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9
□ 吴学敏
栏目责编:邵满春
2005年,中共江西省委组织部和江西电视台合办了《井冈先锋》栏目,旨在宣传优秀共产党员,以先进人物的事迹感动人,带动人。五年来,《井冈先锋》宣传了众多优秀共产党员,见证了新时期先进人物报道的时代特征。
在充满流行时尚和商品气息的大众文化话语系统中,先进人物报道的生存环境已发生了重大改变,其生存状态正面临巨大考验。在传统的先进人物报道中,媒体对某个重大典型往往是语言激昂、结构宏伟、风格雄壮,而在大众文化话语系统中,这种“电闪雷鸣”的轰轰烈烈却难以收到满意的效果。因为大众文化话语系统更具有一种解构权威、说教、灌输的后现代主义的特质,常将一个极其严肃的话题用后现代主义常见的通俗、反智、无深度乃至无厘头的形式表现出来,从而吸引广大观众的注意力。因此,先进人物报道在形式上也要进行变革和创新,使其不至于受到大众文化话语系统的排斥。
其实,对先进人物报道产生最大威胁的是信任危机。当大众媒介对影像符号成几何级数繁殖时,观众每天对着数不尽的海量信息产生的视觉幻象正销蚀着现实与想象、真与假的差别。因此,在现代电视语境下,要让先进典型人物报道在受众中生存下去,追求真实,凭借真实的力量给观众产生收视影响无疑是当前先进人物报道的不二选择。
在一些先进人物报道中,人物往往是真实的,事迹也是真实的,但表现出来往往不给人以真实感,观众感觉不到人物的真实生存环境和时代背景,触摸不到人物的真正音容笑貌和内心波澜,这与传统先进人物报道简单平面的八股式叙事点评有关。媒介简单灌输,受众被动接受,少了些主动参与和判断。那么如何运用各种电视手段,让观众真正感受先进人物的真实性,让观众在真实中感动从而产生学习先进、传播先进的欲望?
首先,重视突出新闻性,给观众最快最新的真实。先进人物宣传的新闻性弱,是电视界较为普遍的一个问题。而缺少最新事实的报道,是新闻宣传中的大忌,更是人物报道中的大忌。在2010年的报道中,《井冈先锋》刻意强调了节目的时效性。如江西抚州唱凯决堤,《井冈先锋》及时跟进报道,从事件中寻找典型,跟拍了离决堤地点最近一个村子的村支书的救援工作,“三天三夜没睡觉,站在水里都能睡着”,节目主人公的真切表达和水漫村庄农田的真实画面让节目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又比如江西省英模典型王茂华火海中救出六个孩子,自己最后因全身百分之九十八烧伤而不治身亡。事件发生后《井冈先锋》及时跟进,全程拍摄了英雄救人的故事及社会救治英雄直到英雄最后离去的感人故事。这些新闻事件中的先进人物凭借着刚发生的新闻事实在时间上拉近了受众的心理距离,在画面上又给观众完全真实可信的观看效果,因此,在真实性上先人一步,因为能给观众带来完全真实的感受而在传播上高人一筹。
其次,重视现场资料的运用,给受众身临其境的真实。现场最能给人以真实感,也是新闻中最重要的元素,它不可复制,不能再现,因此也是电视中最珍贵的元素。现在民生新闻发展很快,而民生新闻中最具生命力的就是现场。在《井冈先锋》栏目中,有着良好收视表现的节目都是有着充足的现场。比如2010年的抗洪报道《战洪图》,第一段讲述的是抚州唱凯决堤后的生死大营救,节目中大量运用当晚武警部队自己拍下的救援画面:寂静夜色下湍急的水流,水漫两层楼后百姓一张张焦虑的脸,皓月当空下闻得着的紧张气息……这一切的现场不需要添加任何解说,一切感动及震撼都在一幅幅画面、一段段现场声中。此外,在报道江西籍海地维和战士钟荐勤的节目,片中大量运用了他在海地维和的现场资料。比如他们去解救一名议员,救出来后往坦克里塞,几十米的路,子弹就在他们头上飞等等。这些现场资料带来的收视震撼远超过十几分钟的解说和几十个采访。充分地运用现场资料无疑是让人物报道真实生动可信的一条捷径。
