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县级财政预算绩效管理的思考

时间:2024-04-24

武弘扬

[摘 要]文章笔者以基层实际工作为切入点,认真总结了现阶段县级财政预算绩效管理情况,探究其现状并分析存在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应对建议,希望能为全面实施县级财政预算绩效管理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县级财政预算;绩效管理;资金监管

[DOI]10.13939/j.cnki.zgsc.2020.22.040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全面实施绩效管理。”这是将财政预算绩效管理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县级财政预算绩效管理能够不断优化和提升政府在财政预算编制、执行、监督中的科学化和精细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1 县级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现状

党的十九大对于新时期如何做好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从全局高度和战略角度提出了新要求。县级层面大都能够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领会其必要性,有的县级政府认真制订了工作计划,并通过下发实施方案、跟进学习教育、透明政务事务、公开预算决算等方式,对绩效申报、绩效监控、绩效评价等关键环节进行了具体的安排。部分县级政府为推动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将行业项目资金的绩效管理工作列入政府对部门绩效考评的重要内容。总之,县级政府在推行预算绩效管理过程中探索出一条条颇具特色的新路径,为增强县级财政资金管理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但从整体运行情况来看,仍然暴露出一些弊端和问题,有待在今后的工作中深入研究和探索。

2 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存在问题

(1)对财政预算绩效管理认识不够充分。一是一些县(区)政府特别是主要领导对财政预算绩效管理认识不到位,不明白其必要性和职能作用,更不清楚财政预算绩效管理的实质内涵。只重视跑资金争项目,不重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二是部分政府部门和相关工作人员缺乏财政预算绩效管理意识,参与财政预算绩效管理的积极性不高,持有怀疑态度和畏难情绪,甚至对预算制度改革有误解,认为这是财政部门不简政放权的一种形式,因此,产生了以各种理由不予配合的现象。三是预算单位和财政部门“重分配、轻管理、重支出、轻绩效”的思想依然普遍存在,不能正确认识绩效理念,持有过得去的工作态度被动应付。

(2)预算绩效管理指标精细化程度不高。一是相当一部分县级政府的财政部门执行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不到位,加上关键环节资料收集不完整,很多绩效评价指标“粗”而不“细”,实际执行有很大的随意性,最终导致目标责任无法落实到人,甚至很难对一些项目作出全面准确的评价。二是部分县(区)财政部门“雷声大、雨点小”,使得绩效评价工作只是停留在绩效目标报告上,实用性不强,甚至出现预算单位不按预置目标实施情况。三是少数预算单位或财政部门只重视预算绩效的项目申报环节,一旦项目申请成功资金到位,就放松了对绩效管理的要求,对项目的监控与评价敷衍塞责,“避重就轻”草草了事,很难达到“精益求精”。

(3)预算绩效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一是很多县(区)在财政部门内设了绩效管理股(室),但实际只是职能挂墙,形同虚设,从事绩效管理的工作人员多是兼职,事多人少的矛盾非常突出。二是针对财政预算绩效管理的培训教育相对滞后,没有很好的组织绩效管理工作人员及时跟进学习相关业务知识,导致在构建符合县域经济实际的财政预算绩效管理体系上力不从心,缺乏实际操作能力。三是有的县(区)为了推进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照搬照抄其他地方或其他层面的绩效考核项目指标,形成的绩效评价报告体现不出实际情况,不能为财政资金分配提供科学翔实的依据。

(4)存在绩效管理与资金监管分割现象。一是县(区)普遍存在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与财政资金监管工作“两张皮”现象,大多数领导干部把绩效管理与资金监管“分割”开来去理解,认为把财政资金监管工作搞好了,绩效管理自然就好了。二是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没有融入财政资金管理全过程,内部的业务股室在日常的财政资金管理中只考虑如何管的问题,未充分掌握每项资金分配使用的实施绩效,导致财政绩效目标仍然是纸上的文章。三是由于绩效评价工作所涉及的财政部门、监察部门、审计部门以及预算单位各行其是,加上相应的绩效管理与预算编制体系没有完全形成,导致财政预算绩效管理预期效果难以实现。

3 应对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建议

(1)转变观念,树牢财政预算绩效管理意识。一是县(区)政府和各部门要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和载体宣传财政预算绩效管理政策,特别是要宣传绩效管理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积极营造讲绩效、用绩效、重实效的良好氛围。二是县级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各部门主动参与,媒体积极配合,采取各种形式,边强化学习教育,边深入广泛宣传,不断增强意识,提高思想认识水平。三是大力倡导“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绩效理念。不断提升相关部门“同舟共济”的绩效意识,争取社会各界对绩效管理工作的监督支持。

(2)健全机制,构建财政预算绩效管理体系。一是县级政府要不断完善财政预算绩效管理的指导性

文件或实施方案,明确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细化工作要求和相应举措,规范有序地开展绩效管理工作。二是以《意见》为指引,构建全方位预算绩效管理格局,建立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链条,完善全覆盖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健全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建成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绩效指标框架,实现科学合理、细化量化、可比可测、动态调整、共建共享。三是逐步将单位财政资金使用绩效纳入机关效能建设的考核范围,不断强化部门的预算编制和执行主体责任,推动评价工作顺利开展。

(3)强化职能,提升财政预算绩效管理水平。一是县级政府要进一步加强绩效机构设置和专业队伍建设,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财政主抓,部门执行,社会参与,各方监督”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机制。同时,跟进学习教育,全面提高绩效管理人员的素质。二是加快建立专家库和中介机构库,完善绩效评价信息化手段,不断增强财政预算绩效评价的公信力,进一步提升绩效评价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三是加大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基础理论和实务操作培训力度,通过对各预算单位主管部门、预算单位和中介机构等方面的多层次培训教育,探究革新绩效评价的范围、方法、技术手段,打造绩效管理品牌,提升绩效管理水平。

(4)共建共享,筑强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堡垒。一是财政、监察、税务、审计等部门协调作为,充分发挥各部门在预算绩效管理中的主体作用,凡是申报绩效目标的项目,财政部门认真申核后作出预算安排;凡是未申报绩效目标的项目,财政将不予安排资金。二是县级政府建立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融合机制,针对评价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结合评价报告提出的建议,优先考虑和重点支持评价结果好的项目,减少评价结果差的项目资金安排,取消无绩效或劣质的绩效项目。三是建立财政预算绩效问责机制,逐步将预算绩效管理纳入政府绩效评估范围,作为县级政府依据问绩问效行政问责的重要遵循,自觉接受县级人大审议监督。

新时期,县级政府财政工作面临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要迫切认识到财政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为指引,将绩效管理目标贯穿预算编制、执行、监督、评价全过程,实现财政资金绩效管理全覆盖。通过规范有序地开展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以评价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为抓手,剖析问题根源,深入破解问题,为财政预算绩效管理提供支撑,为政府宏观经济决策提供參考。同时,对预算绩效运行实行事前、事中、事后有效评价和全力监控,切实增强预算单位的主体责任,强化预算约束力和公信力,不断优化财政资源配置,化解财政收支矛盾,使公共财政体系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参考文献:

[1]吕玉芹,王一震,李成龙.浅谈全面推进地方财政绩效管理改革[J].齐鲁珠坛,2019(1):58-62.

[2]南京市财政局课题组,黄玉银.财政绩效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南京探索[J].财政科学,2019(4):124-132.

[3]师继军,董民,罗旭东.全面推进天津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初探[J].天津经济,2018(11):37-43.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