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8
■严琨
2013年8月9日—10日,盐城市演艺集团在国家大剧院向北京观众献上了地方风情音画《水边是我家》晚会,用歌舞、淮剧、杂技、情景表现等具有地方特色的多种表现形式,形象地反映了东方湿地之都——盐城的自然生态、社会文化生态和谐发展的历史和现状。艺术地表现了一代又一代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朴素勤劳的海边儿女,对大自然的陶醉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深刻地的表达了人们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深厚情感。
晚会的成功,舞台美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整台舞美围绕一个“水”字大做文章。海水、河水、芦荡水,水边人、水边物、水边事。采用大型LED宽屏与舞台实景相结合的方法,把声、光、电等科技手段融入到演出当中。每个节目的表演都配以相应的场景,每个场景都显现了湿地特有的风貌,形成了表演和场景高度统一的整体,产生了景色也是角色,角色也是景色的和谐的艺术效果。令观众赏心悦目,深深地受到一次美的洗礼。下面我就晚会如何运用东方湿地作背景配合表演、体现主题的问题作一简析。
晚会的舞台台口用一种似台框又非台框,似景物又非景物的抽象的装置物组成。几片不规则的扭曲的弧形状的“边条”似连非连,既可以聚拢观众的视界,也可以透过间隙看到天幕远景,避免窒息之感。几块下沿弧状的布幔,点缀着各色亮珠作“檐幕”。“边幕”和“檐幕”组成“台框”,它一旦和舞台上的场景结合在一起的时候,也就成了景的一部分。是海边滩涂葱茏的林木?荷塘里的长梗荷叶?还是芦荡里的芦苇……给观众一个联想的空间。
在《水边是我家》的主题音乐声中拉开了序幕,天幕上水墨洇开,涓涓细流,湿地水草,湖光滩色,船行鱼游,海潮翻涌……《水边是我家》的题名在景色上叠印出现,伴着画外音,在黑暗混沌的舞台深处,传来“嘣、嘣”的渔鼓声。一位老者手持渔鼓,在特写光的聚焦下,吟唱苍劲有力的盐城渔鼓书,诉说着从五千年沧桑中走来的盐城,神秘、幽远而美丽,让观众从总体上领略湿地之都的风情风貌。
大海以博大的胸怀,奉献着盐、鱼等丰富的物产,给生活以生机。湿地的儿女伴着大海生,迎着海风长。盐民们晒盐、煮盐,以盐为生,以盐兴城。渔民们以捕捞为业,享受丰收之乐,他们都充满了对大海的感激之情。
《海灵盐花》把盐比为“盐花仙子”,用拟人的手法,女子群舞的形式,对盐进行了形象的赞美。随着音响里海潮声起,天幕上波浪翻滚。舞台上干冰弥漫,用深蓝、淡蓝、绿色灯光塑造出晶莹剔透的海盐晶体慢慢升起。后区一群“盐花”少女伴以优雅曼妙的舞姿,楚楚动人。接着舞台前区海盐晶体从两侧撤开,“盐花”少女步入前区,时而高贵矜持,时而烂漫欢快,高潮处,空中崩裂似钻石结晶的“盐花”,旋转、升腾……人景难分,美妙而浪漫。《煮海放歌》则是一群刚强汉子的群舞,他们煮盐、采盐、运盐的舞蹈,显得坚定、自信而豪放,表现的既是历史上的盐城人,又是现代的盐城人。屏幕上先是白云飞驰,浪花奔涌,随着舞蹈的节奏,天幕上变换成一堵斑驳的碑墙。墙砖上刻有历史上煮盐、熬盐的地名,砖缝中同时错落出现“煮盐锅”、“采盐卤架”、“运盐船”等物象,天幕下方升腾起一串串烧盐的熊熊烈火和砖墙共同构成一幅厚重的真实动人的历史画卷。
