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8
□ 杜剑
Vlog,全称为Video Weblog或Video Blog,译为视频博客,又被称为视频网络日志。它是创作者采用第一人称视角“我”来制作的短视频,主要用于在社交媒体分享自己的生活,是一种极具个性化的表达形式。由于Vlog在社交媒体深受欢迎,更是成为年轻群体记录生活、表达个性的流行方式,这种新颖的视频形式也逐渐被主流媒体重视起来,成功运用到新闻报道当中,并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2018年4月,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率先采用了“Vlog新闻”来报道亚洲博鳌论坛。[1]在2019年的“两会”报道和2020年的“抗疫报道”中,从中央到地方的各家主流媒体纷纷开始尝试Vlog新闻报道形式,对采访现场、记者的工作、生活等不同内容进行分享式报道,受到各大社交媒体用户的普遍好评。如今,Vlog已经是主流媒体在全媒体传播体系中的重要报道形式,那么Vlog作为新型新闻报道形式具有怎样的特点与优势?在新闻报道中又暴露出哪些问题?如何才能更好地将Vlog应用于新闻报道中?
在大众的固有印象里,主流媒体的报道通常非常严肃,而诞生于YouTube网络社交应用平台的Vlog是一种轻量化、个性化、娱乐化的短视频形式,为什么两者可以结合得如此完美?首先,Vlog并不违背新闻的真实性、准确性、权威性、可信性,恰当的Vlog表达方式还会强化这些属性。其次,Vlog与新闻报道的舆论引导“四力”(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并不冲突,在社交媒体领域还会有效促进“四力”的提升。下面,本文就具体阐述Vlog作为一种新型新闻报道形式所具有的优势。
以“我”视角缩短距离感。在Vlog新闻报道中,记者以第一人称视角“我”在新闻现场为观众讲述新闻事件,多是边走边看边讲解,语态更具亲和力。在Vlog新闻中,第一人称视角与第二人称视角交替切换,叙述者既是事件的经历者,也是事件的讲述者。[2]Vlog作为一种新的新闻报道形式,把第一人称视角叙事这一优势发挥到了极致,让记者一扫严肃,突出了生动活泼的报道形象,而社交媒体的弹幕、评论、送礼物等功能也会让受众与记者开展积极的互动,有助于拉近二者的距离。用第一人称的视角叙事,就会在新闻报道中表现出Vlog的常规操作,比如记者使用自拍的形式来引导受众代入记者的视角进行观察,在自拍的镜头中记者的肢体语言会更加生活化。比起传统的由摄像师追随记者拍摄的画面,记者自拍的镜头更能凸显出“自我”“真我”,强化了第一视角的真实性,记者的一举一动无形中也能带动起观众强烈的参与感。
以微观场景强化体验感。Vlog作为一种新型的新闻报道形式,有效实现了场景与体验的融合,受众面对的是一个个记者亲历的微观场景,在碎片化传播的新媒体时代更易激发受众的体验感。新闻场景不仅包含新闻现场这个特定物理空间,还涵盖了空间中的行动、体验及其引发的情绪氛围。体验感是Vlog的一大优势,区别于传统的新闻传播活动,它能引发观众强烈的主观感受与认知,甚至受众在接受信息的时候是体验先于内容。从场景与体验的视角来看,Vlog之所以能够成为一种新型的新闻报道形式,正是基于社交媒体与微观场景的契合性,社交媒体用户通过Vlog来分享自己的生活片段,以“共享生活体验”获得其他用户的关注。
以虚拟交往推动情感传播。Vlog作为一种新型的新闻报道形式,赋予了新闻更多的情感能量。与传统报道形式相比,Vlog新闻侧重于让记者与受众产生交流感,因此,它会有一套常规的虚拟交往的互动仪式。记者以记录人的第一视角,常常选择亲自掌镜的自拍方式,让自己的视线透过镜头和屏幕与受众展开对话。同时,他们还利用“我——你”之间对话式的语态分享个人体验。[3]记者通过Vlog这种方式与受众实现了虚拟交往,好似面对面交流,创设了一种假想的社交亲密关系,放大了新闻的情感感染力。这也就是为什么短视频博主总是称呼自己的粉丝、受众为“家人们”,亲密性的关系会增加受众的好感度,哪怕这种亲密关系是在虚拟交往中建构起来的。在Vlog新闻中,受众会觉得这是“我的记者朋友跟我分享信息”,增加了新闻内容的共情力,借助情感传播提升新闻在社交媒体领域的传播力。
