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见世界,鉴自己:探究《奇遇人生》娱乐+纪实的创作模式

时间:2024-06-18

刘梦蕾

摘要:近年来,广播电视节目种类不断丰富,真人秀呈现井喷式增长,为避免受众陷入竞技类综艺节目所带来的泛娱乐化的旋涡中,真人秀逐渐朝着高质量、深内涵的水准靠拢。文章通过探讨《奇遇人生》如何运用“纪录片+真人秀”的形式吸引受众,以期引领全新的真人秀发展浪潮。

关键词:奇遇人生 娱乐 纪实 纪录片 真人秀 公路电影

《奇遇人生》开创了国内明星纪实类真人秀的先河,其借助纪录片式精美的视听效果与深刻的人文内涵深入人心,这是带给观众搞笑刺激的竞技类综艺节目所不能实现的全新体验。这种“纪录片+真人秀”深度结合的形式,带给受众全新的视听体验,对于我国同类节目的发展有重大意义。

见世界:娱乐元素引导剧情高潮

嘉宾选择:突出个性。在节目中,主持人阿雅会与来参加节目的嘉宾共同踏上旅程,探索未知世界。与春夏追逐龙卷风,与窦骁勇攀高峰,与朴树体验古巴的风土人情,与陈学冬助梦大山放映员,与刘雯去北极淘金,与周迅去日本探访失忆症老人……跟随镜头,观众与嘉宾一起行走在路上,与他们共同体验丰富多彩的世界,感受与众不同的人生。从市井到旷野,从山川到河流,从非洲到北极,鲜活的世界得以在镜头中展现,观众便与嘉宾一起沉浸其中。

《奇遇人生》对于嘉宾的选择十分独特,不为宣传作品,不为吸引流量,他们每个人既有突出的个性,又有共同的生活真实的气息。旅途中有过挣扎,有过放弃,有过意料之外,这都是真实又美妙的体验。春夏想要追逐龙卷风,当得知这趟旅程追不到的时候流下了失落的泪水。追风人告诉她,他没办法制造出龙卷风,只能带她欣赏追风路上独一无二的风景。最后,当龙卷风出现的时候,观众可以从春夏所说的话中了解她的内心世界。她说:“我要这个世界上一定要有一束光是单独为我打的。”在那一刻,她接纳了自己最真实的样子,允许自己独特。龙卷风出现的时候,这风仿佛是为她而来的,追逐风的人同样被风追逐。

这只是奇遇路上的冰山一角,观众就这样跟随着嘉宾的脚步,融入这段旅程中,与他们一同欢笑,一同落泪,一同紧张,一同期待。

奇遇情节:强化冲突。《奇遇人生》不同于传统的综艺节目,它对于结果的展现总是轻描淡写,反而将过程中的经历、情绪、感受详细记录,这样一来,节目便有了公路电影般的质感。每段旅程都伴随着未知、突发,观众在一段段旅程中看到了远方的世界和不期而遇的意外,与公路电影中的奇遇情节异曲同工。节目不在乎旅途的终点,更为关注的是旅途的过程,过程本身就是目的,通过奇遇的积淀,节目最终想要呈现的主题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

阿雅与周迅探访日本老人这期节目,将道子奶奶与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幸贞爷爷的爱情故事娓娓道来。周迅直言内心困惑:“丈夫把和这个家的记忆都忘记了,这不是很悲伤吗?”奶奶的回答却出乎意料:“虽然他什么都不记得了,但是这些美好的回忆都在我们的脑海中。我们没有忘记他,很珍视他,会好好看着他的背影,要好好加油,孩子们应该也是这样想的。”观众被道子奶奶的回答打动,被她的乐观打动,被幸贞爷爷用歌声表达的爱打动。节目中的一帧帧画面、一句句对话,都如潺潺的溪水,流入观众的心田。

在旅行的种种意义中,尤为突出的是人们能够认清自己的渺小与世界的伟大。当人们生活在城市的繁忙中,总是会不由自主地放大自我;而在旅行的时候,自我就会被一點点地缩小,这时候人们会发现,世界这么大,而在这个大大的世界里面,个体可以非常安全地做小小的自己,心胸豁然开朗,会抛掉纷繁复杂的事情,单纯地享受这个世界,享受当下。这种感觉是最震撼的,也是旅行最有意义之处。人们不会问旅行的终点在哪里,只是在一趟趟未知的旅程中,努力更喜欢自己、更喜欢这个世界。通过对嘉宾的记录,观众也能随他们一起了解大千世界,观众同嘉宾一样,永远在路上。

鉴自己:以纪实手法烘托情感深度

纪实是《奇遇人生》的底色,而恰恰正是这样“少加调味”的真实,让人们看到了生活中的善意和美好,也让受众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更多的思索。

