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短视频新闻在抖音平台的特征及问题研究

时间:2024-06-18

□ 辛云静

短视频新闻

短视频新闻是融入图片、视频、文字、音乐等元素的新闻形式,清华大学学者常江在其论文中对“短视频新闻”一词做出了定义:“短视频新闻通常是指长度以秒计算,总时长一般不超过5分钟,利用智能终端进行美化、编辑,并可在多种社交平台上实时分享的一种新型视频新闻产品。”[1]

短视频新闻的发展由来已久,2003-2007年是短视频的萌芽阶段,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新闻和视频结合应运而生,并衍生出了网络视频和手机视频的新形式,这一时期以电视新闻为主,但是为后来短视频新闻的个性化发展奠定了基础。2007-2013年短视频走向孕育阶段,在“三网融合”背景下,广播电视和网络走向合作,新浪推出秒拍功能,用户可以依照个人兴趣进行个性化剪辑,迎合了受众的喜好,为后来短视频新闻碎片化传播打下了良好基础。

2014年媒介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在这一背景下,媒介技术进一步下沉,2016年邱兵创办了资讯类短视频平台——梨视频,上线一个月就创造了超2000万的播放量。随后抖音、火山等短视频平台纷纷涌现,迅速成为新闻传播的主要阵地,尤其是抖音平台的迅猛发展推动了短视频新闻的蓬勃发展。抖音平台依靠移动终端,让用户随时随地都能刷视频,社交性的特点更是利于分享内容,形成裂变式传播,因此拥有庞大的用户基础。2019年央视入驻抖音平台,牢牢把握短视频平台的舆论方向,各地方媒体也纷纷入驻抖音平台。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短视频用户数量在2021年底达到了9.34亿,短视频的使用率高达90.5%。短视频用户的黏性远超其他行业,同比增长4.7%,使用总时长占比达到了25.7%。[2]短视频新闻进入黄金期。因此,研究短视频新闻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短视频新闻在抖音平台的特征

短视频依托移动终端,只要拥有一部手机就能参与到新闻的传播流程当中,抖音平台话题的开放性、主体的多元性、内容的多样性,都使得短视频新闻的呈现与流动呈现出新的特征。

短视频新闻碎片化特点突出。在传统媒体时代,新闻生产过程周期长,又受到播出时间和播出平台的限制,新闻生产经过多环节的把关,更加注重平衡性和客观性,多由新闻的价值引起受众的关注与讨论。而短视频凭借移动终端侵入私人领域,占据了用户的碎片化时间,这也就使抖音平台的“短”特征更加凸显,为了能够留住受众,新闻也在朝着碎片化的方向发展。

以河南广电新媒体抖音号“大象新闻”为例,2022年5月发布了1267条短视频,其中10秒以内的资讯类新闻比例高达68.7%。10秒内的新闻内容决定了必须是精彩内容,否则就难以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因而短视频新闻逐渐呈现出碎片化倾向。抖音平台还带有滑走功能,用户在观看视频时如果不感兴趣就能滑走,而抖音平台的算法机制据此也很少会再为用户推送不感兴趣的内容,用户虽然不必受不喜欢内容的干扰,但也失去了窥得信息全貌的可能,这就造成用户对信息的了解也是碎片化的。

短视频新闻情绪化和娱乐化显现。影响新闻阅读量的因素不仅仅在于首发和新闻价值,画面的情绪度和音乐的契合度也是影响短视频新闻传播的重要因素,毕竟情绪化的画面比新闻的实际内容更具有吸引力。抖音平台素有“黄金三秒”定律,即视频的前三秒必须抓住受众,否则就丧失了受众的注意力。移动媒体平台对账号的评价不是以新闻价值为主,而是依靠点击率和讨论度,价值尺度的游移促使新闻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走向情绪化。情绪共鸣的新闻更易于传播,短视频新闻不再以传统的事实和信息形成完整闭环的线性叙事,而是以趣味、冲突话语叙事,如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开设了“美丽浙江”的抖音号,至今粉丝已达千万,主要发布一些正能量的社会新闻,引发受众的共鸣,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022年6月,“美丽浙江”发布了工人在酒店门口地上休息被店主喊进去乘凉的新闻,迅速激发网民的情感共鸣,点赞量189万。技术的赋权打破了以往主流媒体对信息资源的控制,视觉化的表达形式可以还原新闻现场,增加受众的在场感,但也助推了信息的趣味化表达,甚至有些媒体将一些灾难性的事件以娱乐化的方式呈现,缺乏人文关怀。

