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继往开来 支撑引领电影高质量发展新征程——我国电影标准化的回顾和建议

时间:2024-06-18

张 鑫 刘茂英

(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中央宣传部电影技术质量检测所),北京 100086)

1 引言

***总书记强调,高质量发展要靠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和核心动力。标准化是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平台,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在新时代新征程的中国电影高质量发展道路上,需要充分发挥标准化对科技创新的推动作用,形成引领电影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在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中,也应充分发挥电影标准化的联通与支撑作用,推动电影产业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

2021年11月9日,国家电影局发布了《“十四五”中国电影发展规划》,文中14次提到“标准”,这是国家对电影标准化工作的要求和呼唤,是开启电影标准化新征程,引领电影高质量发展的动员令。

***总书记指出:“回顾历史,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回顾历史,是为了启迪今天、昭示明天”。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电影标准化工作时刻紧跟国家标准化改革步伐,走过了自强不息的奋斗道路。回顾电影标准化的历程,从中汲取经验、把握时代发展规律,将给予我们足够的勇气、力量和自信,迎接面对新时代的挑战和机遇。

2 胶片时代的电影标准化

2.1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电影标准(1949年—1955年)

1949年,新中国电影刚起步,一群年轻人怀揣着学以致用、报国有门的理想,加入文化部电影局制作处。他们虚心地跟着一些前辈,边学习电影技术,边翻译外文资料,由他们编印的《电影工程研究》等资料点燃了我国电影科技的星星之火。1951年,制作处撤销,电影局技术委员会成立。1952年9月,在电影局技术委员会编辑的《电影技术资料》(第7号)上,刊登了电影局制定的《35 mm影片的片头与片尾规格》。文中说:

“我国各制片厂出品的影片片头与片尾,过去都还没有统一的规定”,为了“在放映效果,影片保护以及操作”上消除不良影响与不便,中央电影局决定了采用苏联35 mm影片的片头与片尾的规格,作为我国各厂出品的统一规格“兹将该规格加以说明印发有关单位,以供制片及放映使用上的参考”

——这可能是我国最早制定发布的电影技术标准化文件。

在新中国电影事业百废待举之时,不仅电影行业没有自己的标准文件,全国各行业也都没有。当时,全国标准化工作以“苏式化”起步,即将苏联国家标准(ГОСТ)、全苏通用标准(OCT/BCK)直接翻译为国内标准。虽然这种没有正式电影标准的现象持续到1970年代,但是标准化工作一直在以制定、发布规范性文件的方式进行,伴随着中国电影事业向前迈进。

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后,标准化工作在全国各经济部门和工矿企业迅速地开展起来。文化部也于当年发布《关于电影制片的六项规定》,内容包括《关于各种影片长度的规定》《关于故事片摄制程序及阶段划分的暂行规定》等文件,强化了当时的制片程序和胶片的使用。

1955年,国家建设委员会主任薄一波指出,标准化是简化品种、提高质量、增加产量和促进生产协作的重要前提,是我国工业化过程中的重要技术政策之一。当年6月,文化部下发关于发布《35、16 mm影片拷贝技术等级鉴定办法》《影片包装暂行办法》等制度(1965年修订为《使用影片与保护影片的五项办法》),这些制度办法成为妥善使用和保护影片拷贝的主要规范性文件,保证了影片的放映质量。

2.2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标准和工业体系(1956年—1966年)

1956年,新中国第一个自行研制的标准诞生。同年,国家技术委员会成立。1958年,全国标准化工作喜迎第一号国家标准GB 1-1958《标准的格式与幅面尺寸》的发布。“一五”期间,全国共翻译和使用苏联标准4587项。

在“把加强标准化工作列为国家重要科学技术任务”的形势下,1960年和1961年,文化部下发试行了多项重要标准化文件,其中包括:《银幕亮度标准》《电影录音技术标准》《国产电影胶片的基本技术规格及其验收标准》《国产黑白电影胶片的基本规格及检验方法》等,强化了制片、胶片生产和放映的质量。

1962年,《工农业产品和工程建设技术标准管理办法》颁布。这是我国第一份标准化法规,将我国标准分为国家标准、部标准和企业标准三级。到1965年,我国标准化法规体系初步形成,标准化各项工作基本能够做到有法可依。年底,国家标准累计形成700多项,全国各部委颁布的部标准累计达1.3万多项。

1965年,我国胶片生产、电影摄制、电影录音、洗片印片、银幕、放映、电影音箱、电源、电影光源等产品都已具备市场供给能力,电影工业体系基本建立,发展形势一片大好。电影工业体系已为标准化工作提供肥沃的土壤,通过标准的研制和实施,有望实现各类产品、部件和材料等的有序生产。

