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8
元宇宙在带给人们憧憬与希望的同时,也隐含着巨大的风险。首先,随着各种算法和技术的进步,人类机器化和机器人类化的发展正在同步进行,元宇宙通过各种连接,对人的控制无孔不入。人类会不会成为智能技术的傀儡?当人无法控制技术时,也就失去了人的中心地位,无法再继续维护人类的核心价值观。当“以人为本”的传播逻辑被打破后,围绕人作为高级生物建立起来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等一切标准将会不复存在。其次,当虚拟世界中的一切都唾手可得时,现实世界的存在还有吸引力吗?如果人类的未来是沉浸在一种高度接近现实的虚拟世界中无法自拔,所谓的数字永生未必是一种进步,而是一场自我毁灭的灾难。元宇宙不是空想的乌托邦。元宇宙的未来发展价值是能否进一步优化人类的生产关系,满足更多人的精神追求和促进提升生产力是一个关键。(据顾群业田金良于《青年记者》2022年7月下)
作为“目的”的新闻,就是把新闻作为新闻活动的直接目的,而不是把其他间接目的作为新闻活动的直接目的。把新闻当作新闻活动的直接目的是好理解的,却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困难的事情。首先,新闻活动主体要确立把新闻活动当作新闻活动的观念,把新闻当作新闻的观念,这是“新闻”观念系统的根基。确立这样的观念,是实现新闻目的的前提性要求。其次,把新闻作为目的,最具实质性的实践要求是,新闻传播主体特别是职业新闻机构、职业新闻传播者要把生产传播高质量新闻作为首要目标。唯有这样,才能把作为目的的新闻落在实处。因而,最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实现作为目的的新闻。最后,各类新闻活动主体都需要在各自的新闻活动中处理好直接目的与间接目的间的关系,促使新闻能够产生发挥更多更大的正面效应。新闻的目的不只在于新闻本身,还有新闻目的之外的追求。新闻的直接目的与间接目的构成了完整的新闻目的系统。因而,处理好“作为‘目的’的新闻”与“作为‘手段’的新闻”之间的关系,或者简单点说处理好“新闻目的”与“新闻手段”之间的关系,对于保证整体新闻活动的意义与价值至关重要。(据杨保军于《新闻记者》2022年第7期)
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服务经济决策是智库的重要职责。一、理论思维:学思践悟***经济思想,锚定经济政策研究主航道。一是从治国理政的高度确立研究主线。紧扣“战略性”和“超前性”两大要求布局研究力量。二是构建实践联系理论的研究范式。一方面,通过长期实践逐渐形成“发现问题—分析原因—预判影响—提出对策”的智库报告体例;另一方面,打造兼具媒体话语、政策话语、学术话语特点的智库话语体系。三是重视研究人才梯队建设。二、聚焦思维:遵循比较优势、抓住关键环节,深度嵌入经济决策全链条。支撑决策是智库的天然使命,经济决策是一个系统工程,媒体型智库应坚持“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聚焦以下关键环节:一是调查研究,二是精神解读,三是效果评价。三、数据思维:建构算力,夯实经济智库研究的数字基础。当今大数据时代,科学决策越来越离不开数据的支撑。灵活的大数据构建和分析能力,被认为是下一代智库竞争的核心能力所在。对于媒体型智库而言,算力包含两个方面要素:一是数据获取能力,二是数据应用能力。四、运营思维:将效果意识贯穿智库产品全流程,持续将研究力转化为影响力。智库的影响力大致分为学术影响力、政策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对于媒体型智库而言,应当着重提升研究成果的政策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提升主动运营能力,既与“着眼于壮大主流舆论,凝聚社会共识”要求一致,也符合媒体型智库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据曹杰于《中国记者》2022年第7期)
一、过去:深挖传统智慧与文化。近年来,一批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品节目以现代时尚的视听语言、跨越时空的对话形式、典雅而又流行的形象,让经典不再高冷,让更多观众看到民族辉煌的过往,赋予民族文化崭新的时代内涵。五千年中华文明的传承,是电视节目生产取之不尽的富矿,主流电视媒体可以“制造”基于文化基因的节目需要,贴合受众潜意识乃至不自知的需求,是更高级的贴合,也是主流媒体价值更好的体现。二、当下:表征现实生活与人生。我国媒体一直强调现实主义,这也是电视节目生产的基本要求和特征。实际上,所有的“过去”和“未来”都是当下的表征和体现。近年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节目的兴盛和广受欢迎,是受众民族自信的社会情绪的反映。当然,在众多表现当下现实生活与人生的节目中,对节目创作与呈现也存在创意缺乏、题材扎堆、流于表面、缺乏深度等问题,这些都是未来电视节目在面对当下生活与社会人生时,需要重点反思和解决的地方。三、未来:想象发展与形式创新。数字科技的流行,从某种程度上为未来电视节目在科技形式上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思路。电视媒介及其节目本身是媒体与受众的中介化世界,而数字科技是中介世界的进一步延伸,是“拟态环境”在新技术条件下的进一步发展。VR、AR等新技术在节目上的运用,让电视节目整体形态有了进一步调整和提升,受众也可以借由技术深度参与到节目的生产与传播流程之中,甚至超越当下的简单的互动。新思维新技术,为电视节目的内容与形式的生产提供多重创新思路。(据吕鹏于《电视研究》2022年第7期)
