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9
曾少华
【摘要】30年前,珠江经济台横空出世,在30年的奋斗历程中,珠江人励精图治,勇于创新,展现出勃勃生机。“珠江模式”不仅开启了珠江经济台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而且引领了中国广播的改革热潮,使中国广播迎来新时代。同时,在融媒体时代,传承广东广播的优秀传统和精神,也拓展了广播的无限可能。
【关键词】珠江模式 中国广播 互联网 新媒体 广播+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1986年广东广播创造的“珠江模式”,不仅开启了珠江经济台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而且引领了中国广播的改革热潮,并因此载入了中国广电改革的史册,至今中国广播界仍在享受着这一广播改革模式的成果。
一、潮起珠江,迎来广播新时代
珠江经济台的开播,打破了传统节目模式,推出融大众型、信息型、服务型、娱乐型为一体的全新节目,开创了主持人直播、听众热线参与、大板块结合、全天滚动播出等全新的广播模式。轰动一时的“珠江模式”对中国广播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在中国广播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从1986年至2016年,一代代珠江人在不断地丰富着“珠江模式”的内涵: 从“珠江通四海,经济第一台”“无论晴天雨天,珠江在你身边”到“把握经济脉搏,演绎时尚生活,传递服务资讯” ;从“张扬生活色彩,锻造磁性声音”到强化“最有价值的声音”;从“经济立台,引领未来”到“做最具影响力的中国粤语融媒传播平台”。
回顾珠江经济台30年的历程,一幕幕场景就是广播激情岁月的写照,让人难以忘怀。
1992年,第一个在公共场所设立固定直播室。珠江经济台在当时全国十大商场之一的广州南方大厦设立户外直播室。
1987年,珠江经济台在广州文化公园举办“珠江欢乐传万家”大型联欢活动,全体主持人第一次集体亮相,与听众同台联欢,播音员现场直播新闻,7万听众把文化公园中心广场挤得水泄不通。
1987年,广州市人民路623路高架路通车,这是当时国内最长的城市高架路,珠江经济台和广州市团委联合举办了“高架路万人行”活动。珠江经济台编播人员与社会各界一起在高架路上步行观光,参加者超过10万人,成为广州市一大景观。高架路大大的“人”字照片震撼人心,成为历史印记,铭记在广播人的心间。
二、改革创新,传承广东广播的优秀传统
珠江经济台成为广东广播推进系列台改革的试验田和成功范例。 30年来,广东广播人一直秉承着“敢为人先,敢于创新”的珠江精神,抓住机遇,勇于探索,逐步形成了广东新闻广播、音乐之声、城市之声、交通之声、股市广播、南粤之声、南方生活广播和文体广播九个广播频率组成的系列台竞相争艳的新格局,并在广东广播收听市场占据绝对优势,综合覆盖人口超过一个亿。
30年来,广东广播人所具有的敬业奉献、团结拼搏的优良作风,不断创新、精益求精的工作精神,成为广东广播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新的历史时期,这种精神财富必将成为开创广东广播事业新局面的坚实根基和巨大力量!
三、融媒时代,拓展广播无限可能
如果说30年前“珠江模式”主要是在节目形态上创新了广播,那么当今互联网时代则给广播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在中国广播的发展历程中,从来没有一项技术能够像互联网一样,只用短短几年的时间就深刻影响着广播的传媒格局,传统主流媒体舆论引导力和市场竞争力面临严峻挑战。
面对互联网时代带来的巨变,广东广播2014年首次提出了“广播+”的发展思路,强调在“互联网+”的时代,在做“互联网+”时,要坚持以广播为主体,主动的融合而不是被动的被“+”,以此在互联网时代全方位拓展广播的发展空间,实现广播新媒体的转型发展。在“广播+”战略的指导下,广东广播在内容、平台、渠道、经营、管理等各方面进行深度融合和全面探索,初步形成了广东广播新的发展生态,这就是:
处处听得到的广播:互联网传播渠道+新媒体平台
常常看得见的广播:线下活动+视频制作+新媒体传播
时时有温度的广播:爱心传递+文化传承
人人谋创新的广播:全员新媒体化+团队全媒体化
(一)处处听得到的广播:互联网传播渠道+新媒体平台
在“广播+”思路下,广东广播开辟了 “荔枝台·广播在线” (RGD)、官方微博微信集群、手机客户端、电商平台等多个新媒体平台,并且整合新媒体资源,成立 “珠江网络传媒”,综合运营广播新媒体,既“造船”也“借船”,通过新媒体渠道和平台的运营拓展,使广东广播成为处处听得到的广播,突破了传统的传输覆盖的地域局限性。
(二)常常看得见的广播:线下活动+视频制作+新媒体传播
以前由于广播媒介的属性仅限于声音的传播,所以广播只能听到而无法看到,互联网技术拓展了广播媒介的属性,让广播不仅听得见而且看得见。我们充分利用融媒体技术,借助新媒体平台,根据不同节目或活动的特性与需要,变原来单一的音频传播为音频+视频的复合传播,使得广播不仅处处听得到,而且常常看得见,广播也因此有了更大更广的发展空间。
