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新媒体时代泰山题材纪录片创作观察

时间:2024-06-18

□ 房存 王磊斌

在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打造文化软实力的宏观政策下,泰山题材纪录片的创作和发行受到了高度重视,新媒体环境也为纪录片的发展提供了广阔平台。《泰山》(2012年)、《泰山神韵》(2013年)、《见证·泰山》(2017年)、《攀登的脊梁》(2019年)、《脉动泰山》(2021年)、《是他们挑起了泰山》(2022年)等纪录作品相继上映。如今,泰山题材纪录片成为宣传齐鲁文化、推动泰山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社会价值和审美价值。

泰山题材纪录片的文化表达

泰山文化的宏观展现与重构。“泰山文化资源十分丰富,涉及政治、历史、经济、社会、宗教、民俗、艺术、教育、景观等多个方面,堪称各类文化的集合体。”[1]面对如此丰厚的文化体,泰山题材纪录片通常采取散文化的叙述方式,在古今纵横的时空中将泰山文化的丰富内涵娓娓道来。当然,泰山文化极其庞杂,纪录片不可能面面俱到,创作者往往会对内容进行精选,将重点置于泰山最具代表性的封禅文化、宗教文化和民俗文化。创作者依据大量的历史资料,并在吸收泰山文化研究的丰硕成果的基础上,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鲜活生动的影像,使纪录片具有浓厚的学术性和史诗品格。

难能可贵的是,泰山题材纪录片还注重对泰山文化的挖掘,探讨泰山在新时代历久弥新的价值意义。《见证·泰山》中提到,2015年11月***总书记在越南国会发表演讲,引用王勃的诗句“登泰山而览群岳,则冈峦之本末可知也”,传达中越两国登高望远、携手努力的美好寄望。泰山在与民族、国家长期的密切互动中,逐渐凝固成最具代表性的山体符号,在国际交往场合中引用泰山诗歌能够准确地表达中国勇于担当、追求和平的大国气度,让世界更好地认识中国、了解中国。《脉动泰山》展现了2019年首届泰山国际文化论坛的精彩瞬间,韩国延世大学历史系教授金度亨讲道:“泰山对东亚人可以说是心的故乡,中国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主题的倡议,我认为这是解决现在和未来诸多问题的有益提议。”泰山不但凝聚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认同,还源源不断地向世界奉送中华文明智慧。该纪录片揭示了泰山所蕴含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观念,在世界文化多样性的环境下,可以在国际舞台上突显中华文化更耀眼的光芒。

对泰山人的精神品质进行温情挖掘。从《见证·泰山》开始,泰山题材纪录片的镜头取向越发平民化,创作者不约而同地将对泰山文化内质的挖掘落实在平凡的人物身上,以小见大地折射出泰山文化的生动样态。其中,泰山挑山工可以称得上泰山精神的最佳代言人,这个过去长期被忽视的群体,如今成为泰山题材纪录片中当仁不让的主角之一。《见证·泰山》用仰拍与慢镜头结合的方式,跟踪记录了50岁的李学平挑着130斤重的西瓜上山的场景,正当观众为李学平担忧时,他却自豪地对着镜头说,他被称为“挑王”,令人肃然起敬。《攀登的脊梁》和《是他们挑起了泰山》专门聚焦泰山挑山工的故事,放大他们的坚韧、担当和平常心,有效地打破了观众对这一群体的刻板印象,认识到不该以同情的眼光看待他们的职业,而应该向他们的乐观精神致敬。

除了泰山挑山工,纪录片还聚焦了那些为泰山的平安、美丽默默付出的劳动者。《见证·泰山》揭开了泰山护林员、泰安市公安消防支队泰山中队对泰山的坚定守护。《脉动泰山》讲述了年过七旬的泰山采药人张玉清以泰山岩石般的倔强性格,用近15年时间在泰山找齐了《泰山药物志》上记载的四大名药。正如《脉动泰山》中所说的:“一代一代的中国人,就像天宇中遥相辉映的星辰,薪火相传,续脉中国文化之魂。”泰山孕育出了泰山人岩石般刚强的精神意志,这一精神源远流长、生生不息,在当今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泰山题材纪录片通过对普通个体的聚焦,捕捉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泰山故事,更加彰显了真情暖意的人文氛围,令纪录片的层次更加丰富,让泰山精神深入人心。

中国特色生态文化的生动诠释。1987年世界遗产委员会专家考察泰山,看着郁郁葱葱的泰山,赞叹道“这是中国人创造的又一个世界奇迹”。缘何称为“世界奇迹”,只要看看泰山的今昔对比便可明了。在《脉动泰山》中,岱庙博物馆文物园林科科长郑澎拿出一本珍藏多年的泰山全景图。这幅图中的泰山与今天的泰山相比天壤之别,一片荒凉,植被稀少,一天门、南天门也呈现破败之感。这是1912年法国人斯蒂芬·帕瑟拍下的照片,照片上的泰山与当时的中华民族一样,历经近代百年摧残,已是荒山秃岭、满目疮痍。纪录片介绍道,1948年7月,泰安解放,那时的泰山森林覆盖率不足2%。为了还原一个苍翠的泰山,泰山职工们在只有“一顶草帽、一件蓑衣、一个篮子、一把撅头”的条件下,开始了他们披星戴月、风餐露宿的封山育林之旅,靠双手改变了泰山的面貌。