短视频新闻话题的开放性和议题的多元化。新闻价值的地域接近性,迫使新闻生产者在选题上多侧重本地新闻,但是媒介平台的开放性打破了地域限制。如今,人们处在同一个虚拟社区中,以共同话题和情感共鸣为联系纽带。在这一背景下,新闻生产者选择新闻时会考虑到受众对话题的关注度。一般情况下,短视频新闻多选择已经有媒体报道并且已经发酵受到讨论的新闻。短视频新闻还会从用户生产的内容中提取,“大象新闻”每天都会推出一部分由用户原创视频再加上音频采访加工后形成新的新闻,这样的内容贴近现实,更加关注普通人的生活,其表达方式更带有软新闻的趣味性,能够吸引受众转发、评论、点赞。

短视频新闻话题的开放性,不仅使用户能够上传视频成为新闻的补充环节,还原事实真相,也可以让用户对话题进行评论,用舆论倒逼官方采取措施。如2022年6月11日,“哈尔滨交通管理局工作人员钓鱼执法事件”,用户将他经历的事件发布到网上,经网民讨论形成强大的舆论,交通管理局不得不回应,对当事人进行处理。网民发现该工作人员戴了劳力士“绿水鬼”,又产生出新的话题引起又一波讨论。

短视频新闻在抖音平台的发展困境

生产者:受困于流量陷阱。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各地媒体积极转型,纷纷构建新媒体矩阵,以河南广电为代表的“大象新闻”2021年入驻抖音,仅仅九个月就拥有了1000万粉丝;以河北广电为代表的“国+新闻社区”至2022年6月已拥有2000万粉丝,成为河北省最具有影响力的新媒体。由此可见,短视频新闻已是新闻传播的重要方向,各地媒体纷纷抢占短视频市场。新媒介环境下传统的新闻价值被稀释,新闻评价体系以点赞、评论、转发等互动量为主。新闻发酵的好坏迅速在平台上显现,同一个新闻不同的背景音乐和画面都会取得不同的效果,于是各地媒体纷纷寻找更具有吸引力的画面和音乐,以致于忽视了新闻本身。

2021年7月,安徽徽州宴老板娘遛狗与人起冲突后发表言论“你的孩子没有我的狗值钱”,被用户上传到短视频平台,深深刺痛大众神经,一时间舆论争议不断,媒体也介入报道,而后央视梳理时间逻辑还原事实真相,遛狗老板娘最终受到相应处罚,事件到此落幕。2022年6月,徽州宴被罚引起媒体关注,而媒体采用的画面就是徽州宴老板娘骂人的一幕,“vista看天下”使用冲突画面,发布后获赞22万次,而同类型媒体发布没有引用该画面,则关注度一般。迫于这样的现实情况,许多媒体被流量带偏,甚至刻意忽视新闻价值本身,制造冲突激化大众的情绪,只为了获得最大的关注度。

传播:算法分发营造不安环境的陷阱。新闻短视频在抖音上的传播是基于用户的媒介使用行为,以互联网大数据做支撑,并通过算法对短视频进行推送,算法需要结合用户在互联网公共平台的浏览足迹,也就是对新闻浏览记录进行归类和分析,将这些收集的数据和信息归类整理分别贴上不同标签,而平台会将这些新闻短视频和用户关注的标签进行比较,寻找能够对应和铆合的内容,并通过综合评估的方式将具有相同或类似标签的新闻短视频和用户需求嵌套匹配,从而以精准推送的方式传递给用户。[3]抖音的算法处理模式,就是将收集到的用户信息进行用户画像,再与海量的短视频新闻进行匹配,将符合用户期待的新闻推荐给用户。这种定向传播的方式会窄化用户的信息接触,使他们陷入信息茧房之中,长期如此就会产生媒介依赖。而不难想象,短视频新闻对负面新闻的报道,会加剧受众对环境的不安感,对社会和政府产生质疑,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受众:声画冲击陷入无力思考的陷阱。麦克卢汉指出媒介是人的延伸,文字是视觉的延伸,电视是视觉、听觉的延伸,媒介也有热媒介和冷媒介之分。热媒介具有高清晰度,不需要受众发挥更多能动性,受众的参与度低,而冷媒介则需要受众发挥能动性参与到信息的解码中,受众参与度高。在这样的界定下,抖音短视频新闻当属于热媒介,能够短时间内通过画面解码将信息传递给受众,受众不需要花费力气去揣摩。麦克卢汉进一步指出,媒介是人的延伸,延伸意味着截除。自从印刷术发明以来,人体器官功能相继实现机械化。这样的社会经验太猛烈、刺激性太强,人的中枢神经系统无法实现这样的经验。技术延伸了一种器官,其他种类的感官“截除”或“关闭”感知或寻求感官平衡的机制。[4]中枢神经系统延伸和暴露以后,我们必须使其麻木,否则我们必死无疑,这个令人焦虑的电力媒介时代又是无意识和冷漠的时代。[5]长时间暴露在碎片化短视频环境下的受众习惯了被信息喂养,更加喜欢视觉刺激而忽视新闻的本质,缺乏对信息的辨别能力,舆论发生时无法保持理性的思考,极易变成应声而倒的靶子。

