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8
□ 纪鑫鹏
期待视野理论概述。“期待视野”最早由波普尔提出,他认为实验与观察离不开理论与观点的指导,于是了提出“期待视野”的概念,即“首次使观察具有意义并因而认可这些观察结果”来反驳将实验、观察与理论分开的归纳主义与逻辑实证主义。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为了解决文学史悖论与审美危机,康士坦茨学派提出了以读者为中心的期待美学。尧斯在《文学史作为向文学理论的挑战》中引进了曼海姆和波普尔使用过的“期待视野”概念。“期待视野”在尧斯的接受美学中是指“在文学接受活动中,读者原先各种经验、趣味、素养、理想等综合形成的对文学作品的一种欣赏要求和欣赏水平,在具体阅读中表现为一种潜在的审美期待”。[1]尧斯认为,读者在进行阅读活动时会带有自己的“审美期待”,在阅读过程中会对文本内容进行“阐释性接受”,最终完成自身“视界的改变”,并带着新的期待视野继续进行阅读活动。文学作品的内在意义,便是通过读者在接受中“视界的改变”而实现的。
皮亚杰在“发生认识论”中提出了“定向期待”和“创新期待”理论,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了“期待视野”的概念。在影视艺术观赏活动中,观众审美经验的“期待视野”起着两种相反相成的作用:倾向于审美心理保守型的定向期待和倾向于审美心理变异性的创新期待。[2]定向期待可以理解为受众的审美守旧,即受众会用自己的文化素养、知识结构、艺术经验等来观赏和解读艺术作品,这就要求艺术作品不能过于超前,否则受众会产生难以理解或者误读的情况。创新期待可以理解为受众的一种对新事物、新体验的好奇心,由于目前影视与电视艺术快速发展,其内容和形式飞速迭代,更是大大激发了受众的创新期待,若影视与电视作品过于循规蹈矩也难以被受众买账。
由此可见,接受美学“期待视野”理论对于艺术创作具有普遍的方法论意义。首先,艺术作品要与读者保持适当的审美距离,即在一定程度上符合读者的定向与创新期待,避免艺术作品的过度陌生和过度守旧,也要进一步创新,超越并打破读者的审美期待,给予读者惊喜感。其次,艺术作品也要将促成读者“视界的改变”作为自己内在意义的实现方式。
期待视野与电视综艺受众。电视综艺节目是为受众提供文化娱乐和审美享受的电视节目形态。由于电视艺术欣赏的仪式感较弱,且电视综艺节目具有更强的互动性、娱乐性,其收视率、影响力以及口碑也和受众关联密切,所以受众这一主体在电视综艺节目中占有更加重要的地位。
电视综艺制作人应将受众融入主题构思、创意编排、拍摄剪辑、节目传播等过程,不仅要融合受众“看得懂”“喜欢看”的元素,符合受众期待,更要力求创新,创造出受众“没见过”的元素,给予受众惊喜,使受众振奋,从而提高收视率,赢得口碑,传播观念,赢得受众的认同,最终实现节目的价值。由此可见,电视综艺节目注重受众的理念与接受美学“期待视野”的观点产生了似然性。因此,接受美学,尤其是“期待视野”的观点对电视综艺节目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音乐综艺发展历程。音乐综艺一直是我国综艺市场中重要的综艺类型,我国音乐综艺的发展大体经历了造星选秀类音乐综艺和综N代音乐综艺两大阶段。
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简称“青歌赛”)打破了之前晚会型的音乐综艺节目形式,扩大了选秀类音乐综艺的市场,而《超级女声》更是颠覆了传统唱法并降低专业门槛,鼓励所有热爱音乐的女性参加选秀,引发了全民音乐选秀的潮流。此后,我国综艺市场涌现了一大批选秀类音乐综艺,如《快乐男声》《我型我秀》《加油,好男儿》《声震八方》《绝对音响》等。
