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9
王天一
【摘要】中国网络广播剧从2000年左右初创,到如今已经历了20年的发展,产生了非常丰富的文化现象,本研究关注网络广播剧青年亚文化的发展变迁。随着网络广播剧商业化的不断成熟,其从亚文化走向流行文化,并与主流文化发生碰撞与融合。本研究通过对网络广播剧发展历程的追溯以及对青年亚文化风格的分析与亚文化群体的考察,提出网络广播剧其实质是属于青年群体的声音文化;其鲜明的风格表达了年轻人对声音的审美追求,形成了日常化、青春化、真实化的风格特征。对网络音频产业来说,网络广播剧的社交属性与青年声音文化内核,是其产业发展的原生动力。
【关键词】网络广播剧 声音文化 音频媒体
【中图分类号】G220 【文献标识码】A
中国网络广播剧发端于互联网新媒体初露锋芒的世纪之交,至今已走过了20年,网络广播剧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2000至2005年的初创期,2005至2015年的成熟期,2015年至今的转型期。2000年中国配音网及其旗下论坛成立;2003年大量以热门网络小说改编的廣播剧出现在网络平台;2005年“优声由色”论坛从“晋江文学城”中独立出来,成立了一个专门讨论网络广播剧和网络配音的平台。从2005年开始,涌现出大量典型的网络广播剧社团,如月玲珑广播剧社、翼之声广播剧社、声创联盟、729配音组、决意同人中文配音社团、影音同画配音社团、凌霄剧团等,网络广播剧的创作与社交活动主要在这些社团内进行。
2008年YY语音平台迅速发展,网络游戏玩家开始大量使用语音交流,这个变化大大提高了网络游戏的社交属性,在女性玩家居多的《剑侠情缘》“网络版叁”中,玩家通过广播剧配音对游戏剧情进行改编和创作,这使得网络游戏与网络广播剧的用户群体产生一定程度的融合,“剑网叁”也成为广播剧爱好者在网络游戏中的社交平台。早期的网络广播剧是非营利性的,2015年之后,随着移动音频商业化的迅速推进,网络广播剧的商业价值凸显,部分社团开始发展盈利模式,商业公司也逐渐介入网络广播剧的制作。网络广播剧开始从小众文化走向流行文化。
有以下几个因素促进了网络广播剧与主流文化的融合:其一,专业影视制作公司大量介入和承包网络广播剧的制作;其二,从网络广播剧配音中成长起来的配音演员走向大众媒体与主流配音市场;其三,近年来猫耳FM等音频媒体平台的发展,带动网络广播剧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
网络广播剧的影响人群主要集中于18~30岁的城市青年群体,多数为大学生。这个年龄段的青年群体对互联网媒介接触较多,有较好的操作技能,方便接触二次元文化,拥有闲暇时间,需要在网络中得到情感宣泄与陪伴。互联网促进了青年群体的社会交往,形成诸如动漫二次元、网络游戏、网络小说等不同类型的青年亚文化圈群。
网络广播剧形成的青年亚文化,体现出受互联网媒介影响的鲜明特征,同时受到日本动漫、日本声优、网络游戏、网络文学的影响,融合了二次元文化、网游文化等文化类型,由此形成了以声音表演为风格特征的青年亚文化群体。广播剧主要以声音为媒,通过声音的内视性、情感性,为听众建立想象的空间,听众对网络广播剧声优的喜爱、对声音的听取与审美以及对配音的模仿,形成了与主流声音文化迥异的文化现象。
一、考察网络广播剧的三种视角
网络广播剧有三种考察视角,其一作为一种广播剧形式的音频产品,其二作为一类在互联网空间进行的社交实践,其三作为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特征的声音文化。
(一)作为音频产品的网络广播剧
从音频产品的视角来看,网络广播剧是一种从策划、制作到推广各个环节都在网络上进行的广播剧形式,早期有学者将网络广播剧定义为“通过互联网,并且仅仅通过互联网制作和传播的广播剧艺术形式”① 。 网络广播剧在制作和传播方式上与传统电台制作的广播剧不同,在题材范围、内容偏好、配音方式、审美追求上也都与传统广播剧有着明显的区别。网络广播剧的内容来源大致可分为网络小说改编、游戏改编、漫画改编、动画改编等,在题材类型上,可分为古风类、现代恋爱类等;网络广播剧按照形式可以分为长篇、预告、全一期、微小剧、番外、有声漫画、视频剧、生日剧、练习剧等,改编作品多取材于网络文学和流行小说,很少涉及严肃题材和宏大主题。这些剧作艺术表现手段丰富,对于音乐元素的运用尤其突出,在审美追求和表演风格上更注重对轻松的、日常生活的表现。知名的网络广播剧作品有魔幻题材广播剧《阴阳师》、小说改编的《魔道祖师》《花千骨》等。
