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AI主播发展背景下播音主持创作革新

时间:2024-06-19

☉仇婧楠 丁治钢 时璟呈昕

任何科学技术的诞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早在1955年AI(人工智能)由于当时的计算机还达不到大规模的数据处理和运算能力,相关技术研发陷入低谷。直到2006年,英国科学家杰弗里·希尔顿(Geoffrey Hinton)等人首次提出了“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的概念,才使AI技术重新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如今AI技术在广播电视领域的发展和成熟,已经可以让一个“克隆”真人的AI主播独立完成新闻播报工作。人工智能技术为播音主持创作带来了形式与内容的双重变革。

一、从智能朗读到AI主播

无论是智能手机里的语音朗读,还是活跃于喜马拉雅、微信读书等知识类App上的智能有声读物,AI朗读的语言传播形式已经出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依托于科技的发展,人类把每个字的声音录入机器,芯片根据录入的文字匹配播放相应的读音。随着技术的不断更迭和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的出现给予了智能朗读更为先进且更加接近真人声音的语言表达方式。如今,AI技术已经可以通过一个视频来“克隆”出一个主播,依靠动态捕捉技术,机器能够根据主播的面部动作表情学习播音状态,同时大数据的深度学习让语音变得连贯流畅,更加接近真人。

(一)“形”“神”兼备:应用优势凸显

如果说早期的智能朗读是还原再现真实的人类声音,那么现今在大荧幕上与受众进行互动交流的AI主播形象已经做到了“形神兼备”。2018年5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直播长江》节目中,以康辉为原型的AI主播“康晓辉”,无论从外形还是从声音上,都实现了对康辉本人的高度还原,并且准确无误地完成了主持播报工作。AI主播对真人主播栩栩如生地仿真呈现,与“艺术形式和内容相统一”的艺术创作规律十分契合,在符合节目形式创新的同时,也满足了受众对电视艺术的审美需求。

以康辉为原型的AI主播“康晓辉”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AI主播效率优势明显。AI主播是通过采集真人主播的声音和图像,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对虚拟形象进行合成,在系统中输入文本就可以进行新闻播报工作。AI主播可以实现全天候无差错播读新闻。成熟的智能技术使其数据库不断更新进步,因此即使在不断变化的语境下,如网络用语、多音字、变调轻声,AI主播也能够应对自如。并且,机器处理文字稿件更为快捷,一旦文稿形成就能及时播报,十分契合新闻的时效性要求。

除了效率优势明显以外,AI主播收益优势也比较显著。北京电影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师王秋硕和清华大学影视传播研究中心博士、编剧鲁昱晖认为,AI主播是媒介产品,具有典型的初始成本高、边际成本低的经济特性,一旦完成首轮开发,就能依靠增加产出获得利润。AI主播工作的机会成本远小于真人主播,亦能减少人力资本投入。①AI主播作为技术产品,前期研发投入相对较大,不过,合成后的AI主播能够稳定持续播报,维护成本较低,相对于真人主播具有更好的延续性,同时节省时间和人力投入,优化资源配置,长远来看,应用周期更长,收益周期更短。

(二)“艺”与“技”的碰撞:应用壁垒顽固

AI 主播作为真人主播的仿真品,是一次技术对艺术的高度模仿,是“艺”与“技”的碰撞。AI 主播可以模仿真人主播的“技”,却很难跨过“艺”的鸿沟。AI主播是基于大数据库和编程系统来创作文稿的,在实际应用中很难突破个性化的壁垒,也无法具备同真人一样的主观能动性,所以,更无法为节目和观众搭建长期稳固的情感桥梁。AI主播虽然在推出的前期可以迅速“吸睛”,在大数据的帮助下集合大多数主播的技术优点,但它无法塑造个人形象和建立情感纽带。

二、AI技术与播音主持创作的融合

早在2010年美国叙述科学公司(Narrative Science)就已经推出了机器新闻写作工具,约每30秒就能输出一篇新闻报道。它的基本操作模式为,先通过系统的搜索引擎收集大量高质量的数据,并从中寻找新闻要素,之后决定新闻的角度和风格模式,最后按照“元作者”提供的词汇来组织句子。②由此可见,AI技术与创作的“采编”部分已经实现了“技术与艺术”的融合。如今,日趋智能化的大数据信息抓取、语音识别、图像识别等AI技术对播音主持创作中的“播”更是起到了不可忽略的助益作用。

(一)AI新闻主播加持新闻稿件播音创作

AI新闻主播对新闻稿件进行了精准的“二度创作”,提高了新闻节目的传播效率。新闻稿件分为消息、通讯、评论等类型。消息类稿件篇幅较短,词汇简单明了,语言节奏快,采写迅速,十分适合智能语音技术进行识别处理。AI新闻主播可以很精确地对文本稿件中的停顿、语气、重音等外部表达节奏进行分析、检索。由于新闻对时效性要求高,结合AI主播稳定、高效的特点,不难看出AI主播在新闻类节目的创作中更具优势。