在选秀类音乐综艺蓬勃发展之时也暴露出当时音乐综艺总量偏多、内容雷同、夸张作秀等问题,国家广电总局因此发布“限歌令”。自此,《中国好声音》《我是歌手》(后改名为《歌手》)等大牌音乐综艺开始占据音乐综艺市场,成为了脍炙人口的国民IP。在此阶段,音乐综艺大体呈现素人音乐追梦模式以及专业歌手竞演模式,季播音乐综艺凭借高质量的节目制作、高水平的音乐水准、积极向上的节目内涵,赢得了观众的喜爱和支持,促进了我国音乐综艺市场的向好发展。
音乐综艺现状分析。综N代音乐综艺制作质量较高,影响较大,但单一的节目模式逐渐引发了观众的审美疲软。近年来,综N代音乐综艺的收视率不断下滑,影响力逐渐降低,甚至爆出了许多负面新闻。综N代音乐综艺开始对节目进行“微整形”,在导师选择、歌曲挑选、赛制模式、舞台呈现等方面进行创新,如《歌手当打之年》取消“补位赛”与“踢馆赛”而引入“奇袭”赛制,《中国好声音2021》开启“4+4”双导师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受众,但效果并不尽如人意。
通过回顾中国音乐综艺的发展历程与现状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的音乐综艺仍然存在同质化明显、创新性不足的问题,导致观众审美疲软。笔者认为,中国音乐综艺不能在原来节目框架下在赛制等方面做微整形、微创新,而是需要打造符合并打破受众审美期待的、特色鲜明的“新音乐综艺”。
在综N代音乐综艺逐渐低迷的背景下,新生代音乐综艺不断探究新思路、新模式、新玩法,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其中有不少新兴的音乐综艺打破常规模式,通过对受众的分析,从而回归受众的期待视野,对节目巧妙构思最终打破了受众的审美期待,不仅为受众带来了具有新鲜感与惊喜感的音乐综艺,也实现了其作为艺术作品的内在意义。
悬疑竞猜型音乐综艺。《蒙面歌王》《蒙面唱将猜猜猜》等娱乐性较强的竞猜类音乐综艺最先摒弃了音乐综艺旧模式。此类节目不再采用歌手竞技模式,转而使蒙面歌手两两合作并进行才艺展示,在歌手的演绎过程中,猜评团和观众需要寻找蒙面唱将等细节信息,最终进行身份竞猜。在受众对综N代的竞技模式感到审美疲劳的背景下,《蒙面唱将猜猜猜》抛弃竞技,转向合作与竞猜游戏的综艺模式无疑符合了观众的审美期待。在《蒙面唱将猜猜猜》第三季中,节目组选择了如周慧敏等许多久违荧屏的歌手,通过歌手蒙面的演绎让观众回忆起了曾经的华语歌坛,使得竞猜上又多了一份情怀和感动,增强了观众的审美期待。
垂直类音乐综艺。音乐综艺中的音乐类型也不再拘泥于流行音乐,垂直领域的小众音乐类型也有了市场,《中国新说唱》《即刻电音》《声入人心》《乐队的夏天》等节目极大丰富了我国音乐综艺的种类,开启了垂直类音乐综艺时代。对于摇滚音乐,大众往往没有明确的认知,甚至带有偏见,而《乐队的夏天》则挖掘出了摇滚乐队背后的故事以及摇滚精神感染人心的一面。不论是“九连真人”乐队为家乡的天灾留下的泪水,“新裤子”乐队讲述自己的中年危机时的感叹,还是“海龟先生”乐队旧友相逢的真挚友情都能让观众感同身受,沉浸在摇滚音乐里。
代际碰撞类音乐综艺。《我们的歌》《闪光的乐队》等一些音乐综艺将饱含阅历与情感的前辈歌手和具有青春活力的新生歌手进行碰撞,产生了新的传播效果。受众中一直有着关于新老歌手的争论,所以受众对于新老歌手的代际碰撞是有期待的。在《我们的歌》节目里,前辈歌手和新生歌手进行歌曲合作并寻找自己的搭档,打造出了《天下有情人》《母系社会》等爆火“出圈”的歌曲。当林子祥重回荧屏和胡夏重唱《那些年》时,其在古稀之年还在尽情唱歌的精神让观众感叹。可见,《我们的歌》不仅满足了观众对于代际碰撞的创新期待,还给予了观众在听觉和精神上的满足。
