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珠江模式”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时间:2024-06-19

覃信刚

【摘要】本文分析总结了“珠江模式”的主要特点、重要意义及其在广播发展史中的地位。认为在当今情况下应运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思维来重新认识和发展“珠江模式”,包括:创办有关研究院、创业新闻实训基地、博物馆,拍摄有关电影和纪录片。全台主打一个品牌,创新九个产品,满足三个终端;创新广播线性编排文化,提升非线性编排文化;跟踪新技术,拥抱新技术,等等。

【关键词】珠江模式 创造性 创新性 品牌 编排文化 新技术

【中图分类号】G221 【文献标识码】A

2016年12月15日是“珠江经济台”诞生30周年纪念日,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广播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中国广播创新发展高端论坛在当日隆重举行,并就“媒体融合时代广播的创新发展”这一主题展开深入讨论,这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对“珠江模式”的再认识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对“珠江模式”的认知,许多专家、学者和业界人士在20多年前就有许多精辟的论述。翻开《横空出世》和《创意广播》两部书,一篇篇论述仿佛闪闪发光的璀璨珍珠,令我们对探索者、思想者肃然起敬。但是,历史在前进,时代在发展,30年已经过去,我们有必要对“珠江模式”进行再认识。

(一)“珠江模式”是中国特色广播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典范

广东处于中国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最前沿,上世纪80年代,经过拨乱反正,广东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广东广播人敢为天下先,开办了中国第一家经济广播——珠江经济台。珠江经济台运用世界广播的文明成果,打破传统综合性办台的理念,采取主持人、直播、互动、板块节目形式,突破了原有节目形式,被专家学者提炼为“珠江模式”。

在新媒体不断出现之后,人们往往称原有广播为传统广播。其实,从实际出发再细分,还有红色广播、社会主义广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广播。上世纪80年代,邓小平同志曾说世界上有100多种社会主义。那中国广播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时,理应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广播,而“珠江模式”则是中国特色广播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典范。

(二)“珠江模式”是中国特色广播经济传播的一座高峰

“珠江模式”诞生以后,在全国广播界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引起了业界的高度关注。短短几年,全国广播界借鉴、学习,创办了六七十家经济广播,在经济传播方面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可以说,“珠江模式”是中国特色广播经济传播的一座高峰。

(三)“珠江模式”学术研究是中国广播理论研究的里程碑

在珠江经济台开播一周年之际,广东省广播电视厅和广东人民广播电台联合召开了“珠江经济广播电台广播理论研讨会”。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和北京广播学院的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会上首次提出了“珠江模式”。1996年9月,又召开了“中国广播改革回顾与展望研讨会”。研讨会高度评价了“珠江模式”的现实意义。两次论坛,全面剖析、提炼了一座中国特色广播的实践经验,专家学者用理论来支撑实践,业界则把实践上升到理论,权威期刊发表了一系列研究成果,把“珠江模式”推向了全国,可以说,“珠江模式”采用的广电局(厅)+广电学会+台+院校+学术期刊的“4+1”学术研究模式同样也可称为是中国特色广播理论研究的里程碑。

美国的“炉边谈话”研究、“火星人入侵地球”节目的研究,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埃里克·巴诺(Eric Barnow)的三部广播史巨著以及英国历史研究会副会长阿萨·布里格斯(Asa Briggs)的五卷本巨著《英国广播史》,算得上是学界业界公认的广播研究的里程碑。“珠江模式”作为中国广播理论研究的里程碑,也是广东广播宝贵的文化遗产。

二、“珠江模式”的创造性转化

“珠江模式”已经诞生了30年,现在该怎么办?我觉得,用***总书记提出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来回答,这个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创造性,在人类活动的不同领域有不同的特点。著名教授陈先达认为,在科学领域,创造性实质上是发现、找出新的原理,发现新的规律。它的创新在于:不是取代,而是新原理、新规律的发现或在新领域的延伸、拓展。在技术领域,创造性的特征是发明,新技术取代旧技术,新工具取代旧工具。而人文文化的创造性,既不是取代,也不是发现,而是原有文化的不断积累和创造性转化。广播积累了报纸的文化,“珠江模式”也吸取了原有广播的传播成果。我们就是要不断积累各种成果、新思想,进行创造性转化。

那么,怎樣积累和转化呢?

