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以人房的养少数人的『幸福』

时间:2024-06-19

·何润萱

以人房的养少数人的『幸福』

·何润萱

有一天你会老去

如果养老有一个幸福的样本,冯叔和梁姨应是不错的备选对象。距离广州地铁龙归站5分钟车程的九龙花园,他们买了一处100多平方米的宽敞房子,有电梯、采光好,也十分清静。

已经80岁的冯叔,外表看起来与平常老人并无二异,唯一不同的,他是中国最早参与“以房养老”的老年人之一。幸福人寿和冯叔签订的这一纸《反向抵押养老保险》,带走了他老房的产权,这套当年以1200元每平方米购买的房子,被幸福人寿评估为15000元每平方米。现在,两位老人每月从保险公司领取3000块左右的养老金,待他们百年之后,如果子女不赎回,房子将彻底属于保险公司。在当下中国2.16亿的老人中,冯叔只能算一个特异样本。

养老靠子女还是房子

曾做过广州市老龄办主任的吴玉华,对于以房养老,他的观点只有3个字:不看好。这位老干部提到的最多是观念,在他看来,中国人的观念还“没到那时候”。国外那种独立的家庭理念被他形容为“狐狸”:养不熟。

吴玉华有一子一女,女儿已年过40,早早嫁出去了,儿子36岁,是个艺术家,未婚,还跟父母住在一起,“他喜欢吃爸爸菜”,说起儿子,吴玉华脸上露出宠溺的笑容。 吴玉华和妻子的退休工资加起来有两万以上,如果不考虑儿女的事,足够过得富足。但是,他给儿子在广州市买了房子,并用自己的退休工资偿还房贷。他把自己这种无私的奉献称为中国人的习惯,“要是没给儿子留下什么,总感觉父亲没当好。”

相比吴玉华努力嵌入下一代生活的模式,冯叔显然无师自通了西方的那套活法,在两个女儿的人生大事上,他们从未过多干涉。1996年,大女儿认识了现在的丈夫,移民去了加拿大。“反对也不行啊。”冯叔连说了两遍,梁姨在一边附和,“没用的,她自己中意。”

大女儿几年回国一次,小女儿两周探访一次,与外孙们的感情联络也并不密切,冯叔说自己就是空巢老人。但这对已至耄耋之年的夫妇,仍满怀对子女的体恤,丝毫不觉得自力更生有凄苦之意,“反正她有她的家族,我们有自己的家族。”

和女儿们的关系独立,也使得在选择以房养老时冯叔有了充分的发言权。一开始,两个女儿并不愿意接受这种模式,尽管经济上并不需要冯叔支援,但她们觉得这份家产好似从自己手中割裂了。面对女儿的疑虑,冯叔拿出《老人报》上的说明,为她们解释“将来有钱,就把它赎回来,没有就算了,房子的传承还在我们这里。”

除此之外,冯叔和梁姨考虑到以后年纪更大,生病照料需要更多开销,如果让女儿们一次付出恐怕力有未逮,而以房养老恰能补上这个缺口。老两口的苦心之下,女儿们最终同意了。

以房养老还是小众选择

目前来说,这并不是冯叔养老计划的终点。他打算和梁姨靠以房养老攒下一笔钱,年纪更大时搬去养老院住。他们对女儿充满体谅,认为她们在时间和金钱上确实难以做到更好的照顾。但放眼整个中国来看,选择以房养老还是一种小众的选择。

根据幸福人寿提供的数据,2015 年3月底至今,全国约有40余户家庭参与以房养老,以房养老已被不少人唱衰。但幸福人寿认为,这款养老产品,本来就是面向小众群体的保险产品,优先瞄准的是孤寡、无子女、失独等特定群体老人。但现在市场反馈有点微妙:已承保的客户中,有子女的家庭和无子女的家庭各占一半。

对于大多数老人而言,进养老院似乎成了高性价比选择:不需要太大付出,同时能获得照顾。其中,公办养老院又以服务好、价格低受到不少家庭争抢。

不同的立场决定了人们看待养老院的态度。吴玉华的位置看起来有点儿摇摆:一方面,他是政府养老办事处的官员,另一方面,他自己也是个老年人。基于前一种身份,吴玉华对老人将来搬进养老院的想法非常看好。“现在进老人院并不是不光彩的事。因为子女要工作,没有时间照顾你,这个观念已经在变。”吴玉华曾在电视节目中这样说,他甚至提了个新潮的老年人“同居”概念,因为这样一不牵涉双方家庭,二不涉及财产分割。

但说到自己是否会进养老院的时候,吴玉华的答案却是否定的。他用一个利落的摇头并同时摆手的动作,证明了对于进养老院的不愿意。 “现在是子女跟我住,不是我跟他住。”这位前老龄办主任模糊地笑了一下,也许在他看来,儿子喜欢吃“爸爸菜”仍然是一种可控的行为。

邓小平南巡讲话曾说,“家庭是个好东西。比如养老问题,可以让家庭消化。人口老化,国家承担不起,社会承担不起。我们还要维持家庭。”这段话或可说明,以吴玉华为代表的一派老人,对家庭的观念根深蒂固情有可原。

(摘自《南都周刊》2016年1期)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