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电视民生新闻记者现场报道问题探析

时间:2024-06-18

□左潇樊攀

电视民生新闻记者现场报道问题探析

□左潇樊攀

电视民生新闻最本质的特征为“真”,但由于民生新闻记者新闻素养不高,在语言表达和非语言表达层面存在问题,导致出镜记者信息传递缺失。为解决这些问题,作者从采访前准备、采访过程中的应变等提出相应意见。

民生新闻出镜记者语言表达新闻采访

眼下电视民生新闻的出镜记者现场报道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我们眼前,广大受众也对电视民生新闻现场报道的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视民生新闻出镜记者的肩上背负着越来越大的社会责任。然而,眼下的现场报道研究多数倾向于灾难性报道或重大节会活动。出镜报道作为民生新闻的一种很好的表现形式,在日常民生新闻中使用非常普遍,相关研究却较少,路径尚缺探索总结。本文结合对江西电视台都市频道与湖南电视台经视频道部分新闻工作者的访谈,对电视民生新闻现场报道现状进行归纳与梳理。

电视民生新闻记者现场报道的现状

在民生新闻中,出镜的使用方式更具现场感和代入感,信息的传递更直观。正因如此,出镜现场报道成为了记者最常用的播报形式。江西电视台都市频道记者L表示:“对于我们频道来说,领导对出镜量很看重,也有着具体的数量要求。他们希望一条新闻能尽可能让记者在现场进行还原,这样可以达到一个很好地表达效果。”而湖南电视台经视频道的记者W更是直接将这一数字进行了量化:“如果你指的是纯粹的记者拿着话筒在镜头前报道,大约在我的10条稿子中出现的概率有5到6条。要是算上调解帮助类型的稿件中记者帮助当事人的出镜的话,我想这个数字甚至可以达到8条。”在民生新闻实践中,现场报道对于事件的高还原度及其能给观众带来的真实与震撼的视觉体验成为新闻工作者更为看重的元素。据笔者对湖南电视台经视频道以及江西电视台都市频道的统计,在每晚的王牌民生新闻栏目当中,记者现场报道的出现频次已逾半数。

作为常态性的日播节目,民生新闻的直播形式和记者的出镜报道展现出民生新闻“真”的本质。湖南经视记者W认为记者出镜主要缘于“现场过于凌乱或过于简单时帮助观众将现场进行解读;新闻现场很难到达或具有标志意义时出镜以彰显所在媒体报道能力增强品牌效应;采访对象过于稀少时,出镜可以加强现场人气”。由此可见,电视媒体希望通过提高现场报道的比重来增加新闻内容的精彩程度,博得好的收视表现。但事实上,由于记者的新闻价值取向、新闻业务水平等方面的差异,电视民生新闻记者的出镜报道往往参差不齐,问题各异。

民生记者出镜报道的问题

在新闻现场,出镜记者通过自身的表情、语言、感官等进行信息的传递,将真实并有看点的新闻现场传递给观众,但由于他们新闻素养不高,语言表达和非语言表达中因缺乏经验与训练等出现种种问题。

一、新闻业务素养方面。首先,出镜记者的新闻报道缺乏重点。2015年春节前央视新闻频道有一则关于辽宁乡村的年关大集的新闻,主持人口播之后的内容全部由出镜记者的现场报道完成。该记者先后介绍了鲜鱼、野味、冻梨等四五种集市上售卖的商品,数量很多、东西齐全却没能突出亮点与核心线索,新闻的“新”没能得到展现。对外地观众来说,水库鱼作为全国销售产品很难令观众产生兴趣,但冻梨这样的特产绝对会让许多观众耳目一新,在央视这一全国性的播出平台上对东北当地农家特色的详细展示应当能取得更好效果。

其次,出镜记者在报道中角色定位模糊,令观众产生自己是个局外人的感觉,使得新闻缺乏代入感。湖南经视记者Z介绍了自己的一段经历:“我们会去派出所蹲点,以期找到好的线索主动承担调解员的角色进行跟踪报道,这样的报道相比于通常所见的警务报道更具有可看性。因为通常我们看到的警务报道多是记者在事发之后赶到现场对现场进行梳理归纳,在派出所蹲点报道虽然耗时耗力,却能跟随警方出警,以亲历者甚至调解员的身份报道事件的全过程,捕捉到精彩的画面。”可见,好的民生新闻不仅需要做到跟踪,还需要具备问题意识,主动出击。

再次,记者在采访前缺乏积极的准备。记者在报道前都会选择自己比较了解的内容,对自己知识的盲区避重就轻,这时候在背景知识方面有准备充分记者现场报道很容易出彩,让人折服的,突发的新闻现场也能让出镜记者少出洋相。

