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基于校媒平台的地方院校新闻传媒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时间:2024-06-18

申琳

摘要:新闻传媒类专业校内实践平台的建立,是新时期新闻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校媒平台作为高校新闻传播工作的重要载体,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平台。基于校媒平台的新闻传媒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探讨,创新教学实践途径,通过分析地方院校新闻实践教学现状,强调校媒在新闻实践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优化教学评价模式,校内实践与就业需要相结合。

关键词:校媒平台 新闻传媒类专业 校内实践 实践教学模式

基金项目:本文受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2019年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校园新媒体的新闻学本科专业校内实践平台建设研究》(项目编号:014)资助。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使人们获得信息的方法与途径有了革命性的变化,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开展新闻传媒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的重要性更加突显。对于地方本科院校而言,为使人才培养与时代要求相一致,必须深入了解媒体对人才的需求,才能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改革。

地方院校新闻实践教学现状

全媒体时代,媒体从采编流程、经营模式,到发展理念、行业格局等都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与新时代相对应的人才需求也发生了變化。目前,地方院校新闻传媒类专业已经充分认识到课程教学改革方法中实践平台建设的重要性,并已开始进行有关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方法实施方案的改革与探索。但是,地方院校新闻传媒类专业实践教学的开展存在实践基地不足、新媒体平台接触有限、地域性限制、时间安排不足等问题,使实践教学多在第三、第四学年实践教学环节安排或节假日等非正常教学活动时段进行。为了顺应时代的新要求,用好校内外电视台、广播台、报刊、网站、新兴媒体等实习实践平台,成为提升新闻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校媒平台在新闻实践教学中的作用

校园媒体是以学校广大师生为传播对象的、不以盈利为目的新闻媒介,其目的是信息传播、舆论引导、思想引领和教化育人。作为大众传媒的一部分,校园媒体同时又与一般社会媒体有所不同。《2016中国高校校园媒体发展报告》显示,82.55%的高校有报纸;84.29%的高校有广播;46.07%的高校有新闻网;71.2%的高校有通讯社;45.9%的高校有电视台;39.62%的高校有新闻类杂志;87.26%的高校有微信公众号;72.25%的高校有微博。校园媒体平台形态丰富,既有作为传统媒体的校报、广播台、电视台,也有作为第四媒体的校园官网,还有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平台,就像一个囊括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小型“传媒集团”,为新闻传媒类学生提供了全面全方位的教学实践实体。同时,校园媒体又贴近学生学习和生活,学生对这个平台的传播内容最为熟悉,是新闻传播专业学生综合实践的最佳场所。

实现新闻业务类课程与即时实践的融合。实践教学是新闻传媒类专业教学过程中的重点环节,实践教学使学生将理论知识同实际应用进行密切结合,同时对学生的操作能力、实践素质、应用水平也是一种检验,对于培养创新应用型新闻传播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新闻业务类课程,除了充分开展课堂模拟与演练之外,即时的课下实践也是非常必要的。本科教育阶段的学生社会接触面有限,新闻敏感性不高,单纯的校园生活环境所能够提供的实践素材单一,与校媒相结合的课程实践可以较好地解决实践素材问题。校媒平台主要面向大学校园,将新闻业务类课程的演练与校媒日常工作相结合,相关采、编、播、发行等新闻业务主要在校园内进行,从人员分工、机构设立,到部门划分,全都模拟了真正媒体的工作流程,较好地解决了学生外出实习所需占用的行程劳顿,时间上又与学校教学安排节奏一致,更有利于学生集中精力进行业务实践。

促进优质实验教学资源共享。实验室建设是新闻传媒类专业发展的一项硬性指标。随着办学规模的日渐扩大,根据教学组织生均实验设备占有率的要求,新闻传播类专业每年在实验设备上投入的经费也日益增加。资金、设备、管理人员等多方面因素都会对地方院校新闻传媒类专业自建实验室产生一定的制约。而校园媒体的上级主管部门一般是学校党委宣传部,与作为教学机构的新闻院系不同,校园媒体作为真正的媒体机构,有一定的学校财政支撑,在硬件设施的配备、管理人员的培训等方面资源相对较充足,某些高校还会存在资源较充足但人手不够的情况。因此,将新闻传媒类专业的人力资源与校媒平台的优质资源相结合,可以较好地实现优势互补与资源共享。