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热潮的推动下,保护泰山、守护人们共同的精神家园成为泰山人共同的信仰。在《见证·泰山》中,护林员赵明的父亲就是新中国泰山第一代林场工人,他小时候听的最多的就是父亲讲种树的故事,所以他延续了父亲的事业。《脉动泰山》在讲述泰山林场人时特意提到了泰山林场第五任场长张耀南,1960年他就提出了与如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相契合的“远山近山风景山,高山矮山花果山”的构想和奋斗目标。经过数代泰山人的努力,诞生了人与泰山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人成了泰山的伴侣,泰山成了人的朋友。在《脉动泰山》中,人们可以看到鸟类爱好者在泰山观鸟的美好场景,他们在这里可以发现白鹳等稀缺鸟类,从而得到一种享受和快乐。

泰山题材纪录片的艺术特征

富有文化表现力的画面。泰山题材纪录片一向不遗余力地追求画面的精美,近年来随着技术的推进和制作观念的转变,画面的质感和表现力达到了更高的水平。“构成影片的不是画面,而是画面的灵魂。”[2]在人文纪录片中,文化表达与画面呈现相辅相成,文化的气质影响甚至决定着画面的风格。泰山的自然之美形态各异,但首在壮美,兼具优美,雄浑中不乏明秀,因此泰山纪录片中最多见的便是宏大而不失精致的场面,尤其注重捕捉代表泰山文化的经典景观——苍松巨石、泰山日出、泰山云海、晚霞夕照。这些画面本身都是难得一见的自然盛景,生动地诠释着造物主的神奇伟大,对观众有着强烈的吸引力。

泰山题材纪录片充分利用各种摄像器材和技术,频繁采用超常规的拍摄视角达到奇观效果,比如通过无人机航拍泰山全景,将泰山的满山苍翠、宏阔壮丽尽收眼底;运用仰拍,呈现泰山拔地通天的气势;运用富有速度感的俯冲镜头,尽显泰山擎手捧日之姿。摄像机带领观众从各个角度观赏泰山,展示现实中人眼无法看到的景致,极大地满足观众的新奇感,带给观众强烈的视觉冲击,从而产生崇高感和征服感。泰山题材纪录片还善于捕捉动态镜头,构成动静结合的画面,营造了意境非凡的文化韵味。《泰山》《见证·泰山》《脉动泰山》的片头用快动镜头展示了云雾、流水的快速流动,在正片中也经常使用快动镜头展现云雾、树木的丰富变化以及某一景致的四季更替。运动镜头激活了空间的流动感,而空间的变化能够反映时间的流转。快速流动的白云与高远的天空、静默的山崖形成映照,云卷云舒、四季变幻透露的是光阴的更替,烘托出泰山亘古不变的古朴悠长,给予观众以文化沉淀的厚重感。

在纪实主义理念的指导下,泰山题材纪录片还采用现实主义的具体创作手法,如扮演、动画、数字模拟等方式来实现真实复现。《泰山》和《见证·泰山》都采用真人扮演的方式,还原秦始皇封禅泰山、在泰山避雨等历史事件。《脉动泰山》以动画的方式再现秦始皇及后续帝王封禅泰山的场面。《见证·泰山》和《脉动泰山》用3D模拟的方式,展示地壳运动和泰山主体岩石的形成。“纪录片所体现的真实应该说是一种审美真实,纪录片的价值也就在于使拍摄对象的审美属性变为具有审美价值的屏幕形象。”[3]真实复现的表现手法丰富了画面,避免了空镜头解说的单调,赋予观众触摸历史、感受文化的现场感,能够极大地增强观众的体验感。

巧妙运用同期声。由于纪录片独特的纪实属性,同期声的作用便格外重要。泰山题材纪录片中常见的同期声首先是自然声响,如泰山的虫鸣鸟唱、流水潺潺、山雨淙淙、山风呼啸得到了最大程度的还原,串联成一曲美妙的乐章。大自然的天籁之音配合精美的画面,使观众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仿佛自己正行走在泰山的山水之间,呼吸着新鲜的空气,谛听着山与水的交响,身心得到净化,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泰山题材纪录片还充分利用人物语言的同期声,对于人物形象的真实性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攀登的脊梁》在对58岁的挑山工梁京进行特写时,采用了梁京的原声:“当时来说换肩的时候是困难,心里也很着急,就慢慢地干呗……”梁京本人质朴无华的声音,配合上其沉重的脚步声、喘息声以及扁担吱吱呀呀的晃动声,很好地展现了其坚韧的品格。该片中的另一名挑山工王荣泉,不同于大部分挑山工的寡言少语,而是乐于表达自己、展示自己。为此,纪录片特意保留了他在休息间隙与游客聊天的场景,记录了他边攀泰山边哼着小曲的原声,由此凸现出挑山工乐观的精神。

