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2018年春节档影市观察与年度影市展望

时间:2024-06-18

陆佳佳

在电影《长江七号》和《大灌篮》两部佳片的合力驱动下,2008年的春节档票房创收首次完成亿元工程。此后,春节档的市场潜能不断凸显。2013年电影《西游·降魔篇》的票房胜利开启了春节档爆发式的增长期,并使得春节档正式从贺岁档中独立门户,成为年度影市最重要的档期之一。近几年,春节档概念的逐渐成熟与深入人心证明了我国电影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深化和完善。同时,春节档积极发挥档期效应,不断整合电影市场化构建和传统文化积淀,使得“进影院看电影”逐渐成为过年“新民俗”,也成就了春节档作为“优质档期”的市场定位。

回望刚刚过去的2018年春节档,显然又是一个全新的档期和市场神话。2018年春节档影市一路高歌猛进,总共取得56.94亿元票房,观影人次达到1.43亿人,同比2017年同期分别增长68.25%和60.13%。“一年之计在于春节档”,2018年春节档的“开门红”不但证明了春节档期的市场号召力和票房产能,同时为全年电影产业的发展树立了信心。

1.“春节档”市场概况

(一)票房产出创春节档史上新高

2018年春节档电影市场一路高歌猛进,多项指标刷新春节档历史纪录。整个春节档共放映电影231万场次,共取得56.94亿元超高票房产值,使得2018年春节档成为当之无愧的“史上最热春节档”。2018年春节档首日观影人次达到3238万人,单日电影票房创收约12.69亿元,登顶全球单日市场票房排行榜。截止到春节档最后一天,单日票房产出依然保持在7亿元以上,单日平均票房成绩保持在8亿元左右,单日观影人次保持在2000万人次以上,从数据上体现了2018年春节档的火爆程度。

图1.2018年春节档期间单日票房走势图②

观察近十年以来春节档的票房产出走势,可以看出春节档票房产量呈明显上升趋势。2008年至2012年期间,由于此时的春节档仍然是贺岁档中间相对不显眼的一个小档期,其档期优势还未被市场充分挖掘,这几年春节档票房产量上升曲线相对平缓。而从2013年开始,春节档票房产量开始快速攀升,平均增速保持在60%左右,从图表上可以看出票房上升曲线非常显著。

图2.2008-2018年春季档票房产出走势图(单位:亿元)③

2018年春节档56.94亿元的票房产量同比2008年已经翻了接近50倍,观影人次达到14396万次,同比2008年434万的总观影人次,也翻了33倍之多。可见,看电影越来越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娱方式之一。2008年至2018年间春节档观影人次变化曲线和票房产出的走势曲线模式基本一致(见图2、3),高观影人次必然伴随着高票房,观影习惯的逐渐养成必然会带动电影市场的繁荣。

图3.2008年-2018年春节档观影人次走势图(单位:万人)④

2018年春节档期间,各省市票房产出均有所上升。共有5省票房超过3亿元,其中广东省以超6亿元的票房成绩位列春节档第一。江苏省以约5.94亿元的票房产量仅次于广东省。其次是浙江省,票房收入约4.7亿元。春节档期间排名前十的省市票房占档期总票房约60%。总体而言,广东省、江苏省等经济大省依然是主要票仓,其他各省份的票房产量较之以往均有所提升。

表1.2018年春节档全国各省份电影票房排名前十⑤

诚然,春节档票房产量的爆发式增长是建立在商事制度的逐渐完善、市场容量的不断扩大、终端建设的不断成熟、观影习惯逐渐养成等优势基础之上。与此同时,如此高倍数的增长也证明了春节档自身的档期影响力和市场号召力,论证了我国电影市场化程度的不断强化。