二、语言表达中的问题。在语言表达中,提问应具有足够的针对性。很多出镜记者在采访中会对新闻当事人提出开放式的问题,这样的提问不仅让新闻当事人有些不知所措,也会让观众觉得提问记者本身思路不清。除了提问策略之外,倾听也是优秀民生新闻出镜记者所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素质。如果记者在进行采访或现场报道时展现得过于强势,喧宾夺主,会使得原本在电视镜头前就有些茫然不知所措的被采访者更加紧张。尽管笔者一直强调记者的语言表达极为关键,但是,记者也要学会利用镜头叙事。电视民生新闻由于其画面本身内容丰富,所以在采访中,一些画面已经呈现给观众的内容是不需要记者进行询问的。

三、非语言表达层面的问题。民生新闻记者出镜易产生出镜形象与新闻现场不和谐的情况。出镜形象也称屏幕形象,对于需要出镜展现现场感的民生记者而言,把握好出镜形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例如在2015年3月26日甘肃文化影视频道某栏目中,面对坠楼而亡的死者,记者身着粉色冲锋衣,手指尸体,面无表情,给观众留下了麻木不仁、缺乏生命关怀之感。通常我们所见到的不合时宜的现场报道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出镜记者过于激动,沉迷于现场,对现场的一点细微变化都表现得情感夸张,给人以作秀之感;另一种则是过于淡定,对于任何事都以绝对冷静与过于客观的态度对待,给人的感觉仿佛置身事外,影响出镜效果,甚至给人扣上负面的道德标签。

当下,民生新闻记者出镜时过于注重自己的语言能力,往往忽略了感觉系统对表达的巨大作用。在报道某地强沙尘暴的一则新闻中,一位出镜记者拿了一张干净的纸巾在额头上擦了一下,纸巾上立马就粘上了一层土黄色。这个动作虽然简单,但用这种方式告诉观众沙尘暴对我们造成的影响,比直接听记者背诵天气数据来的更加直观、真实、生动。利用记者自身多种感官的形容和描述,可增强节目的可视性和趣味性。

民生记者出镜报道的应对建议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尝试从现场报道的准备工作与报道进行中两个环节进行提出解决建议。

一、做好采访前准备。首先,出镜记者要加强常用口语化词汇练习。记者亲临现场,在语言上应强调通俗易懂,有意识将一些晦涩难懂的词语进行口语化转换。这样处理并不会让观众觉得这个记者知识水平低下,反而会让人觉得身临其境、真实可信。口语化的语言表达可以拉近出镜记者和观众的距离,让人们有更亲切的视听体验。

其次,注重出镜形象,记者要注重出境时的妆容、穿着、动作、礼仪等多个方面。记者的衣着要简洁大方,更要符合新闻现场本身的基调与氛围,这样才能让观众在电视上看见出镜记者时无违和感。

再次,记者应当事前准备充分且关注拓展性。在重点内容上下工夫固然必要,做好拓展性准备更能为报道加分。在近两年央视新闻频道一次关于节假日路况的新闻现场报道中,北京站出镜记者在完成了对清河收费站路况的描述后,用了大约一分钟的时间结合自己事前准备的图片向观众解释了路况指数的意义。这一细节让观众明白了路况指数这一数字本身所涵盖的信息。

二、采访时积极应对,灵活多变。第一,出镜记者在现场报道传递信息时应该有选择的进行筛选,从而突出一些重点和细节。这样的现场报道才能给人以线索清晰、主题明确之感。同时要习惯运用现场的细节来直接展示新闻信息,而不是单纯地用语言进行转述。细节的展示与进一步的使用不仅仅靠语言来表达,还可以利用多种手段着重展示,把细节放大。

第二,记者要充分调动感官,体现真实。在一条俄罗斯冬季的新闻报道中,出镜记者没有刻意控制自己的口齿,而将自己的吃字问题暴露。她在出镜的最后解释道:“观众朋友们,由于今天天气实在是太冷了,所以在为您报道时我说话嘴巴都有点不听使唤……”正是这样一句话,直接表达出了自己的面部感官,让人感受到了天气的寒冷。所以,充分利用自身的感官系统,可以让自己的现场报道事半功倍。

第三,强调真情实感,主动介入。这要求记者要以“亲历者”的身份参与到新闻当中。在很多农民工讨薪的报道中,记者主动出击质疑包工头,甚至为农民工讨薪泪洒现场。这些新闻中,记者的出镜表现固然谈不上冷静,但观众看后反而拍手叫好,也符合民生新闻的价值标准。

第四,注意提问和倾听,灵活应变。电视民生新闻记者常会遇见当事人不明事理的状况,如果只是泛泛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很可能会得到千人一面的结果,所以在对相关当事人采访时应充分注意提问策略。同时,记者本身是现场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无论我们再怎么强调记者应该更加积极主动的介入现场,说出的都是二手资料,只有当事人的话语能给人真实可信之感。这就要求记者在提出问题的同时,更加注重倾听,从当事人的话语中采集有效信息,并加以整合,从而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所以,电视民生新闻出镜记者对于新闻现场报道的把握既要贴合生活,用百姓语言来对待现场,更要高于普通群众,以一个专业新闻人的业务水准和职业触角捕捉常人看不到,或看到说不出的精准细节与亮点。这一入一出看似简单,背后却需要花费一名记者大量的时间精力去钻研锤炼。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

本文责编:陈道生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