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对我国装备制造业的重要性

时间:2024-04-24

[摘 要] 振兴中国装备制造业必须依靠技术创新,这种创新不仅靠生产技术方面,还包括营销、商业模式、战略控制等方面的创新,其中生产性服务的发展与装备制造业的创新突破密切相关。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对一国制造业的技术进步至关重要,其发展迅速则会促进制造业发展,相反,其发展落后则会阻碍制造业的发展。我国装备制造业要想走出大而不强的困境,需要与生产性服务业联动发展,才能实现我国装备制造业快速创新和产业升级。

[关键词] 生產性服务业;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

[DOI] 10.13939/j.cnki.zgsc.2020.01.077

1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在整个装备制造业中的价值体现

生产性服务业是指与制造业配套的相关服务业,是从制造业内部分离出来而形成的独立的专业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贯穿于制造业的上、中、下游各个环节,可为企业生产过程的不同阶段提供服务产品。在装备制造业的整个产业链中,制造环节是相对低端的产业,制造过程中消耗大量的能源和资源,而且对环境造成较大的污染。而为生产环节服务的售前和售后服务产业相对处于价值链的高端,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相对较小。生产性服务业大量分布于为生产过程服务的售前和售后相关领域,传统的装备制造业其竞争的重点在于产品性能、成本价格的竞争,而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产业内分工的加剧,生产性服务迅速发展,其竞争的重点逐渐转向技术和品牌的竞争,甚至是不同产业链之间的竞争。

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产业分工来看,发达国家在掌握装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同时,纷纷将制造过程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发展中国家以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为代价来获取廉价的加工利润,承担加工制造环节。发达国家则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个中原因,不得不引起深思。

2 生产性服务业如何助力装备业升级

从产业细分的角度,生产性服务业可分为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各种产业。在产前阶段,可为生产企业提供设计、咨询、研发、采购、金融等服务;在产品阶段,可为生产企业提供计量、检测、财务、物流等服务;在产后阶段,可为生产企业提供营销、维修、备品备件供应、节能减排、会展、物流、租赁等服务。这些服务功能原本可以形成新的服务业态,但在我国的制造业企业中大多是一些为生产服务的附属“三产”,企业离不开,但是它们又不能提供专业化服务,不仅加重了企业的负担,保留下来又是一种资源的浪费。所以,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绝不是要生产企业发展为自身服务的附属“三产”,而是要发展能为生产企业提供市场化、社会化、专业化服务的新兴业态,它们可以成为国民经济的新的增长点。

目前,中国制造业产值占全球制造业总值的19.9%,是全球公认的第一制造业大国。但从制造业的整体技术水平来看,中国还需要加大力度改造升级。尤其作为工业“母机”装备制造业,由于关键基础材料、关键零部件严重依赖进口,装备制造业核心装备不能独立制造。制造业的结构开始从以产品为中心转向以产品和增值服务为中心,逐渐摆脱了传统制造业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的形象。目前发达国家普遍存在两个70%现象,一是服务业的增加值占GDP的70%,另一个是制造服务业占整个服务业的70%。这种制造业服务化趋势证明人类社会正从工业社会向服务社会转变,服务经济将成为21世纪经济的主导。

罗尔斯公司是为波音、空客提供发动机的世界上最大的飞机发动机供货商,但它的主要收入并不是靠直接出售发动机,而是以靠向飞机运营商“租赁时间”的方式出售,并承诺负责在租赁期间的维修、保养服务。近年多,罗尔斯又进一步延伸服务模式,将其服务扩展为发动机租赁、维修、保养以及发动机数据分析等方面,扩大服务型收入在整个公司营收中的比重,通过服务合同绑定客户。2007年,其服务型收入已超过销售发动机的收入,占到整个公司营收的53.7%。

中国的装备制造业企业也在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上有成功案例,西安陕鼓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是一个生产从离心压缩机、轴流压缩机、能量回收透平装置、离心鼓风机到通风机的传统制造企业。近年来,公司积极探索商业模式的创新,以制造服务化和服务产业化作为转型的主要途径,不再仅仅关注产品的生产,而是向研发、设计、供应链管理、品牌营销、维修检修等工业服务领域发展,围绕核心产品不断拓展公司业务,从单机制造逐步向机组成套、融资服务、全生命周期服务等业务发展,通过加大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力度,实现制造业向高附加值环节集中,促进工业服务产业的发展。三一重工作为我国工程机械的骨干也在推进基于互联网思维的经营变革,以设备租赁的互联网模式作为切入点,初步构建工程机械后市场的业务平台,提升公司后市场的领先地位。升级 ECC 系统,优化数据管理体系,构建大数据应用平台和团队,形成市场预测、故障诊断、客户征信、研发验证、效率提升等方面的大数据应用能力。

3 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主要措施

3.1建立产学研联盟助力装备制造业创新

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其研发成本和人力资本都较为高昂,单靠企业自身的投入难以为继。即使在政府加大投入的情况下,短期内也很难实现真正的创新的研发和应用。因此构筑一个产学研合作的创新型网络是较为可行的选择。建议国家加大对产学研创新联盟的支持力度,设立专项的产业重大创新基金,形成在产业创新上持续而稳定的投入,通过产业专项基金引导各类社会资金投入到产业的早期研发上去。同时,在以立法形式明确产学研各方的利益和风险共担机制,预防知识产权纠纷的产生,促使产学研各方在利益机制的驱动下,各方优势互补、资源相互协作,加速科研成果转化和创新力度,持续提高我国装备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

3.2 创新营销战略,实行柔性化营销策略

随着客户需求的多样化与个性化,定制生产成为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趋势,迫切需要制造商不仅在生产上,而且在营销策略上做到柔性化。为了更好地满足客户的个性需求,建立与消费者的信息交流渠道尤为重要。制造商应透过自身销售部门以及批发商、零售商建立起企业的顾客信息反馈系统,预测顾客需求的变化趋势。营销管理部门不断收集顾客对产品外观、质量、工艺以及售后服务的意见,及时反馈到产品设计和规划部门,真正做到从客户的需求出发设计和生产产品,不断调整和完善产品的售前、售中、售后服务。同时精减销售环节,采用快速化的物流体系,提高供货的及时性,真正做到对客户需求的柔性化供给方式。

3.3 将智能化生产引入装备制造业

智能化生产是基于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和制造技术的新型制造模式,是智能制造创新发展的重要一环,将推动生产模式和产业形态发生重大变革。装备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不能局限于传统的生产方式,将智能化生产引入装备制造业,将使现代制造业朝着高度自动化和无人化的方向发展,对装备制造业来说无疑是一种质的跨越。

4 结论

总之,我国装备制造业要想在全球技术创新的大背景下实现升级与突破离不开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联动发展。近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意见》,从政策、制度、资金等方面大力支持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当然,我国装备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装备制造业需要与高技术联姻,创新营销战略等内生力量的驱动,同时,还需要各行业共同努力实现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予阳.提升“中国制造” 还须“服务”给力[N].经济日报,2014-07-01.

[2] 汪应洛.“中国制造”要在服务上动脑筋[J].国企,2014(9).

[作者简介] 蒋新菁(1970—),女,汉族,河南洛宁人,本科学历,经济师,研究方向:市场营销。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