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8
2016年,由腾讯视频和单向空间共同打造的网络谈话类节目《十三邀》上线,由作家许知远担任主持人,从“带着偏见看世界”这一视角出发,每一季邀请不同领域内的领袖人物,观察他们的生活,分享他们的观点,共同探析对当前时代的理解。从2016年第一季到2020年的夏日特别版,五季节目的豆瓣均分达到了8.5分,收获了不俗的口碑。作为一档优质的互联网谈话类节目,《十三邀》有许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选题多样,视角独特。《十三邀》在选题上没有一味地围绕社会热点,而是从文学、历史、经济、哲学、艺术等多个领域去寻找。在嘉宾选择方面也十分多元,既有电影导演张艺谋,也有史学家许倬云;既有天王偶像木村拓哉,也有人类学家项飚……这些嘉宾都是各自领域的佼佼者,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和权威性,也为节目的人文底蕴增添了一分厚重感。
《十三邀》的主持人许知远是作家出身,具有强烈的个人色彩思辨能力。他曾说:“每个人都是带着成见来看待世界的,如果你不带着成见,那你对世界根本就没有正确的看待方式。”而节目本着“带着偏见看世界”的宗旨,让带着个人主观色彩的许知远一次次和嘉宾进行激烈的观点碰撞。比如在第一季中对话演员俞飞鸿,许知远直接指出俞飞鸿不应该接拍一些商业化的庸俗影视剧。正如许知远所说,俞飞鸿身上有一种“秩序的美”,而许知远用了一种试图“破坏秩序”的提问去探寻嘉宾的真实想法。这种“偏见”如同一把未开刃的刀,有锋芒,但并不伤人,同时,这种“偏见”也形成了独特的视角。同样是采访“带货女王”薇娅,在《非常静距离》中,主持人李静提问的视角是薇娅如何平衡家庭与事业的关系,而《十三邀》则敏锐地捕捉到了薇娅成名背后的时代因素,这种成名有其偶然性,也有其必然性。
除此之外,节目还加入了第三方视角。比如在采访演员陈冲前,许知远拿着陈冲的照片去问一些年轻人的感受,这种第三方的视角更加立体地呈现出嘉宾的多面性。而同样采访陈冲的《鲁豫有约》,却只局限在主持人个人视角的理解中,并未看到更多元的视角。
纪实风格,场景多元。《十三邀》的镜头语言十分丰富,根据不同嘉宾的个性特点选择了不同的色彩、光线和拍摄方式。《十三邀》的画面是有质感的偏冷色调,简洁的构图、丰富的镜头语言都从另一个视角给观众带去了信息增量,颇具纪实风格。比如许知远采访作家金宇澄时,有一段谈话的场景选择了在金宇澄的祖屋。二人坐在未经修缮的祖屋里,面前是旧式庭院的枯枝残叶,言谈间颇有看尽繁华的意味。该片段的场景和纪实性的拍摄风格备受观众好评。又比如在对话企业家王石时,拍摄地点在耶路撒冷。站在海边,许知远觉得这场景具有某种“神性”,而王石则认为这是“人的世界”。这种拍摄既具有纪实性,又具有视觉上的美感,将场景和谈话进行完美的贴合,更使对话内容充满了某种哲学意味的美。这也给访谈节目带来了新的思考,即访谈节目中,画面也可以成为一种语言。
拍摄场景的选择更是多元,采用了室内和室外相结合的方式,流动采访。比如采访导演贾樟柯时,拍摄组直接去了贾樟柯的老家——山西汾阳,走进了他的工作室和饭馆等地,选择在嘉宾熟悉的地方进行对话,使得嘉宾的交流状态更加自然、真实。
主持人的独特性。主持人是一档访谈节目的灵魂,好的主持人总能自然而巧妙地引导嘉宾提出问题。许知远并非是科班主持人出身,毕业于北京大学计算机系的他是一名作家,因此,他对于这个时代有着深刻的思考和发问,始终怀着知识分子的情怀和责任感。但也正是因为有这种“读圣贤书所为何事”的追问让我们在节目中看到了更多的学者:许倬云、唐诺、金宇澄……一开始,许知远在镜头前有些无所适从,而节目也将他的无所适从放了进去。这一刻,镜头开始观察许知远,他也成为了节目中被访问的一部分。随着节目从第一季到第四季的拍摄,许知远变得越来越从容,但在从容中他并未放弃那一份“偏见”式的追问,这是他的风格,也是《十三邀》的风格。
时间跨度大,多版本剪辑。除此之外,拍摄时间跨度较大,采访同一个人,可能隔着好几个月的时间。这种多次采访、间隔一定时间的采访方式更有一种纵观的对比,也可以多面地了解嘉宾。很多时候,一次性的采访难以挖掘到大量信息,尤其是对这种深度访谈节目来说,第一次见面时嘉宾和主持人之间难以快速建立起一种熟悉感,而跨时间的多次采访不仅能加强访问者与被访者之间的亲近感,也能挖掘到嘉宾的多面性,为节目创作提供更丰富的素材。