(一)创办珠江广播研究院,讲好“珠江模式”的故事

珠江广播研究院以研究“珠江模式”为主,也研究广东广播、中国广播、世界广播。创办珠江广播研究院,其主要原因:一是广东广播、中国广播承担着融合的重大使命。在这个时代,有的提出互联网+广播,有的提出广播+互联网,有的则认为哪个都不对;有的认为要办大型音频网站,有的认为音频网站不是广播网站;有的认为只做两微一端,有的认为两微一端不能盈利。中国广播总体改革的道路怎么走?需要理论指导。二是有专家学者认为,传统媒体正在衰落,广播遭遇寒冬或将消亡;有的则认为,广播下行,是体制僵化、人才流失的结果。如何回答这些问题,也需要理论支撑。三是面对新媒体、新技术,广播究竟该怎么办?也需要认真研究。基于以上因素,我认为应创办“珠江广播研究院”。

那么,怎样讲好“珠江模式”的故事呢?我觉得“故事”要有世界坐标和中国坐标,世界坐标就是在全世界具有先进性,中国坐标就是具有中国特色。一是要讲好中国特色“珠江模式”政治传播、经济传播的故事;二是要讲好“珠江模式”运营的经典案例;三是广东广播干部员工构建“珠江模式”的故事;四是受众(用户)收听珠江经济台的故事,包括外籍人士等。当前,我认为亟需做好以下工作:

1.撰写《“珠江模式”记》。我们阅览中国思想史、文学史等各种书籍时,常常会为诸子百家、魏晋玄学、宋明理学、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的名篇巨著感慨。一篇《岳阳楼记》,字数不多,但垂范后世,流传千古。现在,“珠江模式”的文化已经积淀下来,如果在全国范围广泛征文,撰写高质量的《“珠江模式”记》,然后广为传播,可以起到创造性转化的效果。

2.研究受众群体,撰写《中国人是如何收听中国特色广播的》。珠江经济台开播一年,就收到听众来信135万封。著名教授曹璐说:“这100多万封信是很宝贵的财富,是千金难买的东西。这也说明大众型听众群体反馈的能量之大,‘珠江热温度有多高,测试之一就是这些堆积如山的来信。”前几次“珠江模式”的理论研讨,研究听众来信不够,上升到理论也不足。現在,在世界范围内研究广播受众主要因为一些重大事件,如海湾战争、“9·11”事件以及地震、海啸等,对于一般的广播收听研究,美国最多的样本量仅为30万。如果我们把135万封听众来信研究透,那将是广播研究的又一个里程碑。

3.开展“口述广播历史”研究,记录“珠江模式”的孕育、诞生和发展。什么是口述历史?对一些重要人物进行访谈、记录,整理他们参与历史重大事件的所见所闻,这是口述历史,如唐德刚撰写的《张学良口述历史》。英国口述史家对产业工人、城市女仆进行访谈,同样也是口述历史。作为一种求知路径,口述历史无非是就个人的人生经验和知识进行提问、对话和记录。①因此,开展口述广播历史并不难。目前在国内,口述电影历史、口述抗战历史、口述民族历史已经有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云南广播电视台也做了一些口述广播历史的工作。现在开展口述广播历史,正是大好时机。凡为“珠江模式”做出贡献或参与者均可口述历史,如:珠江经济台开播时的总监、副总监,当时招聘的60名编辑、记者、主持人、台领导、职能部门人员,135万封听众来信的听众,两次参加论坛的教授、专家、学者、公务员及业界人士等。