以台前幕后丰富新闻内容。Vlog作为一种新型的新闻报道形式,给受众提供了一个走进创作者生活空间的视野,把“幕后”与“台前”连接了起来,为受众揭示了新闻背后的故事。这也让记者不再是“工具人”,而是新闻内容的一部分,为新闻报道增添了亲和力、趣味性,使得报道更加立体化。Vlog突破了新闻台前与幕后的界限,满足了受众窥视记者幕后工作内容的欲望,让受众更加了解记者,同时强化了受众与记者共同经历新闻事件的体验感,使得彼此之间更加同步。比如中国网《Hi中国人》2019年发布的“记者Vlog:为了报道总理记者会我早上4点去排队”,在视频中记者讲述自己有幸获得了3月15日总理记者会的请柬,受众跟随Vlog镜头看到了记者进入会场的过程,在会场占座,拍照纪念,蹲在地上打字,会议结束后大家互相合照等幕后故事,通过记者的视角受众有了一番和总理“面对面”的虚拟体验。
过度的个性化。Vlog的核心是“我”视角的人格化叙事,具有强烈的个人属性。[4]一方面,它为新闻报道开辟了一种新颖的表达方式,极具代入感,拉近了与受众的心理距离;另一方面,Vlog叙事采用的是个人视角,更加注重个人体验,极具个性化,如果把握不当必然会对新闻的客观性产生干扰。记者在拍摄Vlog新闻时难免会带入主观情感和个人意见,记者视角与受众视角又是合一的,这就导致记者的个人风格影响受众对新闻内容的判断和理解。Vlog新闻报道容易出现过度个性化的情况,记者在镜头面前不加掩饰地展示出自己“真实”的一面,以“我”的语态来阐述观点,把一段新闻报道变成了自己的“个人秀”。因此,个性化表达一旦脱离了限制,便会消解新闻的严肃性。比如一些记者在发布的Vlog新闻中着重表现自己工作的辛苦,与报道主题脱离甚远。
过于突出“后台”。在Vlog新闻报道中,记者通常以“个人经历”来串联新闻信息,相应的,叙事场景也多集中于“后台”,这样虽然能满足受众的窥私欲,但是也将受众的关注点引向新闻之外。受众真正想了解的是新闻内容,但是Vlog新闻报道过于突出“后台”,记者个体的工作和生活会分去观众相当一部分注意力,甚至有些受众会因为对幕后故事感兴趣而忽略了新闻事件本身。比如中国日报社记者彭译萱在2019年“两会”报道中创作的《小姐姐的“两会”初体验》系列Vlog,给受众展现了在开“两会”之前自己的穿搭、饮食等,把私人化的生活从舞台后端移到前端,满足了受众的好奇心,激发了他们观看这个系列Vlog的兴趣。虽然在吸引受众注意力方面很成功,但是不可避免地把受众的关注点分散到了“穿什么才能看起来不像是第一次参加两会”等这样的私人化问题上。
内容建设严重同质化。自从Vlog这种形式被应用于新闻报道,整体呈现出内容建设新意不足的现象,Vlog新闻报道的内容多为记者的工作或生活“日志”,受众面对越来越多的这种流水账式的Vlog逐渐失去新鲜感。同质化问题是社交媒体网络舆论场的一个局限,当一个社会热点冒出来,所有媒体都围着转,形成了一种“囚徒困境”。现在的网络信息传播高度依赖算法技术,受众会重复性、高频性地接收同类型的内容,当受众为某一条Vlog新闻点赞后平台就会根据他的行为推送类似的内容,这无形中加剧了同质化导致的审美疲劳。有些Vlog新闻和常规新闻报道的内容是重复的,只是借用了Vlog的形式外衣,没有深度挖掘具有表现力的内容,甚至出现了把常规新闻截取成“短新闻”,然后打上Vlog标识,作为Vlog新闻来传播的现象。
过度的娱乐化。Vlog源于社交媒体,社交媒体本身就自带娱乐属性,严肃的新闻议题与娱乐化之间的关系是需要谨慎处理的。如果娱乐化的形式过于吸引观众的注意力,甚至将新闻变成“博流量”的消费品,那就偏离了新闻的价值。因此,Vlog是记者的利用工具,一定要避免被工具异化,尤其是对于年轻记者来说,他们对Vlog、社交媒体是有偏爱的。年轻记者生活在社交媒体飞速发展的时代,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便接触Vlog,使用社交媒体,会更容易从中获得娱乐化体验。
