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9
☉在总台大师闪耀、新人辈出的生动局面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创新发展研究中心以“对话身边的专家”方式开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实践活动。大型电视专题片《领航》中的精彩影像和温暖瞬间是对党的二十大精神最鲜活生动的解读诠释。2022年11月19日,总台创发中心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及各部门业务骨干通过线上论坛,与总台社教节目中心特别节目部主任、高级编辑、《领航》总导演、制片人闫东深入交流,通过对话总台大师、赏析总台精品力作,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更加奋发有为地为总台高质量发展做贡献。
闫 东: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社教节目中心特别节目部主任、高级编辑,
大型电视专题片《领航》总导演、制片人
苏晓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创发中心党委专职副书记、高级编辑
贾 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创发中心期刊编辑部副主任、高级编辑
林 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创发中心期刊编辑部高级编辑、
第六届全国广播影视“十佳百优”理论工作人才
班 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创发中心青年代表、原央广播音员
闫 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创发中心发展战略部调研专报主笔
胡姝姝: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创发中心创新创意部CMG观察微信公众号主笔
徐 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创发中心学术联络部CMG观察微信公众号主笔
班闯:欢迎大家参加总台创发中心“光华路鸣”线上论坛。光华路鸣是创发中心的党建品牌,是全国第三届党建创新成果展示交流活动“十佳百优”案例。今天,创发中心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对话的是总台社教节目中心特别节目部主任、高级编辑大型电视专题片总导演、制片人闫东。闫东导演在三十余年的创作生涯中,拍摄了多部脍炙人口的纪录片、专题片,他的代表作有《百年小平》《大鲁艺》《港珠澳大桥》《我们走在大路上》《敢教日月换新天》《孔子》等,电视专题片《领航》是他的又一精品力作,该片以“政论情怀、故事表达”的方式,讴歌非凡十年,礼赞伟大变革。下面就让我们走近闫东导演,挖掘《领航》背后的精彩故事,聆听总台大师的心路历程。
贾健:闫东导演从业三十多年来,执导了很多观众耳熟能详的纪录片,每一部纪录片都获得了广泛好评。在中国乃至世界纪录片领域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总台现象”和“闫东现象”,总台出品、闫东执导的纪录片,必然是爆款和流量的代名词。从《长征》《英雄儿女》《敢教日月换新天》到今天的《领航》,每一部作品都实现了一次创新和飞跃。那么,如何处理好重大题材及重大主题纪录片作品的宏大叙事与微观建构的关系?
闫东:做重大主题纪录片,最重要的就是解决好宏大和微观的关系。怎样用自己的专业表达技能和精神追求,把宏大叙事生动地表现出来?所有宏大话题都有微观建构,都有微观独特的视角,而导演的认知度、世界观、方法论、知识素养和知识储备,决定了导演选择的角度,从而决定了这部纪录片独特的角度,也决定了纪录片的深度。
“人这一辈子,只有学习是不受任何时间空间限制的,年青人要抓住好时光,好好学习,把自己的长处特点做到极致,你就真行。”
其次就是守正创新。要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守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领航》这部纪录片从启动到完成,用了10个月的时间。10月怀胎,我们从第一个月起,就进入资料馆学习史料,整理出来的素材资料超过40万字;这部片子共16集,每集30分钟,在480分钟的背后素材要将近2万分钟。以前我们做的每一部纪录片,比如《我们走在大路上》《敢教日月换新天》《英雄儿女》,素材资料都在2万分钟左右。要下硬功夫,要善于学习,在学习中提炼思想,有了素材的积累,再去寻找突破,就有了很多可能性。
贾健:当前媒体融合不断深化发展,在新的传播环境下,《领航》如何实现纪录片作品的最大化传播?
