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冲关与狂欢

时间:2024-06-18

夏琪

摘要:随着国外电视娱乐节目模式的不断引进,明星真人秀节目开始扎推,但冲关类节目经过不断升级,继续出现在电视荧屏上。本文以江苏卫视的《勇者大冲关》为例,试分析此类节目收视热潮背后的狂欢特性,包括选手零门槛参赛和收视群体广泛的全民性,主持人的插科打诨和观众欢笑娱乐性,冲关的“加冕”和获奖的“脱冕”仪式性以及彼此平等的身份和草根的发声颠覆性。

关键词:狂欢理论 冲关类节目 勇者大冲关

《勇者大冲关》是江苏卫视今年6月份开播的一档大型户外极限运动冲关类节目,在如今明星真人秀火爆荧屏的情况下依然取得了收视的热潮。根据江苏卫视官方微信公众号中公布的数据来看,8月1日起到8月16日,《勇者大冲关》索福瑞CSM50城平均收视率0.443%,份额3.242%,稳占午间同时段前三。①而这种热潮恰恰与冲关类节目提出的“全民狂欢”的口号有着紧密的关系,本文拟以《勇者大冲关》为研究对象,通过巴赫金的狂欢理论视角来分析冲关类节目的狂欢特性。

狂欢理论是前苏联著名的结构主义符号学家巴赫金提出的理论概念,并由此形成了狂欢节、狂欢式和狂欢化等一系列概念。狂欢是人类生活中具有一定世界性和普遍性的特殊的文化现象。而狂欢理论精髓就在于其狂欢精神的体现,亦即狂欢节的全民性、平等性和颠覆性等。②除此之外,冲关类节目还具备插科打诨和欢笑的娱乐特性。

全民性:选手零门槛参赛和收视群体广泛

巴赫金认为,狂欢式的生活里,主人与奴仆、中心与边缘等二元对立全部消失,狂欢的参与者不再只是高高在上的特权阶级,而“是人民整体,但这是自发的、以民间方式组织起来的整体”。③

冲关类节目有着庞大的观众群体和参与者。节目以“全民健身运动”为其宗旨,以“全民狂欢”为其口号,因而节目观众定位广泛。不同于纪录片或者文艺节目对观众艺术品位有较高要求,也不同于音乐选秀类节目吸引的大都是年轻人,户外健身和运动狂欢本身就是整个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每个人都能轻易找到自己的个人体验。且《勇者大冲关》选手与选手之间的比赛联系程度不高,观众在节目任何时间点打开收看,都可以无缝衔接,不会产生情节脱节的苦恼。冲关类节目的报名方式也很简单,普通观众可以通过电话、微信或者实地报名参赛。报名的门槛没有性别、年龄、国籍、城市、相貌、财富等限制,每一个普通观众都有机会在冲关的舞台上展示自己。《勇者大冲关》也得到了乐虎饮料、港荣蛋糕、卫宝和温碧泉等多家企业的赞助,选手只要参赛就可以获得奖品。随着通过关卡的增多,所获得的奖品也随之升级,这种丰厚的奖品设置,吸引了大批普通观众参赛。本季的《勇者大冲关》就吸引环卫工人、街舞团队、教师、网络作家、茶艺师、退伍老兵、国外留学生等多个职业群体参赛冲关。因此,无论从参加节目的选手,还是从节目面向的收视群体,它都吸引了全民置身其中,集体狂欢。

娱乐性:主持人的插科打诨和观众欢笑

冲关类节目作为电视娱乐节目,节目主持人搞笑的解说中有对选手夸张动作的插科打诨,有对自己偶尔的口误进行自嘲,而现场和电视机前观众则紧张时屏气凝神,为选手高难度的动作担心,欢快时哈哈大笑,进入一种自由自在的状态。

《勇者大冲关》开场的时候由参赛选手环绕着主持人,一起喊出“我们是荔枝家族”或者“勇者大冲关,够胆你就来”的口号,并且欢呼雀跃,营造出一张热烈的气氛。节目中主持人解说的语言风格幽默搞笑,主持人之间、主持人与参赛选手之间都可以互相调侃。选手胜利冲过一个关卡,主持人会用夸张的语调喊出“加油”“好棒”或者“勇猛”等词语鼓励选手,而选手如果不慎落水的话,节目会多角度播放落水的瞬间,主持人说的词语也会重复多次,达到一种喜剧效果。

