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9
魏胜利
【摘要】本文结合近两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重大主题广播文艺节目的创新实践,以广播剧《大凉山》、融媒体节目《追寻——红色家书背后的故事》、长篇连播《悬崖村》等节目为例,分析广播文艺节目在重大主题宣传报道中融合创新的方法与途径。
【关键词】广播文艺 音频节目 重大主题宣传 融合 创新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高度重视党的文艺工作,多次强调“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艺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①。广播文艺是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和文艺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播文艺工作者担负着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用精品力作推动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广播文艺工作者义不容辞。②
2021年12月14日,***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创新是文艺的生命”③。强调:“今天,各种艺术门类互融互通,各种表现形式交叉融合,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催生了文艺形式创新,拓宽了文艺空间。”④守正创新,是新时代赋予广播文艺工作者的历史使命。
近两年,围绕重大宣传主题,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简称总台)推出了许多主题鲜明、内容生动的广播文艺精品节目,如反映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广播剧《大凉山》《芨芨草》《山里·山外》和长篇连播《悬崖村》、庆祝建党百年的百集融媒体节目《追寻——红色家书背后的故事》、广播剧《到延安去》《安妮的花海》《大营救》、融媒体特别策划《颂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戏曲专题节目《我和我的家乡戏》、综艺专题节目《我们的节日》等等。
本文拟结合总台的这些广播文艺节目,分析重大主题宣传中广播文艺节目的创新之路。
一、交叉混搭、跨界融合,重大主题广播文艺节目的内容创新表达
相较于以往重大主题宣传,总台的这些节目在内容表达方面尝试突破传统的表达方式,以多种表达方式交叉融合,跨界混搭,获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传统的长篇连播节目一般是由演播者演播、编辑在后期制作时增加配乐或简单的音效来烘托气氛,总台阅读之声2020年10月推出的12集长篇纪实文学《悬崖村》则突破了既有创作范式,在文艺与新闻相融合方面做了深入的探索。在接手选题后,编辑、记者首先深入凉山州昭觉县支尔莫乡“悬崖村”(阿土勒尔村),采访当地干部群众,采录了大量鲜活生动的音响素材。编辑在后期制作中将实地采访录音、音视频资料等与声情并茂的演播、音乐有机融合,极大地提升了表现力、感染力。这种“新闻+文艺”的表达方式,让听众对脱贫攻坚带来的山乡巨变感同身受,节目也因此荣获2019~2020年度中国广播电视大奖。
庆祝建党百年是贯穿2021年全年的重大主题宣传报道任务,文艺节目如何反映与表现这一重大主题,并且出新出彩,是各家广播电视机构共同面临的课题。
总台文艺之声、阅读之声选择红色家书作为切入点,精选出不同时期100位共产党员的100封家书,勾连起百年党史,推出百集融媒体节目《追寻——红色家书背后的故事》。与以往赏析书信的广播文学专题节目相比,《追寻——红色家书背后的故事》不仅注重家书的诵读以及分析,还穿插了大量采访录音、情景再现(微广播剧)等非典型文学节目的表现手法,同时辅之音乐、戏曲、曲艺、影视剧片段等文艺素材,使得受众获得沉浸式情景交融的情感体验,让红色经典故事听得进、记得住、传得开。
文艺之声推介中华各民族传统节日的综艺专题节目《我们的节日》,记者以节日体验官的身份深入节日现场,用广播特写(声音纪录片)的方式追踪记录节日过程,并引出各民族经典的歌曲、舞蹈、非遗技艺等内容,将新闻報道与文艺欣赏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新闻纪实手法与艺术表现形式相互依托、相辅相成,不仅反映新闻人物、事件的生活真实,而且从生活中展现出艺术真实,在艺术语境中强化节目的现实意义,使其更加多元化并得到进一步的升华。”⑤