从早期的社团制作到如今的商业公司制作,虽然商业化程度不断加深,使得广播剧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早期的独立性,但依然保持着生活化、娱乐化的风格特征。与播客(Podcast)不同,网络广播剧源自网络文学的发展,为其提供了最初的创作文本,在声音形式上受到传统广播剧、影视配音、日本二次元动漫配音艺术的影响。有研究者认为,网络广播剧更强调同人社团中的相互合作,个人基本无法完成网络广播剧作品,网络广播剧在发展过程中聚集了固定而忠实的用户群体——网络配音圈,甚至形成了一种基于声音交往的网络生活方式。②
从音频产品的视角往往将网络广播剧置于播客、网络电台、互联网音频节目这类概念之下进行考察,只讨论网络广播剧内容的制作和分发,而忽视了网络广播剧青年亚文化的发展、演进和影响。
(二)作为社交实践的网络广播剧
另一种视角,将网络广播剧作为一种社交实践活动,关注网络广播剧的生产过程,在这个意义上,“做网络广播剧”不只是一个封闭性的生产过程,还是一种具有表演性、娱乐性的社交活动。网络广播剧发展出了丰富的社交形式,如Pia戏③、歌会、生日会、节日晚会、语音直播等以声音为主的网络社交活动,线下见面会也经常在社团中进行。
这体现出网络广播剧“同人④传播”的特征,所谓同人(同仁)传播是指由具有共同的爱好和志向、志趣相投的个人聚集在一起,就共同关心的问题和信息在同一兴趣的人之间进行的传播。有研究者指出,网络广播剧在传播中具有非营利性和互动性,其受众具有主动性、年轻化、知识化的特点。⑤典型的网络广播剧社团是具有明确职能分工的虚拟社群组织,社团招新需要进行严格的考试,社团内部分为策划部、导演部、CV(指的是声优,动画角色的配音员)部、后期部、宣发部等部门,做网络广播剧需要涉及社团内或社团之间多个部门的交流协作,尤其是导演、策划、CV之间需要讲戏、试戏并对剧本进行打磨,这些实践由于同人群体共同的兴趣导向,不能视作简单的个人工作,而是具有社交性的创作实践活动。正是“做网络广播剧”这种实践活动,催生出一种网络圈群文化,成为青年日常生活的仪式和景观以及青年群体的一种符号表达,凸显着青年群体的行动特征。有学者认为,不同网络圈群通过语言文字、表情符号、制度条文等各种标识性的文本、符号向圈内和圈外传达某种意义,将自己与别的圈子区别开来。网络圈群文化作为一种全新的文化表达形态,拥有独特的语言风格和话语体系,呈现出五彩缤纷的青年亚文化图景,⑥可见,以声音为主导的社交实践是网络广播剧的核心特征之一。
(三)作为声音文化的网络广播剧
很多学者都关注到网络广播剧所产生的青年亚文化,马中红和陈霖在专著《无法忽视的另一种力量》中,将“网配圈”视作深度依赖于互联网媒介的新部落亚文化。新部落(neo-tribe)是法国社会学家马菲索里(Michel Maffesoli)提出的后亚文化概念,马菲索里认为,“新部落”没有僵化的组织形式,而更多的指某种气氛和精神状态,更适合通过那些偏爱外表和形式的生活方式来表现。⑦新部落的维持依靠的是成员在社会互动过程中共享情感时的体验,因此也具有不稳定性和流动性的特征。“作为新部落的网络亚文化圈层表现出三个方面的显著特征:流动的场域、纯粹的社交和共享的情感。”⑧网配圈作为在互联网中以趣缘形成的亚文化圈群,满足了“部落成员”的身份、情感与社会关系的建构与流动。
在这种青年亚文化中,独特的声音成为亚文化的典型特征,因此我们可以说,网络广播剧对声音的使用与呈现,形成了一种属于青年群体的声音文化。有几种在网络广播剧中颇受欢迎的声音形式,例如细腻阳光的少年男声、成熟温柔的青年女声、甜美可爱的少女声,在网络广播剧听众的评价体系中有专门的术语,分别对应着少年音、御姐音、萝莉音这三种类型。这些声音类型在传统广播剧、影视剧和现实生活中较少出现或常常被忽略,但在网络广播剧中成为备受关注的审美对象,对这些声音的生产、使用与模仿不仅存在于网络广播剧创作过程中,也渗透到互联网声音社交之中,从而作为一种日常生活,在这一层面上,网络广播剧体现出更深层的文化影响力。
综合以上三种视角,本文将要探讨以下问题:网络广播剧的青年声音文化具有哪些典型的风格特征?对于网络广播剧爱好者来说,声音如何被运用到网络社交之中,如何体现并完成青年人的自我呈现和身份认同?网络广播剧具有怎样的文化影响力和发展前景,对音频产业的发展有何意义?
