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浦口民歌传承新路探讨

时间:2024-06-18

■徐珏

浦口区地处苏皖交界,历史上民歌种类繁多,曾经有过数量庞大的民歌演唱群体。1958年以后,文化部门有意识地推动民歌再创造活动,民歌一度唱到了中南海,取得了历史上最大的荣誉。1978年以后的十多年间,区文化工作者开展了大规模的民歌调查活动,搜集整理了100多首民歌资料并刊印了民歌集内部资料,为2009年开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工作提供了翔实的资料。目前,浦口民歌的传唱活动陷于最低谷之中。如何在新形势下传承浦口民歌,笔者提出一些思路,以供业内人士参考。

一.浦口民歌历史传承简要情况介绍

浦口区民歌、民谣历史悠久,明初的“四季相思”、“五更调”传唱了500多年。江浦民歌历史上主要受到苏北民歌的影响,无论是号子、花灯和花鼓、山歌、小调等曲调传承,基本上属于苏北民歌的范畴,但是也深受苏南民歌的影响。浦口民歌的内容无非爱情和婚姻、生产生活、民风民俗等等方面。比较知名的曲目有:《吓老鹰》、《八老鸽子》、《十杯酒》等等。

1958年大跃进,民间歌手纷纷将传统歌曲进行“社会主义”改编,从县里到市里(地区)、再到省里,开展了多轮的比赛、选拔,女歌手卢万秀、林其秀等唱到北京。当年对民歌的改编,实际是一种篡改行为,一些原生态的东西被净化、被改造、被“升华”,因此也就失去了民歌的原有风味。

1978年浦口学者着手进行民歌的采风和调查,整理出民间歌曲70多首,对歌词进行了“重新创作”,没有了原汁原味。1980年代又零星进行了搜集工作,遗憾的是仍然没有大胆采用原有歌词。2002年,在编印《江浦民间歌曲集成》(内部资料本)时,收集了110多首民歌,陈了个别的粗俗下流词曲不再录用,其余全部恢复采用了原来的歌词。1980年代开展的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工作,与浦口民歌的搜集整理有所交集。

2009年,浦口区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主要是在“三套集成”中进行抄录,没有真正沉到基层去开展调查工作。只有在申报省、市、区三级保护名录时,才与调查对象暨传承人进行接触。浦口民歌还有多少人会传唱是个末知数。

二.传承浦口民歌的一些传统工作方式

文化部门传承民歌是一种责任,近几年来浦口区文化馆为此做了大量的工作,有以下几种传统工作方式:

1.将民歌编入爱家乡的乡土教材

我区桥林街道将有关该地区的历史、传说、掌故、风俗、人情还有民歌编辑成了一大本乡土教材。这部乡土教材中《八老鸽子》、《吓老鹰》等歌孩子们感兴趣爱唱,而对一些山歌类调子,比如“呀嗨唻”等等长长的调子则不爱唱。但是无论如何,这样的教育形式可以培养一部分少儿对民歌的了解和认识,有些人甚或就此爱上了浦口民歌。

2.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有关民歌的规范工作

2009年以来完成了《浦口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资料本(上、下册)》,编辑出版了《浦邑民韵》一书。但是这本书有关民歌的部分并没有广泛接触基层的民歌传唱者。1980年代浦口登记在册的民歌手有36名之多,二十多年后的普查工作理应再次找到他们,并将所唱的民歌录制下来,将曲调用五线谱纪录下来,将歌词用普通话记录下来,还有演唱技巧、风格和声音特点等等,形成电子普查资料。

3.加工提高改编民歌曲目便于民歌的广泛传唱

浦口民歌词多不规范、不对仗的歌词比比皆是,民歌中的衬(虚)字太多,浦口民歌简单易学,同时又流于简单,对于表达复杂的事物和情感略显不足。我们已经改编了民歌《八老鸽子》、《吓老鹰》,这二首歌在传唱中节奏就明快多了。

4.在各种文化、旅游活动中大力推广各种民歌

民歌是在传统农耕社会中产生和传播,有一定的地域限制,传播起来不是很广,且主要是妇女在传唱。时代在发展,传统传承方式要改进,文化部门可以有意识地在各种群众文化活动中传播、传唱民歌。同时,在政府文化部门实施的特色文化建设,比如“一镇一品”建设之中,可以有民歌的一席之地。民歌还可以和农家乐旅游项目结合,在绿色的田园中进行民歌对唱,或者举办民歌擂台活动等等。

三.浦口民歌现代传承途径探讨

民歌的广泛传唱流布,有时可能是一时机缘巧合,一部电影、一部电视就可能使一首民歌火起来。而互联网时代,一首民歌火起来存在着更多的偶然因素。但是,都离不开人的主动工作。

1.加强二度创作形成一批现代民歌

近日《南京,我爱你》被南京各界群众广泛接受并传唱。该首歌曲作者表示,他是将南京多首民歌揉碎了,然后取其中之精华谱成曲子。无怪乎南京人听到这首歌就喜欢它,因为它里面有南京民歌的影子,你熟悉其中的调子自然感到亲切。虽然浦口民歌《八老鸽子》曾在今年央视音乐频道亮相,但是还没有在全国、全市范围内被广泛传唱。浦口民歌有一百多首,应当组织作词、作曲专家对它们进行系统评估,进行二度创作加以提高,促使浦口民歌的华丽“蝶变”,形成一批精品力作。

2.大型主题文化活动和影视剧亮相浦口民歌

去年,央视《星光大道》走进了浦口,可惜没有浦口民歌元素亮相。随着今后浦口经济的发展,江北新城日新月异的建设成就,由央视等机构举办的大型活动将越来越多,浦口民歌在央视等主流平台亮相的机会还有很多。其实只要有经济支撑,还可以请明星演唱浦口民歌,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明星的效应是巨大的,如果我们浦口的民歌曲调优美、动人,浦口民歌想不火都不行!电影《少林寺》让一曲《牧羊曲》传遍中国。今后浦口拍摄电影大片《达摩》,某首浦口民歌或可再现《牧羊曲》奇迹。

3.互联网时代的网上视频宣传、专题炒作

网络是当今民歌传播主要平台之一,浦口民歌要上网。投入资金制作浦口民歌CD、视频,以全方位的形象宣传浦口民歌。浦口民歌在网上火起来不是神话,有时是偶然的机会、有时是刻意地推动。要发起一波又一波浦口民歌的专题炒作,吸引人群围观、“拍砖”。人们关注浦口民歌会给浦口带来话题、带来机会,浦口民歌也会进入一个更高层面的发展。

四.结语

浦口民歌是祖国万花丛中的一朵曾经开放的鲜花,但是这朵花在新时期面临凋谢。如何抢救它们并使之长久生存繁衍,是浦口当代文化工作者的责任。笔者满怀深情地回顾了它们曾经的辉煌岁月,并对它们的未来发展提出了一些意见方法。我们不希望浦口民歌成为没有群众广泛传唱的纸上的“化石”,我们希望它们生命之树常绿,世世代代为浦口人民传唱。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