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选择何种题材才能讲好新闻故事——以第三十一届中国新闻奖部分广播获奖作品为例分析

时间:2024-06-18

□ 周凤荣

故事是一种对事件发展过程进行生动描述的叙事方式,而新闻则是对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且有一定价值的事实进行报道。新闻故事就是借用故事化的表现手法,通过对话、描写细节、再现情景等方式来展现新闻事件的情节,这种生动有趣和充满人文关怀的新闻更容易为受众所接受。

中国新闻奖是全国优秀新闻作品最高奖。纵观获得第三十一届中国新闻奖的41件广播作品,都紧扣时代主题,如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脱贫攻坚、经济增长由负转正、粮食安全、《民法典实施》等诸多大事,立意深远、视角独特,充分发挥了广播的声音传播优势,正确引领了舆论导向,值得新闻界同仁学习和借鉴。

当今时代,新闻生产方式多样化,信息传播多渠道化,广播媒体如何创造出更多优秀的作品并使之传播价值最大化?那就是坚持“内容为王”。讲好新闻故事是广播媒体的职责所在,一件新闻作品能否在社会上引发巨大反响,让受众产生强烈共鸣,最关键的一点就是选择好题材。本文以第三十一届中国新闻奖部分广播获奖作品为例,探讨选择何种题材有助于讲好新闻故事。

聚焦重大突发事件讲好新闻故事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的、不可预知和不可抗拒的事件,具有破坏性、紧急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不管是自然灾害、灾难事故,还是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只要发生就会对社会造成或可能造成严重影响,如人员伤亡、财产会受到损失、生态环境会遭到破坏、公共安全受到危及等。当突发事件发生时,广播媒体人要敏锐捕捉那些能感动社会的凡人善举,讲述普通人的奉献、仁爱和坚忍等民族精神,展示人性光辉与人间温情,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确引领舆论导向,奏响新时代发展最强音。

2020年春节前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突如其来,全国各地的媒体工作者闻令而动,在逆行路上奔跑,深入抗“疫”一线,现场直播、采访和制作了一篇篇既有温度又有深度的新闻作品。第三十一届中国新闻奖广播获奖作品有关抗“疫”题材的就有6篇。

面对突发新闻事件,广播新闻报道如何“跑赢时间”?2020年1月23日,湖北之声充分发挥广播制播的灵活优势,推出《我们在一起——直击武汉紧急关闭离汉通道》直播节目,生动翔实地报道了武汉关闭离汉通道、停运公共交通的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这个题材是重大的。10多路记者不顾个人安危,前往火车站、机场、地铁、公交、商超、社区等地直击武汉“封城”全过程,实时记录火车站慢慢关上站门、机场循环播放广播提示、地铁站缓缓落下卷闸门、最后驶过的列车、在超市抢购物资的市民、耐心解释的店员等场景。该作品社会反响大,效果好。据中国新闻奖参评推荐表介绍,九头鸟FM、长江云、蜻蜓FM等十多个平台同步直播,不少网民听了直播后不再恐慌,心情慢慢平静下来,更多人表示愿意和武汉人民一起战斗,共渡难关。在危急情况下,这些报道起到了增强信心、温暖人心、凝聚民心的作用,体现出了主流媒体的责任。该作品最终获得第三十一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也是名至实归。[1]

获三等奖的广播消息《别了,方舱》,稿件紧扣“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记者连续一个多月跟进采访,对方舱医院修建的初衷、历程、作用、意义进行深度开掘。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感人肺腑的语言,交替出现的现场音响和历史音响,客观数据和感性表达兼融在一起,感人至深又引人思考。武汉市最后一家方舱医院休舱,意味着武汉的疫情防控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人们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决心进一步激发,凝聚起了爱党爱国爱家的强大正能量。

获三等奖的广播消息《28个“临时妈妈”,谢谢你们!》用一段段鲜活的录音报道了28位医护人员组成的“临时妈妈”利用下班时间,轮流照顾2岁强强的动人瞬间,用“小故事”传递“大温暖,”满满的正能量激荡起共克时艰的磅礴力量和温情力量。

紧扣时代热点讲好新闻故事

2020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之年,新闻媒体全力投入脱贫攻坚报道,记录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讲好脱贫攻坚道路上涌现出的楷模和先锋的生动故事,传递脱贫攻坚信心,展现脱贫攻坚成果,弘扬脱贫攻坚精神,为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凝聚起蓬勃发展动力。[2]在第三十一届中国新闻奖广播获奖作品中,有关脱贫攻坚的作品共计7件。

