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陈金玲 王寅婷
[摘 要] 黑衣壮服饰是黑衣壮族人民世代传承的以黑为美的民族服饰文化,但伴随着穿传统黑衣服饰人数的减少,纺织、印染、刺绣等服饰工艺面临着失传的危险,在民族服饰文化现状认识的缺失和中外服饰文化的激烈碰撞下,现代社会里黑衣壮传统服饰文化逐渐出现了衰落与蜕变的趋势。文章就当下黑衣壮传统服饰文化传承困境,分析影响其传承的因素,探索在现代服饰文化发展潮流下黑衣壮服饰文化传承保护与发展的途径。
[关键词] 黑衣壮;服饰文化;现代境遇;传承;壮族
[DOI] 10.13939/j.cnki.zgsc.2020.01.040
1 引言
黑衣壮族是广西壮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集中于广西的那坡县,这里主要居住着黑衣壮布嗷、布敏两族。黑色是黑衣壮族群的文化体现,其服饰崇尚以黑为美,即蓝靛染制的黑色服装,富有浓郁的民族服饰特色和重要的服饰文化传承价值。但在现代多元服饰文化的大背景下,即使是有着悠久发展历史的黑衣壮服饰文化也面临着被这个极具时尚元素的社会淘汰,黑衣壮服饰文化元素逐渐消失在现代的时尚服饰的设计理念中。可以说,黑衣壮服饰文化正在被各种服饰文化淹没和同化。如何传承、保护黑衣壮服饰文化值得深入思考。项目组经调查分析发现各国服装设计理念在服装设计中都很注重对民族传统服饰文化元素的借用,但均未能真正地把传统的民族服饰元素与现代服饰文化相结合运用于现实生活中。
2 黑衣壮服饰文化的元素构成
织染是古代乃至近代壮族农村妇女都识的一种传统技术,通过纺纱、织布、染布缝纫后即成如今黑衣壮穿着宽松、亮丽并具有民族风情及特色的黑衣壮服饰。黑衣壮族服饰在壮族服饰文化中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其服饰的特点和内涵最为壮族人民所称赞。黑衣壮族服饰最为突出的特点是以黑为美,把黑色作为他们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标志,特别体现在穿戴上注重实用性,款式简约为主,朴素美观。黑衣壮服饰以黑色为美,无论男女从头到脚都是黑色或蓝黑色,其被称为“壮族服饰的活化石”,其特有的生活方式和服饰文化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
(1)头衣。黑衣壮服饰保留着一种独特的头衣文化。对黑衣壮族妇女而言,头巾头饰是其美的象征。头衣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条宽为2~3寸的红头巾或是蓝头巾,最佳长度以包住头部为准。妇女一般把头发束成发髻,以便红头巾或是蓝头巾可以完美的包裹住发髻,起到稳固各种头饰的作用。另一条为宽长的黑布条,穿戴时应先把黑布条用发夹固定于两耳边,以耳为中心将黑布条围绕着两边的竹发簪向后翻折,呈现出黑衣壮头巾完美的菱形图样。
(2)上衣。黑衣壮族上衣主要由粗线条纺织成的土布制作,黑衣壮服饰种、纺、织、染、裁、缝的制作过程均由黑衣壮族人手工完成,与现代的机器制衣技术相比较,黑衣壮服饰不仅舒适耐穿,而且体现了黑衣壮族传统服饰文化。上衣主要有靛染青布,直领,长袖,圆摆,对襟。领口,袖口,衣角分别以绿红、蓝色花边点缀,襟边青布扣嵌花圆形银纽多枚。裙为靛染青布百褶长裙,蓝布腰。胸衣为靛染青布对襟,镶接两排布扣,两枚S形嵌花银扣。衣角边钉有鎏花银泡,下坠镂空银铃,整套衣服基调为靛蓝色,颜色布局以淡色为主,纹饰素雅。
(3)衣裤(裙)。与广西其他少数民族服饰相比,黑衣壮的衣裤裙风格迥异。黑衣壮男士穿着为前盖大襟上衣与宽裤脚、大裤头的裤子相搭配,腰间通常系一条红布或红绸的带子以塑身形,并具有驱鬼赶邪作用。婦女的服装特色别具一格,无论老少,都喜欢穿中低圆领的右扣大襟和喇叭袖修身短式上衣,下身则穿直筒长裤,外再套百褶黑裙。
(4)佩饰。黑衣壮妇女的佩饰琳琅满目,主要有耳坠、项圈、班簪、头花等。黑衣壮女子喜欢佩戴耳环、手镯、玉珠、头花和数条长至腰部的银项链。黑衣壮有鱼图腾崇拜的信仰,黑衣壮妇女佩戴的银项圈则是类似于双鱼对吻的形状,双鱼对吻银项圈是黑衣壮妇女婚嫁时必备之物。但这种佩饰的信仰在今天的文化发展中已经不能足以支撑黑衣壮服饰文化继续传承下去。
3 黑衣壮服饰文化发展现状
一朵千年迟开的桃花,一个千年尘封的故事——黑衣壮。广西黑衣壮主要分布在那坡县吞力屯,据统计资料显示,5万多的黑衣壮占全县人口约1/3。黑衣壮壮族的人们世代主要居住在吞力屯。吞力屯所有的人都是“黑衣壮”,即壮族里崇尚黑颜色的一个支系,全身黑颜色是黑衣壮人的标志性装扮。走进屯里,最让初来乍到的人震惊的是所有人都穿着深黑的衣服,这种集体的黑色,显示出一种令人震惊的陌生和神秘。