实践证明,重大主题广播文艺节目借鉴其他类型节目与其他门类艺术的表现方式,跨界混搭、有机融合,往往会产生“化学反应”,变得更生动、更鲜活,更有表现力与感染力,也更贴近受众。
二、创新融媒体传播,将广播文艺节目转型为音视频产品,扩大重大主题报道的引领力、传播力、影响力
2021年,广播收听市场持续性缩水,但现有广播受众中通过移动互联网收听节目的比重持续上升。⑥2019年1月,***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就指出:“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⑦只有全力推动传统广播节目向融媒体产品转型,广播电视媒体才能在媒体竞争中站稳脚跟、发展壮大。
近两年来,总台紧紧围绕***总书记对总台提出的“打造具有强大引领力、传播力、影响力的国际一流新型主流媒体”⑧的奋斗目标,提出了加快推动总台从传统广播电视媒体向国际一流原创视音频制作发布的全媒体机构转变、从传统节目制播模式向深化内容生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转变、从传统技术布局向“5G+4K/8K+AI”战略格局转变的工作思路⑨。正是在这一工作思路的指引下,总台广播文艺节目在重大主题宣传中依托技术创新、制播模式迭代升级,推动广播节目在移动互联网终端形成以音频为主、视频与图文为辅的全媒体内容产品矩阵,并通过精准的议题设置与传播分发,形成全媒体传播格局。
(一)突破音频传播瓶颈,多种方式打造重大主题广播文艺节目的可视化产品
当前,年轻受众使用较多的媒介形式是视频,社交媒体和短视频深受其青睐。如果重大主题广播文艺节目仅仅满足于广播端和音频的播出,那无疑是抱残守缺,不会有良好的传播效果。
2015年12月25日,***总书记在视察解放军报社时曾指出:“读者在哪里,受众在哪里,宣传报道的触角就要伸向哪里,宣传思想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就要放在哪里。”⑩近两年,总台有关节目中心围绕重大主题的广播文艺节目创作,从策划阶段就在通盘考虑节目的可视化与全媒体宣发方案,最大限度地扩大传播范围,赢得年轻受众。其中,2021年,音频节目可视化最重要的创新有以下两类:
1.从音频产品到动漫产品
2021年2月,总台中国之声推出的脱贫攻坚系列纪实微广播剧《山里·山外》获得了国家广播电视总局2021年度第一季度广播电视创新创优节目。该节目在前期采访与创作阶段,摄影、摄像同步进行,其相关影像素材和剧本提供给动画设计人员;广播剧制作完成后,再按照微剧的声音内容制作出为年轻群体喜爱的系列动画片,完成了广播剧的可视化呈现。建立在可视化基础上的系列微广播剧《山里·山外》,除了在广播端和云听等音频客户端播出外,还在央视新闻、央视影音等视频客户端进行播放,今日头条、腾讯、新浪、搜狐等商业网站跟进转发,仅系列动画片的触达用户超过1000万。
总台大湾区之声以香港青年梁安莉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北上扶贫、创业的真实故事为蓝本,创作了3集广播剧《安妮的花海》,其采用的可视化呈现方式是水彩漫画连缀成条漫,以浪漫唯美、略偏向卡通梦幻的艺术风格再现故事情景。同时,还依托条漫和前期采访、录制时的图片、视频制作了视频预告片,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仅央视新闻微博阅读量就超过 6000 万人次,节目获国家广播电视总局2021年度第一季度广播电视创新创优节目。
广播剧这一节目类型,善于将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富于个性的人物语言和丰富的声音效果融为一体,与其他戏剧形式具有相通之处,因此以其声音为基本元素进行动画、条漫视频的二次创作,成为最便捷的可视化转型通道,《山里·山外》《安妮的花海》便是成功的案例。
2.从音频产品到可视化海报
《追寻——红色家书背后的故事》节目的切入点和核心是建党以来各个时期的百封红色家书,由形象气质与家书作者相近的百位演播者倾情朗诵。除了拍摄制作10集短纪录片之外,节目组精选了数十封家书朗诵的音频,以演播者海报为固定画面,加上家书文本的动态字幕,创作出极富特色的有声海报短视频。演播艺术家和影视演员读红色家书的有声海报一经推出,就在微博和短视频平台形成了传播热潮。 其中不少话题冲上当日微博热搜,众多网友纷纷热评:“要和我的正能量偶像一起,身怀炽热之心,不辜负先烈遗志。”“先烈们请放心,如今这盛世如您所愿!”
