈的师傅们大多是学徒出身,他们把整个青春都奉献给了这些静默的文物,年轻一辈的,很多来自中央美院和清华美院。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毕业之后因为各种各样的机缘,来到这里有了自己的师傅。正因为有他们,才能有修复的新生。
(一)人物与情节。人物是纪录片的核心,是影片的“驱动器”,决定了情节的发展和故事的走向。选择一个值得推敲的人物,纪录片就算成功了一半。在《修文物》中,以组别为划分依据,塑造了许多鲜活的人物形象。比如:陶器组老师傅王五胜,对着镜头说,退休后想先换一辆车,还想试试年轻人喜欢玩的滑翔伞,颇有一股“老夫聊发少年狂”的滋味。比如:由于故宫内禁烟,铜器室王有亮老师傅完成的特殊任务竟然是骑着电动车到故宫院外抽根烟。这些人物形象都让观众忍俊不禁,印象深刻。
(二)独特的视角选择。之前央视也播过一部大型纪录片叫做《故宫》,是从故宫的建筑艺术、使用功能、馆藏文物和皇宫到博物院的历程等方面来讲述故宫的。而《修文物》切入点不在于故宫而在于修文物的人。视角更小,人文气息更浓厚,着力于讲述修文物的人与文物间的关系。在这个浮躁的社会里这些人几十年如一日地做着同一件事情,虽普通但却让人动容。
(三)浓厚的中国风。北京故宫是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宫殿式建筑群,具有我国古建筑最高水平的代表性,节目开头介绍修文物工作组时,采用了典型的中国风格表现手法——泼墨。加上与故宫颜色相对应的朱红色与黑色重叠,将零碎的画面紧密结合起来,且整部纪录片大部分镜头放在故宫内部拍摄,与众多文物特写相搭配,显得更为古色古香。
(四)影像。大量特写、短镜头来展现了已修复的文物细节处,例如第一集开场的康熙皇帝六十大寿时32扇屏风的特写和钟表组王津修复的铜镀金乡村音乐法钟,使用多个固定静止镜头来表现文物的精美细节及从侧面反映修复工作的艰难和精细。
(五)声音。《修文物》中,主要以旁白和人声为主,这是纪录片的特点和惯例。旁白起到解释和抒情的作用,如:“陈杨要开始缂丝了,为了修复它,开门见喜春条”这句话虽然语气平平,但“缂丝”两字一出,便能体现文物修复工作多么耗時耗力。
音响多是师傅们在修文物时发出的各种声响,如敲击瓷器发出的声音,雕刻木器发出的声音等等只会在特定情况下发出的、声音,营造了浓厚的工匠气氛。人声主要是各位师傅在修复过程中介绍自己手头的工作,与学徒们的对话、接受采访等,表现了当下所处环境的氛围。
(六)寓教于乐。聚集的画面、理念、剪辑、叙事都遵循央视纪录片的一贯制作标准,以最贴合生活的修复工作者为切入点,配合简单的采访,帮助观众了解文化修复的手法和复杂工艺。同时寓教于乐,与《舌尖上的中国》相似,因此传播更广泛。
参考文献:
[1]纪录片的艺术风格研究.
[2]中传艺术研究网站.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