由于泰山题材纪录片具有科普性质,因此也会采访专家来普及泰山知识。以《脉动泰山》为例,几乎每一处重要细节都有专家的精彩讲解。杨辛(著名美学家)从美学的角度阐释泰山之美的精髓;王志民(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员名誉院长)讲解了秦始皇、汉武帝、唐玄宗封禅泰山的意图和意义;卜宪群(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所长)讲述了“大一统”思想的含义;吕舟(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主任)介绍了岱庙与泰山的关系……直接展示专家的解说比解说词更具有权威性,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增强了纪录片的知识含量。

文学化的解说词。泰山题材纪录片的解说词往往诗意盎然,追求语言的张力,音韵和谐,抑扬顿挫,洋溢着音乐美和绘画美。文学化的解说词凝练生动,寥寥数句便可以达到抒情达意的艺术效果。例如在谈到泰山挑山工时,《脉动泰山》说道:“关于‘挑山工’这个特殊群体的历史记载不多,但溪流记得他们,飞鸟记得他们,山风记得他们。”短短一句话,便将默默无闻、坚韧不拔的挑山工精神彰显尽致,可以有效调动观众的情感,引发共鸣。如诗如歌的文辞,配合上解说员舒缓的语调以及优美的画面,建构了诗情画意、高远悠长的意境,将泰山的无限韵味体现得淋漓尽致。通过文学化的解说词,纪录片还能将理论化的泰山知识进行生动可感的传达,有效中和了文化的抽象性。例如,在谈到泰山的形成时,《脉动泰山》描述道:泰山跃出海面,“酣畅淋漓地像个清晨的少年,挺胸屹立在这个蔚蓝星球的东方,准备迎接万物之灵,人类的到来”。这里运用拟人的手法,赋予泰山人性化的品格,生动而亲切。

当然,泰山题材纪录片还不乏对古今诗文的直接引用。中国文人普遍存有泰山情结,由此产生了繁荣的泰山文学,仅仅将他们笔下的精彩篇章串联起来,便足以让世人尽情领略泰山的风采。《脉动泰山》中引用了一系列文人对泰山的吟咏,“孔子来过,他‘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李白来过,他‘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杜甫来过,他‘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见证·泰山》除了引用古代文人的泰山名句,还引用了现代作家李健吾、季羡林歌咏泰山的精彩篇章。纪录片对泰山文学作品的引用,一气呵成,气势强烈,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和诗意色彩,余韵绵邈,回味无穷。

泰山题材纪录片的局限与发展

泰山题材纪录片犹如一部解读泰山的有画面、有韵律、有诗情的“百科全书”,流淌着典型的东方美学风格,极易激发人们内心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但总体来看,在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和观众需求日益多样化的趋势下,现有的泰山题材纪录片仍稍显不足。

形式单一,缺乏创新,易造成审美疲劳。泰山题材纪录片习惯于采取画面加解说和长镜头跟拍两大形式,辅以口述、情景再现的方式,导致视听元素不能充分发挥表意功能,观众难以获得新鲜的视觉体验和强烈的参与感。泰山题材纪录片要想取得进一步的发展,需要创新叙述形式,打破固定单一的叙述手法,增强纪录片的可看性。一方面,可以在真实性的前提下增加情节化叙事,合理运用“情景再现”,以讲故事的方式调节叙事节奏。例如,可以采用真人秀的形式,邀请泰山文创设计师、高校学生等为嘉宾,设置与其身份相应的泰山文化之旅,给观众参与式的观影体验。另一方面,可以打造泰山题材微纪录片和分集短视频,强调精品化、轻量化、互动性,以适应网生代群体的接受特点。如利用前沿影视技术、VR技术、5D效果、动画CG、多种拍摄手法的组合、数字影像特技等,营造具有质感和冲击力的视听效果,以数字化方式补足难以呈现的场景,激发观众对泰山的向往。

市场化程度偏低,传播率不高。目前,泰山题材纪录片“资本—生产—流通—消费”的产业链尚不完善,媒介资源利用不充分,媒体占有率不足,面向大众尤其是年轻受众的传播率较低。因此,完善产业运作机制、拓宽传播路径是该题材纪录片绕不开的问题。对此,可以树立品牌观念,实行制播分离的基本运作制度;可以促进多方媒介渠道结合,扩大平台资源,打造泰山纪录IP,利用网络意见领袖的影响力,提升泰山题材纪录片的传播效率和宣传力。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