“音乐+”类音乐综艺。新时代音乐综艺也进行了音乐跨界融合的尝试,如“音乐+电影”的《幻乐之城》、“音乐+古诗词”的《经典咏流传》、“音乐+故事”的《时光音乐会》。在以单一的音乐综艺为主的综艺市场里,音乐的跨界融合类节目吸引了很多寻求创新的观众。《时光音乐会》将音乐与故事融合,采用慢综艺的方式,向观众讲述一首歌曲背后的故事,用音乐为观众打造了一台时光机。不论是李克勤在颠沛流离时写下《红日》,还是郁可唯在彷徨时遇见《路过人间》,每一个故事都能勾连起一个时代的回忆,让观众在欣赏慢综艺放松身心的同时产生情感共鸣。
《声入人心》是2018年由湖南卫视制作的一档以美声为主题的原创新形态声乐演唱节目,一经上线,便收获了较高的收视率与关注度。根据艺恩数据统计,《声入人心》上线两天便凭2100万的播放量登上电视综艺日榜第十位,上线十五天便凭借533.3万的播放量,荣登电视综艺日榜首位。根据艺恩数据发布的《2021音乐综艺市场研究报告》,《声入人心》占据了近五年音乐综艺热播榜第六名,口碑榜第三名。《声入人心》的高收视率、高口碑,映射出节目组对受众的考虑。因此,下文将在“期待视野”理论视角下,对《声入人心》的传播范式进行分析。
模式期待:温和的竞争赛制。真人秀是我国电视市场目前最受欢迎的节目形态,而音乐真人秀节目不仅能够为观众带来良好的视听享受,还能够呈现出充满冲突与悬念的“音乐戏剧”,对于提升节目的话题性、获得良好的传播效果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3]《声入人心》采用了受众最为喜爱的真人秀模式,36位选手和3位出品人都具有鲜明的性格特点,不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在节目里,人们可以看到严肃里透着幽默的廖昌永老师,可爱里带着小叛逆的石凯,对音乐极其认真的郑云龙;能看到蔡程昱的演唱技巧不断进步,周深逐渐从惧怕舞台变得从容自信;还能看到阿云嘎和郑云龙默契十足的配合,王晰作为前辈对周深的照顾和鼓励。《声入人心》采用真人秀节目形式,满足了受众对节目的定向期待。
在人们的生活速度不断加快、生活压力不断加大的社会背景下,我国综艺市场也出现了“快综艺”过多的现象,观众也出现了审美疲劳,反而对慢综艺产生了创新期待。《声入人心》回归音乐本真,对节目的歌曲精益求精,打造以美声为主题的高质量音乐综艺,同时设置了无淘汰赛制。其高欣赏度、高水平的音乐曲目以及弱竞争性的赛制可以让观众在欣赏音乐时慢下来,在快节奏社会里觅得一份心理安慰和情感归属,满足了受众的创新期待。
在《声入人心》节目中,3名出品人在100天内对36位选手每期的演唱进行资格建议,评选出每期的首席成员与替补成员,首席成员保留在下一阶段的演唱权,替补成员则需要通过其他机制争取演唱资格,总之选手不会被淘汰。节目最终将评选出6位首席演唱成员,首席成员会获得大型美声音乐会全国巡演和发行音乐专辑的机会。由此可见,节目保留了一定的竞争性,即首席资格的争夺,但不设淘汰制的设定大大削弱了节目的残酷性。这样一种温和的竞争机制,既保留了一定的娱乐性与紧张感,又大大减弱了受众观看时的心理压力,不仅吸引受众期待竞演结果,也让受众能够从紧张刺激的快综艺中获得一种情感安慰,让受众有了全新的赛制体验与视听感受。