2020年12月30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落下帷幕,湖南电台当天特别推出新闻访谈——《从十八洞村到沙洲村》。该访谈在“十三五”与“十四五”历史交接之际,选择两个***总书记曾先后考察调研过的小村庄:“精准扶贫”的首倡地——湘西十八洞村与红军长征“半条被子”故事的发生地——郴州沙洲村。主持人以摆擂方式引导两个村的党支部书记施金通和朱向群、“90后”村官隆建义和陈娟娟、回乡青年代表施康和朱梦嘉侃侃而谈,唐文源教授进行点评,通过他们的谈话全方位展示了这两个小村庄通过发展产业终于脱贫致富的蜕变历程,住房、水、电、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得到了改善,再也不怕上不起学、看不起病,再也不用担心停水、停电,过去的贫困村蜕变为如今生机勃勃的新村,吸引许多年轻人回乡创业,展现了村干部以及年轻人的激情、梦想与担当。作品主题突出,角度独特,立意深远,获得了第三十一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获二等奖的广播专题《大山里的“摩托书记”》,作品采用行进式的手法记录了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加碑岩乡黄木杖子村党支部书记贺玉复一天的日常活动:猪圈里唠嗑说笑、炕头上直播卖货、农家院里煎炒烹炸,通过音响串联,将当地村民生产生活的场景原生态式地展现出来,生动地讲述了一名骑着摩托车在大山里奔忙的女村支书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故事。这个故事之所以讲得好,不仅是因为作品以小切口反映了脱贫攻坚这个大主题,于细节处见真性情,更重要的是让听众感受到了“摩托书记”这个平凡人身上那种勇往直前、永不服输、带领村民奔小康的精神,故事温暖动人,催人奋进。

挖掘舆论监督题材讲好新闻故事

新闻舆论监督权是指通过新闻媒介,例如广播、电视、报纸、官方微博、公众号等方式来揭示社会上存在的不公正、不和谐的现象,特别是对公权力的不正当使用,以此达到约束和制约其行为的目的,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第三十一届中国新闻奖获奖的广播舆论监督类作品有几个共同特点:直击当前社会的热点、难点,如整治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关注粮食安全、聚焦“数字鸿沟”下的老人、优化营商环境等热门话题,深入调查,采访大量鲜活的素材,进行客观、真实、准确地报道。记者以严谨的作风,扎实的采访,掌握第一手资料,用铁证将事实的真相揭开。报道一播出,反响巨大,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迅速采取措施,加以整改,问题最终得以解决。

获一等奖的广播消息《东丽中学家属院唯一公厕为“迎检”被街道强拆,居民“内急”成难题》,记者通过明察暗访和多方取证,真实地记录了天津河东区二号桥街道办事处为迎接“创文”检查,把东丽中学家属院内唯一的一所公厕强行拆除,导致16户居民无法解决“内急”难题。该报道切中时弊,反映了有关部门的不作为、不担当以及形式主义之风,违背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报道播出后,一天内就让公厕恢复了原状,解决了百姓的如厕问题。这篇报道说明广播媒体充分发挥了对政府部门的监督作用,促使政府提高执政能力。

获二等奖的广播评论《南阳要占万亩基本农田建养猪场,岂能如此“拆东墙补西墙”?》是一篇贴近群众、反映问题的优秀作品。从群众举报入手,记者走访多个村庄,探访在建养猪场,求证各级政府部门,以新闻述评的形式,如实呈现万亩基本农田被占一事全貌。评论旗帜鲜明地指出“锅里有肉”的前提是“碗里有粮”,“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是错误的,18亿亩的耕地红线必须守住。报道播出后,引发相关部门高度关注,采取建设性的措施,推动问题解决。

关注民生讲好新闻故事

民生,简而言之就是人民的生计。民生新闻,简单地说就是关乎百姓生活的新闻,涉及教育、医疗、人口老龄化、法制建设、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媒体不仅要在引领社会舆论、传递社会正能量方面发挥积极作用,还要关注百姓心声,传达民意,围绕“三贴近”原则,坚持平民视角和民本取向,以小见大的方式报道衣食住行等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新闻,记录百姓生活发生的喜人变化,生动讲述平凡人的感人事迹,反映人生百态,展现人间大爱与社会真情。

