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8
吴长楼
2017年,對于财经行业来说,是让人眼花缭乱的一年。房地产业的万达公司出售资产包、互联网行业的乐视公司重组,接二连三的大公司资产变动,像一场场国际大片。而这些大片的主角便是著名的财经人物孙宏斌。
因为这两次并购的数额实在是太过巨大,而且正好又是多家著名企业退出传统市场的时候,孙宏斌却逆流而上,花大手笔来购买它们。这看起来近乎疯狂,于是人们调侃他为“并购狂人。”
在此之前,孙宏斌被称之为传奇人物。他所经历的每一次转折,都万分凶险,足以置他于死地。但孙宏斌在每一次的低谷中都能爬起来,而且再次攀上成功的山巅。因此,人们称他“传奇”也毫不夸张。
我其实不是一个激进的人。江湖上都说我激进,我真的不是一个激进的人。我骨子里是一个偏理性的人,厌恶风险,自己开车很慢,不允许司机开快车,过马路一定等人行道绿灯。之所以被认为激进是因为我觉得没想好的事坚决不干,想好的事就坚决果敢地去干。朋友说人有不知死和不怕死之分,我应该是不怕死的。
——孙宏斌
2017年7月10日,本是一个平常的星期一,然而,一条财经简讯上的公告打破了夏日的沉闷,让所有人都为之震惊。公告称:融创中国房地产集团以335.95亿元的高价收购万达的76个酒店项目。同时,万达将13个文旅项目91%的股权以295.75亿元的价格转让给融创。
这个公告让网友们震惊不已!一直以来,人们都把万达集团视为中国产业的巨无霸,房地产的风向标。这次卖掉的产业是万达商业里面80%的文旅项目和70%的酒店项目,堪称万达商业的半壁江山,现在万达突然出售这么多的产业,不禁让人猜测中国房地产业是否有大事要发生。
但这还不是震惊的主要原因,在这笔交易中,最为吊诡的是收购资金的来源。融创中国收购万达的付款方式,一共分为四次,前三次是融创中国付款,第四次却是万达通过银行向融创发放贷款,然后融创再用贷款来支付万达的收购款。
众人都在纳闷,为什么在万达想要抽离之际,融创宁愿贷款也要冒险出来接手?
面对外界的质疑,孙宏斌非常简短却又很明了地做了回复:“融创该不该买万达这些资产,这逻辑太简单了,内部没有人反对,内部谁反对,谁是傻子。但万达该不该卖,这是另一个故事,你们该问王健林。”
寥寥几个字,将融创所有管理层的态度都表明了。显然,孙宏斌是要告诉众人,这是融创董事局经过深思熟虑做出的决定,而不是他孙宏斌一个人的“激进狂飙”。在“狂飙”的路上,他吃足了苦头,现在他已经学会了克制,所以大家不要怀疑收购万达是他孙宏斌的冲动之举,这是融创中国全体股东三思的结果。
就在众人都担心融创成为接盘侠时,万达发出了信息:他们之所以出售这批项目,是因为万达想要转型成“轻资产”公司。王健林为此还专门做了解释,他说:“这次交易是为了大幅降低万达商业的负债,并进一步实现轻资产化运营。”此时,人们才注意到,在这批交易中,万达只把交易项目的资产和负债转移给了融创,品牌和运营管理权依然攥在万达手里。
虽然王健林的回应让人明白了万达这次出售项目的真正原因,也让人了解了万达贷款给融创来购买自己的苦衷,但还是有一个大疑问压在众人的心头,而且这个疑问指向融创和孙宏斌:万达销售项目是为了还清银行债务,让资金流动起来。而比它负债率还要高出16.7%的融创,难道不需要流动资金吗?
这个疑问是围观者们的好奇,同样也是各大金融机构关心的问题,他们甚至比看客们更关注,毕竟资金风险关系到他们的利益。于是,在这场交易结束后不久,金融机构就开始排查万达系和融创系的资金风险。
而且很快就传出“融创信托放款和融创百亿公司债统统被叫停”的信息。这则消息导致融创中国相关的股价全线下跌。眼看局面越来越超出预想,孙宏斌必须站出来回答质疑,他说:“我们的账面上现在有900亿元的现金流,可动用的就有500亿元,而且7月份我们还能销售200亿元,8月份会达到300亿元,在以后的每个月也都会是300亿元以上。所以资金对我们来说,是根本没有问题的。”
有人不禁会问,既然资金没有任何风险,那么融创百亿公司债为什么被叫停呢?