(二)满意度与口碑成就票房神话

2018年春节档不但取得票房成绩的大突破,档期电影满意度也创历史新高。可以说,今年的春节档真正实现了“票房与口碑齐飞”的市场盛况。中国电影资料馆联合艺恩数据开展的“中国电影满意度调查·2018年春节档”对2018年春节档电影的观赏性、思想性和传播度三个维度系数进行整体调研,调查结果显示2018年春节档电影满意度高达83.4分,居春节档满意度调查历史第一。在对2018年春节档电影满意度的调研中,不少专家学者也给出了相当高的满意分。例如,清华大学尹鸿教授给春节档打出了70-75分的满意度,进入“比较满意”区间;北京大学李道新教授对今年春节档的打分则为80分,进入“满意”区间。

图4.2015-2018年春节档电影满意度⑥

回顾近四年来春节档电影满意度的调查结果,从2015年开始春节档电影满意度均保持在80分以上,并且整体呈现上升曲线。这几年,春节档电影的票房也逐年上升,档期电影高满意度和电影票房高创收遥相呼应,越来越高的电影满意度正助推电影市场的不断繁荣和进步。

春节档影市口碑效应凸显,并对单片票房走势产生影响。透视2018年春节档,可以发现良好的口碑能够使电影票房的走向发生逆转,并产生发酵效应。通过对六部上映于2018年春节档首日的电影七天内的票房走向以及满意度情况的对比和分析可以看出,电影《红海行动》满意度为86.9,是春节档六部新上映的影片中满意度最高的电影。从2018年春节档单片票房走势情况中观察到,《红海行动》首映当日票房为1.2亿元,比同天上映的电影《捉妖记2》和《唐人街探案2》低很多。但是在口碑效应的持续发酵下,《红海行动》的票房持续上升,是六部电影中唯一一部日票房走势呈上升曲线的电影。电影《唐人街探案2》满意度仅次于《红海行动》,其春节档七天内的票房走势基本比较平稳,一直保持着市场优势地位。同样,电影《捉妖记2》《西游记女儿国》《祖宗十九代》的票房满意度相对较低,春节档七天的单日票房走势也呈下滑趋势。其中《捉妖记2》上映首日打破全球影史单片票房纪录,但是之后的票房成绩一路下滑,市场影响力逐渐降低。由此可见,电影口碑和票房开始呈正相关关系,高口碑、高满意度带动高票房的产生。同时,在一个理性、成熟的市场竞争机制中,唯有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和制作精良的内容制作才是影片的核心竞争力。

图5.2018年春节档单片电影满意度前六⑦

口碑效应可帮助放映终端进行精准、有效的排片操作,助力成熟、完善的电影市场的形成。影院排片可以根据口碑和满意度来进行弹性调整,从而有利于尽可能地实现电影传播价值和商业价值的最大化,对于影院而言,符合市场生态的理性排片也会取得良好的上座率。总而言之,放映终端的合理化排片,无论对于电影营销、影院经营以及市场完善而言都是共赢的局面。

图6.2018年春节档单片票房走势图(单位:亿元)⑧

(三)三四线城市票房占比激增

近年来,一线城市的影院建设和票房产出都已趋于饱和,三四线城市依附于各种有利条件,票房占比不断上升。2018年春节档期间三四线及以下城市票房占比达到56.1%(见表2),远超一线城市票房占比,成为春节档票房产出的主要增长点,并不断扩展电影市场的空间容量。

表2.2018年春节档各级别城市票房及占比情况⑨

春节档期间,三四线及以下城市的观影人次突增,观影活跃度较高。其中,一线城市的观影人次最低,四线及以下城市观影人次最高(见图7)。

图7.2018年春节档各级城市观影人次(单位:万人)⑩

三四线及以下城市票房占比和观影活跃度的提升离不开终端渠道下沉的市场优势。数据显示,2017年一二线城市共新增865家影院,而三四线及以下城市新增影院1322家,银幕总数7168块,比一二线城市的银幕总数高出1143块。可见,影院建设和终端服务正逐步向三四线及以下城市倾斜,三四线及以下城市的观影渠道得到了扩展。

在线票务和终端服务的深度落地,也大大提升了观众的观影需求和文化消费的可能性,带动了三四线城市电影市场的发展。2018年春节档在线购票的比率达到87%,方便快捷、价格优惠的在线购票已经成为电影的主要购票方式,同时也拉动了和刺激了观众的观影意愿。

