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重大主题宣传策略创新:个体叙事对国家认同的建构——以脱贫攻坚宣传为例

时间:2024-06-19

☉吴雨桐

2021年2月25日,***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宣告:“今天,我们隆重召开大会,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这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光荣,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光荣!”②这一巨大成果既彰显了中国制度的独特优势,又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奋斗精神,同时对全球贫困治理有借鉴意义。本文以脱贫攻坚主题宣传为例,探讨重大主题宣传中视听作品的创新路径。

一、话语入耳:从标准播报到人文语态

“语言是产生意义共享的直接手段和方式。”③语言风格是体现报道风格、决定受众选择性接受倾向和结果的先决要素。如加拿大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所说:“任何媒介的内容,都是另一种媒介”④。在传统的广播、电视节目中,有声语言是叙事内容的固定载体,“在广播中作为单一的叙事元素出场,呈现的是一种独立的、封闭的、线性的听觉体验。在电视节目中,配合画面讲述新闻故事⑤。”对于高度依赖有声语言的文本而言,语言风格既是叙事内容的表征,也是具有显明性的次生媒介。

目前重大主题报道以严肃权威的风格为主,语言风格存在一定的历史沿袭性。广播诞生之初,延安新华广播电台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承担着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任务。广播语言表现为激昂有力的风格,可以有效团结群众,起到战时动员及安抚的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主题宣传由社会主义生产建设的新进程、典型人物的先进事迹等构成,语言风格趋向于平和,以表达建设成就、鼓励人民同心筑梦为主。中国电视事业也于1958年诞生,报道重心向信息本身转移,目的在于践行党媒职责,贯彻方针政策,实现信息互通。语言风格趋于专业化,在吐字归音、气息控制、口腔状态、节律重音等方面达成了较为一致的标准,保障受众能够准确、高效地获知信息。

改革开放以来,视听节目的种类更加丰富,广播电视新闻、政论专题片、纪录片等形式层出叠见,且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诸多融媒体报道、创意短视频丰富了新闻传播的叙事体系,话语风格千汇万状。鲁迅曾说:“风格情绪之类不仅因人而异,而且因地而异、因时而异。”⑥正所谓“不日新者必日退”,重大主题报道仅承袭传统报道的宣传语态,仅在业务规范的基准线上进行一般性的播报,较难在众多主题宣传报道中突围。

个体叙事相较于诸多宏大叙事的报道,与受众更有接近性,个性化风格与传统的语言风格相比更具辨识度,与标准化的声音生产相比更为真诚,与单向的告知相比更具双向交流感,使受众获得在场感和参与感,实现话语入耳。例如总台百集系列节目《非凡百年》 的第16集《大山里的名校——脱贫攻坚精神》,以主播个人独具风格的语态,将个体故事、中国精神娓娓道来,语言风格具有较强感染力。

《非凡百年》系列节目

二、议题入脑:从特殊困境到命运与共

(一)特殊议题关联人生主题

媒体正面宣传聚焦到具体议题,受众角色和体量难免受限。如何实现政策、成就的贯彻性传播,或可通过聚焦人生主题、设置交叉议题的方式实现。

文章讨论了大豆根系虚拟模型的构建方法,设计了大豆根系的L系统,并在VC++环境下采用OpenGL技术实现了其可视化,分析了各参数对根系模型的影响,生成的大豆根系图像具有随机性,在形态结构上与真实根系图像比较接近。但是,试验数据是在没有考虑水分、光照等环境因素下获取的,加之根系数据采集手段的局限性等因素,与自然环境下的数据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后续的研究工作中,应进一步结合大豆根系的生理特征进行模拟,为大豆根系模拟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在个体与家庭的生命历程中存在诸多不可回避的人生主题,特定宣传主题嵌套在人生主题之中,特殊性便向一般性有所过渡。例如,脱贫叙事中的矛盾冲突分为两类,一是主体间矛盾,包括政策落实需处理的住房问题、耕地问题等。二是主体内矛盾,如个体家庭与工作的关系问题等。脱贫纪录片《柴米油盐之上》的第1集《开勇》,以两条故事线贯穿全片。一是村支书常开勇的叙事视角,他每天奔忙于工作,妻子一人担起家里的所有重担,含泪说“我当你的贫困户,该有多好”。常开勇面对的工作难题是决战全面脱贫历程的艰辛在基层的体现,生活困境、工作困扰难以平衡。二是贫困户陶银秀家的叙事视角,家中老人因身体不好拒绝搬迁,而孩子则需要走进城市接受更好的教育。影片末尾老人留在山村目送她们离开的画面,与孩子眼中充满希望仰望楼群的画面形成对比,道出了易地搬迁过程的痛点。