2.3 “文革”时期的“8.75 mm”标准化(1966年—1977年)

1966年—1970年,全国标准化工作受到“文革”冲击被迫停滞。为了发挥电影的文化引领作用,1969年召开了著名的全国电影工业协作会议(“6·28”会议),会后由电影胶片、电声、电影机械、电影光源等组成攻坚队,研制并大量生产“8.75 mm”电影设备,中国电影工业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期”。

1972年“整顿”后,全国标准化工作开始恢复,重新公布了1962年的《工农业产品和工程建设技术标准管理办法》,要求全国各地认真贯彻执行。同年,为解决技术混乱问题,一机部组织进行了8.75 mm放映机全国定型产品联合设计与试制,又发布了JB 1413-74《8.75 mm电影放映机技术条件》和JB 1414-74《8.75 mm电影放映物镜技术条件》两项部标准。标准化样机和标准文件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8.75 mm”终因市场饱和、设备与拷贝质量太低、政治环境改变等原因,于1979年被确定下马。等到部标准GY 40-87《8.75 mm电影发行拷贝的出厂技术质量要求》发布时,已经不能改变“8.75 mm”被淘汰的命运。

2.4 全面发展时期的采标和标准体系的建立(1978年—2000年)

1979年,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开始承担国内外电影标准归口管理工作,翻译编纂了大量国际标准。1982年,国家发布《采用国际标准管理办法(试行)》,采标成为国家重点鼓励的标准化政策。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与电影机械、化工洗印等行业同仁一道进行电影采标工作。此项工作是这一时期标准化工作的亮点,不但填补了建国30余年没有电影国家标准的空白,也帮助快速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的胶片电影技术标准体系。1982年—1995年的采标高峰期,全国制定电影国家标准65项、专业标准18项、部标准(行业标准)10项。此后,新的采标减少,多是对原有标准的维护。

关于采标,即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曾被我国作为一项重要的技术经济政策,现在仍然被国家鼓励。采标在改革开放以后,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如:获取公开的科学技术成果,完善我国标准体系,跟上国外先进技术应用,缩小我国技术标准化与国外的差距等。采标也有利于外贸出口。据海关统计,“八五”期间电影设备出口额达990万美元。

3 数字时代的电影标准化

3.1 构建数字时代的电影标准体系(2001年—2012年)

1999年,DLP电影放映技术被首次用于数字电影公开放映。2001年,第一部数字电影在国内首映,我国电影的数字时代大幕徐徐拉开,胶片时代建立的电影工业体系开始加速瓦解。

根据GB/T 4754-2017《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国家统计局最新行业经济数据,电影机械行业和化工洗印行业逐渐退出电影主阵营。电影专业领域发生巨变,技术专业的构成从原来的胶片生产、洗印、录音、放映机械、光源等变为电影制片、发行和放映。

电影标准化产生历史断代的同时,我国标准化工作也有了新的发展。一种“集成标准化”模式被ISO推荐给发展中国家。将检测计量、质量认证、实验室认可与标准化工作结合起来。2001年,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相继成立。

3.1.1 开创符合中国国情的标准体系

2001年,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牵头实施《数字电子影院示范工程》,在全国成立约100家影院的电子(数字)影院示范院线。电子影院被行业视为发行和放映跨越式发展的机遇,能实现低成本、低风险发行,挖掘电影市场的潜力。鉴于我国当时存在大量营业性录像厅,只有统一的技术标准,才能为处在萌芽期的数字电影创造生存的土壤,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发布了由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起草的《数字电影技术要求(暂行)》。

1999年,电影局决定由政府支持,在全国300家影院推广由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开发的影院计算机售票系统,用于规范管理全国电影市场。2001年,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为电影局专资办开发全国票房统计管理系统,实现票房数据上报和统计。2003年,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发布了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起草的《影院计算机售票系统技术规范(暂行)》,统一了售票系统的技术和监管要求。

2002年,按国标委的《电影院星级评定要求》项目计划,由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牵头编制了《电影院星级评定要求(试行)》,在全国范围开展影院星级评定工作,将我国电影放映的整体质量推上了新的台阶。

数字时代初期,我国电影技术探索出一种“技术引进、自主创新和质量提升认证”的发展模式,即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实现跨越式发展、以信息技术为手段推动科技与管理创新,引领技术与服务相结合的质量提升,以及开展质量的评定和认证。在此过程,电影标准化的发展与之同步,并开始发挥出促进产业发展、支持政府规制、提升电影质量的作用。