《丰年渔归》写的是渔民生活,用舞蹈和杂技结合的形式,表现渔业丰收时渔港附近人们载歌载舞的欢乐情景。发动机轰鸣声渐近,伴随着渔轮的阵阵鸣笛,舞台前区升起两排簇拥的桅杆,杆上彩旗飘舞,渔网悬挂红白相间的渔浮点缀其间。台上运鱼抬虾的渔仔,川流不息,接港的老人、妇女、孩子兴高采烈,眉飞色舞。台中间的一个绘有双鱼图案的圆盘上,一名民间杂技女孩,在人们的叫好声中,尽情地展示柔体技艺,把一场渔家丰收乐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黄海滩涂是丹顶鹤的栖息地。人们热爱丹顶鹤,称其为神鹤。曾经有一首凄美的歌,叫《一个真实的故事》,歌颂一位养鹤姑娘徐秀娟,为保护丹顶鹤而献身的事迹。这次晚会上一曲《你是我美丽的歌谣》,以独唱独舞的形式,表现自然界人与其他物种和谐相处的情形。夕阳中传来悠远的鹤鸣,天幕上一只飞舞的丹顶鹤振翅冲天。独唱男演员引吭高歌,独舞的女演员背插羽翅扮演丹顶鹤,配合歌声低舞环游,湿地觅食,梳洗羽毛……环形LED屏幕上也随着歌声旋律变换展现湿地上的各种美丽的场景。台上一丛丛实景芦苇,流动,穿插,旋转,升降,衬托出鹤的飞翔。最后丹顶鹤布满屏幕画面,美丽祥和,意趣盎然。
《湿地流翠》是以舞与诗的形式展现了麋鹿的生态。麋鹿原本是东方物种,后来却在东方失传。二十世纪后期,又从西方国家回到了它的故乡,在黄海湿地得到了繁衍。在LED屏幕的密林深处,一只麋鹿探头眺望,奔跑向前,展开身肢后定格。音乐声起,苍穹中,传来似天籁般的纯净的音乐,一群少女随之翩翩起舞,画外音朗诵诗抑扬顿挫,饱含深情,像欢迎自己的儿女一样,欢迎麋鹿回归。在朗诵声中,屏幕上不断出现可爱的麋鹿形象:有悠闲驻望的,有急速奔驰的,有涉水嬉戏的,有在林中踱步的,有在草地上栖息的。啊!一片自由的空间,好让人神往的天地。
串场河是水乡人民的母亲河。她是历史上串连各个盐场的运盐水道,世世代代流淌着,为水乡人民带来了丰收的喜悦,带来了财富与希望。一曲《弯弯串场河》,用男女声二重唱的形式,以淮剧的乡音,表达了浓浓的乡情。天幕上变换着河两岸旖旎的风光:风吹麦浪,雨润禾苗,莲叶接天,菜花飘香……台上村庄农舍的景片,随着演唱内容,时分时合,流动的韵律,给人一种置身世外桃源之感。
旧时的水乡,沟渠港汊,陆路交通不便,结婚接新人都用“喜船”,又叫“新娘船”。一出《喜船行》将苏北里下河的民风民俗,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人回味无穷。屏幕上铺天盖地的芦苇迷宫,在风中摇曳多情,台中一只“喜船”,一对新人在众多的男女青年簇拥下登到船上,在抒情的音乐声中,表演出各种动人造型。舞伴们也时隐时现,在芦苇之中变换着各种组合,烘托着船上的新人。随着情绪的升华,新人相依相拥,在温馨柔和的暖色光圈笼罩下升入到半空的绿影之中,引发人们许多美好的遐想。
新的世纪是向海洋发展的世纪。盐城人以一种不寻常的速度,迈向大海!《东向大海》是以男子群舞的形式用豪迈激昂的舞姿,从不同方位展示着盐城人在大开发的浪潮中,奋勇前进,开拓创新的豪情壮志。LED上出现现代港口的一派繁忙运作景象,接着又转换成汹涌澎湃的浪头,深刻地寓意着改革大潮,一浪高过一浪。表演和场景的结合,让人热血沸腾!
最后的《水边是我家》女声独唱是晚会的高潮。划船声愈来愈响,变成鼓声的轰鸣……崭新的盐城市景从LED画屏中扑面而来,城市、街道、公园、剧院、水街等无数改革开放后的新貌,一一展示令人目不暇接,加上空中腾飞的万千白鸽,真是美不胜收。在女声独唱声中,人们从四面八方走上舞台,集体吟唱着新盐城新生活,达到了景人合一,景情合一的景美、人美、情美的艺术效果。
美哉,水边我家!
美哉,湿地之都!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