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国内广播节目主持人的诞生与成长

时间:2024-06-19

钱锋

【摘要】本文回顾了国内广播节目主持人的诞生与成长及广播主持人的发展历程,观照了“北徐南李”的出现、“珠江模式”的推广、“东广现象”的变化和广播频率系列化等几个节点,以节目主持人视角阐述了改革开放以来广播传播的巨大改变。

【关键词】节目主持人 传播形态 社会变迁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媒体的传播活动是伴随着受众需要和业界探索而展开的,每一次传播方式的改变都意味着传授双方的心理角色的改变。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整个国家的社会形态都面临着巨大的改变和重塑。在传媒界,改变过去生硬的宣传灌输,让媒体真正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知识、乐于接受的渠道成为共识,当时的报纸、广播、电视都在寻求着改变。广播媒体再次确定了“广播要学会自己走路”的工作方针,提出要在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下博采众长,着力展现自身在媒介领域的独特优势,全面提升广播的地位和作用。当时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节目从内容到形式不断發生变革,主持人的出现是其显著变化之一。

一、由第三人称到第一人称的主持人传播形态

(一)去台老兵建议催生广播主持人节目

改革开放之前,国内媒体传统的传播方式都是宣教式的广而告之,从传播用语到节目形态,与受众的接受心理有一定的距离。老一代播音员虹云曾回忆20世纪70年代末广播传播状态说,当时听众意识已经觉醒,他们那些在一线的播音员开始尝试着把播音风格向听众靠近,用降调的方式贴近受众。

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告台湾同胞书》发表后,陆续有台湾老兵经第三国回祖国大陆探亲。1980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台播部接待了一位从台湾辗转回来的老兵。他说,大陆的发展变化是他们这些去台人员极力想知道的,电台的节目内容很好,但表达方式欠妥。他建议大陆的广播电台采用主持人形式进行传播。节目组经过讨论采纳了他的建议,并认真研究了台湾地区广播的播出方式和表达特点,播音员开始以主持人的角色串联节目内容,这就是1981年1月1日推出的《空中之友》节目。节目摒弃了传统的节目构成方法——通讯、报道、文章式的组合,而采用了以音乐做切割的单元式组合,在15分钟的节目中,每个小单元的内容不超过4分钟。节目组编辑共同用心塑造了主持人“徐曼”的形象,编辑把稿件写得口语化,主持人徐曼把自己对孩子、丈夫、母亲、家庭的亲情融入语言表达中去,把自己对人生、社会的认知理解写进话题中,多方面展示主持人“徐曼”的形象。①主持人主持节目呈现了不同于以往的播音表达方式,以生活化、非格式化的语言交流,以第一人称“我”的表述方式,与听众建立起了亲切、可信的语境关系。

(二)解疑释惑的近距离交流式传播

广东是内地离香港最近的省份。珠江三角洲的人们大多讲粤语,因此听香港电台节目的人非常多,香港电台以及时鲜活的资讯、娱乐化的节目主持方式吸引了大量的广东听众。面对香港传媒与内地传媒的竞争,广东人民广播电台领导力排众议,支持尝试新节目。

李一萍,原名庄潮,是原广东电台的节目编辑、主持人。她回忆说,当时“内地社会医治心理创伤的需要,促成了广东电台在1981年4月11日推出了《大众信箱》节目”。她集采、编、播于一身,采用了“近距离、低声调、一对一、生活化”的主持风格,节目开播半个月,收到1000多封听众来信,以后很长一段时间每个月的听众来信都在3000封以上。《大众信箱》节目以听众来信为由头,主持人用解答的方式为听众梳理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难题,心理的、生活的、情感的……节目渐渐成了听众倾诉心声、寄托情感的精神驿站。该节目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空中之友》节目最大的不同是,他们没有强大的编辑队伍,李一萍和后来加入的李东及编辑共三人完成一周一档的节目内容,主持人真正实现了采编播一体化。《大众信箱》在服务功能上得到受众的认可。