要知道,百亿公司可是融创中国债券融资的根本,它的存在,代表着融创的发债融资渠道畅通完好。现在百亿公司债被叫停,也就意味着债券融资断流了。一时间,众说纷纭,大家都在猜测融创遇到了大麻烦,各大论坛也都在转载这一消息。
如果说,之前只是业界媒体和相关人士在跟进的话,现在已经是全民关注了。
一个质疑,眼看就要演变成一场众人关注的大戏,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置身于这场混乱旋涡中心的孙宏斌却非常淡定。他说:“这是去年9月份报的发债项目了,2月份我们主动撤回的。”
孙宏斌的淡定让所有人都闭上了嘴。不过,孙宏斌是顾不上其他人的情绪的,他还有自己的好多事情要做。
近几年来,中国的豪华酒店业务非常不景气,一边是固定资产的折旧和高额的贷款利息,一边是逐年下跌的酒店房价,两者矛盾日益凸显。懂得风险的人,此时是不会介入持有型房地产行业的。
当局外人都在为孙宏斌忧心忡忡时,却有业内人士为孙宏斌的这次举动鼓掌。他们说,万达酒店项目并不是融创购买的重点,76个万达酒店项目只是个配搭而已,融创集团真正感兴趣的是13个万达文旅项目。
确实,从利润上来看,年利润38.2亿元的文旅项目,比起年利润才8.7亿元的酒店项目,的确更有价值。显然,在这次交易中,万达集团做的是“肥瘦”资产捆绑销售,这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商业交易,所以万达的做法也无可厚非。
难怪在面对外界质疑的时候,孙宏斌回复说:“融创买万达这些资产,内部没有人反对,内部谁反对,谁是傻子。”
不过,这次交易的最终达成,并未像最开始公告的那样,融创集团和万达集团签约,而是又增加了一个伙伴:富力房地产集团公司。
富力集团的突然出现,让所有人都震惊了,怎么会突然冒出个第三方来?直到正式合同签约,三方出了公告,人们这才明白为什么孙宏斌会答应富力集团一起完成这次并购。
这次交易是万达的一个资产包,由76个酒店项目和13个文旅项目组成。如果没有富力集团,融创就将全部购买这个资产包,但现在的事实是:融创集团以438.44亿元的价格收购了万达集团的13个文旅项目91%的股权,而对于融创来说只是配套的万达酒店项目,被富力集团以199.06亿元的价格收购。
看着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开心的笑容,人们不禁恍然大悟,显然,万达集团需要的不只是一个合作伙伴。但人们也不得不承认,对于三方来说,他们各取所需,这真的是一个最完美的交易。
事实上,富力集团是一家集房地产设计、物业管理等于一身的综合地产集团。在酒店管理方面,富力集团很有经验,因为他和万豪国际集团、凯悦酒店集团分别有合作,并打造出两家超五星级酒店。在与他們的合作过程中,富力地产集团自然会拥有丰富的管理经验。
如果说,万达酒店项目对于融创来说,只是一个可有可无的配搭,那么对于富力地产集团来说,却是它的目标所在。而且价格又压这么低,这次交易无论怎样都是一次完美的交易。
显然,孙宏斌早在做交易之前,就对文旅项目做了详细的调查,他知道万达文旅产业是中国文旅商业的先行者。从2000年开始到现在,已经有17年的历史,这17年足以让万达文旅成为非常成熟的产业。而且万达这次销售的13个文旅项目几乎覆盖了全国各地,基本上是万达17年来在文旅产业方面耕耘的全部。它的价值远远高于本身的300亿元和溢价100多亿元的总和,孙宏斌对它是志在必得。
“我就是这么算账的,花400多亿买来的资产(文旅城),算上账面现金,再算上销售额,就等于冲抵了收购的价格,还有比这更划算的买卖吗?”
