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二人转的现状与发展

时间:2024-06-18

□陈雪梅

二人转的现状与发展

□陈雪梅

众所周知,东北地方戏曲以二人转为主体,包括单出头、坐唱、拉场戏等。它是以东北大秧歌为基础,吸收了河北的莲花落,以及百戏、杂艺演化而成。二人转无论从文学脚本、表演风格、音乐唱腔等外部形态,到题材内容、修词造句的内部机制,都具有浓郁东北地方色彩,完全可以说是东北土生土长的民间艺术。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东北地方戏曲它有着300多年的历史,是拥有上亿观众的艺术形式。尤其是近几年来,赵本山老师带领他的弟子们,在黑龙江电视台创办的“刘老根大舞台”、“乡村戏苑”等以直播形式,让地方戏有了更大的观众群体。更难得的是,以传承并发扬地方戏为主的本山传媒,使这个被称为“山野菜”的东北地方戏,还闯进了北京和上海,带到了台湾、带出了国门。虽然东北地方戏与国粹京剧比,行当不够全面、气势也少了些恢宏。但东北地方戏,特别是其主体二人转,无论是音乐唱腔,还是传统曲目,都是极为丰富的。二人转的唱腔素有“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嗨嗨”之称,曲牌已达到300多种。包括胡胡腔、喇叭牌子、红柳子、抱板、大鼓调、靠山调、文嗨嗨、武嗨嗨、五字锦等。保留的传统曲目《钢鉴》、《浔阳楼》、《大西厢》、《蓝桥》、《双锁山》等,每一曲目都是一部完整的叙事戏,长达2到3个小时,是难得的艺术瑰宝。

尽管如此,二人转的现状也有几点令人担忧:一是恶搞,丑化了人性。许多二人转演员为了取悦观众,把丑角丑化了。不是装瘸就是装傻、不是嗑巴就是大舌头。以丑为美,丑化人物。甚至把人体的缺陷当成搞笑的本体,夸大人的缺点,扭曲、践踏了人格。二是低俗,糟践了语言艺术。当下的许多店铺开张、生日婚礼场面的二人转表演、以及二人转小剧场,甚至有的省级电视台的二人转剧场,很少上演完整的剧目,几乎都是二人转小帽,有的甚至连小帽都唱不上几句,就开始“说”了。演员把低俗的笑话替代了说口,也取代了“说”、“学”和“逗”的传统艺术。三是背离、脱离了地方戏的轨道。为了吸引观众的眼球,博得观众的掌声,让观众坐得住,部分二人转演员把地方戏的“唱”改成了模仿秀,把“绝”演绎成了简单的“耍”和“闹”,没能与二人转演员的真正功夫有机融合到二人转剧情中。二人转的艺术之花,有被“催长”之势。

上面的担忧,或许是本人的偏颇,但更大的担忧,是活跃在基层的地方戏院团的生存问题。县级的地方戏团体,多半是正规的事业编制单位。既然是正规的专业艺术表演团体,就处处正规。比如,笑话就是笑话,不能染有半句的黄话;比如,演员服装就是传统的裙袄,而不能是光着膀子穿西装、带着红领巾一样的领带,更不能在裤子的屁股上贴上“掌声”之类的东西;比如表演,肢体动作完全按戏曲舞台的“做、打”,而不是用身体缺陷去赢得掌声……如此,看惯了小剧场或跑班子二人转演员的观众,便不再接受这样的表演。即使专业团体的二人转演员,民歌唱得比郭颂还好、比宋祖英还棒,毕竟观众是抱着欣赏小剧场搞笑的心理需求走进剧场的。一旦达不到他们的心理需求,演出当然也得不到预期的效果。更为难堪的是,现在的地方专业文艺团体,虽然还称作事业编制,但不是和财政脱钩就是财政部分供养,财政只负责演职员的部分工资,剧目生产经费更无从谈起,致使生存出现了危机。观众心态是,与其花钱买票上剧场看脸熟的二人转演员唱正戏,还不如躺在沙发上,在家里电视上看知名的地方戏或二人转演员的表演。剧场演出收不到效益,下乡演出呢?现在农村连地亩税都不收了,哪还敢和农民收看戏的钱?乱摊派是要被村民告状的。即使有部分村委会有经济实力,答应去演出了,然而,演职员三十多人的队伍,雇车拉灯光音响要花钱、拉演员要花钱,演职员的服装、化妆品、音响乐器的磨损要花钱……一场戏下来,不赔三百五百的算赚了。

当前,文艺改革方兴未艾,势头正旺,二人转的发展恰逢其时。要把这个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发展好,继承其精华,去掉其糟粕,首先,要搞好定位,就是要将二人转作为地方戏的一种形式确定下来。演员的表现手法唱、说、做、舞,要以“唱”为首,插科打诨不能代替唱功。有了这个定位,二人转就可以像黄梅戏一样,不仅把绝美唱词保留下来,而且最终发展成文艺百花园中一朵奇葩。第二,要搞好挖掘。二人转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已经是人才辈出,好唱段、好剧目层出不穷,各种表演形式精益求精,可以说是一个金矿,一个宝库,一切有志于二人转发展的人士,应该拿出全身心的精力探这个金矿,挖这个宝库,以期形成具有丰厚理论基础和众多保留剧目的大戏。政府有关部门,新闻、出版部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都应该支持挖掘工作,肯定挖掘成果,将健康、向上的有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作品更广泛地传播出去。第三,要培养。二人转来自民间,民间有着二人转生存发展的丰厚土壤;但是,二人转要提高,二人转要发展,二人转要成长,就必须登大雅之堂。所以,高等艺术院校要设有二人转课,二人转要有自己的专家教授,要有培养二人转高级人才的研究生班。地方专业文艺团体,要在创作精品和培养精干的演员队伍外,积极学习、借鉴民间艺术表演者的长处,在注重精品和地方特色上下功夫,在培养本土明星上花气力。最后,就是扶持。地方政府要把创造条件发展地方戏产业当做关心民生的一项工作内容,把地方戏团体当做活跃群众文化生活的一支劲旅和发展地方经济的一张名片,在政策上予支持,在资金上给予支援。这样,才能把我们东北人的巨大文化财富——二人转,变成人们精神家园里,永远享不完的艺术盛宴。

责任编辑 王春来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