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9
胡瑞滢
【摘要】随着VR 产品的更新迭代以及多项电影节VR竞赛单元的增设,近几年VR剧情短片创作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声音作为电影视听手段中的重要元素,在VR传播中将发挥更为多元的作用。文章通过分析声音对VR剧情片沉浸感营造、叙事性提高以及在VR剧情片中如何实现声音作用拓展等,探讨VR剧情短片中声音的全新作用及实现方式。
【关键词】VR电影 声音设计 声音作用 沉浸感
【中图分类号】G220 【文献标识码】A
当前,随着VR(虚拟现实)产品的更新迭代,产品易用性与体验感升级显著,性能日趋完善,VR影像广为发展的契机也应运而生。VR影像更适合利用空间塑造以提升受众交互感,360度视角叙事在充分展现沉浸感的同时,也带来属于VR传播的全新视听语言变革。影像画面间不再有景别区分,受众视角也不再由创作者强制带领,而是拥有了更强的自主探索的可能。多元视角在为受众带来多样观感体验的同时,也存在由于个性化选择而错失创作者在核心场景所设置的激励事件的可能,从而造成受众最终对于叙事短片情节的把握以及人物体验方面的不足。
VR影像中的声音元素在保证受众视角自由度的同时,利用听觉手段吸引受众,使其自主执着于创作者设计的主叙事线,声音设计所发挥的独特作用不可忽视。
在传统影像中,声音往往只发挥画面补充的作用。但是对于VR影像,声音对注意力在叙事表达以及情感情绪的引导作用和参与式意义呈现都具有非凡的意义。本文结合第六届中国先进影像作品最佳VR影视作品《拾梦老人》进行分析,阐述当前VR叙事短片中弥补镜头语言所缺失的叙事性的有效声音设计,总结如何发挥声音在VR影像中参与式意义呈现引导的作用。
一、从补充情节到参与式意义呈现引导
(一)声音元素完善情节作用的形成
1927年,电影《爵士歌手》在美国上映,标志着有声电影的诞生,听觉作为除了视觉之外的感官,参与到电影这一艺术形式之中。随着影视技术的不断发展,创作者不再将声音的作用局限于单调的台词之上,而是追求利用台词内容、声画同步以及空间信息所能提供的混响空间与环境声来丰富整体影像内容①。至此,声音元素作为视听手段的一部分,被创作者纳入构成电影的创作方法之中。
(二)声音元素凸显电影真实性作用的形成
在电影创作中,人们对于声音元素的重视程度并没有像苛求设计感的视觉手段那样维持太久,很快,声音对电影情节起作用的特点就集中于凸显情节的真实性上。随着文明程度的进步,工业发展不断革新,电影得以创造出一个符合现实原貌但实际上独立存在的理想世界。电影情节的架构、情境的烘托及人物造型的确立,使得电影造就了一个既复制于现实又超越绝对真实而在时间上独立存在的外部世界。②
电影情节是虚构的,它是银幕的真实而非生活的真实。无论是特定时间发生的激励事件还是低价值叙事元素的删除,都是创作者经过精心设计呈现的结果。因此,电影虚构的情节往往就需要视听语言的手段“再创造”出一种真实性。声音元素在这一创作阶段中主要被视为一种视觉元素之外的补充,以一种尽可能符合人们现实生活中真实体会的方式,增强电影情节的真实性,从而保证受众的沉浸感。
(三)声音元素实现参与式意义呈现引导
随着影像技术的不断进步,VR短片逐渐进入创作者的视野,360度视角、全景声制作,都为实现受众更高程度的沉浸感夯实了物质基础。除了极高的沉浸感之外,受众在佩戴头显设备观看VR影片时,可以自主地通过转身来改变观看影片的视角,实现更高程度的自主选择。然而自由的选择也会带来错失片中关键道具甚至激励事件的可能,这也是VR视频长期以来被诟病叙事性弱的主要原因。声音元素的全新意义在这一背景下得到了延展——在保证观看VR短片视觉高度自由这一媒介属性的同时,通过特定声源的声音元素,使受众在主观上对声源处产生好奇和渴求,从而自主执着于创作者设计的故事线之中。这是在视觉层面实现极高自由性之后,由声音元素引导受众参与影像的叙事秩序之中,并融入个人情感对声音元素进行处理和再创造,最终,在观看影片的同时实现受众的参与性创造。
二、声音参与式意义呈现引导的意义
美国著名导演斯皮尔伯格(Steven Allan Spielberg)对VR技术的看法独特,他将VR技术看成是一种危险的媒介,认为VR技术带给观影人的 360 度全方位视角让原本的电影镜头语言地位骤降③。当电影的镜头语言不再具有极高的视觉效果,声音元素的指导性意义脱颖而出。声音的参与式意义呈现引导,不仅可以弥补镜头语言在VR叙事下极度欠缺指向性的短板,还在引导受众参与叙事的同时激发观看者的参与性创作,最终产出属于不同观看者的个人化艺术表达。
(一)研究设计