第三,充分运用纪实的手法,给观众参与的真实。传统的先进人物表现手法单一,一般就是采访加解说,解说贴画面。这种两张皮的报道手法造成人物平面不立体,观众被动接受不能主动参与。一张挂在墙上的画和一场高票房的电影相比,哪种更有冲击力?当然是电影。所以,面对竞争激烈的新电视时代,先进人物报道不妨尝试纪录片的道路,即可以通篇去记录人物的一个活动,或者用人物的讲述嫁接其活动片断的纪录。同前两点一样,只有让人物活起来、动起来,人物形象性格才更饱满更立体更真实,也更打动人,观众也能通过自己所看到的画面去判断节目中人物的性格特点,节目的吸引力也会更强。
《李想的理想》讲述的是一个名叫李想的大学毕业生,本来在深圳工作,在随男友回江西奉新老家订婚时,看到扑面而来的青山,女孩动了在江西养河南老家波尔山羊的念头。节目除叙述女大学生创业这样一个故事外,更大量地运用了李想养羊的纪录片断,比如她开着农用车在山间颠跛,比如一只小羊大家都抓不住,她一下就抓住了,等等。这些片断较好地反映了李想的泼辣、果敢以及她对羊的了解,其饱满真实的人物形象也随着这些生动的纪实片断深深地印在了观众的脑海中。
《驻村民警许小春》讲述的是一个乡警的故事。节目摆脱了简单的同期声加解说的方式,真实纪录了民警许小春到乡村做调解工作的一天:两个农村妇女吵架,乙方打了甲方一耳光,甲方扬言晚上将进行报复,许小春事后进行调解,先到甲方,甲方要求乙方赔五十块钱并道歉,乙方则拒绝道歉和赔偿,许小春夹在中间,双方因正在火头上,怒骂不止,拒不接受调解且不让许小春进门。风雨中,许小春站在门外,心中牵挂的是家中正在住院的父母和没人照看的五岁儿子……因为是跟踪纪录,各方人物表现真实生动,节目播出后创下了全年的收视新高。
第四,叙述故事化、细节化、平民化,给观众情理上的真实。任何一个新闻作品都需要追求新闻价值,那么什么样的新闻有传播价值?从新闻学上来讲,新闻价值是新闻事实本身所包含的满足社会需求的要素的总和。通俗地可以理解为一个节目有哪些要素吸引受众。新闻价值要素一般包括真实性、时效性等不变要素和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趣味性等可变要素。新闻事实所包含的价值要素越丰富,级数越高,新闻价值就越大。在新时期先进人物报道中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接近性。接近性指新闻事实及新闻报道与受众的接近程度,包括地理、利益和心理等方面的距离远近。距离越近,新闻价值越大。地理距离是指地域性,利益指的是大家看你的节目要有所收获,或经验,或教训。另外,特别要重视的是心理距离,新时期先进人物报道一定要和大家的心理接近些,要用人物故事的细节拉近受众心理上情理上的距离。如我们过去树立的一些典型,常常表现得不食人间烟火,让人没法理解他,自然也就没有学习他的动力。所以先进人物的做法一定要平民化、细节化、故事化。
比如《从农民工到国家“火炬”计划带头人》,讲的是一位农民工成为高级蓝领的故事。在节目中,当提及自己刻苦自学电镀技术的原因时,这位主人公很朴实地说,当时他是一位普通技工,每月的收入只有180元,而他的师傅是一名高级技工,每个月有两千多元的收入,他一年的收入不及师傅一个月的收入,所以他特别想学好技术多挣钱。虽然这位农民工的回答没有理想主义的光环,但他的回答能让观众感觉到人物的真实。
总之,在社会转型期间,无论从执政者施政的高度还是从中国观众追求真善美渴求美好生活的角度,先进人物报道将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长期存在并稳步发展。重要的是新闻工作者能真正从观众的收视心理出发,不断研究、全情投入,努力创作出真正能让人感动的好作品,塑造出能让观众在感动中接受并进而学习传播的先进人物形象。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