表3.2017年不同级别城市新增影院、银幕总数分布⑪

春节返乡效应也是提升春节档期间三四线及以下城市票房占比的重要因素。中国的春节返乡堪称“人类大迁徙”,有相当大的具有较高的选择文化消费的可能性的观影群体在春节期间从一二线城市游移到三四五线城市,为三四线及以下城市的票房增长提供拉动力。与此同时,合家欢聚的节日氛围也带动了观影行为的活跃性,提升了春节期间电影文化消费的需求。

近几年,三四五线城市已经成为电影市场的重要增长点,并开始逐步改变了我国的观影格局。未来,中国电影的宣发营销应当积极顺应市场生态,不断向三线以下城市倾斜,以“区域宣发一体化”逐步代替“大一统宣发模式”,努力建构成熟完善的工业体系和高度整合的宣发机制,从而有效推动电影文化的繁荣和电影产业的进步。

(四)试水“票补限制”,打造公平市场

2018年“春节档”前夕,各大片方联合提出在春节期间实施“限制票补”政策,规定全国影院的票价,即普通观众(除特殊身份或条件限定的长期合作)实际支付部分不得低于19.9元,单部影片的补贴票数不得低于50万张。市场竞争主要依靠优质的影片内容和精准的电影营销,降低了资本垄断的可能性。

电影管理部门将2018年确定为“电影市场规范加强年”,强调加强行业自律,促进公平、公开、公正的健康可持续的市场竞争秩序的重要性。春节档期间,电影行业自发实施的“限制票补”行为无疑是一种行业自律。春节档最终取得近60亿元票房也证明了限制票补并不会降低观众的观影积极性,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准的日益提升,人们对文化消费的需求不断提升,看电影将成为重要的文化和娱乐消费选择。

其实早在2012年2月,电影管理部门就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电影市场票务管理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规定影院、院线、院线会员票、团体票等优惠价格不得低于影院挂牌价的70%。但是由于当时的电影市场并不成熟,依然停留在激烈的价格竞争阶段,限折令最终并未实施。当下,电影市场已经日趋完善,2018年春节档首次试水“限制票补”便获得成效。通过限制票补挤掉市场泡沫,有利于引导电影回归健康良性的发展轨道上,营造公平的市场竞争氛围,打造成熟规范的电影市场。

2.“春节档”市场特点

(一)差异化类型投放,完善市场需求

2018年春节档的电影投放供给涵盖了喜剧、悬疑、奇幻、军事战争、动画片等各式各样的题材类型,差异化、错位化、互补性的市场投放满足了不同的观影期待。这些不同类型的高口碑电影的市场投放一方面体现了电影内容价值的回归,另一方面预示着市场分众时代的到来。总体而言,2018年的春节档市场整体表现趋于成熟,不但促进了电影市场和观影格局的逐渐合理和完善,也推动了良性电影市场机制的形成。

图8.《红海行动》

主旋律电影再度成为市场标杆。2018年的春节档,主旋律战争大片《红海行动》以超高的电影完成度和工业制作水准逆袭市场,成为开年首部现象级电影。电影改编自2015年“也门撤侨”的真实事件,叙事节奏紧凑,影像语言真实细腻。影片中众多真实的世界顶级军事武器装备和惊险刺激的打斗场景,着实为观众提供了一场视觉盛宴。影片以国际化的制作理念和叙事方式彰显了“大国崛起”背景下新时代的主流价值和强盛的国家形象,体现了真正的大国风范和文化自信。与此同时,《红海行动》凭借超高的市场满意度和口碑完成了低开高走的“逆袭式”的票房走向,也标志着理性成熟的观影生态的逐渐形成。