推动新闻传播类专业课程思政改革。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建设智能化校园,时代的发展已经要求高校必须构建智慧校园环境下的新型舆论导向机制。课程思政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立足于校园新媒体对新闻学专业大学生的需求与培养,将校园媒体建设成“全媒型”新闻人才的专业实践平台;通过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加强校内媒体与校外媒体联动等,将校园媒体打造成全媒型新闻人才的潜能发掘平台。校内实践同样需要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媒体环境。在学校党委宣传部门的统一指导下,学生的实践活动围绕学院“高举旗帜、讲好校园故事、传播正能量”的宣传工作理念,有利于进一步加深对社会主义新闻宣传工作的理解,深化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认识与体会,为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打下坚实基础。

基于校媒平台的新闻传媒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究

突出学生主体作用,改革传统实践模式。校媒平台教学实践模式要以学生为主体,尽可能让学生全程参与校园媒体实务,同时,要对传统灌输式,单向式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变,将实践体验变为教学的双向互动行为,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帮扶和激励作用。

校媒平台为新闻学专业学生提供了全程式的实践便利,即学生在大一、大二期间同样可以参与到校园新媒体运营各层面中,从事具体工作,且与新闻学专业开设的相关课程相结合,实现课堂讲授与课下实践同步、开设课程与新闻传播实务同步、教师对新闻案例的关注与学校一段时间的宣传重点同步。学生间的差异性普遍存在,因此,对于学生在校媒参与实践的过程,教师要实施分类指导,依据不同学生的特点与特长充分发掘学生的内在潜能,鼓励个体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于优秀作品可进行考核加分和成果转化。积极将教师的教学活动与学生自主实践相结合,将校内实践活动转化为学生自主选择、自我深化的过程。

发挥校内实践优势作用,激发学生自主实践的动力。要根据专业发展现状和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不断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摸索出一套多元化且合理适用的评价体系,改进学生参加校园新媒体实践的激励机制。对学生在校园媒体中从事工作成效与成果进行考量,结果纳入课程考核成绩;对每学期学生在校园新媒体中的工作量进行评价与激励;依据校媒平台主管部门制定的校园媒体奖励政策(稿费等),参与实践的学生可以同等接受奖励。同时,还要建立严格的考核机制,抵制不良学风,进而大力激发学生的自主實践能力,实现学生的自我提升。

校园媒体是学生接触最频繁也是最熟悉的媒体平台,在从事新闻实务的同时,也与大学生的认知有天然的接近性,因此更应当将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与能动性调动起来。根据新闻传媒类专业学生培养定位,培养应用性新闻人才目标的实现,需要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实践机会,在指导教师规定的范围内,尝试强调学生创意的灵活性和多样性,更加贴近校园生活,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创新思维、动手操作能力等各方面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优化教学评价模式,校内实践与就业需要相结合。不同年级学生对实践平台的需求度与贡献度是有一定差异的,应重视不同年级学生实践能力与需求的差异。虽然可以将各年级学生都纳入实践平台,但是各年级学生在平台中所从事的工作与对知识的接受能力表现不同。因此,要关注实践内容与实践成果评价标准,对学生的实践考评也应当考虑综合评价占主导的评价体系。

新闻传媒类专业学生在校期间的实践经历,对就业与求职都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校园媒体为学生实践提供了较完备的就业准备,也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意识培育、就业目标培育等打下了良好基础。各专业老师开设的课程不同,对实践平台的需求度不同,对校园媒体的接触程度也各有差别。因此,应将各专业老师融入校园新媒体实践平台中,实现教学过程与专业实践的良性结合。

结语

在新媒体时代,各行各业都在积极利用新媒体来改变传统模式,高校建立与校外媒体相对应的实践教学平台对新媒体时代新闻传媒类专业人才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要打造好、利用好、发挥校媒平台对新闻传媒类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作用,将校园媒体建设成“全媒型”新闻人才的专业实践平台;通过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加强校内媒体与校外媒体联动等,将校园媒体打造成“全媒型”新闻人才的潜能发掘平台。(作者单位: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

参考文献

[1]李剑欣,曹林,范雅琳.基于校园融媒体平台的新闻传播实践教学模式探析[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8,05(10):96.

[2]左军.全媒体时代校园媒体融合发展状况研究[J].今传媒,2017,25(02):118.

[3]李果.论校园媒体在高校新闻教育中的实践平台功能[J].新闻研究导刊,2014,5(05):136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