这个成熟稳重的男人,笑问采访他的人,也是在笑问天下。
孙宏斌一直以来,对自己的童年和家庭都惜字如金。对于家庭保护严密,是一个男人保护家人的担当。对于童年只字不提,是因为他觉得,大家的童年都是那点事儿,那些所谓“儿时便是奇才”的言论,都只是编造故事罢了,没有任何意义。童年时候的孙宏斌,的确是看不出半分狂热的,他被锻炼的品质是独立。
1963年8月,全国人民的目光都落在山西太行山和华北平原上,一场特大洪水将那里变成了海洋。距离太行山不远处的运城市临猗县角杯乡潘西村里,一个孙姓小男孩诞生了,这个男孩是孙家的第一个孩子。
临猗县是一个产粮大县,但潘西村却是一个紧挨着黄河的偏僻村落。当地流行一句话:“有福人生在州城府县,没福人生在黄河两岸。”可见这里生活的艰苦。
居住在村庄里的孙家,千百年来一直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居生活。但他们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做一个文武双全的人,因此父母给他取了一个非常大气的名字:孙宏斌。后来,这个男孩用自己的勤奋和执着,成了清华高才生和商业奇才,从而实现了父母的这一梦想。
继他之后,又有三个孩子陆陆续续在这个家里诞生。当其他同龄孩子还在父母怀里撒娇时,孙宏斌已经成为一名老大哥,肩负起协助父母照顾三个弟弟的工作。
“你是老大,身为哥哥,你必须要坚强独立。”孙宏斌从小就被父母这样叮嘱。孙宏斌并没有让父母失望。在黄河岸边,在黄土崖上,他像一棵白杨树独立又顽强地成长着,倔强、挺拔、不偏不倚。
到了上学的年纪,孙宏斌每天做的事情,便是背起书包穿梭于家和学校之间。做完功课后的闲暇时光,他会站在黄土崖上瞭望宽阔的黄河,脑海里勾画着自己的梦想。
年少的孙宏斌有自己的梦想,他说:“人必须有梦想,不管什么时候,你一定要有梦想,梦想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为了梦想而脚踏实地努力和奋斗。”
他立志要走出潘西村,河水的尽头,是更广阔的世界,他要走向那里。这是少年孙宏斌的梦想。为此,孙宏斌刻苦学习。在十三四岁时,便以优异成绩考入高中,从此,离开父母,去远方求学。
世界像一幅画卷,向他徐徐展开。
离开父母的寄宿生涯,并不像表面看上去的那么自由自在,也会有寂寞和孤独。
无论哪个年代,什么形式,高中生们总是把自己搞得一副忙碌和热闹的样子。多年以后,他说:“一个人应该慢慢学会享受独处的时光,年轻的时候总想把心中的寂寞和空虚用日程塞得满满的,其实忙碌和热闹并不能排解心中的寂寞。随着年龄增长,慢慢享受一个人看书、思考、跑步,甚或发呆。享受独处,让不管是高速上高铁上飞机上的长旅途变得享受,享受独处让生活变得悠然,享受独处也让心静谧愉悦。”
看书,思考。孙宏斌利用这两点来度过独自在外求学的时光,并始终坚持下去。而持之以恒的力量,在三年后就显露了出来: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武汉理工大学。
或许是受了出生那年爆发大洪水的影响,孙宏斌选择了水利专业。四年后,大学本科毕业的他选择了考研深造,于是考进清华大学,继续攻读水利专业硕士学位。
在80年代,能够考进大学,已经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而他能够顺利进入全国著名的武汉大学,并攻读顶尖学府清华大学的硕士学位,正是持之以恒的结果。
结果很重要!
孙宏斌说:“结果重要还是过程重要?貌似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悖论,其实不是。肯定结果重要,你做事必须以结果为导向,意味着你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为得到它而努力。当然过程也很重要,因为没有好的过程就难有好的结果。当然享受过程也很重要,要不人生就太悲惨了。过程重要,享受过程中的乐趣更重要,但所有的动作都要指向结果。”
一个成功的人士,对所要走的方向和结果,总是有着明晰的认识。只有这样,才会坚持不懈地走下去。
孙宏斌对自己的求学经历只字不提,这在他看来是毫无意义。但武汉大学水利专业和清华大学水利专业可不是普通的大学和专业,两者都是国内外水利水电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是专门培养水利水电高级人才的摇篮,在国内外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可以想象,孙宏斌能够考进这两所学校,一定经历了许多废寝忘食的学习、承受了许多竞争压力,在这个过程中,必定会遇到各种问题。
但孙宏斌觉得,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问题背后的惯性。什么是惯性?孙宏斌给出答案:“做得不好失去信心是惯性,做得好自满也是惯性;混得不好破罐子破摔是惯性,混得好一直往前奔不知为了啥也是惯性。”
“我们必须不断克服惯性。有时候我们需要停下来想想为什么再往前走,有时候需要给自己定新方向、新目标、新要求,有时需要站住找到信心再往前走。因为我们经常觉得司空见惯理所当然的事是错的。”
看书,思考,让孙宏斌学会了与孤独和寂寞中的自己相处。这个习惯他一直保留了下来,现在的他依然坚持看书和思考,只不过所看的书和求学时所看的书不同罢了。有一年春节期间,其他商人都在忙着拜会客户拉拢关系,孙宏斌却在书房里看书。有朋友请他推荐书名时,他列了一个书单,如下:《John Grisham:The Racketeer》《LeeChild:Deep down》《David Baldacci:The Innocent》等。
孙宏斌不只是爱读书,尤其酷爱美国原版书,涉猎更是非常广泛。虽然,他的成功与他的商业头脑有关,但这些阅读和思考,也正是他成为商业奇才的过程中一个不可忽略的元素。
而持之以恒,则帮助他学业成功。事实证明,多年后,也正是这两点,让他的事业获得一次又一次的成功。
(待续)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