类型融合成为喜剧电影新流向。电影《唐人街探案2》将喜剧和悬疑元素相融合,打造国产“神探系列电影”。电影虽然将故事情景设置在美国,但是却以“五行”“镇灵符”“八卦”等中国传统道教文化元素为电影叙事的深层推动力。电影继承中国经典叙事传统和本土策略的衣钵,同时赋予传统文化以全新的陌生化的影像体验,通过内外兼修的叙事模式在国际舞台上完成中国故事的讲述和传统文化的输出。电影《捉妖记2》升级了喜剧和奇幻元素的类型融合,通过逗趣的人物形象和情节设置结合奇幻的影像表达和造型元素,为奇幻喜剧的创新提供了新的启示。

西游IP改编需更重视与普世情感的关联性。有道是“自古IP掘不尽,名著一章一部片”,而经典西游名著有着极强的观众群体,更是成为影视创作者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IP源泉。春节档上映的电影《西游记女儿国》是导演郑宝瑞“西游记”系列的第三部,改编自“西梁女儿国”章节,将叙事的重点放到唐僧面对“爱一个人还是爱众生”的艰难抉择上。但是由于过于架空的情感表达和宏大的主题追求与现实情感关联性的缺失,导致了电影的满意度和市场占有率逐渐下滑。

动画电影“合家欢”意义凸显。《熊出没·变形记》摆脱简单的“二元对立”模式,叙事更加日常和温情,使得电影的整体基调更具有“合家欢”的意义。同时,在情节元素中植入亲情和环保的元素,提升了国产电影的现实意义和思想深度,同时也带动了家庭观影的热潮。

总体而言,2018年春节档电影观影生态格局比较成熟,多元化的类型范式和优质内容拉动了市场增量,也推动电影市场的逐渐成熟。但是电影市场的真正完善需要更多高质量的电影作品作为支撑,电影创作依然需要坚守艺术理想,注重艺术质量,从而实现优质内容生产的市场需求。

(二)本土叙事成为市场主体,掌握银幕话语权

2018年春节档期国产电影占据电影市场的绝对主体位置。新上映的六部影片都是国产电影,并且春节档国产电影票房占总票房的99.93%。可见,国产电影在市场博弈的过程中掌握了银幕话语权的高地,充分实现了本土档期的主体自足。

春节档期上映的影片开始有意识地展示属于本土的文化符号、民族记忆、在地经验以及传统文化,而观众也用超高的观影热情高调回应了此次春节档电影的本土策略。当下,中国正处在迅速崛起的高速道路上,举国上下正共同为复兴中华民族的“中国梦”而努力着。电影《红海行动》恰恰在这个时期通过对“也门撤侨”事件的再叙,展示一个崛起、强大、团结、正义、和平的大国形象。与好莱坞“个人英雄主义叙事”有所不同,《红海行动》中的英雄不是个人,而是集体,是“蛟龙小队”以及“蛟龙小队”坚强的后盾——国家。电影中蛟龙小队最终选择拼尽全力救下包括中国侨民在内的所有无辜受害者,这是中国人对和平和正义的信仰,也是中华文化基因的脉络所在。同时,电影中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爱国主义情怀、国家利益至上等无不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良品德,也是国产电影对中国故事和中国形象的在地性表达。电影《唐人街探案2》更是充满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表述和弘扬,在置身异国空间的悬疑推理叙事中融入了“五行”“风水”“太极”“功夫”等传统元素,展现了导演和创作团队对文化输出的自信和责任。《捉妖记2》《西游记女儿国》《熊出没·变形记》则是中国本土精品IP,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积淀的吸纳和借鉴,这些故事内涵不是对海外叙事,尤其是好莱坞叙事规则和价值的模仿,而是以本土文化经验和价值来讲述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同样在市场上取得了极大的文化和商业认同。

2018年春节档的火热不但证明了市场空间的扩容,更说明了在中国电影叙事中民族文化的勃兴和强盛,中国电影创作正在不断地探索“讲好中国故事”的方式,敢于塑造中国品牌,创作出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经典作品。这不仅是中国电影和中国观众对民族文化的自信,也是促进中国电影产业内生性增长的关键所在。

