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9
图:Pierre Demont 文:吴钢
在法国巴黎中国文化中心,经常有位法国青年前来参加各种活动和协助工作,遇到节日、庆典他还穿起中国古装表演北京评剧,这就是彼尔·戴梦平(Pierre Demont)。戴梦平是个二十多岁的帅哥,高高的个子长着棕黄色头发,谈吐优雅、待人热情,还会说几句京腔的汉语。他曾在2006-2009年,作为交流学者来北京国际贸易大学进修,并获得工商管理学士名衔。在中国三年中,他游览了天津、西安、黑龙江、新疆、云南和香港等地,被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吸引,从此就成为了中国戏迷。后又专程来北京学习评剧,演出后深受好评,中央电视台为他拍摄了专题节目,去年春节还曾与宋祖英等在巴黎同台演出。现在又在学习相声。
戴梦平还是个摄影爱好者,外出旅游相机不离手,从影多年,作品数以千计。但有一次到中国采风拍摄,他却出了意外。在出发前由于事多忙乱,把已在巴黎拍摄过的胶卷和其他新胶卷放在一起。结果,到了北京这个胶卷又被重复拍摄。拍完了他就去了洗相馆冲印,取出照片一看,他惊讶地发现全部照片都是双重抽象的彩色图像,还以为工作人员错取别人的照片。再仔细看原来是自己两次重叠曝光的结果,把巴黎和北京的景象拍到了一起。
开始戴梦平很懊恼,谴责自己的粗心,决定不想要了。所幸的是,同他一起去洗相馆的影友观察了一遍,惊喜发现其中有些照片挺不错的,认为:不仅很有现代艺术的风貌,而且内涵也耐人寻味,似乎是巴黎出现的中国幻影,埃菲尔铁塔、塞纳河、亚历山大金桥、凯旋门和北京老头儿、大嫂、孩子们,以及用筷子吃饭的姑娘交织在一起,如同他思念北京的梦境,这不正表达了他自己对中国的深情吗?这些拍摄在同一张底片上幻影十分难得可贵,所以他决心把这些图像永远保藏起来。
戴梦平(左六)在巴黎演出评剧后,与中国文化中心领导、同事和嘉宾合影。
【专家点评】
世人常说:法国人富有浪漫想象力,在艺术上往往不拘一格。在萨杜尔《世界电影史》也有类似的记载,最早的电影的叠化技巧(从一个画面里渐渐展现另个画面)也是从一次拍摄事故中歪打正着的,拍完第一个镜头错误倒退了一段胶片,又开始了第二个镜头,造成部分交叉重复曝光,结果增添了新的电影语言。彼尔·戴梦平的《巴黎的中国幻影》,也有异曲同工之妙,他的出格新作,让人禅悟艺术“法无定法”的真谛。
杨恩璞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