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从社交到场景:当观看短视频时我们在看什么?

时间:2024-06-18

□ 本刊特约评论员 江坤

从2017年的“短视频元年”,到2021年短视频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传播形态。人们不禁要反思,这些年短视频究竟带给了我们什么?

短视频最早出现是对于传播工具的妥协——2017年前后,4G+载波尚不能覆盖所有的城市地区,Wifi信号也无法实现全面覆盖。为满足人们的视频观看需求,又受到有限带宽的限制,短视频这种内容容量高、带宽要求低的传播形态应运而生,并迅速实现了广泛普及。

但时至今日,带宽已经不再是视频传播的限制,人们拥有了4K、8K等更清晰的传播技术,短视频这项本应像电报一样进入故纸堆的技术,却神奇地在5G网络环境下实现了更好的发展。这一违背技术发展一般规律的现象不禁让人们想要探讨,当观看短视频时我们在看什么?

从“小咖秀”到早期的抖音、快手,短视频本是一种基于模仿、娱乐的社交工具,除内容形态不同外,其本质与微博别无二致。但随着短视频平台的内容不断发展,平台不断迭代,加之直播这一全新传播形态的加入,使短视频逐渐脱离了传统的社交媒体小圈子传播属性,成为了面向大众的、重要的分众化情感传播工具。

当短视频传播的底层逻辑从意向和符号转变为场景之时,传播内容的互动性、全息度和情感度都有了质的飞跃。人们观看短视频已经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信息需求,而更多地将其视为情感寄托与陪伴媒介。正如明星、消防队员直播睡觉能得到万人观看,火神山雷神山建设“全民监工”一样,人们在观看短视频时,会越来越重视它所传递的情感。在短视频平台上,即使是普通的创作者也可以在小圈子中做好“粉丝经济”,这一高度依赖于情感的经济模式证实了当前短视频的发展方向。可以预见,在未来MR尚未全面崛起的时代中,短视频将作为中继器,继续通过内容、社交和服务的闭环,吸引越来越多的用户在其中投入情感、贡献流量。

除情感之外,今天的短视频已经通过连载、延长视频时间等手法实现了“长内容”与“短视频”的融合。人们今天在观看短视频时,希望看到的已经不仅仅是“短、平、快”的内容,他们更多关注的是短视频中的场景。通过短视频提供的内容场景,用户以极低的成本、以全息的视角获取了除自己生活之外的其他圈层的信息,延展了人的认知能力和认知空间。可以说,人们在观看短视频时,通过虚拟世界实现了对现实世界的认知补偿,通过在虚拟世界中的共情完成更广泛的社会化规训,甚至通过上传视频内容完成了集体记忆的“云存储”,为未来社会研究提供了一种全新视角。而人们对短视频的观看也证实了不断迭代、与时俱进的内容,才是一个平台生命力的真正源泉。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