将音频节目转型升级为可视化产品,打通融媒体传播矩阵,使重大主题文艺节目体现出了“网红气质”和“裂变属性”,更快速直接地触达了年轻受众群体,产生了“叫好”又“叫座”的传播效果。以《追寻——红色家书背后的故事》为例,节目以有声海报(短视频)为先导,节目多角度话题在新媒体端持续发酵,微博话题阅读量达7.4亿人次,讨论量 520万+,全网音视频播放量4000万+。节目因其思想性、艺术性和广泛的影响力,获评国家广播电视总局2021年第二季度广播电视创新创优节目,并被列入“庆祝建党100周年重点广播电视节目(第二批)”。
(二)改变制播模式,移动优先,实现重大主题文艺节目创作生产的全过程、全媒体传播
在移动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节目与受众固定时间“约会”的难度日益加大,受众更习惯按照兴趣随时随地调取节目。在这种情况下,广播电视节目只有确定移动优先战略,才能确保追上用户不断变化的视听需求。
2021年,总台各节目中心的重大主题广播文艺节目首先进行的是在移动互联网端的全过程、全媒体传播。总台中国之声创作的反映四川省凉山州脱贫攻坚战的3集广播剧《大凉山》,其在广播端的首播日期是2021年6月21日,而第一轮宣传报道早在两个月前就在社交媒体和视频客户端开始发力。2021年4月30日中国之声在社交媒体账号和央视频发布短视频直播预告,总台记者王冰冰以各种悬念招呼网友围观广播剧《大凉山》录制全程现场。随后第二天,央视频全天7小时慢直播,众多网友第一次观看到导演与演员分析剧本、演员对词、试音、录音等广播剧创作的全过程。同时,在慢直播的间隙,中国之声安排主持人对导演、演员等进行探班采访,进一步解密广播剧《大凉山》以及影视剧与广播剧的异同,引发了网友对《大凉山》的浓厚兴趣。
2021年6月16日,總台举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广播剧”《到延安去》《大凉山》《大营救》《安妮的花海》首发上线发布会,节目率先在新媒体平台上线播出。6月21日,《大凉山》在中国之声播出。在6月16~21日的6天时间里,依托重大宣传报道“一键触发”机制,总台各频道、频率和新媒体平台同步跟进、同频报道、同向发力。其中,新闻频道、综艺频道等以消息、新闻专题等多种方式进行报道,央视新闻、央视频、云听等视音频客户端和社交媒体账号根据不同平台的受众特点推出多个版本的短视频并进行推送,实现了重大主题广播文艺节目的精准传播和有效传播。
艺无止境,创新亦无止境。当前,广播文艺的融合创新有不少亮点,但在打造融合“思想+艺术+技术”并具有强大传播力、引领力与影响力的融媒体文艺精品方面,还需要持续不断地探索与实践。广播文艺工作者唯有守正创新、精益求精,不断创作出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精品力作,不断开拓广播文艺新境界,才能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和伟大时代。
注释
①③④《***: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1年12月15日,第2版。
②《***: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国政府网,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22/content-5667297.htm.
⑤⑪王菲、宋歌、邹蕾:《<追寻>——广播文艺主题宣传的一次精神求索》,《中国广播》,2021年第5期。
⑥梁帆:《坚持存量市场,拥抱声态变迁——2021广播收听与音频发展盘点》,流媒体网,2022年1月27日,https://lmtw.com/mzw/content/detail/id/210438/keyword_id/-1.
⑦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 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共同思想基础》,《人民日报》,2019年1月26日,第1版。
⑧⑨佘贤君:《主流媒体的品牌解决方案》,《中国广告》,2021年第7期。
⑩ 《***:坚持军报姓党 坚持强军为本 坚持创新为要 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提供思想舆论支持》,《人民日报》,2015年12月27日,第1版。
(作者单位: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艺节目中心)
(本文编辑:林秀)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