3.1.2 初步形成科学合理的标准体系

2003年,电影技术质量检测所成立,之后成为我国电影行业唯一获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可的检测机构和国家级主力实验室。根据电影事业发展的新变革、新思路,按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下发的《关于加快电影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电影数字化发展纲要》等文件要求,电影行业开始大力推进数字化、信息化的技术创新与应用。

2005年,我国自主研发的数字电影流动放映系统开始进入农村电影放映。为规范农村公益电影放映设备,2007年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发布了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起草的GD/J 013-2007《数字电影流动放映系统技术要求》和GD/J 016-2007《数字电影流动放映系统检测方法》。流动放映是我国电影市场非常特殊且重要的阵地,标准的实施不仅规范了流动放映系统的技术要求,还支撑了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及其标准化建设。

2007年,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还发布了由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起草的GD/J 014-2007《数字影院(中档)放映系统技术要求》和GD/J 017-2007《数字影院暂行技术要求》。至此,根据我国国情建立的数字电影专业、中档和流动等三个市场层级,都有了明确的标准和依据,极大地规范和促进了产业的发展。

2007年8月23日,国家标准GB/T 21048-2007《电影院星级的划分与评定》由国家质检总局、国标委批准正式发布,之后获得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科技创新突出贡献奖”和“标准一等奖”。

2010年,GD/J 032-2010《电影送审标准拷贝声画技术质量主观评价方法》和GD/J 033-2010《电影送审数字母版声画技术质量主观评价方法》发布,送审母版的技术审查有了标准依据,把住了电影进入影院前的最后一道质量关口。

2007年,全国院线、公司开始大量投资建设数字影厅,电影数字化的进程加速。为满足影院对影片存储和自动化管理的需求,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开发了国内首套数字影院管理系统(TMS)。开发过程中,因放映设备接口不统一、信息不能互通,研制了GY/T 247-2011《影院管理系统基本功能和接口规范》,促进放映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推动了TMS在全国的普及应用。

2011年,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牵头开展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电影数字拷贝传输与播放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全国示范覆盖约200家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的影院。为严格把关卫星接收机的技术质量,统一技术规格,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了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牵头起草的GD/J 045-2013《电影数字拷贝卫星分发系统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

到2013年,从制片母版的质量审查,到影片发行的拷贝传输,再到影院放映的质量及配套软硬件条件,不同层次的放映市场都有相应的标准可依,在“制作、发行和放映”的链条上,能够开展相关检测和质量认定,电影标准体系的主体基本形成。

3.2 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新成就(2013年—2022年)

党的十八大以来,按照***总书记关于推动科技创新,打造科技强国的指示要求,电影行业贯彻落实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积极推动电影标准升级迭代,取得显著成效。

为进一步夯实电影标准化工作的已有基础,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组织修订票务系统标准,研制GY/T 276-2013《电影院票务管理系统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满足互联网售票的技术要求。针对电影制作,分批制定了GY/T 292和DY/T 2等系列标准,共9项,填补电影制作标准的空缺,实现与国际标准接轨。

2017年,“高质量发展”成为全国经济工作会议的主题词,“以标准化助力高质量发展”成为电影标准化工作的着力点。GY/T 311-2017《电影院视听环境技术要求与测量方法》、GY/T 312-2017《电影 录音控制室、室内影厅B环电声响应规范和测量》、GB/T 36617-2018《数字影院质量 银幕亮度、色度和均匀度》以及立体放映、巨幕放映等高新技术格式标准陆续发布,用先进标准引领质量提升,强化了电影对质量的要求。

2001年至2022年初,由电影行业政府主导制定的标准,除去胶片时代的留存,累计为:国家标准7项、行业标准化文件34项(现行),其中十八大后发布标准27项,约占66%。标准体系已涉及电影院票务管理、影院评定、影院放映环境及软硬件、拷贝分发、电影制作、电影审查、电影存档、工程建设、版权保护等全方面,形成支撑产业发展的有机整体。

2019年,全国票房达642亿元,约为2013年票房的三倍,标准化工作对电影市场的繁荣,起到了基础性支撑和推动作用。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作为行业技术创新、应用研发和标准化工作的引领者和主力军,通过将标准研制、检测认证和科研活动紧密结合,促进了电影“制作、发行和放映”全链条的提质升级。电影标准化与科技创新之间,已形成良性循环,相互促进,呈螺旋式上升。

如今,去影院看电影已融入百姓生活,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电影标准化推动了电影质量的提升,促进了产业的发展,而电影的魅力影响到社会的发展进步,这些影响包括人们的价值观、审美和时尚取向。标准化与社会发展进步之间的水与船的关系,在我国电影发展过程中得以展示和验证。

