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主流新媒体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舆论引导中的应用

时间:2024-06-18

葛思坤

摘要:文章依据主流新媒体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概念,旨在分析主流新媒体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之间的契合性与互相矛盾之处,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一些主流新媒体产生的负面影响,探究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主流新媒体的有效引导策略,以期在主流新媒体发展的健康环境中为国家和政府引导正确舆论带来可靠参考建议。

关键词:主流新媒体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舆论引导

当前,随着现代化信息科技技术不断进步,我国的通讯技术也发展至前所未有的便捷状态,主要表现为通讯技术越来越成熟,新型的移动终端设备越来越先进,智能通讯设备的功能也逐步完善。但与此同时,我国也逐渐步入社会突发公共事件频发的阶段,在当前大众媒体数量与能力日渐发达的环境中,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职能在突发公共事件信息传播上的作用愈加显著。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其中发生概率较高的社会突发事件类型之一,此问题和人们的生活与工作密切相关,如果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没有对舆论进行及时有效的引导,会使得我国政府公信力大大降低,而解决不当则会导致人民群众产生更大的不满。利用主流新媒体的影响力与更加透明的公信度进行正确的舆情引导,以便能够及时有效地解决矛盾,极大程度地降低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概率,有助于加快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进程。

相关概念定义

主流媒体的概念。“主流媒体”一词出自西方新闻学术领域,其定义目前还没有统一准确的表述。周胜林教授解释主流媒体,“其是相较于非主流媒体来说,能够起到更重要的引导和更为较大影响力,可以代表或者作用舆情的省级以上的大型媒体”。同时,喻国明教授解释主流媒体为,“其是拥有最大社会影响力的受众(这里的受众多是指有着较高决策权、知识话语权的社会成员)并作为自我市场诉求的传媒”。以上定义就不同层面表述了主流媒体自身的特征,但都离不开社会影响力、宣传能力及社会受众这三个基础方面。

公共卫生事件的概念。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近些年渐渐广泛應用的一个新型概念事件名词,指的是突然爆发和出现且已经对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或可能会对人民群众的健康带来严重损伤的重要社会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以下四个显著特点:第一,突发社会大范围的严重性传染性疾病;第二,未找到明确原因的大面积群发性疾病;第三,严重的食物中毒;第四,由于社会安全、自然灾害等事件引发的重大伤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卫生事件。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主流新媒体之间的契合性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上的突发性特征要契合主流新媒体的时效性特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前期阶段出现最明显的特征即突然和迅速,并且大多事件有着即瞬损害性,这便需要大众主流媒体尽快传递相关真实新闻信息,告知公众及相关援助部门与组织,向其请求及时的医疗支援救助以降低损伤的概率,并做好精神鼓励工作以降低民众的恐慌程度。主流新媒体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传递上呈现迅速、高效、多样及超量等特点。主流新媒体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呈现的“快速”性,使其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媒介平台,主流新媒体跨越时间和空间,保证了新闻信息的全面充分覆盖及传播者和人民群众能够跨越时空随时随地进行互动交流,及时保证并满足人民群众对于突发事件的知情权和评价的愿望,而这些特点都是传统主流媒体所无法比拟的。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上的公共性特征契合主流新媒体的大众性特征。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爆发区域内的所有人员,其自身生命安全都有着遭受损害的可能性,因此有关地区新闻信息要快速传递至区域内的所有人员,并通过互联网迅速进行大范围传播,以便及时引起社会公众的全面关注。主流新媒体包含多种形式,如人际传播及群体传播等,有效弥补了传统型主流媒体兼顾不到的很多空缺方面,且传播更广、速度更快,促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各项信息能够及时传递到各个地区、各个角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收集和传播都逐渐强化至点对点的细节之处,充分补足了传统媒体的盲点。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多变不稳定性契合主流新媒体的灵活性。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变动性较大,其在发展过程中经常出人意料,人民群众急切需要得到事件的各项变动信息。而主流新媒体有着巨大容量及操作灵活等优势,可通过网络媒介随时随地增添信息报道内容,对于错误的新闻报道信息可及时进行修正,对扰乱社会治安的行为和言论进行及时处理和曝光。同时,互联网的无限容量与无限记忆可满足群众对于事件相关的信息需求。人们可利用电脑、手机等移动智能设备打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专题链接,或根据主流媒体新闻报道后查看事件的各类信息及专业领域权威专家给出的预测性评估与有关解决方法。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上的大众关注性特征契合主流新媒体的互动性特征。众所周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所带来的社会危害性,使其通常出现后即便成为人们关注和讨论的重点。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人们都渴望得知相关信息及他人的看法与评价,同时也渴望自已的看法被其他人看到并得到大多数人认可,主流新媒体恰好能为人们搭建一个高效的互动场所和平台。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能够利用微博、微信、短视频等娱乐软件平台与形式进行信息交流和想法的互动,明晰表达自己对于事件的独有看法及找寻有关专家针对此事件的观点与评价。