获二等奖的《智能时代,如何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聚焦“数字鸿沟”下的老人这个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触及社会管理中的痛点、难点,搜集相关素材,采访当事人和相关专家,分析此事引发社会高度关注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并由此出发,关注到移动互联网时代老年人所遭遇的普遍困境。作品指出,老年人不是社会发展的负担,要想办法帮助他们跨越“数字鸿沟”,这充分体现了政府的治理能力的提升和社会文明程度的增强,作品还从制定政策和提升能力两方面去探讨问题解决的路径。2020年末,国家出台了相关政策,各地也都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帮助解决老年人面临智能技术的困境。作品分析透彻,引人深思,同时推动问题解决,很好地发挥了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

生态文明建设也是民生。新闻媒体作为党的喉舌,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内容也是当前媒体报道的重要内容之一,记录生态文明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图景,传递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也是当前媒体的职责。本届中国新闻奖广播获奖作品中多篇获奖作品均与生态文明相关。

获二等奖的广播消息《资“两山银行”:存储“绿水青山”收益“金山银山”》报道了2020年8月江西省抚州市资溪县整合林业、金融机构、旅游、自然资源等多个领域,通过建机制、引“活水”等举措,第一个在全省创建“两山银行”,把老百姓手中的山、水、林、田、湖、草等绿色资源变现为资产,符合社会绿色理念,确实是一篇生态环保方面的好作品。

获一等奖的广播专题《瀚海追梦留住绿洲》报道了甘肃省威武市民勤县两位“80后”的治沙经验。一位是返乡创业青年马俊河,这位全国网络治沙第一人不依靠政府投入,而是借助公益组织和电商平台打造高质高效治沙产业链,不仅使12个村庄不再受到流沙侵袭,还为周边村民带来400万元收入,既治好了沙又让村民富裕了起来。另一位是戴敏,自主研发制造了世界第一台“多功能立体固沙车”,使治沙效率大大提高。作品通过细节描写人与环境的关系,引导人们深刻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弘扬了年轻人“追梦”“筑梦”情怀,倡导年轻人在实干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彰显了主流媒体的舆论导向。作品的新闻价值不仅仅体现在通过细节和事例深刻阐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这个主题,甘肃省武威市的治沙技术和模式及新发展理念正在造福更多国家,也体现了我国的“大国担当”和“一带一路”政策发挥的重要作用。

寻找成就成果题材讲好新闻故事

讲好新闻故事时要坚持“三贴近”原则,选取本地区各方面的成果成就题材以最佳角度进行报道,把区域经济的良好发展势头展示出来,从而增强报道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如今,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不断创新,蓬勃发展起来的数字经济对人类产生了深刻影响,“问题立法”更显迫切。获一等奖的广播消息《全国首个!浙江为数字经济立法》报道了浙江省敢为人先,出台了我国第一部以促进数字经济发展为主题的地方性法规——《浙江省数字经济促进条例》,让立法落地更接地气,更具针对性及操作性。这本是一条会议新闻,但记者多年的实践锻炼了他的“新闻嗅觉”,从中敏锐地捕捉到了数字经济立法这条“活鱼”,从而进一步探究这新闻背后的重大意义及新闻价值。

获二等奖的广播专题《听!浦东每一种声音都让自己离世界更近》,记者选出三个极具代表性的故事——第一家盒马鲜生是如何诞生的,张江科学城里的创新药是如何研发的,上海期货交易所如何与世界经济从容对话,以声音为主线,通过运用大量现场实况,诠释“创新”“改革”“开放”三大关键词,折射浦东波澜壮阔的开发大潮,生动展现了浦东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

2020年是中国农业极不平凡的一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南方强降雨、东北台风等各种困难挑战叠加,给国家粮食安全带来严峻考验。面对不利形势,中国粮食主产区黑龙江勇挑重担,筑牢粮食安全防线,粮食产量连续十七年获得丰收,并连续十年位居全国第一,牢牢端稳了“中国饭碗”。获二等奖的广播消息《黑龙江粮食产量实现“十七连丰”》就是基于这个背景创作的,作品紧扣“来之不易”这一特点,记者连续走访庆安、兰西等十多个黑龙江粮食主产县,走进田间地头,深入采访报道了当地抗疫抗灾、保生产促丰收的具体实践与创新经验,充分展现了黑龙江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所作出的努力与取得的成绩,极大地鼓舞了士气,振奋了人心。

结语

不管选择什么题材,不管运用何种手法,作为新闻工作者始终要践行“四力”,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多下基层捕捉鲜活素材,才能不断创作出更多贴近群众生活、引领正能量的优质新闻。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