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建立新闻应急机制的设想

时间:2024-06-19

□王澍沈欢

建立快速反应的新闻应急机制已经成了媒体人共同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通过多次的突发事件报道历练,一些卫视已经形成了许多新闻应急的相关办法,但是把这些办法上升为机制,还有待时日。各省级卫视要建立怎样的新闻应急机制,以及建立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笔者以为应包括:一、成立突发事件领导小组,设立应急处置预案。各卫视应当成立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并由一把手亲任负责人。此外,应当设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一旦突发事件发生,应急预案迅速启动,负责人和编辑记者迅速到岗待命,主持人也24小时随时准备进入直播状态。对于特大突发事件,应该派专人与政府相关部门随时保持联系。二、建立联动机制。在应急机制中,电视台应当全台一盘棋,建立联动机制,各个部门相互配合,共同应对。发生突发新闻事件时,总编室、办公室、制作部、播出部以及相关地面频道,要作出应急联动的响应,包括迅速到岗、调整播出、车辆调度、后勤供给、技术保障等等。调动各方面直播力量,建立强大的播出保障体系,确保即时中断常态节目的播出。三、建立长效机制。灾难具有不可预知性,只有建立长效机制,才能确保灾难面前不慌张。突发新闻事件应急处置是对传统媒体整体实力的全面检验,应建立长效机制用于培养应急处置能力,提高对突发新闻事件的宣传报道能力。

长效机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习机制。组织新闻媒体从业人员认真学习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的相关文件,并展开讨论。认真学习新闻法规与职业道德,提高自身修养,避免在突发报道中出现违反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的情况;责任养成机制。新闻工作者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在认真学习的同时,不断强化各级干部、职工的大局责任意识和爱岗敬业意识,这样才能在应对突发事件的时候全身心地投入,客观真实地报道;内部动力机制。省级卫视内部应建立起科学规范的工作成绩和政绩考核考评机制,用以记录和考核干部职工在突发事件报道过程中的成绩和成果;建立奖惩机制。在突发事件的报道中,无论是主持人还是前线记者,他们敬业的精神感动了亿万观众。对于这样在新闻工作中作出显著成绩的个人或集体,有关单位应该根据不同情况,分别给予表彰与奖励,并对工作突出者,予以重奖并推广经验,树立典型。在突发事件报道过程中,也不乏出现渎职的新闻工作者。例如,失实报道、收受礼金、有偿新闻等等。对于这样的新闻工作者,应教育批评、扣发稿酬、媒体曝光、罚款等,个别严重者应调离单位,对于那些违法乱纪的记者要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建立新闻应急机制,要适应担负历史的重任,适应突发事件增多的现实,还要适应法治的需要。建立新闻应急机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坚持正确的舆论引导。对于重大突发事件报道的舆论导向,由于重大突发事件本身的特性,比如突然性和风险性以及不可控制性等,决定了重大突发事件报道有其独特的舆论导向特征,我们需要在以下两个方面加以把握。一是舆论引导的风险性。重大突发事件报道所涉及的新闻客体往往是地震、火灾、雨雪风暴、矿井爆炸等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和灾难事件,还包括非法集会、民族矛盾、宗教冲突、战争等政治性突发事件。这类事件往往具有突然性,即使事先有迹象显示,但其事态常常会突然激化、恶化。由于记者专业素质所限,他们往往可能对这种突发性的事件性质和走向感到迷茫。因此,新闻工作者在进行舆论引导时,就会冒非常大的 “风险”。其一是指媒体工作者进行舆论引导的难度大。重大突发事件报道由于其突发性的特质,决定了舆论导向的模糊性,容易造成重大突发事件报道前期的舆论导向的缺位;其二是指舆论引导的政治风险。地方政府和国家有关部门对突发事件都比较关注,他们的思路往往都以政治的眼光来看待重大突发事件,而记者们往往更多地以新闻传播的眼光来看问题,这就造成了对待重大突发事件理解上的偏差。二是舆论引导的及时性。一旦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媒体没有进行及时的舆论引导跟进,就会给谣言和流言传播以更大的活动空间,进而激化矛盾,造成突发事件的失控,这对国家的安定团结不利。消除谣言的传播,一方面要求新闻传播者既能够及时、充分地满足公众的需求,同时又要给予令公众满意的引导,消解流言相对于引导其他信息形态的舆论,是较为容易的。由此看来,对于重大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及时跟进是消除谣言传播最有效的手段。

二、遵守职业道德,彰显人文关怀。在各种新闻事件中,灾难和突发性事件的报道最能引起广大公众的注意,突发事件中的媒体应该树立人本意识,坚守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但媒体在报道突发事件时,往往会因“新闻价值”“经济利益”等因素的左右,忽略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对生命权的漠视,是造成人文关怀缺失的重要原因。没有爱心的采访,只能给当事人带来痛苦和伤害。因此建立新闻应急机制时,要从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人文关怀上考虑。

三、媒体在提高新闻的传播效果时,要注意报道的形式,发掘受众的心理感受,以平民化的视角关注新闻事件,不断创新报道的形式,提高节目的可看性。

在汶川大地震中,“救人是第一位的”这个声音始终回响在救灾现场。地震报道关注了救灾队员舍弃一切奔赴灾区的高尚情怀,让人感受到人性的温暖,凸显灾难中人与人之间美好的一面。这些报道人情味十足,体现了一种平民视角,打动了受众内心最柔软的地方,是媒体人文关怀的最好的体现。

当然,平民视角的人情味,不是让新闻工作者在报道中去煽情。在突发事件发生时,那种极力夸张、渲染甚至捏造的新闻报道,耸人听闻、哗众取宠、煽动公众的情绪,不但不能给受众带来正确的引导,很可能还会给社会安定带来不利影响。

省级卫视建立新闻应急机制还要符合自身品质的要求,根据自身频道的定位以及所拥有的资源来制定行之有效的应急机制,这样才能事半功倍。建立新闻应急机制,还应该在宪法和其他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不能违背宪法和其他法律所规定的权利与义务。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