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高师视唱练耳教学之活性节奏训练研究

时间:2024-06-18

姜涌

【摘 要】视唱练耳作为高师院校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为学生学习专业技能、理解和表达音乐内涵打下坚实基础的学科。节奏,作为视唱练耳教学中最重要的核心环节,是学习音乐最原始的语汇、音乐第一要素,其掌握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专业发展前景及教学成效。本文探寻如何在节奏训练中运用多元教学方式、创新理念,论述活性的节奏训练对培养学生良好的节奏认知、多重节奏乐感的必要性,以期对视唱练耳教学有所启示。

【关键词】视唱练耳教学;节奏训练;活性多元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08-0148-02

最早的意大利视唱练耳教学至今已有一千余年历史,法国首次将视唱练耳作为基础课程纳入音乐学院的教学体系,也有两百多年了。对于国人而言,这是一门外来学科,在我国近一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其教学水平已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无论在演唱、演奏及创作中,都无法离开该课程。所以,有人曾认为,视唱练耳教学的整体水平可作为衡量一所音乐专业院校办学效果的重要标准之一。然而,在传统视唱练耳教学中,节奏教学之规范固化的同时,也让学生在学习中深感单调乏味,呆板无趣。如何在加强专业基础训练的同时,运用多元教学手段活性进行节奏练习,是视唱练耳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核心环节,值得从业者深思。

一、视唱练耳教学之节奏学习现状

人们常说“旋律是音乐的灵魂,节奏是音乐的骨架。”在音乐中,“节奏”一词常被这样定义:由音值的长短与强弱拍位所构成的组织形态及运动。节奏,作为音乐中最原始的语汇、最早的要素出现于人民的生活中。广义的节奏,从原始部落的狩猎祭祀中便得以运用。节奏作为音乐中基础又重要的要素直观映入人们眼帘、被人们感性认知。在音乐作品中,有旋律就有相应节奏,节奏和旋律线构成基础旋律,所以旋律在音乐作品中不会单独存在,而节奏则可以独显魅力,非洲鼓、东南亚的锣群文化就是很好的例子。

在传统视唱练耳节奏教学中,我们通常用衬词“da”来进行节奏练习(当然有些教材上会用另外一些衬词来练习),由简到繁、由浅入深,培养学生良好精准的节奏感。在教学中,常常有学生会提及节奏练习中为什么要用“嗒”?笔者认为,这是否与音乐是时间的艺术、具有灵动的生命特质,流淌于时间中犹如时钟“嘀嗒”之声有关呢?

在节奏训练中,教师不仅仅把较难的节奏分离出来加以单独练习,化整为零,便于学生学习,更应通过形象的语言,让学生内心构筑立体的节奏音响概念,在无声中活性孕育有声之声。然而,大多数教师只是要求学生看清拍号、手挥基本拍、念唱节奏,在反复练习中感悟音乐而已。在听记节奏时,无论是单声节奏还是多声节奏,通过节奏听记、听旋律记节奏等教学方式,提高学生音乐记忆能力,固化音乐思维。但在实践教学中,节奏练习似乎更多是为扫清视唱旋律障碍而进行的单纯训练,听记也只是单纯为了记而听。教学方式单一固化,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学生得不到更多启发,埋没了节奏强大的生命力,脱离了实际音乐作品,使节奏训练显得孤立,在实践中欠缺深入理解、总结节奏的基本内涵,没有充分发掘出节奏的音乐魅力。

二、多元活性节奏练习之策略

(一)节奏与音准的训练同步进行。教师在设计节奏时,尽可能考虑更多元有效的音乐要素参与其中,避免单一、机械、乏味。节奏与音准训练看似毫无关系,如果仔细思量,也可以将它们有机结合,运用于节奏训练中。在练习节奏时横向关联音程及和弦,训练学生发散思维,启发学生创新学习,让学生在多元有趣中把握节奏、听辨音高。如下节奏练习。

这是一条简单的常规巩固练习,通常学生都能完整流畅地完成,教师不用过多讲解。但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有创意地学习,教师如何细腻而创造性地教学,这就需要教师花点心思,认真仔细思考。

在这里,可以把它与音程及和弦的音准训练结合起来。先进行音程训练,我们可以把学生分成两个声部,指定不同的音高,可以是大三度、小三度、纯四度等基础练习,一个声部演唱根音,另一声部演唱冠音,在念唱节奏时感知音高,同时体会节奏,练习时也可采用元音唱名法等。和弦音准练习如法炮制,在练习中强调唱既听、听即唱的意识,在富有创意的节奏练习中感受多声音乐的实际音响效果,回归音乐之声。在熟悉后可要求学生用不同速度、力度进行练习,提示注意拍点清晰、重音突出,体会不同速度、力度带来的情绪变化。让学生享受自己创造的音响色彩,以及不同的音乐情绪。