(三)系列电影发挥品牌效应,激发观影热情

2018年的春节档可谓是“系列电影当道”,春节档期间上映的六部新片几乎都是系列电影,对电影产品周期和电影品牌价值进行深度管理和挖掘。这些具有品牌效应的系列电影成为春节档票房收入的主要增长点,同时也推动了电影文化和市场效果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电影《唐人街探案2》的前作《唐人街探案1》作为少有的国产推理电影,因其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滴水不漏的推理设计和意料之外的剧情反转成为2015年的票房黑马,也为“唐人街神探系列”电影积攒了一定的口碑和观众群体。《唐人街探案2》保持了前作“悬疑喜剧”的品牌风格,取得了不俗的口碑和票房。《捉妖记2》的前作《捉妖记》曾是国产电影最高票房的保持者,积累了大量的粉丝群体。《红海行动》作为《湄公河行动》的姊妹篇,改编自中国军方真实的境外救侨行动,并延续了《湄公河行动》中的硬汉风格和动作类型。电影自上映以来便获得超高口碑,随后引发观影狂潮,最终成为中国影史票房亚军。此外还有《西游记女儿国》和动画电影《熊出没·变形记》,都是国内优质IP品牌的电影续集。

不得不说,2018年春节档的市场成功离不开系列电影的品牌效应和市场积累。系列电影相对成熟的市场化程度、品牌化建设,以及庞大的粉丝基础可以完成对电影商业价值和后产业链开发可能性的最大挖掘,从而推动电影市场的成功。

(四)营销模式创新多元,助力影市发展

2018年春节档电影各大片方的电影营销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电影营销模式创意多元,营销渠道和跨界融合多样。多方并举打造花样营销模式,助力春节档影市的繁荣。

电影营销布局下沉,逐步倾向三四线城市。在返乡潮和三四线城市观影群体扩容的背景下,电影营销资源越来越向三四线城市倾斜。电影《唐人街探案2》专门开通了“唐人街探案2高铁专列”,将电影元素贴上春节返乡列车。《捉妖记2》更是将“胡巴进乡里,幸福村村通”“大年初一看胡巴,带上咱爸和咱妈”等宣传标语深入到四五线城市的田间地头。

跨界宣发,探索电影营销可能性。《捉妖记2》《红海行动》《西游记女儿国》等影片分别联合电商、服装品牌、银行等上千家不同行业的品牌展开庞大的跨界营销,以争取潜在观影群体覆盖面的最大化。例如电影《捉妖记2》与苏宁易购合作打造萌宠CP,在苏宁年货节活动上通过AR游戏、红包等浸入式的体验方式加强与影迷的互动。

口碑营销,实现市场利益最大化。与其他几部同时段上映的电影相比,《红海行动》的前期营销投入并不多,但是电影在上映当天后便收获大量高口碑,随即产生“自来水”效应,引起观影狂潮,并最终完成电影票房的市场逆袭。可以说,电影《红海行动》的口碑营销,真正实现了影片商业价值的最大化。

“电影预售”提前预热春节档,成就“史上最热春节档”。2018年春节档的电影预售可谓如火如荼,多部电影在正式上映前半个月就已经开始在在线票务平台开展提前预售活动,也就是说实际上春节档提前半个月就已拉开帷幕。电影“未映先红”的市场效应也助力了电影票房的不断攀升,而最终春节档6.6亿元的预售总票房,也直接促成了春节档首日单日票房的全球影史新纪录。同时电影预售依托于在线平台的深度参与,在线票务平台在电影产业中的地位被持续提升,使得电影观众粘性持续性加强,观影习惯也被不断强化,助力电影市场的增量和产业化发展的效率。

3.“春节档”发展策略

(一)坚持内容为王,成就精品档期

优质的内容支撑始终是电影市场和电影档期持续发展的关键命脉和核心竞争力。2018年春节档在票房总成绩上无疑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依然有部分电影因为思想深度的匮乏、美学力度和意义层面的缺失和模糊等原因,在口碑和票房上并未取得预期成效。中国电影市场的扩容和发展对内容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春节档市场爆发力的不断彰显和生效,需要相对充盈的优质精品内容的市场供给。