重构Vlog新闻表达范式。Vlog作为一种新型的新闻报道形式,个性化对常规的新闻报道来说是优势,但是在新闻报道中却要谨慎把握尺度。在受众的认知里,Vlog新闻表达的“我”不是记者个人,而是代表了主流立场,这是记者一定要谨记的原则。因此,当用Vlog作为新闻报道形式的时候一定要清楚,新闻应该给受众看的是新闻事件的内容,而非记者的“表演”。在Vlog新闻报道中,必须实现个性化表达和新闻客观性之间的平衡,遵守基本的新闻价值标准,以“事实为本、体验为用”的原则,重构Vlog新闻表达范式。记者要把表达的重心放在新闻内容上,Vlog是服务于新闻内容的形式,要控制好“我”视角下私人化表达的“度”,避免把新闻做成自己的“专场秀”。既然是新闻报道就要秉持客观的态度,只有在完成了传递新闻信息任务的基础上,才可以适度增添个人化的叙事内容,增强受众的体验感。
平衡台前和幕后的关系。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提出的拟剧理论将“在后台的行为”定义为放松自己、进行排练、制定进一步的表演策略的行为。[5]记者报道新闻是一种前台行为,即由扮演角色(记者的职业身份)按照对应的规范要求(记者的职业规范和专业要求)对公众做出应有的行为(记者的新闻报道),台前是严肃的、守规范的,幕后是轻松的、自由的,关于“后台”的内容更适合作为常规新闻报道的一种补充方式和延伸报道,否则会喧宾夺主。因此,Vlog作为一种新型的新闻报道形式要平衡台前和幕后的关系,达成前后台的叙事统一,以报道前台内容为主,展示后台内容为辅,通过幕后点缀前台让受众的关注点聚焦在前台信息。在Vlog新闻报道中,幕后内容可以增加新闻的真实性、生动性,在一定程度上激起受众的兴趣,但是不宜过多、过重表现,表现的重点始终是具有严肃性的新闻事件。
树立精品意识。各个媒体机构将Vlog视为在社交媒体传播领域加强新闻舆论引导的着力点,但是在Vlog内容及形式上缺乏创新性建设,媒体比拼的多是追赶热点的效率。面对Vlog在新闻报道内容建设方面新意不足、同质化严重的问题,记者应树立精品意识,打造Vlog新闻精品,形成一定的影响力。首先,Vlog新闻报道要有适合的选题,要与社交媒体的传播特性相符,在内容上形成自己的独特性。记者要从社交媒体中深度挖掘新闻题材,不要总是把目光放在“放大”的话题领域,要寻找那些被忽略的话题。其次,与常规新闻报道在形式上拉开区别,制造审美区隔。Vlog采取的是对话互动的形式,在镜头拍摄和剪辑操作方面要凸显临场性、对话性和接地气的人格化叙事风格的视听美感。最后,在社交媒体领域针对特定的社交圈层进行深耕,强化深度报道,与“生活流”式的Vlog拉开差别,增强某一圈层受众的黏性。
掌握亲和力与娱乐化的界限。Vlog的亲和语态与新闻的严肃性是不矛盾的,比如现在流行的时政类Vlog,并没有因为转变了话语方式就消解了严肃性。严肃的新闻内容采用亲和力强的语态,既能够接地气又可以通人心,但是如果把娱乐精神注入新闻报道,就会偏离新闻的原始议题。记者在Vlog视频中应该是一位“老友”而不是“网红”,就好比一群好友坐在一起讨论严肃的新闻内容,而非一群无聊的人在一块聊天。新闻是公共产品,自然要遵守公共话语规范,不能像一般的Vlog那样过度娱乐化,所以媒体需要培养专业性的“Vlogger记者”。Vlog新闻报道从实际操作层面来说,就是记者的一场自我报道,他以个体话语代表主流话语,因此,记者的叙事素养至关重要。记者要按照新闻报道的价值标准来规范自己的表述行为,在进行报道构思的时候也要站在受众的角度:如果我是一个用户,我希望看见什么样的新闻报道,我能从中获得什么可以借鉴学习的信息,从而避免新闻报道过度娱乐化,毕竟大众需要的是一个Vlogger型的记者,而不是一个记者型的Vlogger。
社交网络时代的个体化趋势与新闻专业性之间的合力,能够让Vlog新闻成为了一种具有显著社会影响力和传播力的创新新闻产品。在社交媒体时代,新闻要获得良好的传播效果,需要更能打动受众的报道形式,Vlog这种可操作性高的轻量级报道形式凭借其与社交媒体的契合性正逐步成为新闻报道的一种常态化手段。本文希望通过对当前Vlog作为一种新型报道形式的优势、问题及优化路径进行分析,让新闻从业者更加理性地看待这种报道形式,既能充分发挥其在社交媒体领域的应用价值,也能避免发生使用不当的问题。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