以人生主题嵌套脱贫攻坚等公共议题,受众在故事中思索共同困惑的答案,找寻相似经历的情感抚慰。国计民生不是遥远话题,而是揉进生活中的细小支点。在议题入脑的过程中受众不再停留于获得信息的层面,而是与政策成就对话,体会人生与时代、家与国之间的深度关联。

(二)个体故事唤起群体共鸣

媒介的发展使群体互动的方式逐步摆脱时空的拘囿,身体在场并非必要条件。视听文化构筑的人文景观使大众拥有拟社会互动的可能。个体叙事刻画了鲜活立体的人物形象,既通过正面形象彰显了新时代人民的精神风貌,也让人物不完美的一面在故事中得以解释。个体叙事有助于受众在高共情、沉浸式的视听体验中实现跨时空凝聚。

首先,以扶贫工作者为主体的作品,塑造了以公为先、以民为本的群体形象,体现为对扶贫工作的尽职忘我,对村民需求的全力体察,有吃苦耐劳的韧性,也有舍己为人的风尚。例如《2020,我们的脱贫故事》中的第2集《工作队里的年轻人》,讲述了云南省天生塘村扶贫工作队的故事。队员李梅的丈夫因公殉职,李梅面对组织给予的工作调动仍选择坚守基层,延续丈夫的工作,用爱与责任联结家与国。观众与之形成基于道德感动的善心互动,“此类寻求德性共感的群体,在社会心理角度构成了凝聚性最强劲的群体⑦。”

其次,以贫困群众为叙事主体的作品,刻画了勤劳勇敢、挚情质朴的群像,体现为对乡情风物的衷情,对劳作奔忙的坚持,有移风易俗的勇气,有知足常乐的达观。土地凝聚着村民最深的情结,《2020,我们的脱贫故事》中的贫困户杨娥子搬迁后仍不忘回村里锄地,她说:“待着也是待着,不如干点活。”完成就业安置的刘福有负责环卫工作,他说:“我不想歇着,干不成重活我干个轻活。”《柴米油盐之上》中的卡车司机琳宝代表了126万中国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女性卡车司机群体,表达了女性在家庭、职场中的自强之路。杂技演员王怀甫作为从农村涌入城市奋斗的数千万人之一,证明了如何以坚韧的拼搏精神走上小康之路。子胥村孕育出快递产业的故事展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群体奋进之路,唤起了强烈的群体认同。从脱贫故事到奋斗故事,流动的主题中承载了隽永的中国精神和形成家国认同的定力。

三、认同入心:从感性共情到理性辨析

(一)对比叙事中的真凭实据

当个体叙事中主体的态度、思想、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符合受众自身需要时,则会激发受众积极的、肯定的情绪体验,并达成情感认同。但情感认同很大程度上受感性支配,难免有短暂、瞬时性特征,对于长期稳定的国家认同而言,应形成建立于翔实材料之上的与情感认同互补的理性认同。对比叙事是在个体叙事的基础上进行的“升维”创作,在脱贫前、脱贫中、脱贫后的历时逻辑中,用影像、访谈资料构成对比,佐证脱贫效果,彰显脱贫意义。受众在独立单元的个体故事中更易共情,而具有时间纵深、发展脉络的故事则更易让受众在鲜明的对比中认知事实,形成理性认同。

《十年,这里》

中国之声推出的特别策划《十年,这里》的第1期《阿什努人的新生活、新家园》,截取各时间节点的脱贫进度以及个体的生活现状,在对比中展现十年间民生的改善。从2013年到2022年,叙事主体之一马乙拉四经历了从阿什努乡的放羊娃、外出创业的拉面店主、到爱好文学的业余诗人、再到化隆县人民法院群科法庭特邀调解员的身份转变。个体成长伴随着社会发展,从2013年阿什努乡严重干旱,计划实施退耕还林,到2014年自来水通往村民家,再到2015年40多户村民搬迁,最后2019年全乡774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都实现脱贫,阿什努乡的经济、法制、教育都在当地作为经济支柱的拉面产业带动下有了明显改善。以实践为本,时间为尺,对比为据,诉诸理性的叙事策略,具备佐证政策成就的现实说服力。