二、青年声音文化的风格阐释
在青年亚文化中,风格作为青年群体的象征性属性,表达他们在社会、文化与关系上的态度,但如今的亚文化风格更多地作为一种符号形式与文化内涵的表现。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胡疆峰总结了风格的三点内涵:其一,风格是文化认同(身份)的表达,是一个赋予群体有效性和一致性的强有力的途径,它联系着特定人群,帮助群体进行内部和外部的自我表述;其二,风格是一种动态的“分类”,风格既体现在“做什么”,也体现在“如何做”,穿什么、听什么以及为什么这样穿、这样听;其三,风格常常是有意味的形式。⑨对于网络广播剧中的青年声音亚文化来说,风格主要体现在声音的表达方式,声音形式如何呈现,声音被如何使用和听取。本文初步提出,这种声音文化的风格具有日常化、青春化与去真实化的特征。
(一)日常化
有研究者指出,网络广播剧的主题集中于年轻人关心的爱情、生活、游戏、幻想等内容,缺少严肃深刻的思考,演播风格更生活化,不太强调矛盾冲突,淡化人物性格的塑造,相比于讲述故事,更注重情绪的抒写和日常生活场景的展现,总体上体现出较强的娱乐化特征。⑩这是网络广播剧给人的总体印象。从网络广播剧的主题与内容可以看出,日常生活内容占较大比重,网络广播剧多改编自网络小说、游戏、动漫等,很少有对宏大主题和严肃题材的呈现,而更多表现日常生活琐事,体现出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审美日常生活化的倾向。
日常化是网络广播剧的主要风格特征,当下大量的网络广播剧作品,如《她的小梨涡》《麻辣小龙虾》,都以表现日常生活中的感情故事为主;《天宝伏妖录》等古风、玄幻网络广播剧对日常生活的着墨较少,但配音方式上追求日常生活的语言表达,也体现出鲜明的日常化风格。具体来看,日常化风格是通过具有共性的声音审美来体现青年群体的身份认同,这种身份认同有如下表现:首先,表现在对日常生活细节的重视,网络广播剧往往细腻地表现日常生活细节,如日常的对话、寒暄与玩笑,细腻的心理活动,临睡前或起床时的慵懒状态,一些细微的语气与反应等,听众非常重视对这些日常化声音的审美体验,CV也更加注意在配音中体现日常感,对于气息的运用和发音的松弛尤为关注;其次,表现在对日常生活场景的再现,网络广播剧中大量再现了日常生活中的场景,如上课时间、课间休息、路边闲谈、聚会等,对这些场景的细致把握容易唤起青年群体的共情。可见,日常化的声音风格并非凭空出现,而是来自青年群体的经验世界,是青年群体对自身日常生活经验意义的确证与表达。
(二)青春化
网络广播剧的绝大多数用户都是青年人,网络广播剧的声音文化自然地显现出了一种青春化的风格。网络广播剧的配音演员、导演大都是年轻人,在声音的应用上体现出明显的年龄特征,在网络广播剧的声音分类中,如大叔音、老年音一般都由青年配音演员表演,通过技巧做出较厚重的声线。儿童多由女性配音演员表演,通过气息和喉部的控制做出小女孩和小男孩的嗓音。这些“伪装”出的声音依然带有几分青年人的声音特征,听众能够意识到青年配音演员对技巧的运用,并接受其作为一种特殊的声音审美形式。在制作精良的网络广播剧中,配音演员对声音的运用更加贴合人物,用惟妙惟肖的表演使觀众忘记配音演员的存在,而将注意力投入到剧中角色上。总的来说,青春化的声音风格是源于青年群体对声音的创造性使用,体现出青年群体声音的主体性,从而完成了对各年龄层声音的统一。
青春化的风格是网络广播剧受到青年群体欢迎的原因之一,在富有青春气息的声音形式中,青年听众能够完成自身的身份认同,能够想象美好声音背后的人物形象,借助声音的内视性完成声音审美。
(三) 真实化
很多研究者都注意到网络广播剧的青年亚文化特征,并指出这种亚文化具有草根性,闫雪将活跃在“网配圈”中的网络广播剧配音演员界定为一类“群体化的网络偶像”,这类网络偶像产生于配音爱好者群体的粉丝文化之中,具有网络原生性、小众性、草根性、组织性、非职业性。 从网络广播剧的传统来看,爱好者们由于对美好声音的热爱而参与到一系列文化实践之中,他们往往并不追求经济利益和价值交换,而是通过对好声音的寻访和体验建构起一种网络广播剧的真实感。这种真实感包括了交往主体的真实、交往情境的真实和表演艺术的真实。如果说小众性、草根性定义了网络广播剧爱好者的群体特征,那么风格上的真实化则表现了这个群体内在的价值追求。
