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以美育德

时间:2024-06-18

王一媛

【摘 要】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目标,是加强美育,促进德育,以美育来培养审美观念,陶冶情操,塑造健康人格,促进全面发展。为实现这一目标,其保障条件有:强化顶层设计和制度建设,将公共艺术教育与德育有机结合;加强公共艺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构建文明、美丽、向善的校园文化建设体系。在实现目标的路径上,要落实政策,明确定位,加强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化建设;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加强艺术类学生社团建设;利用社会资源,拓展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渠道;充分利用互联网新媒体技术开展公共艺术教育。

【关键词】公共艺术教育;美育;德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08-0140-03

一、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目标

国务院办公厅2015年发布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5〕71号),这是指导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文件提出“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美育全过程,根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厚土壤,汲取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育深厚的民族情感、激发想象力和创新意识、拥有开阔的眼光和宽广的胸怀,培养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美育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不仅关乎青年学生群体的审美素质、文化品质,关乎民族文化的传承,还是全面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关乎学生健康人格塑造和价值观养成。美育和德育不可分割,人类具有追求美的天性,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也是美的体现,美育是德育的源头,对德育起到促进作用。

智育、德育、美育、体育均是大学教育的一部分,由于高校本身具备的优势和特点,主要通过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来实现。大学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活动安排,无不是为了实现此目标。一般而言,高校以公共艺术教育为主要组织和载体,通过开设公共艺术课程、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来实现美育,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提高文化素养。不仅如此,“一所大学不仅应该以学术的无限增长,而且更应该以青年学生的生生不息和健康成长视为自己生命的源泉和活力。”[1]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最终目标也是为了立德树人,美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如果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仅仅是为了完成课程开设需要,就失去了公共艺术教育的生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不仅不能完成公共艺术教育美的教化,也失去了发展的方向,长此以往,高校生存空间会越来越狭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只有将美育和德育相结合,才能在立德树人的整体目标中找到价值所在,在建设双一流高校和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格局中借势而上。

由此可见,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目标设定,应该是加强美育,促进德育,以美育来培养审美观念,陶冶情操,最终塑造健康的人格,促进全面发展。

二、实现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目标的保障

(一)强化顶层设计和制度建设,将公共艺术教育与德育有机结合。在顶层设计上,学校要将公共艺术教育放到立德树人的整体格局之中,整体考虑课程的设计和设置,营造公共艺术教育的氛围,发挥其在德育中的效能。

一是高校应提高认识,强化顶层设计。要将公共艺术教育纳入到人才培养计划中,充分发挥公共艺术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育人作用,将美育和德育融合。将育人功能贯穿公共艺术教育教学全过程,将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宣传教育融入到公共艺术教育中,同时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

二是要加强制度建设。高校可将公共艺术教育工作纳入到学校建设之中,协调好宣传部门、学生工作部门、共青团、教务部门等与公共艺术教育部门的关系,保障公共艺术教育的开展,统筹推进公共艺术教育工作。教务部门不仅要对公共艺术教育课程进行“事务性支持”,还要充分提升其在教学计划中的重要性,进行“建设性支持”。

(二)加强公共艺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党中央国务院、教育部(国家教委)自1996年以来,先后颁布了十余份指导性政策文件指导美育工作,基本上明确了高校开设美育课程的类型和科目,应该说,大多数高校都按照公共艺术教育的“规定”动作,开设相关课程,有些高校还对课程类型进行了丰富和发展,但在师资队伍建设上,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一是要按要求配齐配强承担公共艺术课程教学的教师人数。2006年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中要求,承担公共艺术课程教学的教师人数应占在校学生总数的0.15%-0.2%,其中专职教师人数应占艺术教师总人数的50%。现实中,不少高校尚没有完成这一硬性标准,公共艺术教育教师配备是开展美育、德育的基本保障。

二是要提升公共艺术教育教师的执教能力水平,特别是加强美育与德育相融通的教学能力,在美育教学中引发思考、学习和讨论,实现润物细无声的德育效果。课程是高校的知识传授基本载体,也是教学活动的基本形式,课程本身要传递的,是对真理的探索,对美的追求。“课程必然地以美与和谐来构建人们的心灵世界,搭建人们的认知平台、规引人们的实践行为。课程不只是单纯的知识传授,作为教师,则应怀有美的理念,使学生在美的教育活动中学习、感受,在美的教育活动中成长”。[2]公共艺术教育承担艺术类教学,教授的是美育课程,引导学生学习美的理论,欣赏美,在传递课程之美上有得天独厚的条件,重要的是如何做到美育和德育相互融合的平衡点,在美育教学中实现德育的目标。要对公共艺术教育教师加强德育方面的培训,明确公共艺术教育的目标,提升授课水平,延展授课效果,将美育工作有机融合在立德树人的整体目标之中。

(三)构建文明、美丽、向善的校园文化建设体系。无论是德育还是美育,文明、美丽、向善的校园文化环境不可或缺,校园文化体系构建也是公共艺术教育的应有之义。应当着重加强校园文化活动开展。比如,由公共艺术教育主管部门开展的公共艺术展演、校园文化活动等,既可以作为公共艺术教育的实践类鉴赏类课程体系一部分,同时也是建设和谐校园,提升德育水平的重要手段。同时,加强对学校艺术团、学生社团特别是艺术类社团的指导,帮助他们提高艺术鉴赏能力和艺术展演水平,拓展在学生群体中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学生组织社团、参与活动,既是高校独特的校园文化风景线,也是实现育人目标的必备途径。公共艺术教育的美育和德育,與学生社团文化应密切关系,正确引导,将美育和德育化育在社团活动之中,将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形式等通过社团载体传承和展示,有助于提高公共艺术的效能。