(二)多元叙事中的“复调”辨析

除纵向对比外,横向的多方辨析也对理性认同的形成有所助益。苏联文艺学家米哈伊尔·巴赫金(Михаил Михайлович Бахтин)借用音乐术语“复调”,提出文学概念“复调理论”,“指各自独立而不相融合的声音和意识有机地交错在一起,彼此平等地相互讨论、争辩,构成众声喧哗的景观⑧。”强调叙述的主体间性,认为意义在个体间的对话中产生。

《***治国方略:中国这五年》

《***治国方略:中国这五年》的外国青年视角

“复调”式的阐述有助于跳脱于叙事的说服与被说服的二元关系,从多元视域评估认同的合理性。例如,《***治国方略:中国这五年》阐释了***总书记的执政理念,第1集《人民情怀》的前半部分讲述了中国的扶贫工作。片中的叙事主体有三类,一是不同职业的外国青年,第一句画外音:“我可以肯定地说,我可不想一觉醒来发现自己成为中国的国家主席,有超过13亿人期盼着改善自己的生活,这个挑战太大了。”奠定全片“他者”观察的主基调。二是国内专家的专业解读,从中国最难克服的深度贫困着手分析,提出“精准扶贫最大的问题是如何对贫困人口扶志”。与刻意追捧不同,从学理化层面分析深度贫困。三是扶贫对象,石爬专、龙先兰等讲述脱贫前后生活的改变。区别于自我感动式的独白,多元叙事更为客观。

“复调”不单以话语为形,也体现在故事立意上。脱贫纪录片《柴米油盐之上》的导演柯文思称:“不能只看到大的层面,还要看到细节和不足。”正如美国实验心理学家卡尔·霍夫兰(Carl Hovland)曾在说服与宣传研究中提出“一面提示”“两面提示”的概念。“一面提示”指仅向说服对象表达对自己有利的正面信息。“两面提示”指除提示对方有利信息外,也阐明不利信息。“一面提示有利于快速阐明主张,但难免给人咄咄逼人之感,产生心理抵抗。长期来看,两面提示的传播效果更强。”⑨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家国情怀是中国自古代“家国同构”发展而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认同框架,“个人—家族—国家架构发挥作用,能有效激发家国情怀中自发的认同感与凝聚力⑩。”历经自我认同、群体认同的两个前续环节得以实现的国家认同根基更为深厚。

聚焦到重大主题宣传视域,以个体叙事为切入点进行传播,内在机理在于对主体性的归化运用。针对严肃议题,如何让信息不止于触达,让受众从接触,到接受,再到接纳,则需要基于受众视角下认同实现的过程构建框架。可接受的话语风格是国家认同实现的第一要素;受众在相关、相通的叙事中找到自身的投射与归属,实现情感认同是第二要素;基于情感共同体的理性辨析是持久认同的最终保障。以个体叙事建构国家认同,以人民性为基点进行策略创新,有助于拓展传统宣传的局限性,从细处落笔着墨,描绘好生机中国。

注释

①《***: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3-08/20/c_117021464.htm.

②《***: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国政府网,http://www.gov.cn/xinwen/2021-02/25/content_5588869.htm.

③吴志远:《离散的认同:网络社会中现代认同重构的技术逻辑》,《国际新闻界》,2018年第11期。

④﹝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34页。

⑤刘涛、朱思敏:《融合新闻的声音“景观”及其叙事语言》,《新闻与写作》,2020年第12期。

⑥《鲁迅文集·杂文集·准月风谈》,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250页。

⑦任剑涛:《“推己及人”与“中华民族”建构的情感进路》,《文史哲》,2021年第3期。

⑧杨春时,简圣宇:《巴赫金:复调小说的主体间性世界》,《东南学术》,2011年第2期。

⑨﹝美﹞卡尔·霍夫兰等:《传播与劝服》,张建中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91页。

⑩张倩:《从家国情怀解读国家认同的中国特色》,《江淮论坛》,2017年第3期。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