4.创办全国性的珠江广播论坛,构建高端广播学术交流平台。在这方面,广东广播电视台与暨南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合作,已经有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总结其成果,可定期举办。前提是要能传播好,并能做好成果转化 。我觉得,“4+1”模式是一个非常好的模式,要继承下来。同时,研究、出版系列丛书,如《1986年:中国专家学者眼中的“珠江模式”》《1996年:中国专家学者眼中的“珠江模式”》《2006年:中国专家学者眼中的“珠江模式”》《2016年:中国专家学者眼中的“珠江模式”》等,这虽然做的是理论研究,但会推动现实工作,从而形成在工作中研究、在研究中工作的良好氛围。

(二)创办珠江广播博物馆

“珠江模式”,最值得做广播文化专题博物馆。因为它独特:广东唯一,中国唯一,世界唯一。现在创办博物馆,将珠江经济台使用过的设备、文字资料、音像资料全部保存下来(如135万封听众来信及节目编排资料),100年后将是中国广播最宝贵的遗产。这个博物馆将以鲜明的广播文化特色而受到受众的喜爱。

(三)创办“‘珠江模式创业新闻实训基地”

中国特色广播“珠江模式”是“创业新闻学”的经典案例。现在在中国高校,开办创业新闻学的院系还不多见。随着移动互联网、车载互联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VR)技术新闻制作的广泛运用,创业新闻学将会成为大学新闻传播学的一门必修课。从源头抓起,培养广播新闻人才,也应是业界应尽的义务。珠江经济台完全可以成为创业新闻实训基地,创造广播人才培养新途径。

三、“珠江模式”的创新性发展

广东广播历来重视创新,除了创办全国第一家立体声调频电台、全国第一家经济台,建立第一家网站,最早播出“滚动式”新闻之外,还最早提出媒介融合。最近几年,广东广播多方开拓新闻平台“荔枝台·广播在线”,运营了广东广播9大频率的网络音频直播,另有3套自办网络广播,1套视频5档网络(视频)节目,还开展了广播+电商等活动。广东广播的创新活动形式新颖多样。“珠江模式”的创新性发展,大有希望。

(一)主打一个品牌,创新九个产品,满足三个终端

“珠江模式”非常独特,它与岭南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广东广播要创新9套节目,把它变成9个产品,主打一个品牌:“珠江”。我认为,品牌不要多元,多元了就没有品牌,地标也不需要多元,多元了就没有地标。我们常常讲核心,核心就是一个,品牌也只能一个。9个产品,要适应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需求。满足三个终端,主要是车载互联网、智能手机、收音机及其场景。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有人认为收音机要消亡,但我2016年去新疆、内蒙古、云南、四川等地方,看到许多受众仍然用收音机收听广播。

(二)创新广播线性编排文化,提升非线性编排文化

广播的线性编排及其传播,是广播独特的文化。它的优势是规范、严谨、有序;它的不足是不能前推、后拉、停留,互动和体验也不及非线性编排。但是,作为一种广播文化它不会消失。战争、地震、海啸、台风等重大事件需要线性编排,应急电台、全新闻电台需要线性编排,盲人、视力下降的用户也需要线性编排。而对互动、体验不足的问题,可采取如下办法:

1.办类型化电台,满足受众(用户)不同需求,尽量减少受众用户的疑惑和对互动体验的渴望。传播学大师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把广播比喻成“部落鼓”,与我们今天讲的类型化、分众化、社群化、圈子化很相似。满足受众的需求,有很多内容就不用互动,不用体验。

2.在类型化电台中专门设置互动、体验的栏目,或采取隐性互动与体验——即他人互动、体验的方式,来满足受众的需求。其实互动、体验并不是什么新鲜的东西,过去广播就有听众信箱、听众热线,通过来信、来电、传呼机互动。如果我们把互动、体验再提上议事日程,这个问题在节目中就可以得到很好的解决。

