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8
□陈国明
准确的说“说口”就是二人转等曲艺中指演员上场后的一段说白。”
著名二人转作家、理论家、教授王肯著《二人转的创作》提到:“‘说’是(指)‘说口’。口分‘套子口’、‘疙瘩口’和‘专口’。套子口是从民间笑话发展来的,类似相声。‘疙瘩口’又叫‘零碎口’,过去是演员即兴抓词,现在作者用它交待情节、介绍人物。”
著名二人转表演艺术家蔡兴林著《二人转的表演》中也提到:“说口是丑角艺术的一部分,也是二人转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来自民间,语言形象生动,幽默风趣,通俗易懂。……说口种类很多,大体上可分为套子口、疙瘩口、专口三种。”
著名曲艺作家、理论家、原辽宁省曲艺家协会副主席耿瑛著《曲艺纵横谈》中同样提到:“说口中的‘平口’、‘对口’、‘串口’大体相当于相声中的‘一头沉’、‘子母哏’和‘贯口’。也有的说口,类似相声的‘柳活儿’的段子。”
二人转艺人谚语:“唱丑唱丑,就得说口,要不说口,就是肚子里没有。”“江湖人没有张嘴就唱的,林中鸟没有撅尾巴就飞的。抓个口,卖个俏,不说不笑不热闹。”
经过演出的不断实践与艺术的不断发展,我们认为,说口的定义应该是这样的:说口是语言中的喜剧包袱;有长短、韵白、雅俗之分;起压场、逗哏、叙述、描写、刻画人物、强化主题等作用。
一、说口的作用
“说口”在二人转中的作用也是很明显的。
1.吸引观众。过去二人转的演出多是在村屯、大车店等场所,所以秩序很乱,为了能使场内静下来,取得演出好效果,在正式演出之前,先表演“说口”。由于“说口”精彩,所以,很快就把观众吸引过来。
2.活跃气氛。由于“说口”生动活泼,风趣幽默,使演出增加了喜剧效果,往往是让观众捧腹大笑。
3.保证演出效果。二人转是以旦角(包头、上装)为主,但是唱丑的肚囊都比较宽绰,要想保证演出质量,取得好的效果就必须提高旦角在观众中的威信。通过丑角的“卖派”、“配搭”、“衬托”将旦角捧起来。这就要求丑角在旦角舞蹈中间、唱的间隙,通过“说口”将旦角带起来,卖弄出去。如说:“你看人家走得多稳”,“你听人家那小话儿说的多肉透儿!”对于年轻演员就说:“你看这小孩大眼睛双眼皮儿,我也是双眼皮,得把抬头纹算上!”特别是年轻演员在演出中出现事故,忘词,打“奔儿”、“掉板”时,唱丑的都是通过“说口”进行解救(兜住)。
据说蔡兴林老先生刚学唱二人转时,一次和徐生老先生(他的老师)唱《浔阳楼》,演出中忘了一幅对联,在这关键时刻,唱丑的徐老师马上说:“别唱了!不叫你包头,你哭着喊着将头包了,拿来。”这时徐老师将手玉子(当时演出的手持道具)接过去做了“包头”动作,把蔡兴林忘的对联唱了出来。不仅没露破绽,还得了一个满堂彩。
4.有助于塑造人物形象起到深化主题作用。
二、说口的类型
从形式上分,主要有“套子口”、“疙瘩口”、“专口”三种。
1.套子口
套子口一般都说一个完整的小故事,类似单口相声。如《贼偷米》、《掌鞋匠进京》、《铃铛铺》、《圣贤愁》、《百家姓》、《三字经》等,大都在一百句左右。
2.疙瘩口
疙瘩口属于演出中即兴之作,一般没有固定成型的,随机应变。如:
丑:人分三六九等,肉分五花三层。/旦:人都一样,咋还分三六九等呢?/丑:人的爱好不一样,这就有三六九等。/旦:咋不一样?/丑:就说今天来的这些老乡(观众)吧,有乐意听文的,有乐意听武的;有乐意听甜的,有乐意听苦的;有乐意听打锣的,有乐意听打鼓的;有乐意吃蒸的,有乐意吃煮的;有乐意吃土豆的,有乐意吃白薯的!
3.专口
专口多穿插在唱之间,有插白、对白、半说半唱。例如《小两口争灯》:
旦:咱俩较较真儿,对对诗句儿。/丑:你别有眼不识金镶玉儿。/旦:我走一步能出个上联儿,/丑:我走两步能对出个下句儿。/旦:不许胡诌八扯儿,/丑:不许多丢词落字儿。/旦:你输了不许伤心后悔儿,/丑:你输了不许哭天抹泪儿。
综上所述,说口是二人转艺术中变化多端、用途极广、效果极佳的艺术手法之一,有待编剧、演员以及研究人员共同创作、研究,使说口艺术在新世纪有新发展,使二人转艺术更加魅力无穷!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