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大数据的全面到来,计算机技术在各行各业有着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在信息化环境下,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面临着新的矛盾和问题。文章主要针对信息化环境下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如何开展进行探究,希望能够充分利用信息化的优势,为内部审计工作的顺利稳定开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关键词]信息化环境;企业;内部审计工作
[DOI] 10.13939/j.cnki.zgsc.2020.20.097
1 引言
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也使得企业在运行机制管理体系控制要点和组织形式等方面都发生了显著的改变,从而造成企业内部审计范围和内容的变化。原有的审计方案以及审计对策已经无法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审计要求,因此,需要加强对新型审计制度以及审计工作方案的探究。
2 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对企业审计工作的重视
从当前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实际开展的情况来看,很多企业仍然缺乏对审计工作的正确认识,并没有认识到审计工作的重要意义,影响审计活动的顺利稳定开展,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相关企业领导人在其发展过程中将过多的精力放到企业经济实力的提升以及硬件实力增强过程中,对企业整体的管理工作不够重视,对审计工作定位也不够准确。其次,在实际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开展的过程中,由于缺乏重视,导致组织模式严重缺失,无法保证审计工作的质量以及审计工作的有序开展,影响企业持续稳定的进步。企业领导人员和管理人员缺乏对工作制度的重视,影响管理方案的系统制订,不利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开展[1]。
2.2 审计工作存在一定的风险问题
在实施企业审计项目的过程中,内部审计人员通常需要获取大量数据,并分析和整理采集到的数据,按照审计的目标对数据的价值进行深层挖掘。审计人员在实际开展工作的过程中,需要依据主观判断,将有价值的信息从海量的系统数据中提取出来,但由于内部审计人员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导致审计效果也千差万别。在实际工作期间,难免会产生需要的数据与所获取的数据资料矛盾的问题,难以为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存在审计风险,不利于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内部审计工作人员需要抽样,对余额较大的实名客户发函进行调查,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内部审计人员通常需要对金额进行倒序排列,确定最终的发函对象。但是客户和被审计单位在实际账务处理过程中的往来款项也通常会在预收款科目进行核算,如果没有及时进行账务调整结算,将会使得审计人员抽取的客户并不是实际金额最大的客户,数据准确性不足,影响审计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2.3 缺乏系统科学的监督管理
企业的管理工作以及监督机制直接关系着企业的发展,科学的监督管理制度可以有效规避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风险问题,提高企业发展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但从当前企业管理制度制定的实际情况来看,普遍缺乏系统完善的监督管理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审计工作成果的有效发挥,保证企业发展的安全性以及企业资产的安全性。企业内部的审计活动相对来说存在独立性的特征,所以在实际开展审计监督活动时,也需要保证审计监督工作的独立性。虽然我国很多企业内部已经设置了审计部门,并配置了专业的工作人员和监督人员,但是并没有凸显审计工作的重要性,很多监督人员都是由原来的财务人员兼职,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监督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削弱了内部审计部门的地位,影响了审计工作人员作用和价值的有效发挥。
3 信息化环境下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策略
3.1 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和规章体系
为了使得企业内部审计活动能够顺利稳定的开展,必须要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以及企业规章制度,保证内部审计活动可以有法可依,严格按照设置的标准和制度开展审计行为。国家层面上,正在不断完善内部审计职责以及配套的法律法规体系,为后续内部审计活动的有序开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企业层面上,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内容,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系统完善的内部审计规章制度以及操作规范,严格按照流程和标准开展审计活动,保障审计工作的权威性和客观性。同时也能够保持审计工作的独立性,避免其他因素对审计结论和审计工作造成的不利影响。
3.2 提高监督管理力度
科学系统的审计管理活动不仅能够提高企业的审计工作质量,而且可以有效规避企業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风险,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要认识到审计管理工作的作用和价值,重视内部审计活动,为内部审计活动的开展扫清障碍。同时,还需要制定行之有效的监督管理制度,提高监督管理工作力度,避免审计过程中存在的违法犯罪行为,将企业经济活动的实际开展情况以及发展情况有效联合起来,进行综合监督和管控,优化企业内部结构,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同时,还需要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和流程,并为后续审计工作的持续稳定开展配置专业可靠的管理人员,提高审计效率和审计水平。
3.3 把握宏观的审计风险
企业管理者在信息化时代全面到来的背景下,需要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的作用和价值,积极应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开展企业管理及企业审计。在企业内部大力普及计算机网络知识,为计算机技术在企业管理及发展中的有效应用创造良好的基础。其次,为了能够有效降低在信息化背景下企业的审计工作风险,还需要培养一批具有专业审计能力和计算机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科学的应用信息化技术开展审计工作,解决审计活动信息化应用过程中的难题,充分发挥信息系统的强大功能,提高审计活动开展的精确度。相关工作人员还需要认识到信息化环境下为企业审计活动带来的风险,有效规避信息化环境下的物理风险,着重考察研究信息系统的市场,全方位的调研系统开发初期的情况,选择有经验的开发公司,做好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的维护与设计工作。
3.4 加强对系统运行控制管理的审计
在信息化环境下开展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时,需要注意防范审计控制的风险,对系统运行的控制管理进行综合审计,审查的内容包括规章制度、操作程序等。审查项目包括执行审计和制度审计两方面的内容,审计工作人员首先需要明确系统运行的权责分配管理制度人员分工情况,并制定行之有效的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明确是否有权限控制和职责分工问题。审计人员可以有效开展符合性测试,对各项制度的运行情况进行科学研究,明确内部控制是否存在合理的职责分工,判断不相容的岗位是否有效分离,相关控制点能否得到系统科学的控制,个人存储数据和应用数据是否得到了科学的授权。要求工作人员在进行审计活动以及数据调取的过程中,必须要严格按照系统操作程序的规章制度,定期检查数据以及软件是否存在异常问题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优化,将审计工作中的危险因素尽可能地清除,并以风险对企业的影响程度为根据进行预控方案的有效制订。
4 结语
综上所述,信息化环境下对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审计方法已经无法满足新的时代背景下对公司发展的需要,因此需要结合信息化环境以及互联网技术广泛应用的背景,对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进行优化和升级,充分发挥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作用和价值,规避企业内部审计活动中存在的风险和不足,促进企业审计工作的有序开展,使得企业能够获得良好持续的发展,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丁佐勤.信息化环境下电力企业内部审计面临的挑战和对策[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7(48):96
[2]李勤勤,刘军.信息化环境下企业内部审计的创新发展探析[J].中国市场,2020(13).
[作者简介] 龚南茜(1987—),女,浙江义乌人,硕士,中级经济师,中国石油国际勘探开发有限公司,研究方向:企业审计。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