为了深入了解声音参与式意义呈现引导的產出意义及实现效果,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其中问卷调查需要调查对象填写两次,时间分别为调查者在观看指定VR短片前和观影后。通过前后两次问卷调查结果的数据对比,在了解调查对象所拥有的专业知识储备量之外,明晰指定影片中声音元素的特定效果。问卷共包含15个问题,所需填写时间约10分钟。因需满足VR短片的观影条件,问卷在对调查者进行初步筛选后,回收有效问卷26份。其中,女性占46.15%,男性占53.85%;年龄分为18~22岁、23~30岁、31~45岁三个年龄段,所占百分比分别为42.31%、30.77%、26.92%。
为进一步分析问卷数据得出的结果,以便更深层次了解VR叙事短片中声音参与式意义呈现引导的实现效果,本研究对随机选取参与问卷调查的5名对象进行了深度访谈。5人中:年龄在18~22岁的2人、23~30岁的1人、31~45岁的2人;女性1人,男性4人;从事影视制作专业学习或工作的2人,非影视专业学习或工作者3人。
(二)数据分析
本问卷共从三个方面对VR剧情片中的声音作用进行调研,分别为:声音对于营造VR剧情片沉浸感的作用、声音对于提高VR剧情片叙事性的作用以及在VR剧情片中声音作用的拓展。调查结果如表1至表4所示。
1.声音元素增强叙事指向性
通过对调查者在观影前后对于VR短片的叙事效果以及不同声音元素重要性的反馈分析可知,尽管从当前影片市场来看,VR短片的叙事性远不如传统电影,声音元素仍然能够起到指引受众视线的作用。
“因为可以自己随意看,所以反而不知道要看哪里。有的时候,看了好大一会儿什么名堂也看不出来,然后突然听到后面传来的声音,才找到了主角。”(受访者1,本科生,20岁)
“在成片的未知空间内,声音的出现更像是一个钩子,能够把受众的注意力勾过来,但是因为是我们自己转头(看向声音发出方向)的,所以就又会觉得我们是自由的,而不是被迫接受导演的全部审美。”(受访者3,艺术编导专业老师,37岁)
相比传统电影,VR短片可以为受众提供更多为传统创作者所摒弃的信息:配角人物、次要道具、背景等,受众的视觉方向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自主选择。在这种高自由度的选择下,声音元素能够指引观看者自主执着于创作者设计的主叙事线,从而提高VR短片的叙事指向性。
2.声音元素提高受众参与性,实现参与性创造
不同声音元素在不同影像媒介的作用以及重要性也是不同的。语言在传统电影媒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编剧也往往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设计台词对白;但是在VR短片中,由于人物对白的大幅度减少,语言元素的重要性也显著降低,音响重要性显著增加,VR影片所能带来的沉浸感随之增加。
“VR短片的特点就是沉浸感,它能让我感觉好像真的是在那个真实的情景中,我也可以像现实生活一样随意转身、回头,去捕捉我想看的东西。”(受访者1,本科生,20岁)
“VR短片有趣就有趣在我几次重复看同一个短片,因为每次我关注的点不一样,所以几乎每一遍都能看到新的东西。”(受访者2,本科生,20岁)
“VR短片能够最大程度地调动观看者参与到故事中,观看者从电影院看大银幕的旁观者变成真的和故事主角同处在相同情景中,就像悬疑片的最高水平就是把所有线索都公平地呈现给主角和受众。VR影片因为是360度视角观看整个场景,所以能够按照自己的兴趣捕捉场景中的元素。既激发了受众的参与性,又保证了每个人体验的独特性。”(受访者4,艺考机构老师,42岁)
首先,从观看者的情感层面进行分析,VR短片真实的全景视角强化了观看者自身的感觉与情绪,带来了与观看传统电影不同的体验。在整个VR短片履行其叙事功能的阶段,各种声音元素都起到了强化、帮助作用,突出了独属于每个观看者个体的观影体验。
其次,VR叙事短片通过吸引观看者的高度参与调动观看者的创造性,由每一位观影者从自身选择出发,对影片叙事进行参与性创造,最终体现观看者的参与意义,实现产出表达。每一位观看者从旁观者视角脱离,参与到故事叙述中,并进行进一步探索。因此,探讨实现声音的参与式意义引导这一声音的全新作用的研究意义重大。
三、如何实现声音的参与式意义呈现引导
自2014年起,新兴的VR创作工作室凭借极具创意和制作优良的VR作品在各大电影节上大放异彩,同时也在众多VR应用平台获得一致好评。例如,以CG VR动画(国际上习惯将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视觉设计和生产的领域通称为CG)创作为主的Baobab工作室、Oculus Story工作室、 Penrose工作室和迪士尼公司等。这些国际工作室的创作团队不仅有来自电影界的知名导演和制片人,同时汇聚了大批知名艺术家、音乐家和技术专家,使得VR电影这种新媒体形式日益成熟,创作手段也日渐清晰。本文就以VR短片《拾梦老人》为例,具体分析当前VR叙事短片中发揮声音参与式意义呈现的有效设计手段。