黑衣壮族的服饰承载了黑衣壮族人民的意识形态、审美趋向、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其服饰文化在今天传统的蓝靛染织业已销声匿迹,仅有极其少数的老一辈人还保持着古老的染织技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黑衣壮人的生活方式逐渐与开放时尚的现代生活环境相融合,与这个繁华的都市相接轨。在现代文化教育潜移默化的影响下,黑衣壮青少年的价值观及其审美理念都已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转变,对传统服饰文化、传统服饰制作工艺的价值所在也产生了错误的认知,对本族服饰文化的理解与认同感日渐淡化,致使他们的穿着风格发生颠覆性的变化。黑衣壮族传统服饰逐渐由日常生活必需品转变为人们在一些特定的活动中才会穿着传统的黑衣壮礼服,但这仅仅意味着部分年轻人对传统黑衣壮服饰文化怀念的某种象征。可见,传统的黑衣壮服饰文化底蕴已经与现代服饰文化内涵不相融合。于是,在这场亘古未有的社会变革中,黑衣壮人不再以自己的传统服饰作为美的标准,转而崇尚具有现代艺术气息的时尚风格服饰产品,最终导致黑衣壮服饰文化逐渐衰微。
4 黑衣壮服饰文化的传承状况及原因分析
为了解黑衣壮服饰文化的传承状况,本项目组组织队员深入吞力屯进行实地考察,亲身感受到这个民族村落的巨大变迁,体会到这个神秘的民族服饰文化的没落。从调查结果来看,大部分人对黑衣壮服饰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有较强的意识,并认为壮族服饰文化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一种代表,而少部分人则认为其有精华也有糟粕,不应该进行商业化操作。项目组成员还在当地通过访谈的形式向当地的人们进行有关黑衣壮服饰文化方面的咨询得知,现如今仅有少数的老一辈的人还在坚持穿黑衣壮服饰,其中一位已经70多岁的老奶奶告诉我们:“黑衣壮服饰是世代人这么穿过来的,她们从小穿到大,习惯了,如果突然不穿就会觉得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服饰文化就真的要消失了,况且她们认为传统的服饰好看耐穿”;但相对于当地一些年龄较小者们则认为“传统服装制作过程很麻烦且耗时,黑衣壮年轻人的服饰观与他们的前辈是不相径庭的,他们已经很少再穿传统的黑衣服,并认为传统的黑衣壮服饰一味地以黑色为主调过于简单无趣,完全与现代服饰的设计理念、主打颜色、构成元素不具有可比性,以至于他们一致认为在当今高端服饰逐步普及的文化背景下,在大街上穿着黑衣壮服饰或者传统服饰无疑会遭到大众的取笑”。
以上的调查结果表明,黑衣壮传统服饰在现代追求时髦化,高端化人们的视野中逐渐地丧失了市场,即使人们对传统服饰文化表示关心,但那也只是在某一个流行于追求古装的阶段下,如当今人们对汉服的追从,对唐装的喜爱也只是人们一时的跟风,大多数人并没有真正地对传统的服饰有过多的深入了解。通过对黑衣壮服饰传承状况的调查和分析,不难发现,造成今天黑衣壮传统服饰的衰落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1)价值观的改变与多元文化入侵。随着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不断加强,黑衣壮服饰文化在与现代的多元化文化的接触过程中不断借取、融合,使得黑衣壮人对本民族服饰文化逐渐遗忘,取而代之的是日趋时装化的服饰价值观。黑衣壮在面对这样一个崇尚多元文化,高端服饰的社会变迁下,大部分黑衣壮年轻人受到当代潮流服饰文化的冲击,以至于对本民族传统服饰文化产生错误的认识,民族传统文化的价值逐渐被忽视。即使没有外出的年轻一代也在日新月异的服饰文化影响下,对传统的黑衣壮服饰文化的价值观念由崇尚转变为冷漠。这种价值观念的转变使黑衣壮传统服饰文化缺少新鲜的服饰文化血液注入,逐渐失去传承的土壤。黑衣壮人价值观的转变和黑衣壮服饰受到外来服饰文化的入侵促使黑衣壮服饰逐渐被同化、加速了黑衣壮服饰文化的没落。
(2)黑衣壮服饰文化未融入民族教学课程。教育一直承担着文化传承的功能。从教育入手,充分发挥学校在教育文化领域传承的职能,将黑衣壮传统服饰文化的精华纳入日常课程教学中,这对于改善黑衣壮服饰文化传承现状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脱离黑衣壮本土文化传播与地方性知识教育普及,缺乏民族文化教育的基础,民族文化传承的质量与效果将大打折扣。黑衣壮服饰文化在学校教育及其课程中长期处于“边缘”地位,学生传承黑衣壮传统服饰文化的积极性不高、自觉性不强,主要体现在地方性课程传承黑衣壮服饰文化的浅层化、形式化等问题上,且缺乏适当的教育阐释。传统的服饰文化教育迟迟未能真正的融入现代民族教学课程中是黑衣壮服饰文化流失、衰落的直接原因之一。
(3)黑衣壮族传统服饰性能的变迁。传统的黑衣壮服饰是维系民族生存的精神纽带,更是黑衣壮族区别其他民族的一个重要符号,不仅体现了黑衣壮民族的独特性,其服饰更是族群的标志,是民族精神的象征。一方面,黑衣壮人一直都是穿着自制的衣服,但如今,只有在旅游文化活動中人们才会穿黑衣壮族服饰,为游客提供服饰文化的展示以获取一定的利益。黑衣壮人虽没有做到真正的漠视本民族的服饰文化,但却将这种文化作为谋取利益的手段,与最初黑衣壮服饰所蕴含的民族内涵与文化价值相违背;另一方面,传统服饰实用功能弱化。在现代社会发展极大改善少数民族同胞的生活条件下,人们渴望的是一种舒适、省时、简便的装扮。现在黑衣壮族的年轻人大多不再穿着本民族传统服饰,而是追求大都市的流行服饰,对于传统的、穿戴复杂的黑衣壮服饰人们逐渐将之舍弃,选择从市场购买简便成衣。
5 解决问题的对策