近年来,中国电影的发展已经进入了结构性调整的关键时期,电影市场规模的发展不再限于基础建设、票房数据、人口红利等粗放式的推动力,观众对电影艺术质量和思想深度的需求日益增长。春节档期电影在叙事上需要不断深耕和创新范式融合,提升工业水准,拓展类型和叙事的潜能。在内容创作上更加注重电影的内在品质和思想内涵,争取在思想和价值观上与观众需求产生有效连接,从而有效满足观众的情感、审美和精神需求。春节档电影需要以真诚的工匠之心在春节期间奉献出富有民族内涵、社会意义和人文积淀的优秀作品,通过思想精深和工艺精湛的精品电影投放,促进电影产业内生性增长以及春节档精品档期的品牌塑造,同时服务于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服务于新时代的文化建设。这不仅是春节档电影的需求,更是中国电影发展的期待。

图2.《红番区》

(二)形成民俗效应,提升档期价值

1995年的春节,成龙带着电影《红番区》冲击了当时低迷的内地市场,并在春节期间一举获得1.1亿元票房,成功把“档期”这个概念带到内地。“档期效应”在内地初露头角正是在“春节”这个传统节日里,春节档的重要性和商业价值可见一斑。

不同于其他电影档期,春节档依托于以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长假,春节饱含着中国人民关于“阖家团圆”最浓厚的情感寄托。近年来,“举家看电影”越来越成为春节期间影院独特的文化景观,电影产品成为全新的节俗产品。“春节”和电影市场形成了文化互文的关系,电影市场推动了春节档期的商业想象、演进和建构,而“春节”则为前者起到了绝佳的文化引导和支撑作用。

春节档期的价值提升,需要不断深化和挖掘团圆节日的“大节优势”,将档期概念和电影品质、文化优势进行有机结合,不断将阖家观影塑造成现代化城市进程中的“新民俗”,以民俗效应来提升和巩固春节档优质档期的品牌价值,并逐渐将春节档的消费行为上升为社会性的文化新景观。

(三)辩证对待档期,让档期“为我所用”

春节档的档期效应必然会为档期电影带来商业上的优势,但是盲目跟风、忽略市场规律也会导致电影投放的失利。一般而言,根据节日气氛和电影营销策略的匹配度,春节档电影多为喜剧类型,叙事上追求轻松愉快和搞笑娱乐。2018年春节档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高的票房成绩,与其多样化的市场投放和满足不同类型的观影需求有很大的关系。差异化的观影选择提升了“春节档”的活力和新鲜度,也扩大了春节档期的发展空间。与传统春节档电影“合家欢”气质并不相符的军事战争大片《红海行动》的商业成功远超《祖宗十九代》《捉妖记2》等喜剧电影,证明了喜剧电影在春节档的绝对主导话语权也是有可能被稀释的,春节档市场容量的宽度也进一步扩展。由此可见,春节档电影的市场投放需要个性化和差异化,而非盲目随从。

未来,春节档电影投放应当更加理性、辩证,勇于突破类型桎梏,坚持多样化的电影文化内容的供给,打造多元的文化消费景观,做到档期“为我所用”,不被档期“牵着鼻子走”。通过差异性和互补性的市场投放将档期的商业价值发挥到最大化,从而逐渐完善电影放映格局,以更加多元、精准、优质的类型投放推动电影放映市场的成熟。

4.2018年度影市展望

(一)产值和品质保持稳定增长

2018年作为“电影创作质量加强年”,将是中国电影艺术和工业品质得以有效提升的一年。首先,电影的创作工业水准将更加成熟完善,艺术品质也将更加精良上乘。其次,人民群众对电影市场多样化和差异化的需求愈加突出,2018年的电影创作必然需要在类型上不断深耕,探索更多元的表达范式,不断优化产品机构。