嘉宾与受众同行。英国学者斯图亚特·霍尔提出电视受众在解码过程中的三种解读方式,即霸权式、协商式、对抗式,俗称“霍尔模式”。伴随着媒体的分众化趋势,受众不再是被动的接收者,而是积极主动的信息寻求者,积极寻求、选择、理解符合自己生活方式、思维体系、价值观念的信息。正因如此,受众需求与纪录片思维应该是高度重合的,所以,嘉宾的情感变化甚至一颦一笑都牵动着受众。

很多人都将人的一生比作一场旅行,在这场不能回头的旅途中,每个人对待人生的态度有所不同。镜头前的春夏对未知事物充满好奇,会在苦苦追求未果之后失落,她会期待,会生气;会对着镜头大喊,“我不来看龙卷风,我来干吗?”会理性地表达自己的爱情观:在遇见爱的人之前,先在游乐场里摆满玩具,唯有充实,才能吸引更好的人。“你觉得这个拍得下来吗?有的时候用眼睛看到的东西是拍不下来的。”“就是因为你那么接近过那个目标,但你就是碰不到它。大多数时候以为就要唾手可得,恍然发现其实相差甚远。”这样敢爱敢恨、特立独行的她在镜头中深深吸引着受众。

内容与形式同行。作为一档真人秀节目,《奇遇人生》在创作思路和视听语言方面都带有浓厚的纪录片风格。没有台本,嘉宾的情绪与经历都是自然而然发生的,没有一丝刻意的安排。未知的才是真实的,真实的才是人们向往的。《奇遇人生》能在众多竞技类真人秀中脱颖而出,尤为关键的一点就是满足了受众的窥私欲,观众能在节目中真真切切感受到嘉宾的喜怒哀乐,感受到他们的心境。受众更希望看到的是脱掉综艺外衣的赤裸的旅行。没有评判,没有遮盖,没有特效,节目保留了纪录片式的真实与简约。导演赵琦对纪录片的拍摄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再辅以高超的拍摄技巧,赋予节目《国家地理》般的质感。这不仅是一档综艺节目,更是一场视觉盛宴,大量全景镜头的运用,给观众留下更多回味的空间。但与纪录片不同的是,节目中几乎没有旁白,主要通过嘉宾的同期声表达主旨、推动进程。在观看节目后,观众仿佛未曾从节目中脱离出来,因为人们的人生旅途也充满了未知,充满了期待,充满了奇遇。吸引人们的从来不是真人秀夸张的戏剧性,而是真实般的生活感,生活永远是凌驾于艺术之上的。

主题与生活同行。节目试图在世界与自我之间寻找平衡点,一方面人们看到了世界的广阔、遇到了多样的灵魂,另一方面通过了解他人的生命故事,从而思考生活的真谛,寻找真实的自我,进而领悟生命的意义。在节目中,人们把视点放在主持人阿雅身上,会有不同的感受。阿雅作为《奇遇人生》的主持人,在节目中起到润滑剂的作用,但人们就是被这个站在嘉宾身后的她深深吸引。在日本爱知县,探望道子女士和她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丈夫幸贞先生的这一段旅程,很温暖很治愈。当所有人都把心思沉浸在他们的爱情故事以及幸贞爷爷的不幸上时,阿雅却留意到道子奶奶才是最值得关注的人。节目中有很多小细节,都是由这个历经岁月风霜的女人带给观众的温柔和知性。仿佛有阿雅在的地方,观众就能感觉到生活的真实。

生活在快节奏的时代,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家庭就像是刻板的条框,框住人们本该自由舞蹈的灵魂。人们需要这样一个窗口,跟随节目,与嘉宾一起行走在路上,与各色各样的人相遇,体会他们的人生,满足自己对世界的渴望。每期《奇遇人生》邀请的嘉宾都有各色的性格、各色的经历,观众通过手机就能与他们产生或多或少的共鸣。但奇遇不仅是跳脱框架的诗和远方,同时也是未知的、未曾了解的世界。人们能从每一次奇遇中见到多姿多彩的世界,遇到形形色色的人,與内心深处的自己遥相呼应,寻找真正的自我。

结语

见世界,鉴自己。于外部环境来讲是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于自己来讲是对自我的认知和人生的理解。在这多姿多彩的世界中,《奇遇人生》正是通过这样的方式让观众沉浸其中,正如节目的主旨:用探索世界的方式探索自己。《奇遇人生》的成功,开启了真人秀发展的新浪潮。(作者单位:河南大学)

参考文献:

[1]薛翔.《奇遇人生》:网络纪实真人秀的故事表达与情感呈现[J].当代电视,2019(11):110-112.

[2]方宇飞.纪录片与真人秀类型融合探究:以纪实性真人秀节目《奇遇人生》为例[J].传播力研究,2019(18):40+42.

[3]封亚南.专访《奇遇人生》总导演赵琦:见世界·见众生·见自己[J].电视指南,2019(06):40-43.

[4]李孟阳,肖帅.公路电影的“奇遇”情节及其内涵表达研究[J].电影评介,2017(17):77-79.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