闫东:纪录片要实现最大化传播,除了抓选题,还要有融媒体传播理念。我们从最初写作脚本开始,导演组的组织建构,都体现了融媒体传播的理念。我们导演团队里面有很多融媒体导演,他们是主创团队的一部分,而且是核心组导演,创作初衷就是要贴近年轻观众、青年网民,突出年轻一代在这十年间的亲历感。所以《领航》这部片子很多地方都能体现出网语网感。我当初说一定要让我们的年轻网民、年轻观众“买账”,如果这个片子他们不爱看不“买账”,它就是失败的。
从创作之初,我们就坚定了从内容到形式都要追求艺术价值和美学表达。比如在画面上,一说“领航”,大家可能联想到一艘万吨巨轮在大海上航行,这是一种最直观的典型思维,再往下,可能还有灯塔的画面。大家现在看到的片头是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西侧陈列的吴为山老师的大型雕塑《旗帜》,四组群雕和红色党旗呈现出一种视觉上的巨大引领力和冲击力,形成一种典型符号的艺术化表达,达到了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
中国的“二十四节气”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是中国人奉献给世界的礼物。我们在《领航》中要讲十年来的伟大历程,十年来人们所经历的寒暑秋冬,这与中华传统文化里的“二十四节气”非常贴合。我们把小满、立冬、寒露等节气融入片子里,但不是简单的硬插,而是要和这一集的主题、某一个段落形成一种特定的关系。润物无声的表达使这个片子既具备了诗画般的感觉,又有时尚感的画面,还有大科普的意义,包含了历史、人文、自然、诗画等多重含义。
“这10年我把将近10部重大题材的纪录片版权全都卖到世界主流媒体、进行合作传播,要做外国人花钱买的东西,白送,人家只会扔垃圾堆。”
林秀:口述历史用亲历、亲见、亲闻的当事人讲述让人们看到更多元更多面的一段段历史、历史中的一个个层面、一个个瞬间,是记录历史的一种独特方式,丰富着历史的维度和空间。这两天,由中国传媒大学主办的第八届中国口述历史国际周正在以线上论坛、展映、展示等多种形式展开,今天上午您也做了“口述历史与纪录影像”的主旨发言,请问闫导您觉得口述历史的魅力在什么地方?包括《领航》在内,您已拍摄了好几部口述体的纪录片,您觉得它们最打动人的核心点在哪里?
闫东:在这部片子里,我们采访了100余位口述者,采访专家近60位,为把空间留给有故事的讲述者,最终我们保留当事人的采访62处、专家采访22处。专家采访与当事人的采访选用比例是1:3。我觉得片子里,正是这一个个有血有肉,富情感、有温度的当事人发自内心的讲述他们和人民领袖的故事,才让我们看到一个有血有肉的伟人和他的人民的关系,也正是这样有血有肉的人所汇聚而成的人民海洋,托起了中国共产党这艘航船。所以,我想,只有通过见证者与亲历者的口述,才能让我们真实地还原历史、真切地感知历史、真情地触摸历史,从而更好地理解历史。
我创作的第一部真正具有口述体形式和内容表达的纪录片是2004年由中央文献研究室和中央电视台联合摄制的6集大型电视纪录片《百年小平》。《百年小平》采访了105位与小平同志工作生活学习相关的历史亲历者,全面展示了邓小平同志博大精深的政治思想、传奇的人生经历和丰富的情感世界,既有生动的故事,又表达了深刻的思想内涵。
我们前年拍摄的纪录片《英雄儿女》采访的志愿军都是90多岁的老人,还有采访了100多人的《大鲁艺》(2012年)。大家有机会看一看《大鲁艺》这部文献纪录片,片中采访的口述者都是百岁老人,当他们回忆自己的年轻时代,在延安的那段岁月,激情燃烧的岁月,那种眼神,那种感觉,所有跟他们对话的人,都没办法不被感动、不被打动心灵。
纪录片导演在创作上必须不断超越自己。我创作时始终在想怎么能够在片子里将对话中那种“真”的东西抓住,贯彻对“真”这种创作理念的追求,对真情实感的素材用心去体会、去感受、去呈现它的价值和意义。我觉得这决定着我们用怎样的思想、认知和价值观去引领年轻观众,这是重要的大问题。
不管是有成就的导演,还是初出茅庐的导演,谁不想把片子做好,做成现象级的呢?我的体会就是每个导演要把他的积累、他丰富的内心世界、他的真性情、真情感投入创作中,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打动人的东西。做纪录片需要激情,一篇好东西没有温度,我觉得不是一流的作品。所以每一次大片的创意创作对我来说都是一种洗礼,都是一种学习!
胡姝姝:从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而摄制的大型文献专题片《我们走在大路上》,到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而拍摄的文献专题片《敢教日月换新天》,再到表现非凡十年壮阔历程的大型电视专题片《领航》,100年、70年和10年,要梳理起来还是有很大不同的。时间跨度比较长的纪录片,年轻人并没有完整地经历过那段历史,所以看什么都很新鲜,但要梳理这十年,我们都是完完整整的经历过。越熟悉,也就越难描摹,您能不能详细说说关于《领航》对这十年的梳理,期间创作团队都经历了怎样的讨论?