(三)未成规模的主持传播形态

“北徐南李”开创了国内广播节目主持人的先河,她们在没有完整文稿的前提下,对广播节目主持进行了语态转换方式的探索。那么,什么是主持人?他(她)与播音员的表达到底有哪些不同?节目中,主持人有哪些具体职能?这在主持人称谓出现很久后都没有达成业界共识。这种节目主持的表达形态,各地广播电台都持谨慎接受的态度,一些业界人士甚至对此提出过尖锐的质疑。1990年,中国广播电视学会主持人节目研究委员会成立,当时的秘书长朱砚做了一个关于广播电台主持人节目的调查分析,虽然调查报告中的50家广播电台不是严格随机抽样选取的,但从层面上来看,东西南北中都包括了,从中央到基层县级台都有主持人节目。50家广播电台中,主持人节目日平均播出时间最长的是广东台,有6个小时;播出时间最短的是周播节目,总播出时间只有1~3小时。②开办的主持人节目以对象性、专题性内容为主,且播出时间都是以周六、日为主。节目中主持人参与的主要部分是点播和以传统服务为主的信箱类节目。

二、“珠江模式”开始全面推广主持人节目

(一)珠江经济台的主持人节目

1986年12月15日,国内第一个全主持人直播广播——珠江经济台在广东开播了。它打破了过去传统的、切割式的节目形态,采用“以新闻信息为骨架,以大板块主持人节目为肌体”的形式,③根据“广播节目以时间为轴纵向延伸”的特点,从珠江三角洲听众的收听习惯和生活需要出发,合理安排节目内容,在相对完整的时间段里,让听众最大限度地知晓信息。主持人以大众化的语言,打造了人际传播亲切自然的氛围,使广播产生了难以抗拒的魅力。

(二)播说并存的主持人节目

1987年元旦,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推出了两档主持人节目——《午间半小时》和《今晚八点半》,一档是专题性的综合节目,一档是纯粹的综艺节目。这两档节目在主持语态方面都出现了变化,《午间半小时》主持人傅成励称自己为编播合作型主持人,这两档节目主持人都参与了节目内容的编排和制作,傅成励认为,这些外人眼里“分外事”和“分内事”的总和,其实才是主持人的完整意义。④傅成励说,他们的语言表达方式是“谈话体”,既强调口语,又不是生活中没有加工的口语。

同年5月,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推出的《蔚兰信箱》节目也是编播合作体,但其在主持语态上真正“说”了起来。主持人对文稿进行了口语化的再创作,因为有自己对生活的积累、观察,所以节目中主持人融入了很多个人看问题的角度和观点。主持人蔚兰说:“群众爱听真人讲真话,我们的节目摆脱了照稿宣读的‘播音腔,而是以一个朋友的身份出现,结合听众来信,同听众娓娓谈心,无论油盐酱醋茶还是吃喝拉撒睡,什么都谈,以求达到入脑入耳的效果。”⑤

尽管珠江经济台的主持人节目大多以“说”的形态与受众进行交流,很多省级台和省会城市台来此学习,开办了类似的经济广播,但是如何能自如地说,还是处于摸索阶段。这期间,因大量新节目的开办,各地方经济广播按“珠江模式”推出了全天候直播主持人节目,人员缺口由本台编辑记者转行或面向社会招聘补上,播说结合是那时广播常态的一种语言呈现方式。“说”取决于对文稿的依赖程度,对自我的心理解放,对进棚前工作细致程度的自信。“说”考验的不仅是主持人的思维能力,还有主持人的即兴语言组织能力。

三、主持人传播形态创新进一步发展

(一)群体性又兼具个性化的主持人形象打造

1990年,从事对台广播的海峡之声广播电台推出了综合板块栏目《空中立交桥》,以群体性的主持人形象在全国业界引起关注(此前该节目已在台湾地区和东南亚一些国家的听众群中引起轰动)。1990年10月,新成立的全国主持人节目研究会特别召开现场会,向全国电台推广该节目的制作模式。