但是,目前AI主播还只是对主持人声音、形象、动作的简单模仿,而对于新闻事件中的观点评论及情感表达还需要人为介入。

(二)AI读物赋能文学作品播音创作

随着手机App的广泛使用,像蜻蜓、喜马拉雅、微信读书等文化类App需要大量的有声作品来吸引流量。AI读物对文学作品进行创作,可以快速越过人工创作需要的备稿步骤,利用智能大脑快速分析文学作品,转化为声音作品投入市场,虽然在表现稿件情感方面依然略为机械和生硬,但是已经可以满足一部分受众对了解文学作品内容的需求。另外,AI读物中声音的可变性更多,切换更为迅速,作品的制作成本也更低。

AI读物能够提高文学作品的创作效率,但缺少情感融入。以《斗破苍穹》这本小说的有声读物为例,虽然有AI主播的录制版本,但在播放量上有很大差距。根据喜马拉雅手机App上的显示数据,AI版的《斗破苍穹》作品并没有显示播放数量,而真人版的《斗破苍穹》作品的播放量达到了9.69亿次,每集评论在200条以上。AI主播的作品整体非常流畅,但是整段声音语调单一,不能突出人物情感和个性。艺术创作本身具有主观性,真人会在文本基础上产生独特的风格,从而演绎较为生动,而AI读物不具备这样的功能。

三、AI主播发展背景下播音主持的创作革新

法国文学家居斯塔夫·福楼拜(Gustave Flaubert)对艺术和技术的关系做了阐述:“艺术愈来愈科学化,科学愈来愈艺术化,两者在山麓分手,有朝一日会在山顶重逢。”③艺术与技术融合的成功案例已经频繁出现在多个艺术领域,因此,在AI主播发展背景下,真人播音、主持创作应做出革新,积极拥抱AI技术,促进AI技术与播音主持的创作革新与融合。

(一)创作形式智能化革新

央视新闻冬奥会AI手语主播

艺术创作需要艺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AI智能主播给真人播音主持的创作带来新的挑战与机遇,依托AI主播声音的多变、数据库丰富等优势,对提高节目视觉观感和促进AI与真人互补具有重要意义。

播音主持创作形式智能化革新体现在优化“人机协同”上,无论是新闻稿件还是文艺稿件的创作都面临着形式革新的时代需求,AI主播和真人主播优化组合,从宏观角度上说是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合作共赢,两者合作的前提是基于“优势互补”原则,AI主播可以承担更多固定环境下的信息筛选、播报,真人主播则需要进一步加强自身专业技能、情感表达、人文关怀等。正如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杨嘉仪所说,人工智能正在颠覆人类传播,新闻业需要接受技术的锻造,在维护人类权力的基础上,更好地实现人机耦合,促进信息社会的发展。④

(二)创作内容人文化革新

搜狗联合新华社推出的3D-AI合成主播“新小微”

AI主播发展背景下,真人播音主持对内容的创作显得尤为重要。无论AI技术如何更新迭代,真人主播始终是创作内容的主体和主导者。在冰冷的机器面前,人类拥有的最有力的武器就是情感,播音主持创作内容的人文化革新是要关心人民群众、贴近人民群众,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主播从台前走到幕后,参与节目的策划和制作,通过采编播一体化参与增加节目的深度,引起受众的共鸣。根据事件的事实进行合理的调查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形成有理有据并且旗帜鲜明的观点,实现推动社会进步、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标。⑤当下,播音主持创作的艺术作品如何引领新时代受众的审美,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真人播音主持在创作内容实现人文化革新方面要重视专业技能的培养。一个节目主持人或主播是否具备专业技能,语言表达和情感运用是标准之一。AI主播可以做到语言表达,但却无法实现情感交融,这一点与真人主播无法比拟。例如,我们熟知的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周刊》栏目主持人白岩松,因其犀利、一针见血的新闻评论风格让大家熟知,同时新媒体端的《康辉的Vlog》《刚强的Vlog》等新闻评论,都离不开主持人本身的政治主场、专业知识、新闻素养以及适当的情感融入等。期望在AI主播发展的背景下,真人主播在创作内容和人文化革新方面有很大提升。

四、结语

显而易见,AI主播在广播电视领域中的应用,有助于提升播音主持创作工作的效率,创新了受众群体与传播媒介的信息互动与交流模式。同时,AI主播为播音主持创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加速了播音主持创作形式和内容的革新,也对当下真人主播在专业技能方面提出新的要求。播音主持创作依附于技术发展和社会文化更迭,全新的媒体格局和技术运用势必会带来播音主持创作形式的嬗变,但是艺术创作有其客观规律,坚守专业精神和人文情怀,是发挥AI主播对播音主持创作的重要前提。

注释

①王秋硕、鲁昱晖:《智媒时代播音主持艺术的创作嬗变与价值考究——以“AI合成主播”为例》,《中国电视》,2021年第4期,第86~91页。

②胡晓巧:《人工智能技术在新闻传播业中的场景应用——以百度大脑为例》,《新媒体研究》,2020年第6期,第23~24页。

③赵广远、田力:《技与艺的博弈:人工智能语境下主持人职能重构》,《当代电视》,2019年第10期,第93~96页。

④杨嘉仪、杨雅:《不止是“传声筒”:AI合成主播的特征、趋势与进化逻辑》,《教育传媒研究》,2019年第6期,第28~32页。

⑤李惠文:《虚拟播音主持与传统播音主持的发展创新》,《传媒》,2021年第13期,第44~46页。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