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内外听觉的差异在声乐教学中的影响

时间:2024-06-18

■司雯

在声乐教学过程中,会碰到各式各样的问题影响教学质量,有些问题经过教师的引导可以避免,有些问题却因其自身的复杂性而难以解决。内外听觉差异对于教师和学生都是无法回避且必须正确面对的问题,了解并解决这一问题,对于声乐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演唱过程中造成内外听觉差异的原因。

俗话说,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知晓内外听觉差异会对教学产生影响,还需刨根问底地追溯其原因。

内外听觉差异是人的生理属性造成。这一成因需根据内听觉和外听觉的不同,从物理声学的角度进行分析。

人存于世界中,是通过五感来接受万物信息,声音信息是通过听觉,来自耳朵的传达。声音在1个标准大气压和15℃的条件下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米/秒,声源的产生,通过空气的媒介,使耳膜接收到各种的音频,透过直线传递。声音的传播过程分为三步:第一步是从声源通过空气传到耳廓,波形无变化。第二步是声波经过耳廓进入外耳道,声波波形受影响。这一步是声象定位的关键。第三步是声波穿过外耳道到达鼓膜,使其振动并使我们听见声音。在这一过程中,大气气压、实际温度、声源状态、人的主观意识等都会对实际声音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在声乐教学过程中,学生演唱的声音往往是通过这种方式传递给别人,学生的演唱是声源体,通过空气的传播,传入听众的耳中。

有趣的是,演唱者自己所听到的演唱声音和听众所听到的声音是不同的,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内听觉和外听觉不同。演唱者听到自己的声音来自两种方式,第一种是通过自己身体内部传入内耳所听到的声音,即内传播。第二种是根据发声原理,反弹回学生耳朵的声音,即外传播。内传播多数是通过骨骼传播,外传播依旧依靠空气为媒介,但作为演唱者来说,听到自己声音的途径是内传播的成分大于外传播,因为骨骼属于固体,由于密度影响,固体的传播性能要优于气体。

二.学生在遇到内外听觉差异问题时老师的引导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不经过教师的提醒和引导,几乎很少有学生能够主动的注意到内外听觉差异的存在。

在声乐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出现困惑,自认为演唱的不错,但是老师却不甚满意,偶尔不经意间无心的演唱,老师反而会说这种方法是正确的。学生会感到奇怪,为什么自己的听觉和教师的听觉不一样呢?问题出在何处?此时如果教师可以向学生指出内外听觉的差异问题,学生就可以茅塞顿开,不会在这个问题上钻牛角尖,而导致声乐学习落入瓶颈。面对这样的问题,教师的引导很重要,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

提出内外听觉差异的存在,并要求学生正视这一问题。作为教师,如果不像学生指出这一问题的存在,学生会不知问题所在,认为造成演唱方法不当的原因来自别处或认为自身根本没有错误,从而走向误区。

解释内外听觉差异的原因。只有从物理角度和生理角度解释内外听觉存的原因,才能使学生对这一问题引起重视并积极设法解决问题。

采用录音设备进行声音的采集与对比,让学生自己感受内外听觉差异。空讲不如实践,通过录音设备将外传播的声音进行采集,可以使学生从单纯的外听觉的角度感受自己演唱的实际声音(录音设备本身对声源体的干扰暂不列入考虑)。采用课堂录音的方式,课后便于揣摩内外听力的不同,以及声音是否符合科学发声的规范。在声乐学习中,将自己上课时声音的状态录音,在课后播放,有助于学生运用外听力,检查自己课堂发生的情况,并揣摩教师课堂上的示范和教学引导,能帮助学生站在教师的角度上调整自己的歌唱状态,有利于学生自学时规范自己的发声训练。

让学生体会到内外听觉差异,进而了解正确的发声方法的演唱效果。任何问题只有自己实际感受并理解了,才可能去寻找解决的方法,配合教师的引导,最大限度的完成声乐教学进度。

通过以上四种方法的引导,学生可以从根本上了解内外听觉差异对声乐演唱的重要性,从而正视这一问题在实际演唱学习中的影响力。

三.面对不同学生、不同情况,教师的处理方法。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没有两种完全相同的嗓音条件和演唱状态,教师必须完全理解这一点才能有针对性的进行声乐教学。采取千篇一律的大帽子似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是完全没有好处的。声乐教学中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每个学生所反映出来的问题不同,教师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里我重点谈谈在内外听觉差异上的实际教学方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了解和认清学生的嗓音条件。针对声带的实际条件,考虑到特点和局限性的问题,进行训练。其次,教师要通过示范和耳朵教学。学生自己无法意识到内外听觉问题,教师需要转换角色,模仿外听觉和内听觉的实际演唱效果,通过外传播的方式表现给学生听,让其比较和领悟,便于更快地理解其中深意所在。第三,要加强学生的听力训练,提高耳朵鉴赏音乐的能力。作为教师,仅靠课堂调整学生的发声状态是不够的。还要帮助学生提高听觉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听力感觉,欣赏大量的中外优秀声乐作品,学习先进科学的发声理论,观摩音乐会等等,这些都有利于学生提高听觉能力。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不能仅充当学生的耳朵,教学过程中指导他们形成良好的听觉习惯,无形中也促进了声乐课堂的教学质量。第四,邀请声乐专业的同学旁听,积极和声乐伴奏老师配合协作。熟悉歌曲内容及演唱风格,增强课堂自信心。声乐专业学习者都知道,一对一的课堂模式同教学公开课,效果是不同的。对于演唱心理素质比较薄弱的演唱者来说,克服来自外界的心理压力远远大于自己内心的压力。比如,声乐伴奏课,有两个老师在身边(声乐教师及专职的伴奏教师),再加上旁听的同学,来自自己本身、同学、教师等诸方面的原因,要求演唱者本身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对歌曲内容及所塑造的音乐形象要力求典型逼真,还要求能和伴奏教师默契地合作。所有的这些都要求在平时熟练掌握,达到熟能生巧的地步。尤其是有观众在场,更要求演唱过程的全神贯注和声情并茂。在作品的演唱过程中,能做到唯我独尊却又时刻感受着教师的指导,没有一定的艺术修养和自信心很难完成。因此,邀请观众,与伴奏老师配合默契的协作、时刻关注声乐教师的引导,是培养演唱者超强心理素质和临场应变能力的最佳方式。正如舒曼所说:“当你演奏的时候,别管你的听众是谁。当你演奏的时候,要永远觉得有一位大师在旁听。”艺术相通,不论演奏亦或演唱,都是如此。

声乐演唱难,声乐教学更难,它没有乐器的具体可见性,没有理论的形象指向性,一切的学习都靠教师的引导。在实际声乐教学中,各种各样的问题都会出现,教师必须把握住每个学生的特殊性,针对每个学生的局限性进行教学。内外听觉的差异会体现在每个学生身上,这是固有物理属性所造成的不可抗拒因素,教师更需要针对这个实际存在却容易被忽略的问题对学生进行特别指导,为声乐教学排除障碍。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