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法国繁荣发展古典舞蹈的启示

时间:2024-06-18

□崔久友

无论是大都市的歌舞剧院,还是县级的地方剧团,舞蹈不可或缺地占有一席之地。尤其是地方剧团,戏曲、话剧、歌舞,必须兼而能之。戏曲的舞蹈不可小视,无舞不戏,无戏不舞。至于歌舞晚会,舞蹈自然首当其冲。中国人历来都愿意观赏汉族、满族、蒙族、回族、藏族、朝鲜族、维吾尔族等民族舞蹈,而且就看不厌,越看越爱看。随着改革开放,从中国观众的审美需求来看,已经不只满足于本土民间民族舞蹈,对外来的舞蹈更是翘首以待。外国的现代舞、踢踏舞、爵士舞、芭蕾舞等等,已经搬上舞台,中国观众也是耳目一新,激动不已。

由此可见,我国的舞蹈事业,在自身发展完善的同时,也需要借鉴外来舞蹈的精华。这是其一。

其二,为要发展和繁荣,国家的重视和扶持,也是关键的一环。

我们放开眼界,先看法国。与文化相比,法国花在石油、武器上的经费相对较少。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法国中央政府开始推行了一项向巴黎以外各城镇“下放权利,普及文化”的总政策,从人力、物力、财力各方面着手,大力支持各地,尤其是偏远地区的舞蹈及整个文化事业的建设,从而先后在19个大小城市创建起了“国立舞蹈中心”。以密特朗总统为首的左派1981年当政后,又将舞蹈的经费一口气增加了4倍,从而使法国的舞蹈事业得到迅猛的发展。

与此同时,法国外交部的艺术行动委员会也认为,艺术是没有国界的,因此,将走向新世纪的优秀法国艺术介绍到世界各地,并将世界各地的优秀艺术引进法国,这是完全可能的和非常必要的。

据该国文化部官员介绍,法国政府投入到文化事业上的巨额经费,在全世界包括所有西方发达国家中,也是首屈一指的。这与法国经济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排行第四,而整个法国只有半个四川大小直接相关。

法国是西方古典舞——芭蕾的正宗摇篮,这是举世公认的史实。但其传统舞蹈的博大精深恰好表现在同当代实验舞蹈的初而冲突、继而共存和终而共荣中,最精彩的例证莫过于这样一个事实:“现代舞之母”美国的依莎多拉?邓肯的骨灰盒是由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学校这个传统芭蕾的摇篮去隆重安放的。

成就这种理想结局的根本原因,除了整个人类的进步走到了今天这样一个崭新的时代以外,法兰西民族根深蒂固的“浪漫”精神,自上而下、古往今来的发扬光大,也是不可多得的因素。而从本质上看,这种“浪漫”精神恰好是“实验”艺术的内核所在,因为所谓“浪漫”,就是为了追求某种理想而毫不顾及最后结果的奋力抗争,就像“浪漫”时期的芭蕾舞剧,赞颂的都是那些为了追求过于理想化的爱情,而义无返顾地陷入毫不现实的“仙凡之恋”一样;更像“当代”时期的各类实验派编导,为了探求未知世界的无穷奥秘,而一往无前地跳进那些可能辛苦一生也与鲜花美酒掌声无缘的作品一样。

法国的奇迹就在于自上而下、古往今来对这种“浪漫”的“实验”精神及其作品的高度认同,尤其是历届政府真正支持,以及对古典和当代艺术的高投入,使得其他西方发达国家都望尘莫及。在这种长期稳定的舞蹈政策和优厚待遇保护下,法国不但保持甚至发扬光大了本属于自己的芭蕾艺术,更在学习和吸收德国和美国现代舞并化为己有的过程中,显示出巨大的优势,从而使得法国在现代舞和当代舞方面从输入国的地位,逐步步入了输出国的行列——还是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法国古典与当代舞蹈团不仅正以空前的规模巡演五大洲,而且已吸引了不少海外学子前去学习这两大类别的舞蹈。

在丰富多彩的剧场中,法国观众在对传统芭蕾司空见惯之后,又已习惯了各种希奇古怪的实验舞蹈,不仅对各种生僻、怪异,令人一时不解的东西兴趣盎然,而且对各种实验性的、内容深刻的新作品也愿意认真解读。即使需要弄“懂”什么,他们也不要求创作者在演出前或节目单上作过多的解释。对有些离谱太远的作品,他们不会求全责备,全当是“言论自由”的结果而一笑了之。

法国当代舞深受其先锋派戏剧的影响,因此,带有强烈而自觉的戏剧性,注重整体的舞台形象,热衷布景、服装、灯光设计等非舞蹈的装饰,强调舞台景观中那种人为的,常属超现实的本质。因此,舞者们常常偏爱于成为整个舞台作品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而非舞者的自身线条、动作质感、思想感情等等。在审美上来说,法国舞蹈对观众的期待更加宽泛,更加诗意,更加朦胧,而非具体的情节或细节。这些特征则完全不同于英国和美国的当代舞作品。

至此,法国对舞蹈视如珍宝的眼光和海纳百川的胸怀,给我们以极大的惊诧和巨大的震撼。如果我们也像法国一样,把我们的民族舞蹈高度重视起来,我们的民族舞蹈也会有统领世界舞蹈潮流的那一天。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