视觉期待:颜值与水准共存。这是一个注重“高颜值”的时代,电视艺术的蓬勃发展让观众对视觉体验产生了新的需求,不仅电视画面要大气精美,选手也要颜值在线,才更能吸引受众尤其是年轻受众的眼球。高颜值从远古至当下均被认为是良好的基因和健康状态的指征,并具有晕轮效应、美貌津贴等特征。[4]即使大家都知道不能以貌取人,但人们也会不由自主地通过一个人的颜值对其产生初始的印象。《声入人心》的选手皆为青年选手,不仅青春有活力并且大多都是身材好、脸庞帅气、衣着得体、镜头感与表现力十足的养眼美男,不仅吸引了大批受众,还促成了选手的“出圈”。此外,节目在舞美、灯光、镜头、造型都精益求精,给受众展示了一个大气精致的表演舞台。可见,《声入人心》对“高颜值”的追求满足了受众对于视觉享受的期待。
在节目第一期,节目组分别介绍了每位选手的文化背景,其中不乏有许多中外名校的高材生与著名歌手,如取得茱莉亚音乐学院硕士学位的贾凡,获得美国西北大学音乐学院硕士学位与耶鲁大学MMA歌剧项目全额奖学金的南枫,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的国家大剧院驻院歌剧演员王凯,著名歌手周深,中国好声音冠军李琦等。在接下来的节目中,36位选手各自展示了自己过硬的专业水准和艺术素养。集高颜值、高素养、高水准于一体的选手给受众的心理预期带来了强烈的冲击,也让受众对音乐综艺产生了新的认知。
听觉期待:雅俗共赏的跨界融合。音乐是音乐综艺最为重要的语言,音乐和歌曲的质量往往反映着一档音乐综艺节目的品质。流行音乐一直是大众最为熟知和喜爱的音乐类型,流行音乐类综艺也是我国音乐综艺市场的主导,而其他音乐类型,如美声、音乐剧、摇滚、说唱等难以从小众音乐中“出圈”,甚至在大众心中还存有一定的误解。在《声入人心》节目宣传阶段,潜在受众被节目的“美声”标签所吸引,但在此标签下受众构建的“期待视野”大多为歌唱家的美声演绎,具有一定的陌生感和距离感,但同时受众对于“能听懂”的美声表演也产生了一定的创新期待。
《声入人心》节目向受众展示了不一样的美声视听盛宴。在歌曲内容上,节目将流行歌曲重编,让美声以通俗的方式传播。除《玛依拉变奏曲》、Ah,mesamis、Memory等经典美声唱段以及《心脏》《诗人的旅途》《歌剧魅影》等经典音乐剧曲目以外,节目中还有大量被改编的流行音乐,如被改编成四重唱的Halo、被改编成二重唱的《对不起,我爱你》《月弯弯》《可能否》等。Halo是美国歌手碧昂斯演唱的火遍全球的英文流行歌曲,节目组的改编保留了原曲的力量感与深厚的情感,通过四人的和声和磅礴的编曲让这首歌增添了层次感,加剧了力量感,让受众在深情与忧郁中听出了一种畅快淋漓之感;《山楂树》是一首苏联时期的爱情歌曲,节目组保留了原曲悠扬的曲调,通过大量和声的加入和三人唱段的分配,给原曲增加了交织感和缠绵感,让受众沉醉于如诉如泣的爱情故事。《声入人心》通过对经典歌曲、流行歌曲进行改编的方式使其“文本陌生化”,营造出了悬念感,颠覆了受众的想象。
在演唱形式上,各种音乐形式共同竞演,极大丰富了节目看点。综艺市场中的音乐综艺往往局限于歌手独唱、男女对唱的演唱形式,而《声入人心》不仅有大众熟悉的独唱、二重唱,还有三重唱、四重唱等高水平的演唱形式,重唱也不再是简单的分词分唱,而是通过改编加入了大量的和声设计,大大加强了歌曲的层次感,产生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这种多样性与专业性共存的演唱形式,使得受众的视听体验更进一步。
节目不仅展现了歌曲本身,还展示了歌曲的背景和声乐知识。作为一档高质量的美声类音乐节目,《声入人心》在节目中有意地进行了音乐专业知识的传播。在每首歌曲的演唱前,节目都会介绍歌曲的历史以及歌曲需要运用的声乐技巧,如周深、王晰、刘彬濠演唱《山楂树》之前,屏幕出现了歌曲历史介绍:《山楂树》原名《乌拉尔的花楸树》,俄罗斯上世纪50年代的一首爱情歌曲,描写工厂青年的生产生活和故事,旋律起伏,意境深绵;王晰、郑云龙演唱《慢慢喜欢你》之前,屏幕上的文字则强调了歌曲副歌的演唱所需要的气息技巧。在选手与导师的对话中,也蕴含着许多音乐专业知识,如选手的音域、歌曲的演唱技巧、歌曲的情感等。另外,较为严肃的专业音乐知识传播被高颜值且有趣的选手、年轻化的节目赛制、精美的画面所软化,从而寓教于乐,使受众在潜移默化中提高音乐审美素养。