2016年在纪念建党95周年的宣传报道中,除了常规的广播节目外,珠江经济台与高校联合策划大学生“千人拼党旗”活动,制作了全媒体节目在各个新媒体平台上传播,使广播的主题报道大大拓展了傳播空间。这种“线下活动+视频制作+新媒体传播”的方式让听众成了观众和用户,大大拓展了广播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珠江经济台2015年“双十一”的“广东广播电商狂欢节”特别节目,除了广播节目直播外,还通过官方微信图文及短视频进行直播,主持人在视频直播里使用新媒体方式展示电商产品及服务,并与用户进行互动,打造了一场电商狂欢盛宴,创造了“电台直播节目+互联网传播+电商”的广播电商新模式,尝试从传播领域跨界到消费领域,引发业界关注。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个电商狂欢节期间,所有频率的收听率平均增长了170%多,最高增幅的频率甚至超过了300%。
“2016广东广播电商狂欢节”三小时特别直播节目——《抢闸双十一》,当晚,“荔枝直播”围观人数达到6.8万,珠江经济台网络收听率增长285%,蜻蜓.fm后台显示有10万多人次同时在线收听,而广东广播呼啦商城访问量超30万,各平台累计销售额550万元,比前一年增长77%。
(三)时时有温度的广播:爱心传递+文化传承
广播要有温度,因为这是党的宣传阵地,因为我们是有责任、有使命的广播人。践行、传播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广播作为主流媒体的职责使命和广播人应有的责任担当。新媒体技术与平台的运用,为我们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2013年以来,广东广播九个广播频率及珠江网络等新传媒平台合力打造的年度大型公益行动品牌活动“大爱有声”举办了数百场公益活动,并制作成广播、网络、手机、电视等全媒体共享的音视频系列节目,通过线上线下互动,跨平台、融媒体报道,实现全方位立体传播。这一公益品牌凝聚社会力量,温暖人心,大大提升了广东广播整体的品牌形象和社会影响力,目前已吸引了近300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公益机构参与,凝聚300多个机构的社会力量,以线上线下配合、融媒互动的方式,举办了500多场公益活动,播出了1500多集的专栏和专题节目,推送了6000多条次新媒体信息和网络节目,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2016年3月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评为2015年全国十个广播创新创优节目之一,10月荣获由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组织评选并颁发的“2016中国广播创新融合优秀案例”奖。
2016年珠江经济台面向全球举办“首届讲古鳌头赛”,挖掘培养“粤语讲古新人王”,传承广府文化,同时在广州著名风景区白云山永久设立“云山珠江讲古台”,这是广州目前唯一的固定讲古活动场地,被称为“广州文化新名片”。一时间在广州和珠三角掀起了一股“讲古”潮。
(四)人人谋创新的广播:全员新媒体化+团队全媒体化
以“广播+”为指导,广东广播在融媒体时代形成了人人创新的氛围,全员新媒体化、团队全媒体化的管理思路则促使每一个广东广播人加快创新的步伐。
2016年广东广播成立了“黎婉仪工作室” “尹铮铮工作室”,这些以广播主持人命名的工作室成为改革创新的又一个尝试。这些工作室,拥有团队组建权、经费支配权、收益奖励权、创意自主权等权限,跨界广播、电视以及网络,打造声音、视频和文字等多种综合新闻、资讯和评论类节目,并将节目内容产品化、市场化,打造全新的传媒运营模式,成为节目生产、项目运营、媒体融合、市场化运营的创新平台。
四、结语
在“广播+”的思路下,珠江经济台以及广东广播的其他频率积极开展融媒时代广播发展的探索和实践,力求使广东广播“处处听得到,常常看得见,时时有温度,人人谋创新”,我们的探索有了初步的成效。与此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传统广播在互联网时代的转型步履艰难,正如30年前,历史使命感促使广播人抓住历史机遇大显身手,在今天互联网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年代,我们坚信,潮起珠江,不忘初心,只要廣东广播人继续发扬“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的精神,团结拼搏,励精图治,一定会创造出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本文编辑:林玉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