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晋北“赵州桥”到底是啥年代建的?

时间:2024-06-18

山西省原平市崞阳镇南关有一座石拱桥普济桥,因其造型与河北省赵州桥颇为相似,被誉为“晋北赵州桥”。

关于普济桥的修建年代,网上大多说是金代古桥,常见被互相转帖。

山西省原平市北部18公里处的崞阳镇就是隋朝大业二年(606)设立的崞县旧址,直到1958年撤销崞县,将此地降格为崞阳镇时,这里已经做了1300余年的县城,抗日爱国将领续范亭就是崞县人。抗战时期,日军占领崞县,大肆焚掠屠杀,崞县人口损伤过半,千年古县从此一蹶不振。

现在明代时候修建的崞县城池还有些许遗存,大致位置就在东侧的滹沱河、西边的108国道、北边的北桥河与南边的南桥河之间偏西的区域。

据清光绪版《续修崞县志》载:“县旧城,晋怀帝永嘉四年(310)建,东临沱水,西跨今城。元末察罕知院因旧城截筑其西隅,明洪武八年(1375)、景泰元年(1450)相继重修,万历二十七年(1599)砖甃。周围一千一百丈,高三丈六尺,雉堞七百有四十,高六尺,连女墙高四丈二尺,厚三丈八尺。敌台二十一座,池深三丈,周围具筑捍水堤。门四,东曰临沱,西曰保和,南曰景明,北曰定远……崇祯七年(1634),知县冯梦熊修四门城楼。”

除了坚固的主城,后来又在西、南两面增筑关厢,在南关厢外再加筑罗城,使得整座城池三面临河,铁壁重垣,坚不可摧。

当然这是以前,现在基本拆得差不多了,就剩下南门、北门相对还凑合。

从崞县老城南门景明门一路向南,原来还有两道护城河,河上分别筑有平定、永安两座石桥。出关厢南门后,还有一重罗城,待出了罗城才算彻底走出了崞县南关。(现在这些东西一点都没有了)

这时面前就出现了一条宽阔的大河,即为南桥河。河上如飞虹般横跨一座石拱桥,名曰普济桥,这也是崞县硕果仅存的一座古桥了。

普济桥全长约30米,由一个主跨拱券和两侧对称的一对大、小附属券洞組成。主拱券跨度有8米,高度也有7 米,4个大小券洞是为增加桥体的排洪量,降低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力而设的,实际上还为古桥增加了许多美感。

桥身每个拱券弧顶上都雕刻有龙头吞口,券身上均装饰有精美的石雕,都是古雅的吉祥故事、人物以及云龙纹饰等。

桥两侧的石栏板也基本完整,柱头多刻成瓜果形状,栏板倒是颇为简洁朴素,未有太多装饰。桥面以两道石牙分割成左中右三部分,宛若现在马路当中的车行道和两侧的人行道一般,铺设在桥面上的青石板早已被岁月磨拭得圆润无棱,还留下了凸凹不平的辙痕。

由于现在交通要道已经转移到镇子西边的108国道上,曾经架起通衢大道的普济桥已是没落无闻,仅剩下镇子与河南边小村之间的通行作用。

桥上的石缝里生出了无孔不入的野草,好像在给这些大石头勾勒轮廓一般,桥下的河水也所剩无几了,沦为一片芦苇摇曳的沼泽湿地。

桥南的小村口还有一个夯土裸露残缺不全的包砖门洞,县志载为“南阁”,是一座过街楼,也可以理解为从南面进入崞县的第一道门。

清代时,桥上还建有木牌坊,桥旁有河神庙,现在一点痕迹都找不到了。

据《续修崞县志》载:“普济石桥,在县南门外,金泰和三年(1203),义士游完建,历代补修。”这个叫“游完”的人同时还修建了位于北门外的“来宣石桥”。

在《县志·人物志上·乡贤》一栏中专门有所记录,“游完,性仁厚,好施济。大定初,岁荒,完日赈赡三百余口,冬给穷民衣五百余套。又出家财,以工代赈,募人平治道路,北至太和岭,南至石岭关,二百五十余里道路胥底荡平,而饥民亦赖以全活,修来宣、普济二桥,功费钜万,好善之心,老而弥笃……”

可惜时至今日,这两座石桥早已非金代原构了。

关于普济桥,县志中还记录有“道光十年(1830)六月,复塌……光绪二年(1876)重修……光绪五年(1879)重修。”

屡次坍塌和重修之后,石桥应该连面貌也与金代时完全不同了。所以,现存的普济桥其实是一座清代晚期石拱桥。

不过看其现存的面貌,倒真与著名的河北赵州桥颇为神似,难说是修桥工匠参考过赵州桥为蓝本。

编辑/周六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