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如果人人都能享受到“您需要帮助吗?”

时间:2024-06-18

魏嘉琪

刚到美国乘地铁,一出站台,不知东南西北,东张西望,一个美国白人女人走过来问:你迷路了吗?我把写好的地址拿给她看,她一直把我送到路口我要去的方向,然后说:祝你快乐!

在我留学期间得到美国同学无缘无故的爱太多了,解剖课是晚上7点至9点,下课走出教室,校园里漆黑一片,美国同学大都有车,忽地一下人全散光,我一个人孤零零地往公共汽车站走去。班里一位黑人女同学,从后面开车追上来:“这么冷的天,你一个人在车站等车,多孤单,我送你回家吧!”我的心中就有种说不出的感动。中国人的思维就冒出来了:我怎么报答她的帮助呢?当我不由地说出来时,她说:“你要这樣帮助另一个人。”

把“你去帮助一个人”作为对她的答谢,我在中国读过这种方式的文章,叫作“好人链”。经历多了,我才了解,美国人帮助一个人不是因为喜欢你,想和你交朋友,帮助就是帮助,帮助完就完了。当你感激涕零地去找他时,要报答他,他非常木然地拂袖而去。

他们中许多人信奉宗教,助人为乐、给予他人是一种信仰和人生目标。那个黑人同学一直接送我一个学期,有一天她没来上课我失望极了,要赶最后一班车,我必须提前10分钟离开教室,刚收拾书包要出去,突然,她出现在教室门口,微笑着向我招手。恰巧老师最后10分钟布置了考试的重点,谢天谢地她来接我。她告诉我,今天她没来上课是因为她的丈夫被警察逮捕了,她处理完家里的事特意来接我。

感动得我抱着她的肩膀流泪。她说:“你不用担心,感恩节我们照计划还在我家庆祝。”我知道她丈夫被抓,她根本没心情开什么Party,完全是为了我这个外国留学生。

我们有一门课训练学生急救。在这门课结束时,老师说如果同学愿意自己装备急救箱可以多得20分,对于总成绩提高20分会很顶用。装这个急救箱买的材料要花30美元,对于当时的我,是一笔大钱,我只好放弃。一位美国同学看到同学们都拿装好的急救箱让老师看,只有我呆呆地站在那里,她就主动给我买了一套。正要交老师检查时,发现少了一条白色三角巾。她就开车带我去她家,进门后就把一条白床单撕下一条三角巾。目睹此状,我真不知说什么好,她的女儿在旁边说,你疯啦!她却说:上帝要我们分享幸福。

我和美国同学去咖啡厅,看到两个小孩买一瓶饮料,同学就给那个小孩买了一瓶。美国人信教的这样,不信教的也这样,甚至在这儿住久了的华人也如此。有一位丁太太,她出生于中国山东,随父母漂流,最后在美国定居。她在老人活动中心做义工,一直坚持五年,一分钱不赚。她和老人沟通得比他们的家属还亲切,她说:我到这里,感到这么多老人喜欢我、需要我,我能奉献爱,心里觉得非常舒服。

中国人给了别人爱,或者得到别人的爱,常懂得回报。孔子曰:“来而不往非礼也。”中国人得到帮助常来自朋友,很少有不相关的人给予爱。

有一位美国朋友Guang来中国访问,弟弟送给她一件皮夹克。我上次回国弟弟就直言问我:Guang给我捎什么来了?我上次送给她一件皮夹克。我真是美国化了,听了鸡皮疙瘩都起来了。你给人家礼物,是你愿意给,人家又没和你交换,这并不是她的不仁义。中国人有这种共同的思维方式,我回国时父亲打开他的笔记本,密密麻麻地记了一页又一页,谁某年某月某日来看他,给他买的什么东西,时令价格,估计斤两多少,全一清二楚。我在分发礼物时,爸说这个太少了,那个太重了,全是依据人家曾送他的东西多少钱一回一报。我对爸说,这个小录音机给芳的女儿,她考上外语学院了。爸说,她来看过我一次空手来的,不用给她,把这个录音机给楼下的老张,他帮咱们修过水管子。我说他帮就帮吧,我连认识都不认识给他送什么礼。爸很生气,说他不愿欠人家的人情。

这是东西方文化的冲突,不得不承认。

朋友,当你沐浴在这种无缘无故的爱之中,时时被感染、感动,感恩,我想,久而久之,你也会变得爱心一片,爱如泉涌,无缘无故地去爱那些似乎本不相干实则共居一个地球的同类。人类应当充满爱。我相信,我期待着。

选自《妇女之友》2001年1期,时任编辑慧心,有删节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