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急中生智遇吉祥

时间:2024-06-18

从陵川县礼义镇向南行大约四华里有个平川村,村中央现存一座规模与北吉祥寺相当的寺院,名称也是遥相呼应,叫作南吉祥寺。

南吉祥寺是唐朝贞观年间(627-649)奉敕创建的,原名吉祥院,历史早于北吉祥寺一百多年。原址位于平川村以南的宋家川村,在北宋淳化三年(993)获得了朝廷的认证赐牒。至天圣八年(1030)时,南吉祥寺由宋家川迁建到了平川村。关于这次大规模迁建由于碑刻的散佚和资料的缺失,至今难以知晓准确原因。虽然民间有山洪将至,神佛一夜之间搬走了吉祥院的传说,但原址出现地基下沉或者有洪水侵蚀的情况迫使寺庙搬迁,应该比较客观可信。即便是迁建之后,南吉祥寺的历史也已近一千年了。

现存的南吉祥寺共有两进院落,最前端为山门兼天王殿,正中央是中殿,最后部为圆明殿,东西两厢对称地分布着配殿和僧合,但前院的一对钟鼓楼仅东南角的钟楼尚存。由于新中国成立后南吉祥寺长期作为供销社和粮库使用,寺院建筑被改建严重,状况类似于北吉祥寺。

供销社当初设在山门里面,门面曾被改造成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常见的中西风格混搭的样子。现在正搭架子要恢复旧貌,拆来改去,任人粉饰。

南吉祥寺的中殿,一座面阔三间,进深六椽的单檐歇山顶殿字,此殿为北宋遗构,是寺中现存年代最古老的建筑。我两次来到南吉祥寺,始终在修缮,不过这一次中殿的维修已经接近尾声,架子被撤掉了,周边也清理完毕,深藏多年的宋代建筑总算露出了真容。虽然难免显得有点新,但整体上协调的比例和俊朗的造型仍然令人眼前一亮。

我立即拿出纸笔准备画上一幅,却出乎意料地被施工人员粗暴地轰了出来,而且是毫无商量余地无情地扫地出门。当时真有欲哭无泪之感,就好像看到了一件珍宝,可揉揉眼睛想看清楚,却化为了泡影。

南吉祥寺是唐朝贞观年间(627-649)奉敕创建

急中生智,我向老乡打听村支书家在哪里,然后迅速找到支书说明情况,并把手里别的作品给他看。在支书的帮助下,得以成功地返回南吉祥寺,终于画得了这座中殿。

南吉祥寺最后边的建筑叫作圆明殿,是一座面阔五间,进深六椽,单檐悬山顶的建筑,此殿创建于金代,重修于元代,明清更是多次修缮。里面原本供奉着释迦牟尼佛、药师佛和阿弥陀佛,四壁上绘制有精美的佛教故事壁画。由于体量格外高大,十年动乱时砸烂佛像之后,就将内部改造成了二层楼房结构,内外刷上石灰用以储藏粮食了。

从外观上也可很明显地看出来,现在圆明殿檐下的外墙是后砌上去的,把原本硕大的斗拱也掩藏了多半,但是正中央的圆明殿匾额被保留了下来,在殿前还有简陋而破败的月台尚存。这种古老的建筑形式也佐证了此殿年代的久远。乡亲们说寺中的神佛特别灵验,即使被砸烂多年了,人们的祈愿也常有实现,因此在圆明殿匾额下边的墙上掛满了前来还愿者敬献的谢恩牌匾。

我用画笔留下了圆明殿动工修缮前最后的形象,从此十年动乱以来的印迹将从它的身上消失,也许会恢复成一个完全陌生的模样。有时候真的感到很矛盾,是找回了历史旧貌还是割裂了历史积淀,究竟如何去做才是客观对待历史的态度?

在南吉祥寺左前方的路口有一座清代的三开间悬山顶小庙,名日济渎庙,现在保存较完整。门前有一株高大的柏树如同伞盖一样相护持。

关于济渎神的传说可谓历史悠久。古人因济水不汇入其他河流而单独人海,将其与长江、黄河、淮河共称为“四渎”,与“五岳”“五镇”相并列,自汉代起就已经开始祭祀,祈求风调雨顺。隋代之后,开始单独为济渎神修建庙宇,至北宋宣和七年(1125)加封为清源忠护王后,对济渎神的崇拜达到了鼎盛。之后历代都有祭祀,广建庙宇。

其实类似这座济渎庙一样修建年代较晚、规模较小的庙宇,在晋东南的乡村仍然有大量的遗存。虽然经历了太多的沧桑巨变,在不少乡村里仍然能找到一两座旧庙,有的地方甚至幸存多座。即使在建筑价值和文物价值方面,这样的小庙和古民居比不上那些宋、金、元时代的大木构建筑,但也有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未经修饰的沧桑韵味。

我在忙于奔走观赏早期古建筑的时候,也经常去留意这些乡间小庙,甚至感觉它们更生动、更鲜活、更让我有拿起画笔的冲动。但迫于时间有限,这些年代较晚、结构又简单的小庙顺便粗略看看而实在无暇多顾,深感惋惜与无奈。

编辑/周六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