观众在观看冲关类节目的时候是放松和随意的,在炎热的夏天,主持人搞笑的语言,选手各种各样的落水姿势,都有可能给观众带来哈哈一笑。选手将比赛看做一个大众狂欢的游戏,将比赛的赛道看成“狂欢的广场”,而观众在观看比赛的时候无需正襟危坐,可以轻松的心态对待,也无需对某位选手挑战失败过分懊恼,因为大家知道这只是一场狂欢而已。

仪式性:冲关的“加冕”和获奖的“脱冕”

在狂欢节上,小丑“加冕”为国王,又通过“脱冕”被打倒。④加冕的人不是真正的国王,而是普通人,这种加冕也是暂时的。平时生活中的普通人在参赛时会“加冕”为“冲关勇士”,一旦胜利到达终点,立刻“脱冕”成为普通人,所有的“加冕”和“脱冕”都随着参赛者的参赛进程自然产生,毫无刻意。

《勇者大冲关》中,选手走出队列,经过主持人简单的采访后,接受选手和观众加油打气,来到赛道前聆听口令。当“3,2,1,GO”的口令喊出之后,选手便立刻“加冕”为“冲关勇士”,此时所有的主持人、选手和观众的关注重点都是他,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冲关“国王”。每一个成功闯关的选手都会站在终点,选手要按下象征成功的按钮,周围会喷射出大量气体,自动栅栏会打开,最后选手会双手举起写着奖品的纸板,接受观众的欢呼以及表达自己胜利的喜悦。获奖之后的选手随即“脱冕”成为普通人。

这种开跑前的加油和挑战成功后的颁奖,具有强烈的仪式性。选手在比赛中,会忘却平时生活的烦恼,跑出起跑线的一刹那,变成一位“国王”,成为挑战自己的胜利者。

颠覆性:彼此平等的身份和草根的发声

狂欢节消解了精英文化下的传统传播活动中传播者的主导权,从而成就了平民大众主导的娱乐狂欢。它建构了一个“在官方世界之外的第二个世界和第二种生活,一个没有地位差别或森严社会等级的世界。”⑤

冲关类节目之所以能吸引庞大的人群参与,原因之一便是其颠覆性:传播的主导权不再仅仅属于精英阶层,每一普通人都有可能在这个舞台上展示自己。主持人在冲关类节目中不再是严肃客观的新闻主播,而是这场狂欢活动中的一员,和选手们侃侃而谈。例如在《勇者大冲关》10月8日这一期外国人冲关专场的节目中,主持人连莲就向来自玻利维亚的Diego提问“我美吗”之类轻松的问题。如同冲关类节目“全民狂欢”的口号一样,节目组希冀实践全民平等狂欢的内在理念。

借助于新媒体的传播技术,电视机前的观众不再像以前那样是被动的接受者,观众可以通过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微信摇一摇等新媒体平台进行互动。在这种技术消灭空间的情况下,观众可以在虚拟和现实交叉的“狂欢”广场上尽情放松身心。

在如今明星真人秀节目扎堆的情况下,冲关类节目作为一种大众文化现象,能够引起大众的极大关注,与其节目自身定位的“全民狂欢”的制作理念有着较大关系,这种氛围使得大众可以在欢笑中享受狂欢盛宴。诚然,冲关类节目有着制作简单,过程重复等缺点,但是此类节目的热播也证明着,丰富电视节目的多样性和尊重观众,依然是我国电视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

注释:①江苏卫视微信公众号:《〈乐虎·勇者大冲关〉收视率创新高 素人冲关实现民间英雄梦》, http://mp.weixin.qq.com/ 。

②陆道夫:《狂欢理论与约翰·菲斯克的大众文化研究》,《外国文学研究》,2002(4)。

③胡春阳:《网络:自由及其想象——以巴赫金狂欢理论为视角》,《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1)。

④刘晓伟:《狂欢理论视阈下的微博狂欢研究——以新浪微博“春晚吐槽”现象为例》, 《新闻大学》,2014(5)。

⑤约翰·菲斯克著,王晓钰,宋伟杰译:《理解大众文化》,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9月第1版,第99页。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