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8
□ 梁唐辉
“渝派“纪录片的概念源于2007年《时代信报》对时任重庆电视台纪录片部主任雷卫的一次采访,与“京派”纪录片着重对历史进行宏大叙事、“海派”纪录片聚焦上海人民的家长里短不同,“渝派”纪录片由于重庆独特的地域文化和历史文化,除了现实主义题材外,选题主要集中在两类,即历史考古类与历史文献类。
历史文献纪录片《城门几丈高》是近年来“渝派”纪录片的代表作,在央视纪录频道播出至今,这部纪录片在豆瓣的评分仍高达9.2分。这部纪录片创作方法既有对以往“渝派”纪录片的传承,在创意策划、剪辑制作等方面也有新的突破,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地域文化,“正像某一地的动植物种类一览表给予我们该动植物界的一个概念一样,构成某一民族一般生活属性的现象总录”,包括风俗、民情、宗教、方言等,它是一个相互关联的有机系统。重庆地域文化厚重,从历史溯源来看,包括“巴渝文化”“三峡文化”“抗战文化”“饮食文化”等。以往的“渝派”纪录片主要展现某一类文化,比如《远古之谜》展现“古巴渝文化”,《大后方》表现“抗战文化”,而《城门几丈高》展现了“巴渝文化”“三峡文化”“抗战文化”三种文化,将之放入一个宏大的时代背景下,体现了重庆地域文化与时代性的深度融合。
《城门几丈高》共五集,分别是《朝天门》《城门开》《潮水来》《舵把子》《龙门阵》,纪录片取材自1891年至1945期间的断代史,每一集都有重庆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展现,又与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密不可分。第一集《朝天门》讲述了清朝末年重庆曲折的开埠历程,影片开头,导演展现了一段一百多年前“川江号子”的真实录音,接着三峡险滩、纤夫劳作的黑白影像出现,带领观众感受峡谷险滩的“三峡文化”。随着清朝与英国博弈的失败,英国船长立德乐驾驶“利川号”蒸汽轮船闯入三峡险滩开入朝天门。这标志着重庆城门正式打开,整座城市淌入了中国近代史的滚滚潮流之中。
在第二集《城门开》与第三集《潮水来》中,纪录片展现了重庆众多城门的历史起源和文化特色,既有太平门等“青狮白象锁大江”“拱卫属东”的历史因缘,也有1926年潘文华迁坟拓市、城门陆续拆除的伤痛。伴随着时代带来的剧痛,以古城门为代表的重庆“巴渝文化”在历史长河中逐渐消逝,给观众留下宝贵记忆的同时,也带来了沉思。
与“巴渝文化”“三峡文化”不同,重庆的“抗战文化”时代性更为鲜明,作为一部“渝派”历史文献纪录片,对“抗战文化”着墨必然不少。第五集《龙门阵》刻画了抗战以后各路人士涌向重庆的景象,由于人口越来越多,许多无法回家的人建起了“国难房”。这种房屋用竹片作墙、野草作顶,看似杂乱无序,却有着一种独特的“韵律”,形成了重庆最初的城市风貌,延续至今;为了躲避日军猛烈的火炮,城市建立起了防火隔离带“火巷子”和防空洞,这种宽阔的“巷子”促进了城市道路网的发展,而上千个防空洞保留至今,成为一道独特的城市景观。纪录片恰当地表现了不同时代背景下重庆独特的地域文化对整座城市的影响和变迁。
对于纪录片而言,共情主要表现为观众能够主动融入影片所表达的情绪氛围,能够理解影片中人物的情感状态、所思所想,与影片中的人物产生共鸣,这种共鸣并不是一种简单的情绪感染,而是一种深层次情感认知。这种共情实质上是纪录片与观众的一种心理互动,为了构建这种共情的空间,纪录片的叙事话语显得格外重要。纪录片《城门几丈高》并没有采用全景式的解说叙事方式来介绍重庆城门的历史沿革和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而是大量使用第一人称的自我陈述、走访时的讲述等较客观的记录方式,让文学里的重庆城门记忆与现实相互辉映。