3.3 国际话语权的突破和新型电影标准体系的建设

从2015年开始,在电影局的关怀和指导下,由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牵头的我国首个国际电影标准项目《数字影院立体放映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经相关单位和专家的共同努力,于2020年获得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立项,2021年进入审查阶段,预计2023年正式发布。该标准是首个由中国牵头的国际电影技术标准,提升了中国电影技术的国际话语权,为我国自主知识产权设备进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争取了主导权。

2015年,国务院印发《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要求“建立政府主导制定的标准与市场自主制定的标准协同发展、协调配套的新型标准体系”。2018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修订并实施。目前,我国标准被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企业标准五级。国家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推荐性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是推荐性标准。我国标准化事业发展已进入了新的阶段,政府主导的标准化在弱化,市场主体的力量在增强。

电影行业顺应标准化发展大趋势,开始形成新型标准体系。随着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的深化改革,市场自主制定的电影标准,其活力不断释放,已累计发布团体标准40多项,企业标准自我声明30多项,形成政府主导制定的标准与市场自主制定的标准并存的新局面。

4 开启电影标准化新征程的建议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电影标准化事业经历了胶片和数字两大时代,从起步摸索、发展完善,到十九大之后的全面提升、走出国门,标准体系日趋巩固完善,标准化效益明显增强。与此同时,我国电影标准化还存在部分标准编制水平不高、标准实施应用不充分、标准国际化水平还不够等问题。

当前,全球电影技术标准的主导地位仍然被美国占据,但是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我国电影标准化完全能够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发展特色的道路,我们要继续坚持走中国特色电影标准化的自主创新之路,努力实现弯道超车、跨越赶超新突破。

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规划我国标准化中长期发展目标,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为开启我国电影标准化的新征程,建议从以下方面落实《纲要》,形成电影产业发展的技术支撑,发挥标准化的行业治理基础性、引领性作用。

4.1 积极推动电影标准化体制机制建设和完善

发挥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标委会)作用,制定行业标准管理办法。加强电影标准化研究的机构建设,鼓励科研单位、企业、协会学会、标委会等建设交流合作平台和标准化联盟。研究团体标准规范发展、标准实施效果评估、标准化人才培养与激励、标准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政策措施。建立电影行业的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和国家级标准验证检验检测点,打造高质量标准创新服务平台和人才聚集高地。加大高新技术格式制作、放映等标准研究布局,同步部署技术研发、产业推广和标准研究等任务。加大科研项目对重点标准研制的支持力度,鼓励成熟适用的创新成果及时转化为标准。健全标准立项评估制度,加强标准化经济、社会效益评估审查。强化标准研究科学验证,提高标准制修订工作公开性和透明度。

4.2 探索推进电影产业云化智能化标准体系研制

电影产业的云化(Cloudization)与智能化(Intellectualization)升级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统筹设计和整体推进,必须强化标准化对系统工程的有力支撑作用,建立技术标准体系,有效服务科技创新。

以电影产业的云化与智能化升级为突击抓手,推动标准化建设与电影产业的有机融合向纵深发展,开展一批产业云化标准化的重大项目研究。建构符合国家与行业战略需求的新型电影科技支撑体系和与之配套的标准体系,助力融合并进和协同创新。

推进标准化在电影制作领域的广泛普及和深度融合,以高标准引领高质量发展,促进电影质量和效益全面提升。

4.3 构建适应高质量发展的新型标准体系

完善电影制作、发行和放映各专业领域的标准体系,推动各专业领域标准体系协调衔接,强化标准体系实施情况评估与周期性动态调整。清理落后淘汰标准,优化提升现行标准。集中复审现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强化标准公益属性,消除标准中不适应电影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的内容。

加强团体和企业标准化建设。规范电影团体标准发展,引导社会团体聚焦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第五代移动通信(5G)、人工智能(AI)等媒体融合,以及高新技术格式、新业态、新模式等领域,制定先进适用团体标准。推动企业落实标准“领跑者”制度,完善企业标准体系。畅通社会团体和企业参与标准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渠道,鼓励参与国际标准制修订工作。

《纲要》提出“完善促进高技术服务发展措施”,现代电影工业涉及高技术服务,其基础是创意产业支撑技术,覆盖内容制作技术(虚拟现实、三维重构)等。梳理并建立电影工业全产业链的国家级质量标准实验室,形成电影国家级质量基础设施体系,建立健全标准、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有关电影高技术服务的政策措施。❖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