3.一条新闻信息,多条声音版本,让节目本身充满互动与体验。新闻广播也好,经济广播也好,交通广播也好,除了强调直播,还要强调滚动,做时钟式节目,做旋转门式节目。另外,一条新闻信息,多条声音版本,这也是资讯广播的“军规”。广东广播曾采取“多点连线直播式”,收到很好的效果。“多点连线直播式”也可以转化成“一条新闻,多条声音版本”,从而拓宽“多点连线直播式”的内涵,上多个终端。

4.增加新闻的改写。中国广播新闻的改写永遠不够。一条新闻素材改写成多条新闻,既不浪费素材,又增加了新闻的厚度和鲜活性,特别是广播的滚动新闻需要改写。改写当中也可隐含互动与体验。

以上是线性编排的提升。非线性的编排应是线性编排的延伸、补充和拓展。非线性编排如果脱离广播,那是另一个话题。线性编排和非线性编排构成了广播时间空间的编排文化,大有学问。

一是非线性编排的空间无限,音频、视频、动漫、图表、文本可以一网打尽,下载、停留、前推、后拉自由,互动、体验既可在一屏间展开,也可第二屏并举。这极大地丰富了线性编排。现在有的音频网站,聚合几千家传统电台,但只有线性编排,而缺非线性编排,这不是互联网传播之道。传统广播办了很多网站也是这样,所以很难盈利。要使用互联网广播的方法,拓展线性编排的深受受众喜欢的内容。

二是线性编排的大型系列报道、连续报道、专题,可以合并创新为线性编排和非线性编排融合的广播纪录片,按广播纪录片的样式来打造新型广播,既可看,也可听,但以听为主。

三是尝试空间编排的虚拟现实技术制作。VR(虚拟现实)是一种改变信息传播的技术。它与广播结合,将会产生一种新类型的产品形态,这种新的产品形态能给用户带来不同的体验,使用户心甘情愿花更多的资源沉浸其中,从而为广播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现在国内有VR小镇、体验馆、实验室、网站等等,国外已经有研究虚拟技术的博士。由此我想到“珠江模式”的创新可尝试“VR+”,分为三个维度:一是对真实世界的还原,二是对虚拟世界的创造,三是人与虚拟世界的交互。而这三个维度可根据虚拟世界和真实世界的时间差有不同的应用。②有专家称,2016年应该是“VR新闻元年”。在戛纳秋季电视节上,中国的熊猫纪录片《800万年的熊猫》受到广泛关注,这部作品运用VR语汇述说了800万年以来“熊猫的生命故事”。通过虚拟现实技术以及360度全景镜头带来的沉浸感,观众即使坐在法国南部的海滨小镇也似来到四川山林间的熊猫身边,甚至可以看到可爱的熊猫宝宝就在自己腿边盘桓。③美国《纽约时报》《卫报》《今日美国报》和探索频道、“今日俄罗斯”电视台2016年都推出了VR新闻,虽然数量不多,但影响较大。

广播的VR新闻,可先从广播纪录片做起,再逐步拓展。终端场景主要面对智能手机、互联网、平板电脑。

(三)跟踪新技术,拥抱新技术

广播与新技术天然契合,每一次电子技术的升级都带来了广播的发展。有业内人士认为,2016年可以算作虚拟现实技术的元年,而未来15年到30年,我们都将处于人工智能时代。无人驾驶、机器人、可穿戴设备、语音交互、翻译将融入广播、融入我们的工作。我们应紧跟新技术、拥抱新技术、使用新技术,使“珠江模式”永葆青春!

注释

①陈墨《口述历史杂谈》,海豚出版社,2014年9月第1版,第2~3页。

②文钧雷 陈韵林 安东 宋海涛《虚拟现实+平行世界的商业与未来》,中信出版集团,2016年9月第1版,第100页。

③陈丹《不止于VR——纪录片<800万年的熊猫>亮相戛纳》,《综艺报》,2016年第22期,第23页。

(本文编辑:宁黎黎)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