《城门几丈高》引用了近二十部文学著作,多为当时亲历者的日记或回忆录,比如《立德乐日记》中立德乐船长讲述清政府与英国交涉的细节以及“利川号”开往重庆朝天门的经历,留日学生何鹿蒿的《回忆录》中记录的第一代民族资本家留学回国建设城市的生动故事,还有抗战时期《陈克文日记》《一个美国人看旧中国》《远藤三郎日记》对于战时重庆的详尽描绘。第一人称的口述,是“说者”的艺术、视角与视点的艺术。与那些宏大叙事的历史题材纪录片相比,《城门几丈高》以众多亲历者的个人视角讲述古城门和重庆近代的发展历程,这些作者所讲述的既是历史事件的主体,也是纪录片的叙事主体。通过这些个体记忆的讲述,观众的共情心理得以触发,使观众对于重庆城门、重庆近代历史的认知得到建构、补充和发展。
纪录片作为一种影视艺术形态,要提升影片的审美观赏性,视听语言的运用显得尤为重要,处理影片中画面与声音、视觉与听觉的关系是纪录片创作极为重要的问题。在这方面,纪录片《城门几丈高》较好地实现了视觉的赋能和听觉的增值,并创造性地使用“穿越式”剪辑,让影片中的历史人物与事件变得立体、鲜活。
视觉赋能:可触碰的真实。历史文献类纪录片通常都是表现过去发生的事,要让画面显得真实、生动并非易事,对于《城门几丈高》创作团队来说,搜集大量的影像资料是前期工作的重中之重。然而在上世纪初,照相技术并未普及,创作团队走遍了英国国家档案馆、格拉斯哥造船厂档案馆、美国国家档案馆等场馆才勉强找够纪录片制作所需的资料。《城门几丈高》每一集都使用了大量珍贵的历史照片,通过对这些静帧影像“动接动”的流畅组接,营造出与影片表述内容相适应的剪辑节奏,并适当地使用一些后期处理方式,让观众领会到影像所要表达的内涵。比如在第一集《朝天门》中讲诉清朝轮船招商局衰落的片段,导演采用了一组倾斜镜头,视觉上产生较强烈的扭曲感,使得观众能够更深地感受到清政府的腐败和无能。
另外,影片使用了大量的数字动画技术,这有助于增强历史文献纪录片的叙事功能,让原本抽象的文字材料变得直观。重庆十七座古城门如今仅剩通远门和东水门,在第二集《城门开》的最后,影片通过数字动画成功复原了“古渝雄关”朝天门的盛景,视觉体验感十足,仿佛观众就身在数字动画构建的历史情景之中。
听觉增值:历史与文化音响的交融。影视艺术是视听艺术,仅有画面的表现是远远不够的,画面语言的多义性、不确定性会造成观众理解的障碍,而声音的作用就是为影像画面确定意义与内涵,也是影视叙事的需要与创作风格的体现。
声音元素包括语言、音乐和音响,纪录片《城门几丈高》的声音元素包含主题歌曲、配乐、解说词、“川江号子”录音、采访同期声、自然音响、效果音响等。其特点之一是凸显了浓厚的重庆地域文化,从片头曲《重庆歌》、片尾曲《城门谣》、影片开头的“川江号子”录音到第四集中的评书《舵把子》,无不蕴含着浓浓的重庆味儿,增强了影片的艺术特色和审美性。该片还特别注重静帧历史图片配合效果音响的运用,增强内容的生动性、真实感、现场感。诸如第四集《舵把子》中讲述卢作孚在北碚召开峡区运动会和工艺展览会,使用了一组当时的真实照片,配合后期添加的现场欢呼声、机器织布声等效果音响,观众的临场感十足,所闻即所见。
“穿越式剪辑”:让历史“活过来”。《城门几丈高》虽然使用了大量珍贵的历史照片,但是由于内容体量较大,故事细节较多,依然难以满足影片的创作需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影片创造性地使用了大量的“穿越式剪辑”。例如影片在讲述重庆人民生活情景时,在同样的一个地方,如渝中区十八梯、校场口等地,常常使用一百多年前的真实照片与如今人们的生活影像毫无违和感地剪辑在一起,巧妙地营造出过去与现在的联系,让历史在观众面前真正的“活过来”。
纪录片《城门几丈高》横跨了五十四年的时间和空间,融合了“三峡文化”“巴渝文化”“抗战文化”的地域文化特色,凸显出重庆这座城市在历史上的独特地位。通过文学式的第一人称口述,拉近观众与历史情景的距离,使之产生情感共鸣和认知共情。在制作上注重利用声画结合的视听语言构建本然的真实,在日趋同质化的纪录片创作中,《城门几丈高》用纪实影像继承和发扬了“渝派”纪录片直面人生的纪实美学以及悲壮苍凉、质朴强健的美学风格,具备较高的文学价值、文献价值和美学价值。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