《十三邀》每一期节目剪辑成了三个版本,在不同的平台上线。精编版时长在50 min左右,在腾讯视频播出。加长版则是在微信公众号平台播出,采访的部分被完整保留,并以文字的方式加以解析,满足了对采访内容有深入研究的受众的需求。而精简则是3~10 min的短视频形式,在新浪微博客户端、抖音、腾讯新闻等平台呈现,主要是对节目内容的预告以及最吸引观众的看点罗列。三种不同时长的版本,满足了不同层次受众的观看需求和体验。
从剪辑方式来说,《十三邀》也颇具灵活性。比如采访《繁花》作者金宇澄,金宇澄极其善于讲故事,于是剪辑直接将全片通过故事来分割,每一个故事做一个小提示,到最后正好10个小故事。既符合嘉宾的讲述风格,也颇有创新之意。
泛娱乐背景下的严肃思考。在泛娱乐化背景下,娱乐类节目层出不穷。竞技类、选秀类节目充斥荧屏,碎片化信息不断争夺和蚕食着受众的注意力,在浮躁的声音之下,《十三邀》从一片喧嚣中走了出来。在大家讨论流量时,它关注静水深流的问题;在舆论一片喝彩和吹捧时,它提出质疑和不解。而这种严肃提问在网络上并非曲高和寡,比如在采访了史学家许倬云后,节目在网络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因此,要想让一档优质的网络访谈节目在泛娱乐化的今天守住初心,必须时刻保持一份严肃的思考。
“偏见”视角里的人文情怀。《十三邀》的“偏见”之下,是浓浓的人文情怀,是对随波逐流见解的不盲从,其背后是对这个时代的思考、对人性和历史的发问。因此,在节目中观众看到了许倬云对过去沉重历史的心痛和落泪,看到了陈嘉映关于哲学命题的解读,看到了蔡澜对饮食人生的态度,看到了张亚东温润平和之下的自我反思。这一切谈话都是“穿过雾霭森林去寻找美”,充满了人文情怀。在当下的网络访谈节目中,之所以大部分节目都具有“同质化”特点,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由于节目过分关注流量和点击率而忽视了节目的人文精神内核,因此难以打动观众。
纪实风格中的美学体现。《十三邀》采用了纪录片的拍摄构思,每一期都会去嘉宾所在地,对其工作和生活状态进行跟拍,嘉宾的真实状态在镜头前展露无疑。除此之外,节目组还会采访嘉宾身边的人,比如对话金承志时,采访了彩虹合唱团的成员;对话马东时,采访了其同事蔡康永、颜如晶等人。这些拍摄方式都充满了纪实风格,而丰富的镜头语言又带来了一定的审美体验。由此可见,优质的网络访谈节目不仅需要在内容上有深度的思考,也应该在拍摄和剪辑的构思上具有一定的审美,好的拍摄会为节目增色不少。
主持人和节目气质的贴合。《十三邀》的成功,离不开主持人许知远。与其说他是一个全方位、多角度的掌控者,不如说他只是一个保留自己经验世界的倾听者。由于许知远本身是作家出身,所以他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份底蕴让他可以和专家学者对话。同时,他是一位极具个性的主持人,带着“偏见”看世界,保持独立的观察视角。由此可见,一档好的访谈节目需要一位合适的主持人,而一位好的访谈主持人则需要时间和经历的打磨,更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文化底蕴,这样提出的问题才更有温度、力度和深度。而同时,一个好的主持人也应该保有自己的风格个性,才不会在众多提问者中湮没。
《十三邀》作为腾讯视频和单向空间共同打造的一档深度访谈节目,在融媒体时代获得了不俗的口碑。许知远在一期节目中提到了《十三邀》名字的来源:十三代表着一种不确定和无关联性,节目访问的一开始都是“十三不靠的”。嘉宾可以是学者,可以是演员,可以是电台主播,可以是人类学家,这种不可捉摸性让节目充满了更多的可能性。《十三邀》的成功,证明了即使在融媒体时代,优质的内容、精良的制作、深度的思考、独特的风格仍然是一档好的访谈节目不可或缺的特质。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