闫东:我们的撰稿队伍主要由当前中国最权威的国史党史专家组成,其中有学者、新闻媒体的记者,还有职业撰稿人队伍,再加上我们30多人的导演团队。《领航》的脚本是逐渐形成的过程,不同阶段的修改版本印刷出来一共是28版。与100年、70年有历史的纵深感和众多“冰山脚下的故事”不同,《领航》这部片子是要把在以***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中国人民这十年的伟大历程,书写成一部影像“大传”。我们沿着***总书记的思想脉络,从历史的长河中,全面、客观、辩证、发展地打开这十年,把十年这个相对短的历史做得更扎实,更“厚”。
此外,在影像的整体效果上,我们从每幅画面的质量,到反映历史真实性等方面,都是精益求精的,优中选优,下了很大功夫,但呈现出的效果是举重若轻、四两拨千斤的。这也是在建立纪录片的美学风格,建立每一部片子的美学价值。
胡姝姝:下面我提个关于团队建设,特别是新媒体团队建设的问题,您曾经说过,来实习的同学您会要求他们在工作的同时,也运用工作的实践去丰富他们的学术理论知识,比如鼓励他们写论文。您能不能详细说说,平时工作的氛围是怎样的?如何培养团队新人?
闫东:我觉得总台央视有一个很好的传承,就是师父带徒弟的优良传统。我也经历过师父带徒弟的阶段,1987年我来台工作时,是有指导老师的,工作一年后能不能转正,能不能独立参加导演工作,都由大家举手表决。有时候,师父多说一句话,就能影响徒弟一辈子。在工作中,我要求年轻导演每天写日记,即使是100字也要每天坚持,三个月以上的实习生离开之前,我也要求他们写一篇能代表自己最高水平的论文,让大家在持之以恒的创作中克服惰性,琢磨如何自我提升。
我们做片子,需要六七百人的团队能够形成合力,因此计划性非常重要,决不能懈怠。这也是我从原中央电视台副台长、中国纪录片大师陈汉元、中国第一代电视播音员沈力等台里的一大批老同志身上学到的,我再把这些经验传授给小伙伴们。虽然大家精力有限,但是这个传帮带的工作必须要做,否则时过境迁,有时候一个好坯子就在你眼前消失了,但其实有可能只要多说两句就能把他留住,以后成为纪录片的高手。
闫林:在节目宣推方面,《领航》通过44个短视频产品成就了亮眼的传播效果,其中有一条经验就是“优中选优,精准投放”,请问闫东导演,您如何在海量的内容里优中选优,遴选宣推内容并进行精准投放?
闫东:《领航》44个精选短视频宣推产品是随着16集正片的打造同步进行的。首先,精准定位,建立宣推内容的优选机制。通过建立团队,精准选出用于打造短视频产品的最优素材。在打造16集正片的过程当中,负责新媒体宣传的年轻导演团队对处于粗编状态的片子进行反复观看,对正片的理解逐步走向深入。在经过两轮、三轮看片之后,就要以年轻人的视角把最有可能形成新媒体爆点的内容优选出来。其次,内部立项,优中选优,打造原创短视频产品。用于宣推的素材选定之后,通过内部立项,判断哪些素材形成短视频能够最大化助力正片的传播。再次,通过内部审片机制,精准锁定优质短视频。在《领航》导演团队里,短视频制作有一个专门的审片机制。在制作完成原创短视频产品之后,充分发挥内部审片机制的作用,总导演、正片导演、分集导演和小片导演对短视频产品的创意进行充分的思想碰撞,最终从原创的100余条短视频中精选出44条用于宣推的短视频。最后,借助专家智库力量,充分听取有关部门领导和专家学者意见,对短视频产品进行修改完善,提炼升华。
所有精选短视频确定之后,根据不同宣推平台的特点,分发给CMG观察微信公众号、央视新闻客户端、央视频客户端等不同平台。同时,我们在央视网打造了一个与《领航》有关的影像博物馆。在长期的实践中,我们早已学会适应互联网的特点,不断把节目放到互联网、放到网民中去检验。
徐克:闫东导演,您来台工作30多年,经历丰富、经验丰富,拍摄了许多大片,非常值得我们青年媒体人好好学习,特别希望听一听您对青年媒体人有什么建议?
闫东:***总书记给了我们启迪,总书记最大的爱好是读书。我在读书学习上下了很大功夫,周末我都会去博物馆、纪念馆、音乐厅,通过学习滋养自己的灵魂,加强自己的基本功,提升自己的基础理论和认知世界的能力,练好了基本功以后,就会对宏大历史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知。特别是今天,总台已经成为集电视、广播、国际传播和新媒体于一体的传媒航母,年轻的小伙伴们更应该勇担重任,做复合型人才。比如你只懂得做纪录片、只懂得做广播、只懂得一门外语,这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把这些方面真正地融合在一起,才是新时代最棒的人才。
我在一线干了三十多年的纪录片,最大的感受就是要实干,到业务一线、宣传报道的最前沿、最艰苦复杂的地方和关键吃劲的业务环节上去磨练,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练会“十八般兵器”、练出“几把刷子”,把自己锤炼成业务骨干、行家里手,提高自己在专业领域的权威性、影响力和不可替代性。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