主流新媒体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传输上的负面影响

导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传播出现失真。新时代的公众言论自由特征显著,而媒体在信息监管上的把控力度有所弱化与不足,由此致使许多事件信息在传播时容易出现失真的情况。一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源头的失真,二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传播过程中以讹传讹真,进而出现失真的情况。由于群众所要求并固有认为的主流新媒体具有信息传播效率快且受众范围广等特点,部分主流新媒体往往还未等到事件调查清楚明白,便会因急着争抢头条热度与流量而对事件盖棺定论。主流新媒体过多频繁地报道这些失真信息,会模糊人们对事件信息正确认识的眼睛,致使人们出现盲目恐慌的现状。例如,2020年初我国武汉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双黄连口服液可预防感染的谣言经大众主流媒体传播之后,瞬间引发民众的盲目抢购,使得许多药店的双黄连口服液被一抢而空,在最终谣言被确凿证实后,民众也只是花钱买后悔,却买不来放心。

导致事件风险被无端放大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原本属于社会型危机事件,有着较高的风险与不确定性。在爆发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之后,主流新媒体在满足人民群众迅速掌握信息需求的同时,也极易引发事件风险次级效应的出现与放大。互联网平台中网民的话题通常集中于事件的负面影响上,并且言论很容易呈现一边倒及两极分化的情况,经过论坛跟帖、公众号文章、微信朋友圈、短视频等娱乐媒介所呈现方式被无端放大。从某种程度上看,主流新媒体是事件风险放大的推动者。

导致事件舆论难以控制。主流新媒体为人民群众创建了平等发言的机会和平台,人们通过微博、微信朋友圈、微信群、抖音等方式来发布并查看自己所了解的信息及搜索能够准确表述自己观点的言论,以便能够最大程度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媒体赋予人们的知情权及言论自由,致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舆论导向具有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对于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不稳定性与多变性的特征很难进行提前预测和防范,因此势必会在事件发生后出现各种猜测,而网络言论的匿名制及所包含隐藏的不良信息极易致使舆论方向发生偏转而走向负面方向,造成不可设想的严重后果。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主流新媒体的引导策略

有效利用主流新媒体及时发布真实信息。国家和政府应将新型主流媒体作为国家和人民群众信息互动的坚固桥粱。在发生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时,人民群众非常渴望获得正确的信息。因此,政府需及时迅速地对事件信息进行传播,确保事件源头的真实性,并充分有效地利用主流新媒体,将事件的发生及进展告知人们,发挥主流新媒体“快”“准”等优点,开展闪电模式的消息传播,使得人民群众能够更及时地获得公共事件的真实信息。

强化舆论引导转危为安。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媒体会首当其冲成为大众发表看法与纾解情绪的最主要通道。处在海量信息的网络空间当中,人们难以有效分辨真假,主流新媒体可通过文笔好、知识面广、思想积极的网民对舆论展开正面引导。在事件发生时,通过论坛将事件设定成讨论议题,在众多参与讨论的网民当中,将评论员及权威人士发表的对解释和处理问题具有正面价值的论点,用醒目字体颜色进行强调且放于论坛的醒目位置,由此强化事件的主流言论方向。