校园公共艺术除了包含师生参与的校园文化活动外,静态的校园文化精神载体也是公共艺术的一部分。设计精良的校园建筑、雕塑、标志物、宣传品,虽然是静态的物化环境,实则具备相当的传递文化和艺术、影响师生精神状态的育人功能。“从学校自身来说,教育不单纯是一种简单的知识传授,这是一个朴实、和谐、统一的有机体,仅靠课堂知识的传授是很难达到的,还需通过校园文化中物化的校园公共艺术的隐性美育德育作用,达到这种教育效果。”[3]当下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很少涉及这个领域。究其原因,除了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主管部门没有这一职能外,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没有用系统性思维考虑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内涵和外延。这需要高校从全局高度和整体层面考虑公共艺术教育的内容,除课程建设外,公共艺术教育主管部门要主动与其他职能部门加强协作,提升公共艺术教育的整体性和感染力。

三、实现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目标的途径

(一)落实政策,明确定位,加强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化建设。2006年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中规定了部属高校、211工程学校和省重点学校应开设包含音乐、美术、影视、戏剧、舞蹈、书法、戏曲等鉴赏、欣赏类课程和艺术导论等理论性课程,供学生选修,有艺术类教学资源的高校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对课程类型进行丰富和发展。从公共艺术教育的目标,即从美育到德育的实现途径来看,一是要开齐开好文件规定的鉴赏类和理论性课程,有条件的高校要予以丰富和拓展,在教学计划安排和学分制上,应予以制度设计,将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列为必修的通识类课程。二是要实现教学理念多元化,公共艺术教育不仅仅以培养审美为目标,要同更深层次的培养健康人格、全面发展的目标相结合。有学者考察了北大、清华、南大等八所“985”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指出,这些学校的课程“突破了纯粹审美欣赏,将课程与国家价值观、优秀文化传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甚至学生就业(创业)有机结合”,[4]这正是公共艺术教育的目标所在。三是持续提升课程品質和授课艺术性,将课堂教授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

(二)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加强艺术类学生社团建设。教师和学生是教学过程的双主体,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公共艺术教育更是如此,提升审美能力、促进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并不能通过量化的分数来体现,要实现德育和美育的实效性,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公共艺术教育带来的美感,提高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开阔视野,拓展思维,身心获得全面发展,就不能离开学生主体性积极作用的发挥。我们讲的美育、德育,最终体现在学生身上,无论是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还是校园文化活动,如果是靠考试实现形式上的公共艺术教育,而不是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其中,就背离了公共艺术教育的目的。

学生社团是实现公共艺术教育目标的重要载体。高校活跃着一批文化艺术类社团,这些社团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力量,丰富着校园生活。因为共同的兴趣,艺术类社团集结了一批对音乐、影视、戏曲、书法有特长有兴趣的学生,开展了系列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加强对艺术类社团的指导与建设,既是实现公共艺术教育目标的有效载体,也是公共艺术氛围和教育成果的体现。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应帮助艺术类社团配备指导老师,协助他们开展社团活动,组织艺术类活动展演等,充分发挥艺术类社团在公共艺术教育中的作用。

(三)利用社会资源,拓展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渠道。受师资力量和高校资源所限,高校开设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往往是根据本校学科和教学资源,以鉴赏类课程为主,课程形式往往是通过播放电影、视频等展示艺术。诸多高校限于本校没有艺术类专业,无法完成基本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即便是拥有艺术类专业的综合类高校,在满足本专业教学后,也难以投入精力开展好全校的公共艺术教育。而随着时代发展和人们精神需求的释放,社会上愈加重视文化建设,博物馆、美术馆成为地方文化的重要标识,专业剧团、歌舞团也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拓展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渠道是解决目前学校困境的有效途径。

一是要开展好“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将优秀的剧目、演员和艺术引入到高校校园,形成规模效应和集群效应,和高校本身的公共艺术教育深度融合。二是要聘请专业剧团优秀演员担任兼职教师,走进课堂,走进社团,使学生能近距离接触和感受优秀文化产品。三是要积极走出去,公共艺术教育的课堂可以到社会上去,到博物馆、艺术馆、美术馆实地开设,也可以到诸如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收藏机构。

(四)充分利用互联网新媒体技术开展公共艺术教育。一方面,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迭代,使得学生能够更为便捷和迅疾的获取到优秀的艺术资源,而网络能够提供的艺术资源,要远远大于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能够提供的。另一方面,网络资源海量、碎片化,内容良莠不齐,极易给学生带来不良影响,削弱了公共艺术教育的效果。面对时代的机遇和挑战,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应提高网络技术应用水平,更好实现以美育德的教育目标。

一是要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公共艺术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将优秀的文化艺术作品从海量的网络资源里筛选出来,整合开发,充分利用网络慕课资源,丰富与完善学校公共艺术教育资源。学校公共艺术教育实施部门也应利用好新媒体,开设公众账号,吸引学生粉丝,增强互动。二是培训教师熟练掌握网络技术,学会利用音视频、动图、H5等,丰富完善教学手段,并利用新媒体与学生形成良性互动,增强他们对美的鉴赏能力,实现育人效果。

参考文献:

[1]眭依凡.大学的使命与责任[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1.

[2]包莉秋.美育类课程改革与大学生人格塑造刍议[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5(6):114-117.

[3]姜华魏天舒.从边缘到主流——高校校园公共艺术建设的美育与德育研究[J].消费导刊,2009,(11):237.

[4]许晶王晓宁.综合类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研究——兼谈美育类舞蹈课程的启示[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6,(1):105-112.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