在急剧的社会变迁过程中,如何有效地传承与保护正在逐渐消逝的黑衣壮服饰文化刻不容缓,它需要我们更多的关注与努力。黑衣壮族的传统服饰是黑衣壮族极为重要的文化遗产,蕴含着浓厚的地域文化特色,源于传承黑衣壮传统服饰文化的重要性以及对黑衣壮传统服饰文化传承的现状分析,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促进黑衣壮传统服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第一,文物保护。服饰文化的保护是服饰传承的基础,对黑衣壮族来说,一些珍贵的文物可以很好地见证其民族服饰发展的历史,同时也为民族服饰文化提供了重要的依据。由于服饰文物的易腐坏性,相关的国家文物单位要做好相应的文物保护工作,一些文化部门也要对黑衣壮族传统的服饰图案、服饰工艺制作等进行发掘和整理,并将其利用影音或文字的形式给保存下来。
第二,政府支持。针对黑衣壮族传统服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工作,相关的政府部门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职能,将此项内容制成一项发展策略,以黑衣壮发展现状为依据,制定出相应的黑衣壮服饰文化保护方针。此外,增加相关的财政支持和服饰文化的开发力度,还可以建立健全相关的民族服饰文化保障机制,借用相应的法律手段来实现黑衣壮服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第三,教育投入。就黑衣壮族传统服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而言,教育是一个必要手段。对此,黑衣壮族地区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将与服饰有关的专业知识引入黑衣壮族地区的高校内,例如民族学、历史学、服装设计等。
第四,培养公众对黑衣壮服饰文化的认同感。基于文化传承的角度,“留住传统”在黑衣壮族服饰文化的宣扬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而这些不只是需要相关专家学者的参与,更需要民众的努力。因此,可以借助媒体的宣传,多举办一些社会文化活动,例如一些文化博物馆的展览。除了以上这些,还可以以黑衣壮族服装设计为主题,适时举办一些比赛活动,或者将其制作为纪录片,通过影视等媒体进行传播。
6 结论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强烈冲击下,带有明显地域特征的黑衣壮服饰文化正逐渐失去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与空间。如何保护和延续黑衣壮服饰文化的生命力成为值得深思的课题,这需要社会和黑衣壮人的共同努力。但保护并不意味着一成不变,服装的发展永远是随着时代而变化的,这就需要在延续其风格、保留其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形成独具特色、适应现代风格的新型服装,从而使传统服饰的文化得以保留。基于黑衣壮族服饰文化传承发展的迫切性与重要性,就黑衣壮服饰文化的传承提出不同层面的保护对策,如文物保护、政府支持、教育投入和培养公众对黑衣壮服饰文化的认同感,以期理解黑衣壮文化的本真世界,更为有效地保护传统的民族文化。总的来说,黑衣壮族的服饰是黑衣壮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在黑衣壮民族文化的发展历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黑衣壮族传统服饰文化的发展与传承关系到黑衣壮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丽琴.黑衣壮服饰的特征与传承研究[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13-18.
[2]陆斐.那坡黑衣壮服饰文化的符号功能解读[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2):20-24.
[3]曹莉.对蒙古族传统服饰文化传承问题的思考[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2(2):5-9.
[4]陈丽琴.黑衣壮服饰文化的调查与思考[C].2008年中国艺术人类学论坛暨国际学术会议——“传统技艺与当代社会发展”论文集,2008∶160.
[5]汪薇.黑衣壮女子服饰的结构与工艺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4.
[6]牛犁,崔荣荣.汉族特殊族群服饰的传承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以“高山汉”女性服饰为例[J].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16,13(1):88-92.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