在《空中立交桥》推出之前,该台有一些以主持人为称谓的小体量的生活、专题、文艺类节目,但都属于编播合作式,所谓的主持人只是自称,其实是播读编辑提供的文字稿。而《空中立交桥》节目的主持人已脱离了文本化样式的传播样态,以提纲加资料的文字提示,转向了口语化聊天交流的表达方式。该节目每周播出4档新节目,每档时长一个小时,栏目中所属的各个小栏目达30多个,每个主持人都有其固定主持的栏目,而这些栏目成了主持人的标签,与其形象融为一体。该节目最早以群体主持人组合出现,最多时5位主持人同时出现在节目里,人多,但不乱,这归功于每次进录播间前,有一个“合对”程序,即告知彼此今天准备的内容有哪些,让大家心中有数,并根据环节的编排,由某几人引出下面的内容,较好地塑造了主持人的群体形象。这比后来闻名全国的电视主持人群体形象早了近20年。主持人之间是互补型的,依主持人的特长而设计节目环节,通过风格反差和彼此介绍来突出各自的形象。专家对该节目主持人的评价是:几位主持人有说有笑、配合默契,演出了一台又一台生动有趣的“活剧”。

(二)扮演式的小栏目主持人形象

《空中立交桥》最早探索了主持人的角色化饰演,在强调主持人真实性的概念下,这样的尝试有其积极的意义。在每周的节目中,专门设计的人物“阿丁”,以一位普通百姓的身份用江浙方言谈论评价两岸发生的事件。还有用“童心看世界”“童语说观点”的“叮叮”和“咚咚”,这些都是对主持人角色化的有益探索。

(三)以“友”替“众”拉近传受关系

《空中立交桥》是国内第一个把听众的群体性称谓——听众,改为以“听友”來称呼的,“友”拉近了心理距离,主持人与受众的关系有了微妙的变化。这个对听众群体的称谓,目前一直在各个电台延续着。

四、东方台对广播节目主持人的多方位塑造

(一)以主持人形象提升传播效应

上海东方广播电台是继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后,又一家上海广播传播机构。东方台首任台长陈圣来曾说:“主持人是节目的象征,是电台传播形象的代表。没有他们的工作,我们无法完成一次成功的传播。他们是掌握和驾驭电台生产的精神产品的最后一道也是至关重要的一道工序……主持人的学识素养、政治水平、语言口才等都决定着节目的质量,听众是通过主持人来认识电台的。”⑥

基于管理者对主持人传播形象的重视,东方台在成立之初即大打主持人牌,让听众了解主持人,他们把主持人的照片印在电话卡上发售,为全台主持人出版大型画册,与电影公司合作把以主持人方舟为蓝本的故事拍成电影《790热线》……通过各种活动提升主持人品牌和知名度,利用媒体之间的互动来宣传主持人。电台的节目建设都围绕主持人而展开,有意识、有步骤地培育与推广“明星”主持,使主持人成为听众的朋友和偶像,成为广播联系市民的桥梁和纽带,强化受众对主持人的认知度,从侧面提升传播影响力。

(二)东方台对广播主持人的多方位打造

开门办广播。东方台不仅让主持人与听众在联谊会上见面,沟通情感,还通过各种特别节目和创意节目,让听众对主持人不仅闻其声,还能见其人。如1993年2月6日,《今日新话题》节目为上海承办东亚运动会做了一次街头直播讨论会,主持人与市民就话题做即时讨论,同步播出;东亚会期间,“直播大彩车”由东方台各类型节目的主持人每天轮流出现在直播彩车上,与听众谈论东亚运动会比赛的情况。

1993年春节,东方台《限时专送》的面包车穿行在上海的大街小巷,为每一个关心《限时专送》节目的听众送去东方台的问候和礼品。而主持人又把沿途的见闻与听众交流的内容通过移动电话传至直播室播出。⑦

1994年,东方台主持人晓林(林曙东)首次尝试与上海电视台及上海《青年报》合作,进行了《谁在侵害消费者权益》的广播直播,实现了声、像、文的媒体同步联动。⑧

东方台曾推出直播广播剧《太太学堂》,没有成形的剧本,每一集只有大致的剧情设计和故事梗概,剧中人物由主持人扮演,台词全部是即兴发挥,打进电话的听众参与直播中剧情的创作,因为直播的不确定性,戏剧的冲突反而更强。