情感期待:娱乐中蕴含着感动。受众在《声入人心》节目中除了欣赏到美声与流行融合的视听盛宴,还陶冶了自己的情操。但《声入人心》节目给予受众的,还有许多其他令人动容的情感与精神。在这个舞台上,每个人都值得发光。经过了六期节目,首席名单已调换多次,但是还有六位选手还没有机会参与公演。在第七期节目中,何炅特意为没登上过舞台的六名选手创造了特殊的舞台,台上是终于登上舞台的六位选手,台下则是其他三十位选手、观众以及他们的亲属。舞台上的选手唱着自己最喜爱的歌,舞台下的观众则用心聆听着。
在这档节目中,所有人都在抛去功利,真诚地对待作品。当替补队员组队的时候,选手们并没有因为谁强或者谁人气高去选谁当队友,而是从声音搭配和音乐想法上面选人,将作品的优质性放在第一位。在节目排练时,一个演唱组合的几个人会将音乐放在首位,交流想法,老练的歌者也会将自己的经验无偿传递给经验较少的歌者。
在《声入人心》中,还有着纯真的友情。选手中的前辈与新人没有竞争,只有欣赏。为了顺利完成《她真漂亮》的演绎,王晰向高杨讲述自己的恋爱故事,教高杨如何传递歌曲的情感;王晰和周深在排练三重唱《跨越彩虹》时,将最漂亮的主音部分给了演出机会较少的蔡尧。当选手因淘汰而难过时,总会有伙伴前来安慰。当陆宇鹏因表现不好而内疚时,贾凡带着他唱歌,并和他组队,最终从替补中逆袭;当周深因在代表战队的对决中失败而哭泣时,其他战队成员都给了周深温暖的怀抱。在节目最后一期,面对离别选手们都难舍难分。有一组选手特地选了《友谊地久天长》改编成三重唱,致敬三十六个人的友谊。节目结束时,选手都回到了第一期的座位,一个个跟大家道别后满含泪水不舍地离场。
在节目中,一方面受众能体会到节目传达的使命感。“我是站在追光之外的追光者,他们说不够流行就不够资格。他们说高雅冬眠,你休想叫醒。我按哪个键,为歌唱活着?还是为活着歌唱?用偏见来裁剪声和光,然后缝合成一个巨大的我。”从《声入人心》节目宣传语可以看出,《声入人心》节目承载着打破偏见、为高雅音乐正名的使命。另一方面,受众会被歌手怀揣热爱、勇敢追梦的精神所打动。蔡程昱说,他们学美声的人总会发现,台上的是他们的人,台下的也是他们的人。陆宇鹏从小右耳失聪,但还是凭借着一只耳朵的听力尽全力追逐音乐梦想;郑云龙透露他在毕业时,单靠音乐剧只能获得八百元的收入,甚至难以负担几千元的房租。但当尚雯婕问到郑云龙为什么本身是一个成熟的音乐剧演员还要来参加节目时,郑云龙说:“我想以一名普通的音乐剧演员的身份,让更多人通过这个节目了解我,了解音乐剧,我希望他们更愿意喜欢音乐剧,走进剧场去看音乐剧。”在尚雯婕问郑云龙何处是终点时,郑云龙则表示没有终点,他会唱一辈子音乐剧。
在音乐综艺市场低迷的大环境下,新生代音乐综艺不断探究新思路、新模式,取得了一定成效。尤其是《声入人心》节目,在模式、视觉、听觉、情感上满足了受众的定向期待与创新期待,并通过创新与融合,打破了受众的审美期待,不仅收获了高收视、高口碑,还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高雅艺术的大众化传播,使更多人愿意走进剧场,走近歌剧与音乐剧。音乐综艺节目要想打造精品、打造爆品、实现内在意义必然要从受众层面去思考,去搭建,当然,音乐综艺也不能只为追求受众的关注而忽略音乐综艺的本质,而是应当在满足受众期待的基础上,打造高质量、高水平的音乐综艺。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