近日,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央视市场研究(CTR)、广视索福瑞媒介研究(CSM)、中国新闻史学会传媒经济与管理研究委员会在京联合发布《传媒蓝皮书: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2022)》。蓝皮书指出,2021年,中国传媒产业规模呈恢复性增长态势,总产值达29710.3亿元,增长率从上一年的8.40%提升至13.54%,恢复到2019年两位数的增长水平。根据工信部的统计数据,移动数据及互联网业务实现收入6409亿元,较上一年增长3.3%。广播电视广告及报刊行业规模继续收缩,广播电视广告收入持续下降至1000亿元以下。2021年电影行业收入明显反弹,增长率超过100%。蓝皮书认为,2021年,中国传媒产业内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在元宇宙这一虚拟数字生态中,媒体积极布局新赛道,传媒生态系统将迎来新一轮的变革。(消息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网)
日前,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主办,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北京广播电视台承办的首届中国播音主持“金声奖”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10名优秀广播播音员主持人、10名优秀电视播音员主持人捧得首届中国播音主持“金声奖”奖杯。中国播音主持“金声奖”是我国播音主持领域首次设立的政府奖,两年一届,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主办、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承办。首届“金声奖”评选自2021年9月启动,先后组织开展了初评、复评、终评、公示等工作。20位获奖者都是播音主持行业的佼佼者,在各自的岗位上承担着坚持正确导向、传播先进文化、引领文明风尚的重要职责;获奖的播音员主持人风格多样,涉及新闻、文艺等多种节目类型,深受听众、观众喜爱。(消息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近日,记者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认证认可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市场监管总局认研中心”)获悉,为加强对全媒体专业人才的培养,市场监管总局认研中心开展了全媒体运营师培养培训及人员能力验证工作,为全面建立良好信息传播机制和网络生态提供人才保障。全媒体运营师是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与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统计局于2020年面向社会公布的新职业之一,其定义是综合利用各种媒介技术和渠道,采用数据分析、创意策划等方式,从事对信息进行加工、匹配、分发、传播、反馈等工作的人员。市场监管总局认研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为了使媒体信息在海量信息中脱颖而出,全媒体运营师必须在了解用户需求、分析市场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全媒体策划能力,坚持“内容为王”,实现精准营销传播,进一步释放传播效能。在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的智媒体发展背景下,全媒体运营师是新时代媒体融合创新的重要把关人。伴随着近年来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及信息的海量增长,我国全媒体运营行业将迎来黄金发展期。(消息来源:中国新闻网)
日前,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江苏省人民政府举行深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江苏总站同步揭牌。根据协议,双方将深入贯彻落实“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在主题宣传、媒体活动、文旅项目、数字经济、乡村振兴、超高清产业发展等领域持续开展全方位、多渠道、深层次的战略合作。(消息来源:《人民日报》)
2022年上半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CTV-1高扬创新主旋律,持续领跑电视赛道。《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近日从总台获悉,今年1—6月,CCTV-1平均收视份额达4.59%,全国排名第一,较去年同期增长32%,上午、中午、下午时段及晚间黄金时段收视率均排名全国第一。CCTV-1上半年平均收视份额创7年来同期最高值。其中,频道春节假期特别编排平均收视份额创11年来春节同期最高值。同时,上半年CCTV-1月均观众规模近6亿人,连续6年月均观众规模位居全国电视频道第一。其中,频道25—34岁年轻观众、大学及以上学历观众收视率较去年提升幅度均超50%。(消息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近日,以“融媒新机遇踔厉向未来”为主题的2022中国新媒体蓝皮书发布会暨新媒体发展研讨会在江苏无锡以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同步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中共江苏省委网信办、中共无锡市委网信办共同主办。本年度新媒体蓝皮书分为总报告、热点篇、调查篇、传播篇和产业篇等五部分。总报告全面概括了2021年以来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带来的深刻而宏阔的时代之变,并持续影响着中国新媒体发展。本年度新媒体蓝皮书认为,中国互联网发展呈现出较大的周期性变化,行业发展起伏加剧,各赛道演变加速,新媒体发展迈入关键变革期。(消息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