快速发布澄清性信息有效打破谣言。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政府及社会各界要对各大论坛、微博、微信、短视频等平台展开实时监督,摘除那些虚假的风险信息,严格管控恶意谣言,拓宽消除事件风险消息的传递渠道,并运用主流新媒体搭建的平台对人民群众展开正面的舆论疏导,运用多种方式快速掌握事件的谣言信息并对其进行严格管控。一旦发现谣言出现,政府应立刻运用主流新媒体,及时对事件谣言进行权威解释和澄清,正面引导舆论,降低事件谣言带来的负面作用。

提高政府和主流新媒体合作建立高效舆论机制。政府要积极和主流新媒体进行合作,提高运用媒体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主流新媒体的兴起和发展,越来越深入地作用于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政府要积极转变思想和观念,按照恰当、尊重及主动的原则,促使主流新媒体和国家、政府间建立和谐有效的合作关系,使得主流新媒体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可对舆论引导起到关键作用。在意识形态当中,通常主流意识形态会对社会舆论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政府应在尊重大众看法和按照舆情规律的前提下引导人民群众,促使群众在社会意识当中处于主导位置。李普曼提出的著名“成见”理论表明,“大众已建立的认知,会左右其对事物的态度和意见”。当今,网络上发布的个人看法消息极易出现所谓的成见,如果欠缺意识形态的有力控制,政府会降低自身的舆论引导力。由此,政府可经过主流新媒体发布符合当前社会主流意识及公民素养的实例,不仅可合理利用主流新媒体,还可提升舆论建设,促使国家和政府、主流新媒体、人民群众之间的有效互动和合作,建立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可正面引导舆论的高效机制。

构建舆论预警和善后机制。构建健全的舆论预警和善后机制,使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有具体的解决措施来引导舆论方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应做到常态化,提早做好准备,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工作。随着主流新媒体的兴起,其可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舆论进行预测。当事件处在潜伏期时,舆情还未爆发,政府应立即树立正确的事件态度,利用主流新媒体进行有效的舆论引导。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舆论得到控制之后,人们的注意力并未疏散,此时主流新媒体要做到善始善终,对于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失职的官员及通过网络传输不实事件信息者,应通过系统化的体制对其展开责任追究,由此提高人們在新时代环境中的社会责任意识,从而对社会舆论环境进行有力规范。

结语

综上所述,主流新媒体是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国家、政府和人民群众沟通的关键通道。主流新媒体越来越成为国家与人民的眼睛和嘴巴,政府应利用主流新媒体积极创建健全和完善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舆论解决机制,在事件舆论当中进行积极、正确的引导。主流新媒体融入了群众的意见探讨,为国家、政府和人民间搭建了互动的桥梁,走出以往突发公共事件时国家和政府在舆论泥潭中被动的境地,对于提升党和政府的公信力意义重大。(作者单位:中共广州市委党校)

参考文献:1.梁燕萍:《新媒体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作用》,《青年记者》,2011(24)。

2.闫腾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媒体的舆论引导研究》,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3.王林,王可,吴江:《社交媒体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舆情传播与演变——以2018年疫苗事件为例》,《数据分析与知识发现》,2019(4)。

4.谭雪娇:《网络舆论中官方舆论场和民间舆论场的博弈——突发公共事件“山东疫苗案”个案研究》,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8年。

5.文凤麒:《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道的舆论引导研究——以“山东疫苗案”为例》,西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7年。

6.胡箫寒:《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中的网络舆论引导研究》,《现代商贸工业》,2019(5)。

7.赵娜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新媒体的运用分析》,《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19(5)。

8.刘丹:《主流媒体对公共卫生事件微博舆论的引导策略》,《新媒体研究》,2019(17)。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