2018年中国电影市场的产值将继续保持稳定的增长态势。2017年中国电影银幕数量已居世界第一,中国电影产业无论是在放映格局、基础建设、观影习惯、电影内容、创作体量、投资热情、电影市场化程度等方面均已取得大幅攀升。2018年,在《电影产业促进法》和相关政策的支持下,以及各地城市对于文创事业的重视和鼓励,电影市场产值必然会再经历一场稳增。因为电影政策所释放的爆发力不但是对现有的经济结构和电影文化发展路径的提炼,也正是电影市场快速发展的本质所在。

回顾2018年前两个月电影市场的表现,1月份承续2017年的观影热潮,在《前任3》《无问西东》《神秘巨星》《芳华》等中外优秀电影的共同驱动下报收49.9亿元票房。而2月份在“春节档”的加持下,票房创收高达101.25亿元,观影人次达到2.65亿,正式开启单月票房的“百亿时代”。电影市场的空间不断扩容,观影热情也被持续点燃,2018年电影市场的产值和整体质量都会迎来全新的突破。

(二)营销范式更加锐意创新

电影作为文创产业的风向标,也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所在,导演、制片方、演员、电影内容等方面也都是大众的热点话题。2018年春节档电影凭借营销创意多元,为档期影市的商业成功带来了巨大的成效,标志着中国电影开始进入“内容和营销”的新时代。当然,通过片方的营销运作既可以提高观众的认知度,也会使受众产生移情体验,他们愿意去电影院去消费电影这种商业产品。可以想象,2018年电影宣发将不断转型、升级,除了在内容上保证优势,同时也会注重强有力的宣发策略和渠道的布局。

电影的营销模式、营销渠道和跨界融合等将更加多元创新,更加先进的营销模式如争取潜消群体最大化的全场景触达、借助互联网优势量化展示电影元素的全链路营销以及依靠品牌联合争取跨行业共振等综合性的营销模式,将成为全年电影宣发营销的新路径,不断改变和影响着年度电影市场的宣发营销生态,促进电影市场的进步,从而带动和提升全年度电影产业的发展。

但需要注意的是,无论何种营销只能看作是对电影这种“产品”的一种销售手段,影片真正的卖座取决于影片本身的质量和口碑。如果在剧情、叙事、人物等方面上效果平庸,即便再好的营销手段也无济于事。中国的电影人只有将影片本身保持着高质量的水准,加之营销的辅助,才能推动中国电影的可持续发展。

(三)市场环境逐渐良性健康

2018年全年电影市场环境将更加健康,从而保障年度电影产业的稳速发展。从电影市场供应来看,中国电影市场在历经了2016至2017年的低投资回报阶段后,经历了沉淀厚积而薄发,国产电影正逐渐走上正轨,国产优质影片推陈出新,好评不断。在观影需求方面,“春节档”期间,观影人数保持着稳定健康的增长,在电影的口碑效应和品牌效应的影响下,大批的观众被吸引,有赖于影片相对较高的质量,虽然我国的人均观影次数与美国这种成熟的电影市场有着不小的差距,但持续稳定的增长比率也证明了我国的电影市场仍然具备着较大的潜力。

通过对2018年前两个月,尤其是春节档电影市场的观察可以发现,不论是电影投资、创作,还是观影选择都更加理性、自律,有效增强了社会资本对电影产业的关注和信心。规范的电影市场是产业发展的基础,在电影市场快速发展的形势下,必须进一步规范整顿行业秩序,最终形成一个健全、公平、公正、具有可持续性的产品多样化、市场差异化、主体多元化的电影市场模式,从而继续保持全国城市影院银幕数、观影人次和票房收入的不断增长。

结语

利好政策的强力扶持、终端建设的不断完善、观影习惯的逐渐养成、竞争环境的日趋合理、市场空间的不断扩容、资本条件的丰厚等种种有利条件,为中国电影的发展提供了丰厚的土壤。2018年电影市场的“开门红”和“史上最热春节档”的产生,更是直接证明了中国电影的发展正运行在一个充满活力和希望的轨道上,2018年依然会是中国电影稳健增长的一年,并有望在创作体量和质量、市场容量、票房创收、终端建设等多方面再上一层楼。

【注释】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