短片《拾梦老人》入围第74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VR竞赛单元,同时在釜山国际电影节、圣保罗国际电影节、国际VR/AR故事影展(FIVARS)、Future of StoryTelling VR(FoST)等国际知名电影节上展映,是被誉为“动画奥斯卡”的法国安纳西国际动画电影节2017年唯一参展的中国VR动画。 这部动画短片以VR的方式讲述了一个老人带着一只小狗每天拾起别人丢弃的“梦想”,并且通过特殊能力来修复“梦想”的故事。
(一)如何增强叙事指向性
1.保证画面衔接的合理性与流畅性
无论是哪种短片类型,利用何种影视媒介进行拍摄及播放,保证画面衔接的合理及连贯都是创作者所要确保的基本准则。正如前文所提到的,VR剧情短片更多的是需要利用连贯的空间序列来铺设主体故事线,盲目借鉴传统电影中以时空为衔接标准的原则,只会让受众的观影体验被强行打断,并造成模糊不清的观影感受。它利用声音实现场景转换,即在保持声音连续性的同时进行时空的切换。在VR短片《拾梦老人》中,展现老人与狗狗日常生活的片段(影片5分33秒至6分35秒)便是一个较为明显的例子,在这一段剧情中,场景是固定在老人木屋外的,并不发生变化,而时间是日夜交替出现的。除了保证老人在前后画面中的动势保持一致外,创作者在这里实现了声音的连续性,例如,在第一个片段白天出门以及下楼梯(5分33秒至5分44秒),动势完成后立刻衔接夜晚跑回(5分45秒至5分53秒),在脚步声上实现了顺畅衔接,从而削弱了相同地点不同时间画面直接衔接带来的不适感。
2.在主角发生变化时吸引注意力
由于VR影片的360度全景叙事前提,VR叙事短片在给受众带来自由选择权的同时也会增加受众在如何做出正确视觉方向选择上的压力,而在这时,声音便可以发挥一定的引领作用。在短片《拾梦老人》的开头 (19秒至27秒)便利用了这一方法,先让受众感受到汽车由远及近驶来的声音,判断出汽车的大致方向,然后便可以看见一辆较为陈旧的绿皮汽车从黑暗中驶来,径直停在蓝色路牌的斜前方。在我们视觉角度的选择过程中,创作者并不强制干预,而是抛出以音响为主的声音元素作为注意力引导的诱饵,由观看者自主参与到故事的进程之中。
(二)如何激发受众参与性创造
1.尽量少地使用台词、对白
目前,VR叙事短片与传统电影对比所具有的最为明显的不同,就是增加受众的沉浸感,而过多的台词则会大大削减沉浸感的营造效果,使得观看者在得到类似真实生活体验的同时,由于过多的声音元素而跳脱出沉浸的状态。《拾梦老人》整部短片中,几乎没有任何台词,以确保观看者在观看过程中获得合理的视听体验。
2.营造空间感
营造空间感的目标与VR媒介以空间串联叙事的方式不谋而合,这是观看者能够沉浸于故事情景的重要前提。利用声音,使观看者在最短时间内对所处的空间环境有一定的主观认知,并通过声音元素引导其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在VR短片《拾梦老人》中,第一次出现废品回收厂的场景时,小狗身上的铃铛声回荡在空旷的室外,除了渐渐走近的人的脚步声,再无其他声响,紧接着我们便可以看到小狗和爷爷从黑暗中走入画内。在主角进入观看者视野之前,仅仅是声音元素就已经塑造了一段预期设想。
四、结语
本研究结合VR短片《拾梦老人》,利用问卷调查法对VR剧情短片中声音所发挥的全新作用——参与式意义呈现引导进行了效果分析,并总结探讨了如何最大化实现这一作用,引导并给予受众对虚拟时空的存在感知,实现情感渲染、故事推进、节奏感知、视线聚焦。但由于时间以及需要具备VR观影条件等因素限制,本研究在问卷调查阶段所回收的有效问卷数量稍显不足,因此可能造成结果的全面性和权威性的欠缺。本研究目前只是就声音参与式意义呈现引导的实现方案进行了初步探索。
注释
①朱莉:《浅谈电影声音中的真实性》,《大众文艺》(影视传媒版),2020年第19期。
②王雪莹:《简析声音设计对电影情节的完善与推动》,《大众文艺》(影视传媒版),2020年第20期。
③《斯皮尔伯格: VR 技术会毁了好莱坞》,搜狐网,2016年 5月19日,https://www.sohu.com/a/76253574_114822.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
(本文编辑:刘浩三)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