在网络广播剧CV中,不乏有实力的、拥有大量粉丝的优秀配音演员,但是在以Pia戏为主的网络广播剧社交场域中,真实化是受众接受的基础,并与日常化、青春化的风格特征具有一致性。在戏鲸、猫耳FM、百变大侦探等声音社交媒体中,网络广播剧爱好者追求自然的好声音,并在放松的状态下进行日常交流,用专业的态度和表演技巧对待配音实践,从而体验到在广播剧表演和日常交往中都存在的真实感。事实上,这种真实化的亚文化风格同样是在亚文化群体的社会交往中建构出来的,而真实的标准也并非固定,在网络广播剧中倍受喜爱的公子音、御姐音、萝莉音并非完全的真实,但是其符合亚文化群体的审美风格,故而被大量听众所喜爱。真实化的风格也表现在网络广播剧的准入门槛和听众反馈中,并由此形成了一种规训系统,比如一位习惯了拿腔拿调的新人进入网络广播剧的场域,会被教导用真实的、生活化的方式说话,从而更贴近网络广播剧受众的审美需求。真实化作为网络广播剧声音文化的一种核心风格特征,体现出网络广播剧青年亚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区别,表达了青年受众群体的某种风格特色。
三、网络广播剧的产业动力
近年来,随着移动音频商业化的迅速推进,网络广播剧的商业价值被发掘出来,对网络广播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发展策略和商业模式上。方昕提出,广播剧产品在质量和数量上的飞跃式提升,依托于以猫耳FM为典型代表的网络广播电台,一种亚文化的想象性声音景观正在逐渐形成。⑨而当下广播剧行业更多出现了专业配音演员从事网络广播剧生产的现象,与消费文化、粉丝文化相结合。诸多学者对于网络广播剧发展的新现象进行研究,对网络广播剧声景娱乐与集群传播的传播模式 ⑩、PUGC(专业用户生产内容)的生产模式⑪、精品付费的商业模式⑫与多元化、全民化的发展前景⑬进行了探讨。很多研究者都关注到网络广播剧平台猫耳FM在网络广播剧商业化上的成功,作为首个尝试付费的网络广播剧平台,猫耳FM推动了网络广播剧的商业化转型,其头部IP《魔道祖师》的播放量已经超过4亿人次,同时猫耳FM和付费网络广播剧的发展还存在诸多问题,如付费转化率低、成本效益不对称、创作题材单一、圈层壁垒难突破等问题。⑭尚玉在《猫耳FM广播剧内容运营策略研究》中阐释了猫耳FM的二次元品牌内涵如何推动网络广播剧青年亚文化走向大众。⑮猫耳FM通过多种方式推动网络广播剧的商业模式走向成熟,将广播剧与社交紧密结合,建立声优粉丝社群,发展语音直播与声音社交,举办线下活动,增强声优与粉丝的连接。在制作端,与畅销网络小说合作寻找IP进行改编,与“729声工厂”“光合积木”“北斗企鹅”等专业配音团队合作完成广播剧的配音和制作,通过平台独播和付费收听获取收益,这也使得网络广播剧的制作从UGC(用户生产内容)模式迅速向PGC(专业生产内容)模式转变,形成了典型的网络广播剧商业化路径。目前网络广播剧的商业化还在不断探索,猫耳FM也以开发商城、售卖周边、举办线下活动、品牌合作等多种方式不断发掘网络广播剧的商业价值。
随着网络广播剧发展出丰富的商业模式,青年亚文化的内部正在转型,实质上是由基于同人群体的分享型与协作型亚文化,向基于文化消费的粉丝文化转变。从侧面显示出市场对网络广播剧青年亚文化的影响,这削弱了亚文化风格的独特性,也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网络广播剧青年亚文化的生存土壤。