抖音新闻短视频的破局之路

坚守新闻价值,树立行业标杆。短视频新闻是新媒体时代的产物,抖音平台在蓬勃发展,短视频新闻也成为抖音平台的重要组成内容。但是短视频平台的娱乐性和流量至上的特点,不可避免地导致许多人为了吸引眼球而发布一些哗众取宠的内容。在这样的形势下,传统媒体应该找准自己的位置,依靠其强大的采编队伍,还原事实真相,成为短视频新闻的标杆。新闻热点曝出时,新闻生产者不能一味地为了流量追逐热点,而应积极主动展现事实真相,牢牢把握舆论方向,增强媒体的公信力。在新闻生产过程中,用户一个手机就能直接上传视频,虽然加快了新闻生产的效率,但是因缺少把关环节不可避免走向低质量、同质化、娱乐化,侵权现象也时有发生。因此,传统媒体在短视频平台也应当坚守新闻价值,坚持以质取胜的原则,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中找到一席之地。

加强对内容审查,实现平衡推送。由于平台的推送机制,新闻短视频成为“被销售和被选取的文化商品”,信息不再仅仅具有传递新闻消息的功能,而是成为商业化背景下形态各异但内核单一的“单向度的文化”,[6]即在抖音平台上,新闻短视频的传播机制实际上是由抖音用户自身观看习惯和关注喜好形成的“信息审查”与新闻短视频生产过程中“迎合市场”两种力量共同构成。[7]因此,新闻生产者要做到用户和算法的协同过滤。目前,抖音的推送机制依照其一小时之内的浏览量和点赞率,根据受众对内容的反馈将新闻短视频推荐进流量池,并进行流量扶持增加曝光量,能否进入流量池也成为新闻影响力的关键。但是平台对于内容的原创性审核机制不强,有时有些新闻媒体盗用其他用户的视频画面充当新闻画面,依旧能获得非常高的流量。有些媒体也会借用影视画面增加噱头。对此,短视频平台应当加大内容审查力度,对故意制造冲突的内容限制流量,切实对新闻的质量进行严格把控,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多样化推荐内容可以避免信息壁垒的形成,能够让受众保持理性。

受众提高网络媒介素养。抖音的算法推荐机制是按照受众的喜好推荐内容的,看似是受众的主动选择,实际是被动的喂养,久而久之受众就会丧失对新闻的主动选择。碎片化的传播,也使受众接受的内容带有偏向性。情绪化表达的新闻热点出现时,受众极易被引导,落入情绪陷阱。因此,新闻事件发生时,受众应当多平台搜索信息了解事实真相,让热点和情绪多跑一会儿再发表言论,不能因为网络平台的匿名性就肆意宣泄情绪。受众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提高媒介素养,加强对科学知识的学习,在新闻舆论出现时尽量保持理性思考。同时,在新的媒介环境中,受众也要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新闻建设,积极主动地发布真实信息,帮助补充与事实相关的内容,全民参与生产新闻,还原事实真相。受众坚持提高审美品味,也能够倒逼媒体重塑新闻的客观性。

结语

伴随着媒介融合的发展,短视频也在蓬勃发展,各地方媒体纷纷打造新媒体矩阵,但是短视频平台的碎片化特征,使得短视频新闻在传播过程中出现内容碎片化、娱乐化、情绪化的倾向,应当警惕新媒体平台的陷阱。这需要短视频新闻生产者坚定新闻价值的信念,坚持内容为王,树立价值标杆。平台也应当加强内容审核扶持原创,对假新闻加强查处力度。而受众在这种环境下也要主动提高媒介素养,多平台了解事实全貌,积极参与新闻传播。三方联动,短视频新闻才能更好发展。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