(二)即兴与创编,发挥学生主体性,激发学习热情。在视唱练耳教学过程中,通过即兴创编,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与新形式下的“学习范式”可谓如出一辙。通过“教师提出要求→学生即兴创编→分析提炼→再次演绎→分享过程”,逐渐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兴趣,构建完整系统的知识结构。当学生把内心深处的情感通过即兴编创的形式表达出来时,对音乐已是一种诠释和享受,此时再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全班同学视唱、聆听、评议、肯定,将对学生的学习是极大的激励。单调乏味、机械枯燥的节奏练习就不会再出现在课堂中。所谓高校教育,不仅仅要高质量“教”,还要让学生创造性“学”。

卡尔·奥尔夫是第一个提出对学生进行即兴能力培养的音乐家,其著作《节奏、旋律练习》中列举了大量的即兴创编教学范例,他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即兴编创和即兴表演个性化的音乐,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即兴,贯穿在奥尔夫教学的每一个音乐元素的学习中,奥尔夫原本性音乐思想就是要激发、唤醒学生的音乐潜能,而即兴行为就是其音乐的重要特征,奥尔夫称之为即兴艺术。即兴创编对提高学生敏锐的反应能力,发展学生的想象和创作能力,构架学生综合音乐思维都具有卓越效果。

在节奏训练中适时运用即兴,不仅是培养学生音乐思维、音乐感知的重要途径,还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主动性行之有效的方法。在上例节奏中,教师提供给学生十七个音符符头,让学生运用所学节奏型自创节奏,要求所创節奏型具有不同音乐的风格特点,如引导学生在节奏中体现新疆及其他民族音乐的特点,在节奏创编的基础上可适当编配不同风格的旋律,在创编中传承民族音乐、了解世界音乐。从创编、学生互评到再度视唱,让学生巩固所学节奏型,加强音乐记忆,应用视唱练耳这门学科的综合性、交叉性,让学生学以致用,学有所用。

(三)结合实际音乐作品,在听中记忆节奏,总结不同节奏型的风格特点。音乐是听觉的艺术,聆听音乐是对音乐最好的理解。在节奏练习中,教师如果有目的选择不同音乐风格的作品,在学习中总结,在训练中深化,将对认知节奏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下略举简例说明。

片段一:让学生聆听《卡门》前奏曲片段,记下节奏型,通过反复聆听感受其节奏型特点及表达的情绪。对于这首耳熟能详的作品,学生很容易记忆:通过不断反复的八十六和四十六节奏型,体现一种热火朝天的场景。再让学生聆听《春节序曲》前奏片段,感受八十六及四十六节奏在作品中应用的特点,总结规律,为创作积累经验。

片段二:聆听贝多芬《艾格蒙特》序曲前四小节,让学生结合西方音乐史感受节奏有何特点。学生聆听后教师可适当总结:该作品采用了古老的西班牙宮廷舞曲萨拉班德舞曲的节奏,作品运用特定的速度、力度,逼真刻画了该音乐形象。让学生体会节奏独有的音乐魅力。再让学生聆听进行曲中的附点节奏,同样是附点节奏,一首是四三拍中的附点,一首是二拍子中的附点,引导学生通过聆听音乐作品中的节奏,感受其音乐形象的差异,体验作为音乐第一要素的强大内在张力。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也随之越来越快,节奏的细化和变化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这不仅仅是音乐艺术发展的结果,也是当今人类文明多元发展所致。在此,适当让学生聆听绚烂多姿的非洲多声鼓乐节奏、独具一格的东南亚佳美兰音乐,拓宽学生的视野,享受丰富的世界民族音乐精品,感受节奏强大的生命力。

综上所述,在音乐中节奏作为最早出现、最原始的音乐细胞,在视唱练耳中的意义和价值应该得到重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树立现代科学的教学观念,运用多元灵活的教学方法,全面深入地对节奏训练进行分析、探索和总结,从实际教学出发,逐步构建新形式下当前学生专业发展的节奏教学体系,不断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水平,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李德敬.高师视唱练耳中的节奏听记训练[J].艺术百家,2006(07).

[2]李愔.谈谈高师视唱练耳课中的节奏训练[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3(06).

[3]肖楠楠.视唱练耳教学中节奏的复杂化与“中介式节奏训练”[J].广西艺术学院学报,2007(06).

[4]朴美兰.谈谈视唱练耳教学中的节奏训练[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9(05).

[5]段碧垒.视唱练耳教学中节奏训练质量的提高[J].大舞台,2014(12).

[6]杜鹃.节奏训练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艺术教育,2009(04).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