东方台还在全国开先河地做了大量与境外媒体的合作节目,如与美国洛杉矶华语电台合作《飞越太平洋——上海·洛杉矶友情双通道》,与正大综艺公司合作《三至五流行世界》流行音乐直播,与澳大利亚安童文化传达公司合作《澳大利亚音乐航班》等节目,均实行汉英双语主持的模式,由本台主持人担当。

如果说主持人节目一路走来,大家对其表达形态进行探索、争议,那么上海东方台已经跳离了对“说”和“播”的争论,它激发了主持人各种潜在的传播技能,探索了不同的传播手段。

五、广播频率系列化发展推动了主持人事业的大发展

(一)互动方式的改变让表达真正说起来

国内广播主持人节目出现初期,“说”一直是业界探寻的表达方式,真正的“说”首先要跳离文稿的思维方式,以口语化的思维去组织语言;另外,就是来自于交流对象的言语刺激、心理和语言的回应。广播系列频率的大量开办,带来了对广播节目的巨大需求,主持人节目也获得了丰收。热线电话直接接入直播间与主持人进行即时的话语交流、信息互动。主持人与嘉宾、与电话另一端的受众真正交流起来,即时反馈、即时表达,语态自然回归生活中的交流态,表达鲜活生动起来。主持人接地气的话语和解决问题的真诚,使受众参与节目的热情也越来越高,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二)广播频率系列化对主持人的技能要求更高

广播频率系列化之后出现了许多专业频率广播,它更强调传播的指向性,内容针对设定的目标群体,每类节目都明确了其受众定位,节目的专业性得以凸显。广播主持人节目在各个台推出频率系列化之后形成了大发展之势,节目的总量增加,培养主持人是各个广播媒体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做得最频繁的一件事。此时对主持人的业务要求不仅是语言的使用,还要能做观点、态度、价值观的输出以及话题的组织、节目的策划和掌控。如天津人民广播电台相声广播主持人往往是半个曲艺界人士(有过曲艺基础训练、有舞台经历),还有一些音乐广播的主持人自身就是音乐院校毕业生,在节目中体现的专业性较强,可以为受众提供有专业品质的节目。

(三)能量越来越大的节目主持人

广播频率系列化是节目窄播、分众化的具体落实,随着对受众需求的细化,社会发展中面临的各种问题需要被关注、去解决,不同类型的节目出现在听众耳际,节目的可听性进一步增强。这个时候,节目主持人不仅是“说”,有的还要角色模拟式地“演”,只要是有利于理解,有利于留住受众的传播形态,都可以出现在主持人节目中。专家型的主持人,因节目的专业性强、水平高而獨树一帜。一些优秀的主持人在媒体领导的支持下成立了以主持人名字命名的工作室,主持人不再是单一的节目符号,而成为了有相当号召力、影响力的社会公众人物,他们可以凝聚受众,跨越节目界限,融入生活的各个层面。主持人以话语的力量、人格的魅力,满足受众多样化的需求,营造超越节目范畴的公众性和谐力量。有以工作室名义推出的系列活动,有组织受众参加公益活动的,有组织自驾游的,有组织各类学习培训的,一切均以节目为依托,以主持人为号召。

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主持人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主持人不仅是通过语言完成传播,还要通过线上、线下的一系列活动,凸显节目品质,拓展服务领域,维系受众群体。主持风格和专业技能已成为社会变迁的一面镜子。

注释

①于礼厚:《主持人节目的特征》,白谦诚主编:《主持人》(第一辑),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年3月版,第93~94页。

②朱砚:《50家广播电台主持人节目之调查分析》,白谦诚主编:《主持人》(第一辑),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年3月版,第117~129页。

③曾广星:《横空出世:广播“珠江模式”的理论与实践》,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版,第20页。

④魏晓滨:《有这样一对搭档》,白谦诚主编:《主持人》(第四辑),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年4月版,第349页。

⑤张贻复、张毅:《一座桥梁,在蔚蓝色的天空中》,《光明日报》,1988年11月13日。

⑥陈圣来:《为新时期广播事业培育更多的明星主持》,白谦诚主编:《主持人》(第八辑),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8年9月版,第250页。

⑦⑧《当代中国广播电视台百卷丛书·上海东方广播电台卷》,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4月版。

(作者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本文编辑:李静)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