随之而来的是大量的广播剧社团走向衰落,这种衰落是网络音频媒体发展的必然,音频媒体的野蛮生长与商业化的推进,破坏了原本属于青年亚文化群体的交往环境,一代青年人的成熟、离场,也使得广播剧社团走向衰落。随着用户转向移动互联网,更多样化的音频娱乐形式出现,加之YY等传统语音平台转向直播,过去的网络广播剧社团运营模式已经不再适应媒介发展而丧失活力。商业化的成功使网络广播剧焕发出新的生机,但是商业化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网络广播剧出现的问题,反而面临着新的瓶颈,即一方面缺少流量IP,另一方面精品广播剧耗资巨大,往往入不敷出。网络广播剧的核心特点在于青年群体的参与性,如今音频媒体生态趋于稳定,新的音频社交平台已经出现,如戏鲸客户端主打广播剧配音社交,将Pia戏植入移动端,打造更快捷、方便与沉浸的社交体验。网络广播剧在音频产品层面遭遇困境时,需要推动声音社交实践,培养声音文化的土壤,在此基础上重新激发青年群体的深度参与和创作实践,才是网络广播剧产业的生存土壤和动力源泉。这意味着发展网络广播剧需要综合前文提出的三种视角,不能仅仅将网络广播剧看作与有声读物、小说剧、传统广播剧一样的音频产品,而要看到网络广播剧作为社交实践与声音文化的独特价值。
四、结语
综合来看,中国网络广播剧的发展与研究经历了早期对网络广播剧现象的考察、中期对网络广播剧青年亚文化的关注,再到近年来对网络广播剧商业化的建设。一方面不管是过去对网络广播剧亚文化群体的研究,还是目前将网络广播剧作为一种音频产品的研究,始终较为缺乏一种声音主体性的视角,缺乏对网络广播剧独特的声音风格、丰富的声音交往现象、具有生命力的听觉文化的考察;另一方面,需要关注声音、媒介与青年文化的内在关联,这种以声音实践为核心的青年声音文化,是全媒体时代网络音频媒体影响力提升的关键所在。更进一步来看,青年声音文化的影响力不仅在于网络广播剧圈层之内,而且已经穿透次元壁,同主流文化产生了深刻的交互影响,对青年群体的社会交往、自我表达、身份认同、价值观形成也具有相当重要的研究价值。
注释
①徐伟东、刘国君:《浅析网络广播剧的艺术特征》,《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3年第8期。
②闫雪:《“网络配音圈”中的网络偶像群体化生存方式研究》,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硕士学位论文。
③最初是网络广播剧导演在网上聊天室中向演员们讲解一些剧中的场景、人物情感、人物关系等,并帮助演员试戏的专业创作活动,之后逐渐发展为网络广播剧爱好者线上实时配音的娱乐性社交活动。
④“同人”一词在现代汉语中义同“同仁”,在中文典籍里出自《易经》第六十四卦中的“天火同人”,释义为“君王号令大众,大众拥戴其君”。“同人”即指有着相同志向的大众,寓意人同其心、心同其志,而天下大同。“同人”的现代含义来自日本的动漫文化,在日语中稱作“どうじん”(doujin),指“自创、不受商业影响的自我创作”,或“自主”的创作。
⑤徐伟东、刘国君:《浅析网络广播剧的艺术特征》,《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3年第8期。
⑥邓志强:《网络圈群研究的议题与展望》,《青年学报》,2020年第3期。
⑦李婷婷:《保罗·威利斯与英国青年亚文化研究》,北京语言大学 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⑧胡疆锋:《伯明翰学派 青年亚文化理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
⑨方昕: 《 网络广播剧的想象声音景观研究》,《视听界》,2019年第1期。
⑩吴燕楚:《网络广播剧:新媒体时代下的集群声景娱乐》,《视听》, 2020年第8期。
⑪王依玎:《网络广播剧的PUGC模式研究》,南昌大学2020年硕士学位论文.
⑫卜彦芳、邵雪颖:《网络广播剧付费路径探析》,《中国广播》,2019年第4期。
⑬纪元:《互联网时代下广播剧的发展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2020年硕士学位论文。
⑭魏梦雪:《网络广播剧的商业化转型——以“猫耳FM”为例》,《视听界》,2018年第5期。
⑮尚玉:《猫耳FM广播剧内容运营策略研究》,河北大学2020年硕士学位论文。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
(本文编辑:李静)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